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64639064/

個人認為存在不少錯誤,那麼文中作者的論述是否符合邏輯?附圖,如下:


培養「男性氣質」是萬惡的。

但是你要去灌輸別人如何成為「獨立自強的新時代女性」或者「獨立女性」卻是非常正確的。


北歐玩剩下來的……

高端女權玩解構,中端女權玩雙標,低端就只能撒潑打滾了。

這文章極盡女權話術之能事,

不要試圖從邏輯上去推敲它。因為女權話術最基本特徵之一是沒有公理,因其沒有公理,它的後文怎麼解釋都可以,一萬個讀者能給出一萬的一萬次方種解釋。

比如它說的「權力」是什麼?對這個詞的定義直接影響讀者對後文的理解,然而它並沒給出它對「權力」的定義。連「權力」是什麼它都不說明白那「父權」是什麼?「平等」又是什麼? 只要你會獨立思考,腦袋裡會畫一個接一個的大問號。到最後只能看懂「哦,雖然連最基本的定義都不解釋,但它好像是在解構一個叫做父權的東西,而這個父權又是一個含糊的概念」。

女權話術的基本特徵之二是脫離根源浮於表面。還記得射手理論嗎? 二維生物以為每隔十厘米就有個洞,女權現在就是這個二維生物,它們高呼人應該平等(而平等是什麼它們又解釋不清)地享有這些洞,或許暗地裡還在想著怎樣更多地佔有這些洞,她們絲毫沒理會這洞怎麼來的,完全忽視了獵人——洞的創造者。

比如,女權談到「權」,它們永遠只告訴人們有「權」這個東西,從來不去討論「權」是怎麼產生的,是什麼人創造了它,為什麼創造

它告訴別人性別分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現在的人談氣質側重的是社會性別,但它從來不告訴你為啥會產生「社會性別」,非要讓它們說它們會告訴你根源是「權力赤裸裸的表現」「父權的壓迫」這種含義不明的一坨混沌物。

這兩個基本特徵決定了女權是危險的——沒有公理便意味著思想混亂,浮於表面就使人們失去求知心。這就是女權主義對人類社會的降維打擊

另外,這篇文章大概是想表達《偶》這種節目對於解構男性氣質有推動作用,進而實現解構父權實現「平等」的宏大願景。應該大力推廣

對此,第一,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現今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我們仍將長期處在階級社會,平等是不可能平等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不是男人丟掉「男性氣質」就平等了,不是哦我告訴你。這個理論跟愚蠢的唯心主義的距離就差個教皇了——女權主義的教皇

第二,如果它們能夠理解第一,還要繼續強推那個含義不明的「平等」的話,就一定是別有用心了。對,這個用心我就直接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把男人從前面拽下來跟後面的人去平等,然後自己上位。

第三,切記切記,女權主義的本質是對人類社會的降維打擊。所以,這不是一道「興亡也百姓苦——都一樣」的命題,而是亡即降維的送命題,是贏是輸直接決定了你還能不能繼續當打洞的獵人,所以堅決不能讓著她們,具體到這篇文章來看,就是你絕對要培養而不是丟棄男性氣質。

第四,至於《偶》這個節目,裡頭的小狗狗們的表演,你可以試著作為一種技能來掌握,因為「欺騙」是新時代必不可少的技能,所以裝嫩也要學的。扮豬吃老虎懂吧?

但是你切不可覺得這種審美很好,小公主們可能覺得這審美很好,但是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別把自己毒死


白左身份政客把一切自然壓力和社會壓力能理解為壓迫,必然歪曲事實,走上徹底的唯心主義道路,是在與自然的博奕,和社會鬥爭中產生男子氣概和女性氣質,而不是什麼陰謀論,更不是什麼人為製造的壓迫體制,庸俗女權主義無視性別差異的自然基礎、社會基礎,用製造文字獄的方式構建性別絕對平均主義,只能是製造反彈,而且是惡性反彈

但凡讀過哈維·曼斯菲爾德的《男性氣概》一書的人,都會清楚的看到這篇洗腦文有多荒謬!

