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國30歲以上女性未婚的比例遠遠低於日韓,甚至可以說,中國女性是極其熱衷於結婚的(包括主觀自願以及催婚妥協的女同胞)~

但這跟網路上的輿論風向卻極其違和,很多評論里清一色都是不婚主義。。。

難道都是小年輕學生瞎評論或口嗨么?

非常好奇這個有趣的現象

請大家分享高見時盡量實事求是,少抖機靈多點真誠

比如現實中我們的同學同事親戚朋友還有認識的街坊鄰居中,高齡未婚的確實是絕對少數,這點就沒必要杠了哈

總不能把延遲結婚晚結婚的人群也歸到不婚主義吧

探討帖,不抬杠哈


有一種可能,未必嚴謹,呼叫情感領域優秀回答者 @司馬懿 老師探討: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高學歷者結婚年齡偏大,而在主流社交媒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用戶(相對於社會整體水平而言)學歷相對較高,因此產生了網路輿論中不婚主義盛行的錯誤認知?

根據王鵬、吳愈曉關於初婚年齡和學歷的研究[1] ,受教育程度越高,初婚年齡越大這一假設是成立的。

其中,在城市戶籍女性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者相比小學學歷者進入初婚前的時間延長了 56%;在城市戶籍男性中,高中學歷者相比小學學歷者進入初婚前的時間延長了 23%。城市女性中的大專及以上學歷者進入初婚前的時間與小學學歷者相比推遲了 97%,而農村女性中的大專及以上學歷者相比小學學歷者進入初婚前的時間則延長了 151%

簡言之,讀書越多,結婚越晚。

來源:https://ifstudies.org/blog/early-marriage-has-fallen-especially-among-those-without-a-college-degree

國外也有研究反映了這一趨勢,有基於美國 2008 - 2016 年統計數據的分析表明,在人們結婚年齡普遍推遲的大背景下,不同學歷的結婚年齡差異仍然存在。在 2016 年,大學畢業群體的平均結婚年齡為 31.3 歲,而高中學歷者平均結婚年齡為 29.7 歲。

這是其一,至於第二點,則相對難以印證:是否存在高學歷者更容易成為意見領袖、引導網路輿論?這一點,只是一點假設,有待印證。如果成立的話,那麼題目就能獲得一種新的解讀:

網路輿論中不婚主義盛行,而現實中真不結婚的卻是極少數,這一點並不必然是「真香定律」在發揮作用,而是因為營造網路輿論的,本來就是一群晚婚族嘛!

參考

  1. ^王鵬[1], 吳愈曉[2]. (2013). 初婚年齡的影響因素分析基於cgss2006的研究. 社會(3), 89-110.


多謝 @王瑞恩 邀請,看來堅持不懈的在情感領域的耕耘還是有回報的呀(霧

其實這是兩個衝突,一是現實中的數據——結婚率創新低,二是網路中的輿論,兩者都和「現實中真不結婚的是少數」發生了衝突。

對於第二點,確實存在話語權的問題。其實我覺得看中國的各種「平均」數字,都盡量不要代入和自己的生活做對比。因為中國的經濟發達地區和發展中地區的差別是非常大的,無論自己是在發達地區還是在發展中地區,都會發現平均數和自己存在相當大的偏差。

而網路的輿論基本上是由發達地區的KOL所引導——前段時間的垃圾分類就是一個例子。而發達地區的人們普遍的外部選擇更多,也就是結婚這個package裡面所能提供的各種功能拆開了之後的社會化程度更高,像家務、做飯等等,在發達地區外包都會非常的方便。

讀書其實也是一樣的效果,因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未必經濟上多麼寬裕,但是因為接受的信息比較多,所以在婚姻之外所能找到的樂趣也會比較多——比如一個完全不識字的人,是肯定不會從讀網文小說中獲得樂趣的。教育程度的提高意味著更加的「會玩」,娛樂自己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

所以網上盛行的不婚主義,和現實中對比出現偏差是正常的。

下面重點來說第一點,就是結婚率的問題。這其實只是因為結婚率的計算方式而導致的,本質上可能還是因為結婚時間的不斷延後,下面的圖就可以反映出從90年以來,結婚年齡持續增加的趨勢:

舉一個簡化的小例子,就可以明白這種趨勢如何影響結婚率的。假定人的一生只能活三天(早中晚)。每天都有50個男人和50個女人出生,也有這麼多的人去世。下面每一個小人代表10個人。紅色代表「當天結婚」,黃色代表「早已結婚」,綠色代表「單身」。

在早期的時候,所有人都是出生的第一天就結婚了。也就是100人結婚,總人口300人,於是結婚率是33.3%。

後來突然有一天,我們稱之為變革紀元第一天,有些人發現結婚晚了有點好處,於是只有80%的人第一天結婚,另外有20%的人第二天結婚,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當天會只有80人結婚,總人口還是300不變,於是當天的結婚率變成了26.7%。

