其實就是看了全球房價最高的十大城市,然後看了下知乎關於房價的討論。有點感觸,所以專門提個問題


得精神病的通常認為自己很正常


只要存在的事都是可以解釋通的,漲成這樣不是一方的責任,我其實挺想說活該的,雖然我也是受害者


什麼叫不正常?哪有什麼正不正常。

房地產經濟的優劣已經從很多國家身上體現過了。為了經濟體量快速發展只能走這條路。有句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差不多到頭了,是真的到頭了,會平緩或微調了。為了偉大的民族復興夢這又算的了啥


投資品漲到什麼價格都正常,重要的是看有沒有人降價賣出,當年鬱金香和蘭花漲的更厲害。


屁股決定腦袋 ,任何事情都可正反說,很正常的觀念。讓那些從房地產中賺錢的主花點銀子去請吹鼓手吧,拉高點房地產成本不正好迎合了消費市場嗎!


根據這份1989年的報紙顯示,當時商品房在1600-1900元一平。我們按1600單價來算,大學生每個月贊50元,大概32個月買一平方米。那時候的大學生還沒有擴招,算是真正的天之驕子,放在現在就按月薪過萬算好了。算這些月薪過萬的人省喫儉用每個月至少能攢2000一個月,32個月的可以存64000元。所以你覺得是貴了,其實沒有變,還是和以前一樣困難。


剛畢業的時候,我也是類似的觀點,天天選擇性的看牛刀和謝國忠的文章,眼看著房價翻了一倍,作為剛需,扛不住果斷下手,現在又漲了不止一倍,你要問我房價高不高,我一直都認為高,但個人無能為力


先上結論:目前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極低

論證如下。

以上海為例,

剛畢業大學生房價收入比約80年

工作五年的部門主任房價收入比約60年

工作十年的部門經理房價收入比約30年

工作十五年的部門主管房價收入比約15年

工作二十年的部門總監房價收入比約10年

高級管理人員房價收入比約3-5年

頂級人才房價收入比小於1年

按照城市平均收入,既按照22歲畢業60歲退休計算,應該適用35歲(工作15年)這一檔,城市平均房價收入比為15年。

還有重要的,房價收入比結婚減半,剛需房房價收入比只有7.5年

100個人買20套房子,房價是由出價第20高的人決定的;和21-100號出價無關。

房價收入比,算到前20號人就行,後面80個人不用管。

房價是第20個人的收入決定的,就像高考劃分數線;國家統計局告訴你100個人的平均收入是毫無意義的,你要知道第20個人的收入和第21個人的收入,對你買房纔有意義,就像高考報志願你要知道自己的分數在錄取線的哪一檔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