對國內研究政治哲學的學者來說,哈維·曼斯菲爾德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執教於哈佛大學政府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曾在古代政治哲學、現代政治哲學上有一系列卓越著述。他的治學特點在於,總能另闢蹊徑地拎出政治生活之關鍵問題,進而以問題為線索對政治哲學史進行全新詮釋,他對男子氣概(manliness)的研究便是一例。

  曼斯菲爾德對男子氣概這個主題有多年思考,可追溯至於一九九七年在政府學系開設的「男子氣概」討論班,其後在與女性主義的辯駁中,他對之有更深入、系統的闡發。關於該主題的著作《男子氣概》於二○○六年出版,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和爭議。譯林出版社於二○○九年初出版了中譯本,名為《男性氣概》。由此,我們可以方便地了解,作者如何詮釋男子氣概在古代與現代政治哲學中的命運,以及它在現代社會中的處境。有幸的是,筆者於去年曼斯菲爾德來滬參加上海論壇之際,與其有過短暫接觸,親見他本人對男子氣概的詮釋。或許,結合其間一兩件小事,我們可以對男子氣概有更確鑿的認識。

  雖然男子氣概自古以來便是重要的德性,但現在的處境卻有點不妙,自由主義倫理學迴避它,社會心理學和進化論生物學貶低它,而女性主義則想消除它。曼斯菲爾德承擔起為之「適度辯護」的責任,力圖回到古代政治哲學對男子氣概的理解,以「血氣」概念為基礎,闡明並凸顯了男子氣概的複雜性和意義,由此對前述的迴避、貶低和反對做出了有力的回應。

  在以普通人眼光來觀察,男子氣概其實就在日常生活之中,離我們並不遙遠。儘管有不少人試圖抑制甚至清除男子氣概,但男子氣概依舊時時處處在彰顯著自己的魅力。我們可以從這兩個基本特徵來辨識男子氣概:其一是危險處境中的自信,其二是危險處境中的指揮能力。具有男子氣概的人在面對危險、麻煩的時候,總能夠通過自我控制,把內心慌亂和恐懼控制在適度範圍之內,而且他還能在危急中展現指揮能力,通過命令和安排他人以應對困難、解決問題。一般來說,具有男子氣概的人從不輕易向他人尋求幫助、指導或建議,因其保持獨立而顯得超然,滿足於自我,例如,他即便迷路了也不願向人問路。同時,具有男子氣概的人總是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從不退縮,在政治及公共生活的場合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在家庭及私人領域保護他人。

  關於男子氣概這兩個基本特徵,曼斯菲爾德曾對我有過現身說法。在他去年訪滬期間,我與兩位朋友陪他去蘇州遊覽,在步行去觀前街的路上,我時不時地向旁邊路人打聽、確認路線,這個情節引起他的注意。離開時,在混亂、擁堵的路口,我發覺已不可能攔到計程車,便情急中安排大家乘坐三輪車去第二站。下車後,曼斯菲爾德鄭重其事地對我說:「你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後來在喝茶、閑聊時,他向我談及問路一事,大意是:「具有男子氣概的人不會問太多的方向(Manly man don』t ask too much directions.)。因為當你向某人請問某事的時候,你們之間就處在不平等的位置,對方就成為你的權威,高於你,你就處於服從、被指導的位置。你應該盡全力地運用自己的智慧、能力解決問題,因為這是維護你的獨立、自主和自由的基礎。」當時,我權把他的這番話當做是一位七十六歲長者對一位青年人的告誡,後來在閱讀本書關於男子氣概特徵的相應段落時,才理解他當時前後所言的意義,明白他是在用前述兩個特徵衡量我的行為。從此看出,對於他來說,男子氣概絕非是說說而已,而是關乎「我們應該如何生活」這個問題,需要我們親身實踐的德性。

