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不嫉妒呢,假設我與別人鬧矛盾後,我心裡就特別不想讓他好,比如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我在準備考研,和A同學鬧了矛盾,有時候就幻想A出門撞死。。。我報了一個雙非學校,當得知A報了一個211的時候我會特別難受。。。然後當聽到那所學校競爭多激烈多難考的時候心理還有點竊喜,就是有點「詛咒」的感覺了,詛咒A考不上……我心裡還不想讓我小夥伴和A說話…… 當看到A嘻嘻哈哈的時候我就特別生氣。。。感覺自己這個樣子真的很像一個小人 很討厭自己這個樣子,完全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心情全掌握在別人手裡。甚至當我我很好的小夥伴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積極的幫他出謀劃策,但是一旦稍微有點小矛盾,我就自動「詛咒」他的那些困難。。。就是見不得惹我煩的人開心起來。。。(而且老天好像還和我作對似的,我越「詛咒」對方,對方越好。。。A大學英語全部掛科,高考四十多分,一次四級裸考就427……我真是醉了,我還各種「詛咒」他肯定過不了……)就是想把A踩到底下永不翻身。實在是不想這個狀態了,又小氣又難受,該怎麼糾正呢,謝謝


當你嫉妒,你就是在用火燒掉你的福報。當你對他人不是祝福的,你收穫的也不是祝福,你詛咒他人越多,你收到的詛咒越多,這是自然的法則。你付出什麼,你就得到什麼。

當你很優秀並獲得了很多成就,那麼你會招來很多的嫉妒,甚至是恨。越是在某個方面獲得成就的人,越需要懂得感恩,懂得謙卑。春秋時期的《大禹謨》中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那個太滿的人總是招來嫉妒和詛咒;那個謙卑的人總是吸收更多,學習更多並得到益處;這是天道。

關於嫉妒,我聽過一個關於佛陀的很美的故事:

佛陀待在外夏曆(Vaishali),那是阿姆拉帕莉住的地方──阿姆拉帕莉是一個妓女。在佛陀時代的印度有一個習俗,任何城市最美的女人都不可以跟任何男人結婚,因為那會造成不必要的嫉妒、衝突、和鬥爭。所以最美的女人必須變成全鎮的人的太太。

它一點都不是一件不名譽的事,相反地,她們非常受到尊敬。她們並不是普通的妓女,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或是國王、或是王子、或是將軍,社會上最高階層的人,可以來找她們。

阿姆拉帕莉長得很美。有一天她站在她的陽台,她看到一位年輕的和尚。她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人,但是她突然愛上了這個年輕人。他雖然還很年輕,但是氣宇非凡,看起來很覺知、很優雅。他走路的方式……她立刻衝了下去,她要求他說:「三天之後雨季就要開始了……」在雨季的時候,佛教的和尚有四個月不出門。阿姆拉帕莉說:「我想邀請你到我家來住四個月。」

那個年輕的和尚說:「我要問我師父,如果他允許我這樣做,我就來。」

那個年輕人來向佛陀頂禮,稟報佛陀這整個事件,說:「她邀我到她家住四個月。我告訴她我要問我師父,所以我就在這裡……請您開示。」

佛陀洞察了他的眼睛之後說:「你可以去。」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回答。有一萬個和尚……當場變得鴉雀無聲,但是裡面有憤怒和嫉妒。當那個年輕人離開去阿姆拉帕莉那裡之後,那些和尚們每天都在討論這件事。整個城市都很激動,他們之間只談論一件事──和尚跟阿姆拉帕莉住在一起。

佛陀說:「你們應該保持沉默,我信任我的和尚,我洞察了他的眼睛,在他裡面沒有慾望。如果我不同意,他也不會怎麽樣。但是我同意他,所以他就去了。我信任他的覺知和他的靜心。你們為什麽要那麽激動、那麽擔心?」

四個月之後那個年輕人回來了,他向佛陀頂禮,阿姆拉帕莉跟隨在後,穿著尼姑的衣服,她也向佛陀頂禮,然後說:「我盡了最大的力量來誘惑你的和尚,但是反而我被他誘惑了。他用他的『在』和覺知來說服我說真正的生活是跟在你身邊。」

佛陀告訴大家:「現在你們滿意了吧?」如果靜心很深,如果覺知很清晰,那麽就沒有什麽事可以打擾它。後來阿姆拉帕莉在佛陀的門下成道了。

那個嫉妒背後有太多的怨言:去!為什麼是他?為什麼不是我啊,憑什麼啊,他有什麼好呢?很多人,只關注那個表面,而不去看那個達成者的裡面。嫉妒的背後有很多的憤怒,有對達成者的,有對自己的,有對自己的責怪。這太讓人氣憤了,他怎麼可以?!

很多時候,人們只看到一些人的外在的光鮮,而不去看人的裡面。人們以為有些人的達成是因為幸運,而不是其他的什麼,人們藉由嫉妒別人來逃避面對自己的失敗和不努力。嫉妒別人是容易的,不去努力天天癱軟在沙發里是容易的,總是陷入無聊是容易的。去努力,去奮鬥,去創造在嫉妒者的眼裡總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嫉妒者總是在談論別人,議論別人,而不是看向自己。哎呀!你知道嗎?那個我們不看好的小子現在混得可好了,真不知道他做了什麼,走狗屎運了!是的!肯定沒做什麼好事!

