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感覺變不了了,總是矯情到死。如昨晚寫得這段文字,也是這樣。2015年1月15日,凌晨2點08分。坐標,山西,氣溫,正常。據說今年還沒有下雪,至少我回來的一個月是沒有看到。周圍也儘是感冒的大人和小孩,天氣乾燥的很。《My way》寫了五分之一了,沒有排版,沒有封面,只是單純的文字擺放在那裡覺得太過於整齊,整齊的可怕,他們排著隊矗立在電腦屏幕里痴痴地笑著我這個電腦之外的可憐人。我想,可能在他們眼裡我就是他們的上帝吧,安排著他們的生活方式,掌握著他們的生存與毀滅,他們應該也在恐懼著自己的命運,因為不知道我這個「上帝」會不會在不開心的時候遷怒於他們。他們在嘲笑著我的迷茫,輕蔑著我們的碌碌無為,也是,他們只需要在那裡安靜的走著我給他們設計好的人生軌跡就好,不爭,不搶,定居便成了永生。不像我們這個世界的人,有了思想便不再安分,我們渴望更多,期盼更多,要求更多,我們用更多來不斷的填埋著自己的慾望。我想,終有一天,我們會被自己毀滅,一切都回歸到微生物的那個年代,什麼都沒有的時代。 不想這樣寫了,怎麼辦?


回頭一看問題描述居然遇到了老鄉QAQ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寫得最好的時候基本是:受到傷害而心情鬱悶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和對自己進行反思的時候。以上這些有時候是有交集的,那個時候寫的東西更贊。

而寫的最爛的時候大多是:毫無理由45度角仰望天空憂傷的時候(你懂的大家都會這樣),以及看到別人寫的一篇文章覺得特好,自己也熱血沸騰想來一篇的時候。

你可能注意到了,有東西要寫是寫一篇好文章的大前提,之後才能談文風。我這麼說絕對無意冒犯你,但是我回頭看自己寫過的很多東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無病呻吟,尤其是年紀越小越容易悲傷逆流成河。

@董曉磊答案的最後一句話實在太戳我QAQ。「不要羨慕那些有故事的人,都是倒霉催的」。

可是故事真的要發生,你也實在沒辦法,都是命。

所以我雖然從來不說什麼「感謝苦難與挫折」這種話,但是一直堅信人生的經歷會慢慢轉化成積澱與閱歷,在時間的包裹下化成一顆溫暖的琥珀掛在胸前。我想那個時候我們一定會變的寬厚溫和而又勇敢堅強,寫下的文字也會少了無來由的憂傷和戾氣,更多的是對生活的寬容和理解。

以及願意寫隨筆的妹子很贊喲~共勉!

