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電離輻射沒關係,電離輻射參考切爾諾貝利受害者。

之前看過一篇報道,一男子誤拾一金屬件,即輻射源,醫生說的一句話:(原話記不住了大概意思是)現有醫療水平只能給輻射收拾爛攤子——壞哪切哪(切的地方會繼續壞,然後繼續切)。

人人都知居里夫人把諾獎給孩子玩,卻少有人注意居里夫人因輻射走的時候有多痛苦。


如果劑量異常的大,大概就是快速的組織潰爛(好不了的那種)或者同事帶來其他癥狀(基因層面導致的),光傷口感染的事情很難解決


大劑量情況下會使人體的細胞快速死亡,而再生的速度比不上死亡速度,人的組織會壞死,然後身上一點點潰爛而死,推薦看美劇《切爾諾貝利》


你搜搜日本東海村事件就知道了,照片高能,慎入。


電離輻射對人體損傷分為隨機效應和確定性效應。你說的,「大劑量」估計是指確定性效應吧?有一門學科叫輻射生物學,專門研究這個問題。對人體,一般認為2Gy左右是個確定性效應的門檻值,劑量越大,傷害越大。放射治療就是用大劑量來治療癌症的一種常規方法。


定向能對生物體尤其是複雜的生命,肯定是有影響的,無論能量是電離輻射、電磁輻射、激光還是聲波、次聲波。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