  實際上,曼斯菲爾德所說的男子氣概就是古代政治哲學中的勇敢(andreia),他對男子氣概的理解主要源於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勇敢概念。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勇敢是亞里士多德探討的第一種道德德性,它在道德德性中居於首位。亞里士多德認為,勇敢是恐懼和信心方面的適度,最典型的體現就是勇敢者在面對戰場死亡威脅時仍然能夠控制恐懼、保持信心。不過,曼斯菲爾德並未照搬亞里士多德的定義,而是在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對「血氣」(thumos,也常被譯為怒氣)概念探討的基礎上,對勇敢概念做了更進一步的闡釋,這是他返回古代政治哲學、復興男子氣概的關鍵所在。勇敢者之所以能夠在危險面前控制恐懼、保持信心甚至敢於冒險,就在於靈魂中血氣部分的作用。血氣為人和動物共同具有,它能在危險面前激起人和動物保護與捍衛自身的行動。但由於血氣是人與動物的自然部分,它本身是盲目的,常常為了自我保護而在防禦和攻擊中過火。不過,血氣令人著迷的地方恰恰在於它體現出的這種矛盾:一方面,血氣總是指向保存自身、挽救自己,而另一方面,它卻會讓人和動物甘冒生命危險、甚至犧牲生命以達到這個目的。對於人來說,由於血氣的這種矛盾,他們既會執著於自私、平庸的自我保存,又能夠在自我保存中做出充滿理想主義的自我犧牲。雖說血氣是勇敢的基本來源,但並非勇敢的全部,人的靈魂除了具有血氣,還有高於血氣的理性。勇敢作為屬人的德性,關鍵在於理性選擇,且指向高貴的事物。在《王制》中,柏拉圖將血氣視為正義城邦中護衛者的基本品質,因為血氣能夠使護衛者挺身而出以捍衛城邦,不過具有血氣的護衛者在城邦中屬於第二等級,居於哲學王之次,即血氣要服從理性。

  毋庸置疑,男子氣概具有來自血氣的攻擊性,血氣促使人們發動攻擊。不過,冒著生命危險去挽救自己的生命,「生命」必定因此有了一些非物質性的因素,成為一種抽象正義。在此,生命不僅僅是自然強加給我們的,同時也是我們選擇的結果。因為選擇必定出自某種來自理性的意義和理由,男子氣概故而超越了純粹的攻擊性,發展出對這種意義與理由的堅定「主張」(assertion),其態度可能有些倔強,不過卻是為了堅持表明自己的「重要性」(importance),不讓自己被忽視。由此來看,男子氣概就是某種「主張」,即對某種意義的宣告和堅持,它雖不直接具有政治性,但往往會導向政治。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的老人、荷馬《伊利亞特》中的阿基里斯,都是曼斯菲爾德筆下充滿男子氣概的主張者:老人在大海象徵的自然前面主張自己的價值,阿基里斯在阿伽門農的權杖前面主張正義與德性。「主張」是曼斯菲爾德根據亞里士多德的勇敢定義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

  在古代社會中,勇敢是首要的公民德性。因為公民戰士是否勇敢,這直接關係到城邦共同體的生死存亡。亞里士多德所探討的勇敢,實際上也主要是戰場上的勇敢。不過,儘管勇敢極為重要,但如果血氣過度,那麼勇敢帶來的則是好戰與衝突,成為幸福生活的威脅。所以柏拉圖把哲學的勇敢放在軍事、政治的勇敢之上,亞里士多德則把和平置於戰爭、閑暇置於操勞、哲學生活置於政治生活之上,他們在表現勇敢德性、血氣現象複雜性的同時,又力圖馴服過度的血氣。但無論如何,他們都給予了血氣和勇敢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現代政治哲學和現代性自馬基雅維里起,就在弱化、抑制血氣直至勇敢或男子氣概的意義和作用。「現代性的整個事業都可以被理解為一項迫使男子氣概無法施展的工程。」作為現代政治哲學開創者的馬基雅維里觀察到:基督教的統治使人們對彼岸世界救贖的榮耀充滿雄心抱負,把此岸世界的榮耀置於其次;由於彼岸世界獲得救贖的榮耀需要的是虔敬與溫順,而此岸世界的榮耀需要的是男子氣概,因而基督教統治的後果就是使人們在此岸世界中怠惰虛弱。馬基雅維里為了喚醒這個充滿女人氣的世界,將人們的抱負限定在此岸世界,他力圖用古代人的勇猛來複興男子氣概。但是,他卻迴避了古代的血氣概念,用單一的「精神氣」(animo)概念簡化並取代了血氣概念。「精神氣」不具有血氣那種矛盾特性,缺乏血氣中犧牲身體的理想主義,僅僅專註於身體的自我保存與不知饜足的獲取(acquisition)。曼斯菲爾德認為,正是在馬基雅維里這裡,現代的「安全」觀念誕生了,此後,現代政治哲學把自我保存與安全作為政治社會的最高目的。馬基雅維里試圖恢復男子氣概,但卻恰恰走向了男子氣概的反面。