PS. 多讀書也是一個好方法呢^_^

贊同 @董曉磊 老師所說的「因為太年輕,還沒有獨立生活,沒有那麼多故事」、「不要羨慕那些有故事的人了,都是倒霉催的」。

時光和閱歷,對一個人的文字會有很大幫助。

另一方面,海量閱讀+模仿並創新,也能帶來很大的幫助。

有了上述兩點,可能還需要一點天賦,見過有些人就是對文字沒有感覺。

But,還有一句去年流行的話或許更有普適性: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


貼兩篇自己的日誌,沒有題主文風細膩,但是兩年之間卻又改變,這是朋友說的,不是我。我也不喜歡寫太多有實質性的東西,通常都是抒情型的散文,因為多來源於有感而發,正因為如此,我曾經想專做專欄作家的想法早就煙消雲散了,只是分享下自己文風轉變的問題。我覺得是自然而然的吧,2012年,我大學三年級,22歲。2014年,大學五年制畢業,工作已定,24歲。2012年,感情空窗期,前女友藕斷絲連,現任女友尚未來到。2014年,進入談婚論嫁的年齡,同年10月領證。第一篇日誌的契機 是隨班級平遙寫生完畢,回學校閑待十來天,著實無聊,看書看得已生厭倦。開始想朋友們。第二篇日誌是剛剛同居一月有餘,出租屋,和女友吵架,感情正進入平淡乃至無感期。即將投身社會,獨生子的家庭責任感悠然而生。《未名》-2012-7-18如果某天,我在街角遇到你,不是巧合,不是緣分,也不是精心設計。只是我深深的想念而已。不管你,是男是女。我總是在閑下來之後,才專心的想念,認真的打電話,聊簡訊。就像無聊的時候才想起看冗長的連續劇。我不知道,這樣子,算不算沒有良心。一旦這樣想來,甚至會覺得自己不算是一個朋友,更別提知己,兄弟。因此,我沒有辦法給自己一個名字,除了身份證上與生俱來的符號。未名——沒有所指,即是所指。一進入假期,便開始懶惰,收起本就薄弱的意志。投了幾份兼職的簡歷,竟然一點兒也不期許有任何回應。我想,我不是在休息,而是讓意志死去。很想出去走走的,這麼好的天氣——難得7月的重慶氣溫還可以這麼低。從山西回來的那天,一上公交車睡下了,醒來的時候過了站,我竟一點兒一沒有心急。火車過完最後一個隧道,當我看到那高樓的時候,那種在平坦里的不知所措瞬間消失。所以,我想,我可以跟著公交車,多嗅一下這久違的氣息。我是怕,一回到宿舍,就又不想再次出去。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說來可笑,竟然也只有在平遙那樣的小城裡,我才可以畫的出生活的感覺。我喜歡街巷裡的氣息。這座讓我如此挂念的現代都市,竟然勾不起我的一丁點兒藝術潛質。或許,真的是要出去看看。

其實,除了那一點兒修養藝術的生活氣息,我基本上是討厭那個地方的。我不喜歡在縱橫的大街里穿來穿去。像我這種只能靠矩形來定位方向和起點的人,不適合生活在平原城市——沒失去一次方向,我都要轉一個矩形回到最初的地方,而不是去看太陽在哪個方向——重慶告訴我,太陽在你不知道的方向。

有人問我為什麼假期了,還是睡的這麼晚,我很想說是我的生物鐘早就是這樣了。仔細一想,我已沒有生物鐘可言。我試過早上7點入睡,9點半起床,也試過晚上11點上床,次日12點睜眼。一到假期,必然是無聊的。在家裡的,發現好多人沒有回家。沒有回家的,發現好多人在家裡。於是,之前說的假期一起玩真的從當時的一句不鄭重約定變成了玩笑。當然,誰都不是故意。或許,明天起,我真的會出去,公交,或者地鐵,去到沒有去過的地方,看沒有看過的東西。默然,體味;汗流浹背。或許,你也一樣,正在思考著這些。或許,明天你也跟我一樣出去。或許,一不小心,我們相遇。如果,我在街角,在路口,或在公交站台遇見你,那不是巧合,不是緣分,也不是設計好的不期而遇。真的,是我深深的想念而已。我期待著你,不論是男是女。

------------------------------------------------------------分隔線----------------------------------------------------------------------

《未來之名》-2014-7-26

未來之名,沒有到來的名字,你可以賦予很多人。

——題記

我搬了個小板凳到陽台上,電腦放在椅子上。沒有開燈,打開電腦,這樣,漆黑的小空間里,電腦屏幕的光會把我映襯的落寞一點。

這個房子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這個陽台。很小。陽台和房子都是。第一天搬進來的時候我以為我會喜歡客廳旁邊那個隔出來,放了一張小床的房間。但是我現在發現我不是孤獨患者,也沒有自閉症。所以我現在進到那裡的情況就是去堆雜物。

過去兩個月,我回到這裡的時候,不管是從學校,還是從設計院,都覺得安心。不過現在想來出租屋終究不是家,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又何來優越感。我也不想有自己的家,好長時間裡都不想。我想我還是習慣顛簸三個小時,拖著行李箱回到家裡,吃我從小到大都覺得好吃的,老爸的排骨湯。我不戀家。