變革紀元第二天,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晚婚好,於是當天的剛出生人口100人,只有50個人當天結婚了。加上第一天晚婚的20的人,當天只有70個人結婚,於是結婚率變成了 23.3%。

變革紀元第三天,推遲到人生第二天結婚的50個人中,又有30個繼續推遲到第三天結婚,而剛出生的100個人中當天結婚的越來越少,只有40個人了。那麼當天只有60個人結婚,結婚率變成了 20%。

現實中,年齡的階段遠遠不止三年,晚婚晚育的趨勢還在不斷增加,所以「結婚率不斷下降」和「最終所有人都結婚」並不矛盾。等到結婚的年齡大致穩定了,那麼結婚率的下跌趨勢也基本上會中止了。


真巧,幾天前才做完的圖表,直接搬過來吧。

1999-2018 中國結婚離婚數據統計

「結婚/離婚」就是當年結婚數與離婚數的比值。這個比值的數學意義是每1對離婚對應幾對結婚,可以理解為人們的婚姻意向。如果它大於1,說明人們整體是嚮往婚姻的;如果它小於1,說明人們整體是不嚮往婚姻的。(這個值不可能小於0;至於為什麼看這個比值而不是差值或其他什麼東西,稍後解釋)

可以看出,近20年婚姻意向大體上處於下降走勢。20年前,每1對離婚對應7.37對結婚;而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只有2.27了。所以我們很自然會想到一個問題:它什麼時候會降低到小於1的程度?

用近20年的數據預測婚姻意向走勢的話,到2036年人們將不再嚮往婚姻;而用近10年的數據預測的話,到2027年人們就不再嚮往婚姻了。當人們不再嚮往婚姻時,現代婚姻制度將進入漫長的衰退期。(注意這些只是簡單的數學預測,只能預測短期未來,比如 10 年 20 年這樣,更長的未來還是會逐漸逼近1的;「現代婚姻」指的是受現行法律認可的,已登記的婚姻,具體看下面的解釋)


現在來回答你的疑問:為什麼要看「結婚/離婚」這個數據呢?因為它不受人口數量、人口組成等干擾因素的影響,更能代表婚姻的發展趨勢。

首先「不結婚的是極少數」「結婚的是大多數」等等這樣的思考方式,是連基本的思考方向都弄錯了。要看一輛車會不會停下來,看它在不在減速,不是看它速度快不快。然後由於人類社會的複雜性,離婚率、結婚率這些數據受很多因素影響,單獨分析它們很難得出有價值的結論。比如婚姻適齡人口發生變化,結婚率自然也會變化,不能因此得出婚姻就怎麼發展的結論。最後為什麼選擇結婚率和離婚率的比值而不是差值呢?因為差值只關心增長量而不關心增長率,離婚率的1個千分點和結婚率的1個千分點意義是不一樣的,但是減法粗暴地將他們等同了。這樣的話,人們越來越頻繁的結婚、離婚的事實就被忽視了,而這意味著婚姻正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會改變婚姻狀況的人,絕大多數都在20~50歲之間,那麼你思考一下就知道,在2010年之前,20~50歲的人,都是1960~1990年間出生的,也就是被稱為60後、70後、80後的人;你再想想,90後與他們有什麼不同?我能想到的不同之處就有:首先曾經有計劃生育政策,導致90後中有很多獨生子女;然後90後是和互聯網一起長大的,互聯網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讓90後的思想更多元、更開放;90後還承受著房價突飛猛漲的現實;另外還有改革開放、大學擴招、義務教育等一系列對婚育觀念影響深遠的事件發生在這幾十年間。所以,能用同樣的邏輯來思考90後與他們之前出生的人嗎?這些90後的經歷,不僅對他們產生了外在的、環境上的影響,也對他們產生了內在的、精神上的影響。所以只看到房價上漲、婚齡增加這樣的外在因素的話,恐怕是得不出完整結論的。

注意,我並不是要把90後從連續的歷史中單獨割出來看,我只是想說,在他們及他們之後出生的人身上,正在發生著整個人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從2010年開始,他們將逐漸成為這些婚姻數據來源的主力軍,你需要從他們的視角思考問題,才可能看到真相。

1990年之後出生的人占結婚登記總人數的一大半

之前的曲線圖裡,你是否注意到,2009年之後婚姻意向在單調下降?


有人可能不同意:婚姻怎麼可能會衰退?難道人類要斷子絕孫嗎?

這要從婚姻的歷史說起。現代婚姻,當然是繼承發展自封建社會的婚姻。那時因為生產力低下、思想落後等原因,發展出了一套婚姻制度,人類在這套制度下生活了那麼久,對它超信任的——好吧,那時男性應該還是滿意的。但是婚姻制度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是一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的。

現在,當人們談論結婚這件事的時候,說起來就是想結婚、不想結婚,就像它是一件如此簡單純粹的事情一樣。但是啊,比如說,結婚一年就離婚的話,這樣的婚姻還算得上婚姻嗎?再比如,一對決意不結婚的戀人長久生活在一起,這和結婚了又有多少本質上的區別?對法律來說,婚姻的定義可能是簡單明確的;但對每個個體來說,它就複雜得多了。毫無疑問,現代婚姻必然是在衰退的,因為它的確有些不合時宜了。但是它也不會消亡,它會不斷發展進化,成為另一種樣子存續下去。說起來,現代婚姻與100年前的婚姻相比,已經天差地別了吧?