  自馬基雅維里之後,現代政治哲學大都對男子氣概的大膽無畏與自我犧牲保持警惕,唯恐男子氣概會破壞和平、安全與物質繁榮。霍布斯將男子氣概貶為追求優越性的激情,一種並不針對具體事物、最終導向攻擊性的普遍慾望。在自然狀態之中,人們相互競爭、彼此為敵,為了自我保存都被迫以極度的男子氣概生活。然而,暴死的恐懼驅使他們放棄自然狀態下的男子氣概,共同服從一個主權者,以換取公民社會中的權利、自由和安全,人們也因此變得馴順。洛克雖然在捍衛人民革命權利時為男子氣概保留了空間,但他更多地將男子氣概施展的空間轉移到商業和貿易領域,將之理性化為對社會有益的勤奮(socially useful industriousness)。對黑格爾來說,歷史終結於理性國家,自由主義的兩大目標——自由與安全——同時得到實現,而且自由主義的抽象權利也完全兌現,社會已不再需要男子氣概了。在密爾那裡,自由主義增添了平等主義、進步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色彩,與現代自由主義非常接近。密爾認為社會的福利與進步有賴於培養、發揚人的個性,而培養、發揚人的個性的過程,就是男子氣概得到展現,所以密爾經由肯定個性而肯定了男子氣概。然而,為了維護個人自由與個人權利,密爾把男子氣概嚴格限定在個性的領域,否定男子氣概有超出個性範圍進行主張、要求統治的正當性。從此,我們可以看到現代政治哲學對男子氣概的消極態度。雖說還有一些思想家看到了男子氣概對維護自由以及憲政秩序的重要性,如斯賓諾莎、伯克與康德等,但總體上現代政治哲學對男子氣概是猶豫不決的。

  伴隨現代政治哲學的發展,理性控制的觀念也應運而生。如果用培根的話來解釋,理性控制就是運用人的理性來「無止境地擴展人類帝國」,而它不僅是對自然的控制,也是對人類生活自身的控制。從理性控制的觀念中,曼斯菲爾德看到理性控制與男子氣概之間的緊張關係。在理性控制之下,男子氣概無法充分施展,因為理性控制深入人類生活,在帶來保障與便利的同時,也使人們變得溫順,更具依賴性甚至奴性。理性控制的特點在於,它希望通過精明的理性算計和無差別的規則來提高效率,不僅強調成本效益分析,規避風險與偶然性,還要消除人的個性差異。與之相反,男子氣概中的理想主義則會違背自我保存的效益原則,不安於常規和慣例,偏愛冒險和衝突,而且它需要在主張並表明自己重要性的過程中,體現個性特徵。由此,理性控制並不喜歡男子氣概,而且它甚至有使人其他的德性退化的隱患。

  曼斯菲爾德對理性控制的警惕並不稀奇,早在上個世紀初,韋伯就已觀察到現代性中類似理性控制的弊端,表達出與之相似的憂慮。面對剛剛到來的虛無主義,韋伯認為人類很有可能即將生活於科學技術、理性化的經濟秩序、科層官僚制和形式合理性的法律體系製造出的巨大「鐵籠」之中,人類生活的豐富可能性與自由將會因此喪失殆盡。但韋伯也沒有放棄希望,認為人類也有可能有另外一種命運:精神重新煥發生機,「全新的先知或者是舊有思想和理想的充滿活力的復興」。實際上,這正預言了男子氣概的湧現。作為對某種意義的主張和宣告,對男子氣概最具有戲劇性的表述就是「『人是所有意義之源』,除非人賦予其意義,否則萬事萬物都沒有任何意義」。虛無主義為男子氣概的湧現準備了條件,因為「虛無主義就是這樣一種狀態:任何事情本身都沒有意義,意義必須由人這個唯一的意義之源提供」。