嫉妒者總覺得在別人之上,在他的內在有一個很自大的自我。所以他看不慣那些比自己好的人。事實上,嫉妒者內心深處有一個比他以為的還要好的人,但是他不去看,他一直在比較,他一直都陷入在自卑的牢籠里。

當你嫉妒,你就是在用火燒掉你的福報。當你對他人不是祝福的,你收穫的也不是祝福,你詛咒他人越多,你收到的詛咒越多,這是自然的法則。你付出什麼,你就得到什麼。你對那些比你優秀的人是怎樣的態度呢?不用回答,冥想它,讓它成為一個祝福。


謝謝邀請

我真的很佩服你,你在這裡提出了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說我們周圍絕大部分人和你一樣的心裡:嫉妒別人比我好,開心別人比我差。 但他們卻不自知而且也不會想要改變。

之所以這樣的心裡很正常,也很有國家特色,因為我們的教育是 競爭教育,就是所謂的精英教育,考試公開分數並且排名,甚至家長會,更甚至在家長會上公開批評考得不好的孩子 (這是嚴重的羞辱,是算得上犯罪的),這樣長期十幾年的訓化下來,所有的人的目光只投射在班上成績排前幾名的人身上,甚至只在第一名的身上。 除了那幾個人得到關注,得到讚揚,得到支持... ...(前面是愛的表現形式) 也就是得到愛以外,其他的人得到的是相反對待。 結果,即使長期在前面的人,也害怕自己會掉到後面,在後面的人,更加討厭前面的人。 如果父母對孩子不是按照學校老師及同學的觀點,而是不論成績都一律愛孩子(欣賞,關注,讚揚,支持,理解....),可能孩子沒那麼自卑一點。 不然,無論這個孩子是成績好還是不好,都會自然而然地將情緒將目光轉移到那個與自己差不多的人身上,希望他不要那麼好,這樣就襯得你好一點。

怎麼擺脫呢?有一次,無意中看到一句話,是說」人們往往嫉妒與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待你比他強太多的時候,他就轉而欽佩你了。「 於是,我在不想聽那個嫉妒我的傢伙說酸溜溜地話(哎呀,你肯定考的比我好,我都沒複習,我才考的不好!)的時候,就更加努力學習,還真是,當我遠遠超過他的時候,就再也沒有這樣的聲音了,反而變成」你是怎麼學習英語的?「

怎麼擺脫對別人的嫉妒呢?怎麼樣才能從心底里為別人的成績感到開心? 這真是一個心的修練的過程,絕非一時一刻。 找到自己的天賦和興趣,並以此而努力,再從事與此相關的工作;真正地放眼周圍,會認識到,其實每個人都不完美,自己不完美也很正常,不需要苛求自己; 法國哲學家說看星空很管用,反正看看關於宇宙的片子,的確從心底里覺得:自己好渺小呀,這點小事情不算什麼!


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呀,你喜歡什麼你就去做,當你把重心放在別人身上的時候,重心就會偏移,所以帶來的結果就是,你會很煩他。但是呢,你要承認,嫉妒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而自卑呢吧,自信就是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會說畏首畏尾,就去做而已。想要克服它,你就要承認接受他,承認他的存在。


自己變得強大?做好你自己就好了


謝邀

你一感覺到自己情緒的變化的時候就記下來,內心感受想法之類的,等到你平靜的時候再去看,會覺著很羞恥,自己以後就會慢慢克制的,會覺著有這種想法很危險,很不應該……

如果是自己不喜歡的人,就當看不見,實在忍不了的話,可以適當發泄下……使個絆子啥的(讓人察覺不出來你是故意的那種)也是可以的,但不要過了


這也是我一直問自己的問題,不過最近我開始意識到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其實歸根結底是對自己不滿意,如果你能愛自己,呵護自己,那麼你的狀況就能有所緩解。


做好自己的事,提升自己。


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從自己出發


建議你可以了解一下《終身成長》里提到的固定型思維和成長性思維的模式,妒忌的思維屬於固定型思維的範疇,當你願意去了解他們背後的原理,你就能明白為什麼會產生嫉妒。同時關於自卑的心態需要了解一下《自卑與超越》這本書里講到關於自卑的原理。希望能幫到你哦~


喊話那位:不要出來禍害人了好不好,還打著心理諮詢師的名號,你傳教不能誤人子弟啊

————————————————————————

呃,看標題以為是個初中生

給題主個建議

別人考研會影響到你的利益嗎,他和你有競爭關係嗎

如果沒有競爭關係,就要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喲。

即使你對他有厭惡的情感,只要自己的利益保護好就好啦,畢竟別人成績好也是他自己掙來的

嫉妒這種情感很正常

不光是考研,

一輩子都是這樣

試著訓練自己時刻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自己所有利益都是什麼,這樣就能活的清楚明白,時刻對眼前的路清晰。

若真的志在高山流水,哪管別人風花雪月。你說是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