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全球發展了這麼多個世紀了,國外新零售現在發展的形式這麼樣?或者說新零售只是一個概念嗎?


我也關注了新零售很久,也在知乎上看了各路大神的各方言論。自己有點愚見,您姑且聽個樂。

新零售的根本是零售,和傳統的區別是有個新字為噱頭。為什麼說是噱頭呢。就是現在大多數人在吹捧這個新字。當然,為零售業注入新的血液和思維,這是好事。可凡事以新為本就難免本末倒置了。

畢竟,零售業,他終歸是要落地的,要有實體的。而現在,在國內,客流和租金成正比,但客流帶來的利潤一年下來,不足以支付商鋪租金,太貴了。還有人工成本,商品本身的成本,損耗成本,這些成本合下來,能賺到錢嗎?

月租金在5000元左右的店面,日營業額能達到5000嗎?這樣的營業額需要幾名員工才能保障店面的正常運轉呢?周圍都差不多是固定的客戶羣體,還有同行業的競爭,這些都怎麼辦?還能再增加營業額嗎?

零售業的利潤增長,無非開源節流。新零售業的新字,就應該在這方面下文章。而不是一味的玩線上訂線下取或者送,這樣意義不大,勞民傷財。而且這樣和美團什麼的沒區別,直接弄個倉庫搞個配送服務就得了。

如何利用新字開源,個人覺得,就是做足用戶體驗。以前超市便利店的理貨員一律變為理客員,深挖服務體驗,這一點多像日本的零售實體店學習,用新的管理理念征服顧客,不要給店員訂營業額任務,而是訂會員數量任務,如何通過好的服務體驗爭取到更多的會員愉快體驗。快消品的捆綁銷售優惠只給會員享受。這樣,開源就做到了,當然關於服務的深挖,大家自己多思考。

節流,是成本的關鍵,是最終利潤的關鍵。有效的利用互聯網平臺找商品的終端成本,和終端物流纔是根本。這也是新零售業的新字最根本的核心。

現在國內充斥著各種泡沫,各路快錢把人心弄的很浮躁,不管是零售業還是產品本身,品質纔是最終立足的根本。零售業,只有把心沉下來,他就不會只是一個階段。

最後,不知道有沒有跑題,就覺得想到哪說到哪吧,其實,寫一半的時候,就已經忘了原問題是什麼了,抱歉,看著玩吧。


個人覺得,新零售是社會以及技術進步的必然產物,就像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樣,新零售沒有改變零售業的的本質,而是對傳統零售體系的一次技術和思想革新,他的核心目的還是為了提高零售系統的效率;

新零售在「人、貨、場」的重構,其實最核心的是「人」的重構,新零售就是把消費者從原來的一個「紙片人」變為了一個「立體人」,讓商家更加容易的可識別、可分析、可觸達,同時把「貨」從傳統的「商品瀏覽」維度,擴展到「有內容」、「可交流」的維度。在「場」的概念上,就是把原來的單一的「交易場所」,進行升級,使其數字化、多樣化、進而達到智能化。

新零售的核心是:數據;整個新零售的「革命歷程」,也是通過當前大數據分析技術和方法,對市場需求、交易需求、以及買賣參與者等的需求進行數字化構建;

從品牌和上架的角度,把商品數據化、交易數據化、會員客流數據化、服務數據化、導購數據化。同時加持互聯網運營的一些思維和方式,把「買賣」做的更加智能化。

從消費者的角度,新零售是要把消費者的「當前消費目標」、「未來消費願望」、「消費服務期望」等進行數據化建模,做到可觸達、可預知、可滿足。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新零售在於改善整個商業社會的銷售機制,提高了商業效率和效果,降低了資源浪費。

在當下,無論是無人貨架,還是盒馬、超級物種,這些商業模式的精髓就在於背後的數據分析,用產品經理話就是,運用數據指導產品升級、運用數據提升運營效率和效果;

同時,新零售的數據來源,不單單要靠線上交易數據,還需要是物流數據、線下商場數據、社會數據等,想要做好行零售,從數據獲取、數據分析、深度學習、再到商業應用,每一環都不能少,每一環都不能弱。