  然而,虛無主義時代中的男子氣概既可能帶給人們打破「鐵籠」的力量和希望,也可能帶來危險和毀滅,因為「不再有上帝和他的神聖命令,也不再有自然和它加給人類的本質,這些都不再是獨立的標準可以警告人們不要肆意妄為,也不再是獨立的指導可以告訴我們該走向何方」。曼斯菲爾德觀察到,在二十世紀初男子氣概的蜂擁而至中,有兩種對立的男子氣概,一個典型代表是羅斯福,另一個代表則是希特勒。面對虛無主義,羅斯福本人仍然堅持傳統的道德原則,他的男子氣概僅僅體現在增強決心和意志力,讓自己變得堅強,而希特勒則充滿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野心,他的男子氣概則體現在建立極權國家、清除猶太人的狂想。曼斯菲爾德自然偏愛前者,這不僅因為他本人也是美國人,而更是認為羅斯福的男子氣概仍然與善、正義結合在一起,而希特勒的男子氣概則是赤裸裸的好戰與邪惡。

  虛無主義帶給現代人的危機,並未因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而終止,反而在尼采門徒的推進之下,進一步加深。現代女性主義創建一種新社會秩序的企圖之所以可能,就是因為尼采宣布的虛無主義為之掃清了「自然」與「上帝」這兩大障礙。現代女性主義的新社會秩序就是性別中立社會(gender-neutral society),它藉助平等原則來消除性別差異和性別角色,進而徹底消除她們所認為的男女不平等。在她們看來,為了達到目標,除了要重新定義女性、重塑生活方式與道德之外,還要清除男子氣概。現代女性主義力圖否定男子氣概的自然根基,將之完全看成男權社會的殘餘,認為在支撐它的男性特權被揭露、推翻之後,男子氣概也就失去存在的理由。現代女性主義要麼用社會建構論來解釋「自然」,以徹底解構「自然」,要麼極力貶低「自然」,以超越和擺脫「自然」,而「自然」正是人類社會千百年來道德觀念之基礎。我們可以看到,缺少了「自然」的指引,激進女性主義對社會生活提出的變革建議已走火入魔:放低道德要求以解放女性,攻擊母性、家庭甚至愛情。儘管曼斯菲爾德沒有明說,但讀者可以感覺到激進女性主義對道德生活的消極影響。

  根據施特勞斯的分法,現代女性主義屬發端於尼採的第三波現代性危機中的問題。曼斯菲爾德對現代女性主義的批判雖說尖銳甚至尖刻,女性主義者也對他恨之入骨,但這個批判僅是他沿著施特勞斯有關現代性危機的問題意識,對整個現代性進行批判的一個方面。現代女性主義的問題意識和實踐意義並非一無是處,但它若要讓人信服,的確無法迴避曼斯菲爾德對其思想根源的批評,其中一些批評是致命的。

  自由民主體制需要克服軟弱和平庸,理性控制總會有失控之時,現代女性主義對女性的誤導已經不少,對於曼斯菲爾德來說,重視男子氣概的時候到了。雖說他明確地告訴讀者,他並不打算就男子氣概提供什麼具體行為指南,但還是提出一個在性別中立社會保持男子氣概、維護自然正當(natural right)的建議,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他作為一位保守主義者的審慎。

  與具有強烈懷舊感的傳統保守主義者不同,面對性別中立社會和男子氣概的式微,他採取的不是回返(go back)策略,而是緩行(go slow)策略,因為女性被束縛於家庭、男人可以隨時離開的傳統狀態已經成為歷史,美國自由民主體制以及性別中立社會是美國人必須面對的事實和現狀。由此,他希望運用自由主義對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劃分,將性別中立社會限制在公共領域,以此減緩性別中立社會的擴張,同時保留私人領域中的性別差異和男子氣概,以充分體現男女個性。在他看來,婚姻是兩性自然傾向在社會中的實現,能充分地揭示男女兩性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所以他不乏浪漫地以已婚男女的關係為榜樣,描繪了私人領域中的男女關係:男人像丈夫一樣具有保護性和權威性,女人像妻子一樣從事教養和批評。這個設想令人嚮往,但也容易遭到反駁,畢竟已婚男女關係並非都如此美好與單一。不過,無論人們怎樣質疑,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曼斯菲爾德本人是這麼去做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非常具有老派的紳士風度,對異性十分尊重和謙讓,包括對他的異性論敵。

