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機箱的上置電源一直是機箱內空氣流動的重要一環。但現在的機箱電源獨立冷卻,不參與機箱氣流運轉。而為了機箱的對流,去增加風扇,是不是畫蛇添足的趕腳。


因為目前塔式散熱器基本已成主流,利用塔式散熱器的靜壓可以直接將熱空氣向上(後)壓出機箱,基本無需電源提供額外的靜壓。下壓式散熱器基本註定了cpu的tdp會在65w-,故對散熱也沒有太多考量,對於cpu而言上下置皆可。

但是對於電源而言,作為主機的心臟,長期工作在溫和的條件下是十分必要的,並且由於是整流兼變壓線路,發熱量不低,所以為大功率的電源獨立開闢一條風道是合理的。畢竟電源炸了的話,可能就帶著其他部件一起犧牲咯。

再者,電源本身是所有部件中最重的部件,上置電源勢必導致機箱重心升高,機箱的穩定性將大打折扣。

最後,下置電源在某種程度上符合使用習慣。一般我們將機箱置於桌下,下置電源可以降低電源插口的高度,抬高其他io的高度,可以合理化布線,減少接線鬆脫的風險


我也是這個感覺。其實電源並不怕熱,讓電源參與機箱風道可以省下一個機箱風扇。

個人分析下置電源好處是下盤穩,機箱頂部設置更靈活(裝燈扇,冷排),缺點是吸灰,走線距離長


因為現在比較流行塔式機箱,電源散熱可以通過塔式機箱組的風道更好的上升,散發熱量


應該是由於機箱風道原因。目前主流是前進後出,電源上置會使其他配件(顯卡,cpu)散熱器吹出的熱量一部分積蓄到電源位置,導致電源吸入熱風影響散熱。電源好歹是電腦的心臟,長時間高熱量下工作容易猝死哦


散熱,走線


因為重,如果放的比較高(比如和顯卡位齊平),很容易導致下盤不穩(容易翻車)

這點在大機箱上尤其明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