從社會人群心理的角度分析一波:

1.為了發泄婚姻焦慮

首先,就算你不是不婚族,想結婚也不一定就能結(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多且複雜),結婚了生活質量多半下降,下降了你也未必擔得起家庭責任,擔得起責任也未必能幸福。

現代人,其實多多少少是有一點婚姻恐懼的,對婚姻該付出的責任、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滿了焦慮。

對大多數人來講,這種焦慮還達不到讓其不婚的地步,但是總要有讓他們發泄出來的途徑。

網路這種說了話不用負責的環境,自然就成了發泄焦慮的首選。

2.安慰自己,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還是那句話,當代人對婚姻態度並不是很樂觀,而且結婚本身,也變成了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情。

遇不上合適的人怎麼辦?結不起婚又怎麼辦?婚後不幸又怎麼辦?被別人鄙視為大齡剩女/男又怎麼辦?更重要的是,不想努力怎麼辦?如果你把「必須結婚」當成信條,那在還沒結婚的時候很容易因為這個信條而有壓力。

「統統沒關係,因為勞資是一個高貴的不婚族!」

如果有一日遇上了機緣,自然也就結婚了,但在沒結婚之前,給自己一個「不婚族」的人設,這樣會活得舒服點,不至於太難堪,也不至於太有壓力。

3.影響輿論環境,影響他人

這個要分兩種情況討論。

第一種,這個人自己很想結婚,把婚姻視為成功和幸福的事情,卻天天鼓吹不婚,就跟學霸天天跟別人說不要學習一樣,除了壞還是壞。等到她結婚了,看到你沒人要,她就高興。

第二種,這個人本心裡不想結婚,但迫於社會現實(包括輿論壓力、養老壓力等等)還是決定結婚的。雖然他們自己不會去反抗現實,但是希望影響輿論,增加不婚族的數量,看到不結婚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就感到滿足。或者說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或許希望建立一個大家都不結婚的社會吧。

----------------------

綜上所述,鼓吹不婚的人所做的這件事總是有他們自己的理由,對他們自己來說或許是無本萬利的。普通人要做到的就是不受他們的影響,不管你想不想結婚,都自己分析、自己思考、自己做決定,不要跟風,這樣將來才不會後悔。


先不說什麼國家大義

就說說結婚後的情況

按照當下這樣的情況,結婚後和沒結婚是沒有區別的。

因為兩夫妻要養活自己,養活房子(房租,水電費,或者貸款),不得不上班。老闆們也看出你們這種焦慮來,於是就開會提出無良的口號,剛好,給你們一個美好的願景,然後讓你們無償加班。

兩夫妻從此雖在一個城市,卻跟陰陽兩隔一樣。早上分道揚鑣出去上班,晚上到點了,公司還不讓準時下班,到了9點準備下班了還要開個會。回到家,兩個人累成狗,各自洗澡睡覺。

這個家還不如高中時候的寢室。至少寢室都還充滿著陽光,激情。兩夫妻在白天早已被公司老闆榨乾了。問題吧,還有許多老闆榨乾了還不肯付錢。其心可誅。

更不用說,高攀不起的房價,同時勒緊了褲腰帶和輸精管。也不用說,社會對懷孕女性的不公,同時勒緊了輸卵管。

西方國家生育率也低,但他們至少出台許許多多的福利來保障生育率。但我們呢?實質性的東西一項都沒,就靠發發傳單,口號喊喊,無良的公眾號再去騙騙老年人好讓他們給壓力給自己的年輕人。

可是,微觀到柴米油鹽,都是年輕人每天起早貪黑過出來的。嘴皮子動動的確方便,但是動完後呢?996的是年輕人,猝死的是年輕人,在單位被不公待遇的也是年輕人。

再加上現在許多商品都極力灌輸焦慮給年輕夫妻,結個婚,孩子一生下來,就各種花費。補習班,游泳課,拍照,進口奶粉,進口尿不濕等等。

這些年輕人自己都還沒養好,自己的一些小小的願望都還沒實現,可能是個包,可能是換台電腦,可能是節假日出遊。一股腦兒的錢全部交了關於孩子用品的智商稅。

幸福從何而來?

你說每天看著孩子就幸福了?那都是苦中作樂。

誰不希望一家三口年底出國玩一趟?去海島拍全家福,去美國自駕游,去雪山滑雪。

誰願意每天擠著個20平,30平的房子,然後給孩子拍個短視頻,上傳到朋友圈,看看點贊,收穫這種一瞬而逝的廉價的滿足感。

多少人每天活著就已經盡了全力,不婚也是在所難免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