  說到曼斯菲爾德本人,他的男子氣概(勇敢)首先體現在個人品質上。作為施特勞斯的私淑弟子,曼斯菲爾德被認為是目前最出色的施特勞斯主義者。我曾向他提及這一評價,他僅是平淡地回答:「Today」,其中既有謙遜,又不乏對「重要性」的自信。而且,近幾年來,在媒體因小布希政府的新保守主義外交政策而誤解、詆毀施特勞斯時,他從不怯於公開地表明施特勞斯對他的深刻影響,甚至與施特勞斯其他一些弟子相比,他對老師的尊重都是自始至終的。其次,一般人們了解更多的,就是他在學術上的男子氣概(勇敢)。作為一位政治哲學家,他力圖在哲學與政治的張力之中,捍衛哲學生活,用對真知的追問來刺激人們對社會生活基本問題的審視與辯駁;作為一位堅定的保守主義者,他對平權運動、學分膨脹、激進女性主義等美國社會問題和政治正確性,有著大膽的、尖銳的批判。自然地,論戰激起的誤解、非議乃至憎恨,正是曼斯菲爾德的男子氣概甘於付出的代價。


難說這不是收境外勢力的錢的一次產物。從國家博弈角度來講,誰拋棄男子氣概越快,誰就可能率先在博弈中落敗。中國現在很不容易,在越來越發達的同時,還能獨善其身,不像有些發達國家表面看起來厲害,但國內卻有他國的駐軍。對中國這種相對獨立的國家來講,可依靠的東西更多來自本身,所以摧毀中國人的男子氣概,對征服其的效果會非常好,我想這個道理不難明白。

北歐那邊算是女權國家吧?但是從電影中看倒是沒覺得北歐男人被割屌了。挪威電影《狩獵》中社區有個規矩,男子在成年後要給他發個槍,讓他學會打獵,老實說這是比較野蠻的,因為是以犧牲其他動物為代價的(我不是動保,但有點阿彌陀佛)。《遊客》就讓我看了更不爽了,男主面對災難當了范跑跑,被罵得狗血淋頭,男二在床上被女友要求ABCD的架勢,結尾巴士出問題還是要女人孩子先走。我覺得北歐男人挺憋屈的,一邊被傳統性別觀綁架,一邊要男女平等,沒有看到有女的站出來為男性叫屈,也許這就是女權社會吧,嘴裡宣傳的和實際做的不一樣,空頭支票一張,各位不要上當了。

講迴文章本身,我覺得挺扯的,因為作者根本沒有深入探索男性氣質這個東西的方方面面,而是急著把它和暴力扯上關係,然後還沒等人看個清楚明白就急著搬起木頭要蓋棺定論了。作者講的男權暴力,其實只是權力腐化的一種,任何人以TA的形式取得權力後,都有可能腐化,而根據持有權力的人的本身特性,自然呈現的也是不同的腐化形式。比如一個男人喜歡家暴,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個男人取得了家庭權力,在有了權力後腐化了,就造成了家庭暴力。在這個問題中,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其權力壟斷的現實,我們可以提倡離婚自由,提倡不攻擊離異人士,提倡新的擇偶觀,改善女性就業環境等等,而不是急著去閹割男人的男性氣質,那是下策。再比如看到了娘娘腔,有反感情緒是正常的,但我們最好能做到不去評價,如果跑去欺負別人,那就屬於權力的腐化了。但我們看到娘娘腔不舒服,不意味著我們有原罪,甚至要去閹割掉自己的男性氣質。

然後作者說不公平的地方在於男性氣質被認為優於女性氣質,其實這是依據環境而定的。比如一個國家經常遭受入侵,而男性氣質更容易聚攏力量排外,那麼男性氣質就會在輿論上佔優;企業競爭需要活力,需要開拓,需要打破規則,男性氣質中更能提供這個,那麼男性氣質在輿論上就佔優了;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標準是什麼?是契約精神,中國民間男性氣質的代表是關羽,關羽的最大特點就是講義氣,言出必踐,男性氣質中更能提供對契約的遵守,那麼男性氣質就會在輿論上佔優。男性氣質很多的表現沒有以前那麼必要了,但以上三點依舊是社會迫切需要的,所以男性氣質依舊值得提倡。同樣的,女性的包容氣質也是經常被需要的,我沒有看到有人黑女人的包容的。