爺爺終於老得連電話都聽不太清了。今天打電話的時候,生日快樂還沒得來得及說電話就掛斷了。再打過去聽見那頭家裡人吃飯的炎熱勁兒,我馬上就掛了。不過我還是聽見奶奶在一旁念叨我好久沒有回家了這個事情。因為如果沒有實習,我現在應該在家裡曬太陽,家裡的床上,等太陽曬屁股。我還記得大二那年暑假在家裡睡到下午,奶奶敲開房門叫我去吃飯。

其實實習對我來說肯定是很興奮的事情,我喜歡投身工作的那種規律。說的官方一點,我喜歡把自己所學運用於實踐。即使我這四年來學到的東西其實少的可憐。

不過即使是在工作,我還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狀態。是真的一無所有。二十四年來,我的每一個大大小小都是跟老爸息息相關的。即使這種一無所有的情況,我的名字都是他給的。是的。很多人說一無所有的時候是真的,因為連名字都是父母給的。至於感情。感情總是虛無的,摸不到的虛無。所以不可以稱其為所有。

因為,親情是你總是挂念卻忘記問候的固有,朋友是你撥完號碼又放下電話的不打擾,愛情,是你每天見面所以懶得說我愛你的日復一日。此刻,手機就在旁邊不斷的跳著我該看的消息。老爸應該已經睡下,何小姐在客廳里看快樂大本營。

未來之名,沒有到來的名堂,或者名字。你可以把她賦予很多人。家庭,孩子。設計師,旅行。或者,我那本戛然而止好久木有繼續的小說。

寫書這個事情,其實完全是個想起一出是一出的開始。從來都沒有當一個作家的夢想,小時候作文寫到讓班主任倒吸一口涼氣的時候都沒有過。我不是作家,也不會是,我們全家都不是。

不過我一直希望給寫作這個事情來一個文藝一點的結尾,比如,在某次以採風為目的的旅行中,將我積攢已久的手稿全部丟進某個小鎮的垃圾桶,文字在北方的煤灰里一邊咳嗽,一邊飛揚。然後我在垃圾桶旁邊回想,那些被我丟掉的情節,最後,朝著他們吐一口唾沫,嗯,是口水。

我喜歡這個陽台的安靜,可以遠遠的聽見幾十米外馬路上的車來車往,以及樓上樓下的鍋碗瓢盤。對不起,錯了,樓下是會所,什麼都聽不見。我也喜歡陽台外那個屋頂平台,雖然我從來到不了,但是這樣隔著防盜窗往外看的時候,取景的效果蠻好。我還喜歡那個不知道誰打旗來的葡萄架,雖然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見。不過何小姐在某個艷陽高照的天氣里告訴我,那些攀來附去的葡萄藤,是人家種的絲瓜。

雙手交叉在後腦勺伸懶腰的時候,抬頭剛好看見今天用洗衣機攪拌過的浴巾,嗯,要去洗澡了。晚安。

某年某月在某天


經歷多了,故事就有了;脾性定了,就不會無病呻吟了。有一天,你寫的東西把自己都感動了,感動讀者的日子就不遠了。人性釋放了,文字就回來了。
我覺得你寫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種自己感受的表達,這種表達只需要直抒胸臆就好了,太關注文風,或許還不能完全寫出自己當時的心境。就像寫日記一樣,意識流,寫流水賬,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就行了。如果你要發表,要寫成文學作品,當然就需要雕琢了。怎麼布局,怎麼表達主題,就不能單靠感受,還要思考了。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一篇完美的文學作品,其實也是修改多次,才讓那些文字顯得自然。我自己的文章和我工作的文章風格完全不同。工作的性質決定了那些文字要精準,少用甚至不用形容詞副詞。生活中的文字,就隨心所欲了,可以憤怒可以傷感。呵呵,如果你想要不那麼矯情,就不寫散文式的日記了,寫議論文說明文。要不,就看看海明威的作品,他的文字可夠硬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