目前個人覺得在這一塊,最有可能做好的就是阿里,因為他的生態(天貓+淘寶+1688+阿里媽媽+螞蟻金服+阿里雲+菜鳥等)已基本形成。

在新零售概念落地這一塊,個人覺得在第一階段,可先從門店著手,先把線上和線下打通,保障數據的統一和一致性;其次,進行建立合理的溝通機制,無論是眾多的「號」,還是老生常談的「會員體系」,總之,目標只有一個將線上和線下的互動打通,增加「觸達」;最後,「千人千面」,不同的人不同的運營方式,提高轉化率。

第二階段,其實就是第一階段的深化,不過這一步,要通過全鏈路的數據加持,提高整個流程的每個環節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階段,梳理品牌形象和特徵,「粉絲經濟」。

在國外,以色列做的最好。

建議您看一下

如果學學以色列,猩便利們的結局或許會更好?

www.huxiu.com圖標

個人認為,新零售的提出是阿里巴巴在流量紅利期之後的又一變革實驗。對於阿里巴巴本身來說,可謂顛覆之作,意義重大。然也並非紙上談兵,是其具備類似釘釘如此的產品之後,才做嘗試。

流量紅利結束後,BATJ不約而同的聚焦在線下實體的下一站,叫法不同但目標羣體一致。京東基於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做提出的無界零售是下一站零售方式的最直接的縱深切入,而騰訊則持續發揮生態價值觀,小程序為實體擺脫流量時代魔咒添加神力。

回到零售業本身,實際上並非以偏概全,我並不認為零售業會因新零售的發展而發生根本性變革,理論上技術的應用只有在影響渠道的時候,才會引起根本性的顛覆,舉例說明,比如360的免費戰略、今日頭條的演算法入侵、阿里巴巴的線上戰場;似乎這場戰役並沒有能夠引起根本性顛覆的必要條件。

相反,實體零售業盤踞的資源以及相對線上已經便宜的無法再便宜的有效流量,讓線上企業垂涎三尺。可謂風水輪流轉,以顛覆式創新為傲嬌的移動互聯「落地」關鍵在於,能否為實體「賦能」而非侵佔。

從大局出發,每一個產業的發展週期與自潔能力成正比,實體零售業經過輪迴,又展現出高周轉率、低風險的朝陽產業特質,雖然逐年增長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場地租金依然是其發展的攔路虎,但理論上講這些所謂「攔路虎」從這個行業開始就已經存在,對付「他們」的必備技能,各大企業也瞭然於胸,並不陌生。實體零售業擔心的依然是被「顛覆」。

所謂神仙打架,移動互聯的「落地」引起零售業選邊站,目前的卡口依然在這些打著「我拿技術來拯救你的」流量金主,這不正常,就如阿里巴巴的線上平臺不應做的如此龐大一般,不正常。談及國外,實際上早已實現移動互聯與實體的融合,竊以為與中國現階段所遇商業模式並無可類比之態。畢竟細品下來,Amazon打造的下一站零售的概念哪裡味道不同,正是這一點點不同,謬以千里。


短期內是大廠的遊樂場,咯咯噠


中國這方面比國外強了,有空可以到上海長寧區看看

只要有商品存在,就會有零售。昨天的新零售就是今天的舊零售,只要零售領域不停止創新和發展,就會一直有新零售。新零售是零售的「新零售」,不是概念紛飛的「新零售」。


上次看中美日公司對比,中國公司本質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2017年出了一個新消息,涉及到互聯網商業模式行為的可以申請實用專利。其實也沒多複雜,有些淘寶網商品存在一定退貨率較高,流量太貴問題。實體存在庫存,人員,收銀,各種成本偏高,kda數量偏低。新零售體驗模式能大幅增加樣品體驗,返回網上購買物流發貨可以在後臺發貨系統更加準確精準。美國開始互聯網交易收稅了。如果中國也一樣,這個商業模式也可能會有大發展。還有這個商業模式專利已經有人申請了。

新零售就是個概念,沒啥稀奇的,核心就是怎麼把商品又快又好又便宜又個性化的送到用戶手中,PK的是效率,體驗,套路


對於供應鏈的,特別喜歡基於商品的新零售在2年沒達到階段性高點


新零售的發展方向很廣,「新」字的意思就是創新,擁有無限可能。它能為大家帶來生活的便捷,能為各位老闆節約成本,能讓一個消費者變為經營者等,這個「新」字就是百變星君,是需要大家共同去發現裡面的概念的,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一定會走上各種各樣的新零售。(說的不好,就當看個笑話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