類似的文章都不值一駁,因為這種文章的模式都是說話說一半,說話說半截,要麼是遮住事情的一半,對著另一半大評特評,然後吸引一群少數群體(他們以為自己佔領了整個網路)的高潮和點贊。


不懂你乎反女權這一套

不過我的女性本能告訴我,我喜歡直爽而靠譜的人,喜歡談論歷史和政治,不喜歡和磨磨唧唧矯揉造作的人相處。然後有人強行把前者定義為直男氣質並且旗幟鮮明地反對它……emmm


為什麼LGBT等性心理障礙可以是天生的,人們對男性氣質的審美就不能是天生的?


這事往大了說,牽扯到人類幾千年來建立的某種精神價值體系,雖然難以準確描述,但人們大概知道它是怎麼回事,而且一直在遵守。只是在日益泛濫的解構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衝擊下,有些傳統精神價值體系正在逐漸動搖。

兩邊的觀點其實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更不存在什麼「壓迫」問題,說是「壓迫」完全是神經過敏,有點言過其實了。對某種根深蒂固的傳統精神價值體系發起挑戰,必然會招來遵守這種體系的人的反感和不滿,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有啥壓迫不壓迫的?你反過來大談特談對方的不是,你不照樣也在壓迫對方?所以這篇文章的觀點既不深入也不全面,夾雜了大量個人的臆斷和猜想,講的東西片面而又有點偏激,看似有理,實際上有些東西經不起推敲。

文中提了一個詰問,作為一個男人,他的氣質和精神面貌就必須得像人們幾千年來所遵守的那套「男人規則」那樣嗎?對於這個問題,事實上很難給出回答。這不是簡單的邏輯標準問題,它背後牽扯的東西非常之多,一言難盡。我只簡單說一句,有的根深蒂固的精神價值體系,它未必是準確的,未必全是對的,但你推翻它,建立一套新體系,帶來的問題可能更大。文章作者怎麼去保證他推崇的那套精神價值體系就一定是更好的?是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多裨益的?這個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證明,現在憑著一張嘴鑼鼓喧天地宣揚它,意義不大。

只從外表角度談談吧

「美人在骨不在皮」

男性皮膚更糙,皮下脂肪更薄,皮相無法跟女性相比,所以更強調骨相美

「一白遮百丑」

皮相好當然加分,但傳統男性審美認為,過於白皙的皮膚會掩蓋骨相上的瑕疵,是相貌欺詐,唐國強年輕時就被稱為「奶油小生」,很久以後才靠《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一角翻身,古天樂乾脆把自己晒成黑人,告訴所有人:「老子就算黑成碳也是大帥B!」

「一胖毀所有」

那些公認的帥哥,比如吳彥祖梁朝偉,一張臉都如刀削般稜角分明,他們有意保持很低的體脂,就是為了展現自己完美的骨相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鬍鬚修剪的好可以給面部加分,特別人到中年皮膚鬆弛,輪廓不夠硬朗,溜一圈短須可以掩蓋瑕疵,可惜東亞男性短髮無須的風氣太盛,那些影視明星的硬照很少有留鬍子的,而歐美男星一把絡腮鬍的到處都是

「瘦子的腹肌和胖子的維度一樣沒有意義」

在男人這邊,想要身材好光靠減肥是行不通的,因為只是瘦不等於美,體態美蘊含了充沛的體能和爆炸般的力量,不是基因異常的好就是極其勤奮刻苦

總的說來我們對男性的審美極其苛刻,你不但要美,還要美得「誠實」,不能胖,不能老,不能留鬍子,膚白還要被吐槽奶油,你要是敢化妝,那就是「娘炮」,這樣的結果就是帥哥嚴重不足,美女相對過剩,中國男性配不上中國女……,咳咳,反正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沿用過去的標準對男性太不公平了,帥哥多樣化是大勢所趨,把古典帥哥和當代鮮肉對立起來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據說這個跟是否和平有關係。。。。長期和平就喜歡偏女性化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