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人類在社會結構,認知,科學技術等等方面不斷發展進步,動物也會這樣嘛?比如獅子是從一開始就是母獅捕獵,還是喜歡捕獵的公獅都沒有空找對象所以絕後了?長頸鹿的脖子,孔雀的羽毛,按照進化論,人類的雞雞為什麼沒有變的越來越長?


動物的進化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

這要看你怎麼判斷主動vs被動,很容易就會上升到哲學層面,三言兩語是說不清楚的。就比如對於生物進化至關重要的繁殖後代的行為,你覺得這種行為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比如獅子是從一開始就是母獅捕獵,還是喜歡捕獵的公獅都沒有空找對象所以絕後了?

這需要搜集證據研究獅子的進化史才能知道。比如我們可以調查跟獅子親緣關係較近的其他貓科動物,如果它們普遍都是雌性捕獵為主,那麼我們可以推測說獅子的祖先也應該是雌性捕獵為主的。或者如果你有幸找到了決定這一行為的基因,也可以嘗試著在獅子的基因組裡尋求自然選擇的痕迹(比如selective sweep)來支持或反對適應性進化的結論(即喜歡捕獵的公獅後代更少所以被選擇淘汰了)。

長頸鹿的脖子,孔雀的羽毛,按照進化論,人類的雞雞為什麼沒有變的越來越長?

因為進化論並沒有說人類的雞雞一定會變的越來越長呀?除非你能找到證據證明雞雞長的人的後代數量明顯比雞雞短的人的後代數量要多,並且證明雞雞長度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那麼我們可以一定程度上期待將來人的雞雞變得更長。


正好這幾天在看《物種起源》。要了解進化,首先得定義進化。什麼是進化,什麼是退化?

變異是不特定的,誰能活下來,誰變成了化石,主要是環境決定的。根本就沒有進化一說,如果現在天災,凡是有六條腿的昆蟲都瞎了,那能說明六條腿沒用嗎?不能,只能說明六條腿不適合那個時代了。同時剛好有那麼一隻昆蟲只有五條腿,那他的後代有六條腿的,也有五條腿的,然後六條腿的又瞎了,所以幾十幾百代以後剩下的都是五條腿。那就能說明五條腿適合生存嗎?不,只是那隻昆蟲恰好有五條腿。那如果當時還有一隻三條腿的昆蟲呢?到底是五條腿的進化了,還是三條腿的進化了?如果還有一隻九條腿的呢?

所以進化這個詞就是個偽命題。

再有就是用進廢退,這個說法也不贊同。比如鯨魚吧,長出來魚鰭,退化了四肢。看著像是用進廢退。但其實是那些腳掌扁一些的,游地更快,能吃到更多的食物,能更迅速的躲開天敵,生存的概率更大。所以滿滿的就只剩下越來越適合游泳的鯨魚了。

同理,那些說人眼睛因為要看手機會越來越大的,大拇指因為按手機越來越長的,顯然是謬論。只要一般人都能繁衍後代,大拇指比例就變不了。還有就是,有手機才幾年,人類變異需要多少次迭代?人類最有可能得變化是越來越大,因為能吃飽。

所以進化就沒有主動被動一說。變異是隨機的,變異也是永恆的,永不停歇的。

物競天擇。這個詞比進化準確。

個人理解,可能有偏差,僅供參考。


被動自然選擇的,進化是基因突變與自然選擇的過程,基因突變是完全隨機不定向的,只有適合環境的基因突變才會存活下來,每一個進化的後面是成百上千的失敗突變


主動被動都有啊,現在手機屏幕越做越大,人們都是被動接受,但是主動購買的。人類的大拇指正在主動被大屏手機進化的越來越長。


被動的,被環境,氣候,溫度,人文活動慢慢影響著,被動升級進化


沒辦法判定主動被動,因為主動和被動的概念是在主觀意識下形成的想法。也就是說你意識到應該去做一件事,你去做了,這是主動。你意識到不能做一件事,但是你不得不做,這是被動。在進化的問題上,動物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進化」這個概念,所以談不上主動還是被動。說通俗點,長頸鹿的脖子需要進化變長,你可以說長頸鹿為了適應環境「主動」一代代改良基因,讓脖子變長,你也可以說,長頸鹿迫於環境壓力,不得不把脖子變長,因為不變長就會餓死。但是長頸鹿沒有這個意識啊,變長既不是它想自己做的,也不是它不想做的,這只不過是它在適應環境的過程而已。


被動的。

因為所有動物的進化本質上是基因頻率的改變和固定。動物自己只是基因的工具,被基因帶著跑而已。


進化是個偽概念,只不過是環境篩選罷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