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族的系統動力中,每一個孩子都有活下去的本事,怎麼跟父母互動,如何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獲取到父母的關注和資源,都在家庭這個小集體的無意識層面有了清晰的領域劃分,這不是一種意識化的過程,孩子天然能接受到無意識的系統動力,找到最合適的位置,或被父母放置在最合適的位置。然後就好像團體中不會找到功能同一的個體而各自有其偏向一樣,那麼由這些不同一步步引發的性格和命運的偏差就會越來越大了。
說說我媽媽,我舅舅和我小姨,在他們小時候回老家,一個老頭拿著易經給他們算過命,說我舅舅必是人間一富翁,我媽媽也挺好,說到我小姨的時候跟我外婆說,小女兒以後找對象一定要好好選.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看,我媽媽跟我爸爸經營小生意生活富足,兒女雙全,兒女都孝順又優秀,雖然早年做生意吃過很多苦,但是現在很滿足,很幸福。我舅舅,當年高考落榜後,由我爸爸帶進門做生意,現在做的特別大,在當地特別出名那種,跟我舅媽一輩子沒紅過臉,我舅媽漂亮,比我舅舅高,性格脾氣還好,兒子也優秀又懂事。我小姨呢,一直跟我舅舅一起做生意,經濟上是富足的,但是夫妻關係不好,我姨夫早些年吃喝嫖賭抽樣樣都有,後來把自己喝成腦血栓,現在天天悶在家裡不出門,她女兒,早戀抽煙紋身抑鬱症還巨能花錢,還不知感恩,覺著全世界都欠她的那種,全家人都跟著操心。所以人的命運真的在出生那一刻就寫好了嗎??


這個沒有絕對!


這說不好,可能很大

我跟我姐。

我姐澳洲國立大學數學博士,現在美國高校工作。

我高考數學54分,大專學歷,四五線城市文員一枚。

以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吧……


先填個坑。

父母那個年代的話,讀書是可以將彼此拉開非常大的差距。例如我媽媽和小姨,至少在思想上頻率是不同的,小姨雖然後續也沒念多少書,但至少認知上比我媽媽要遠些,早年跟著姨夫打拚,現居一線城市做生意,家中小孩國外留學。

而我媽媽每天為了生計依舊奔波,操持兩個女兒,小女兒我,學渣一枚。

年輕人這一代,就拿我和我姐姐舉例吧。

親姐姐和我年齡相差不大,但性格天壤之別。她比較衝動果斷,好聽點叫雷厲風行,但是耐力不足,不能打長久之戰,對自己外貌相當重視,是個現實主義者。

我膽小懦弱,好聽點叫謹慎敏感,做決定猶猶豫豫,怕前怕後,但耐力很足,擅長長久之戰,對自己外貌比較不在乎,(比如三天不洗頭穿個睡衣出門買水果),活的比較自我,年輕時相當不在乎錢,選專業或工作都以興趣為先。

我認為,造成我倆這樣的不同,環境是有很大原因,姐姐十多歲就一個人獨自在外地念書。

我常居於父母身邊,受保護較多。

當然生活習慣也有很大的衝擊,對事物的看法,我們很多時候抱有相反的意見,但我們又彼此了解。

至於命運,有算命先生說,姐姐的命比我好點。


我認識的,親兄弟,哥哥做到市廳級領導,弟弟泥水匠,偶爾還要不來工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