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全球发展了这么多个世纪了,国外新零售现在发展的形式这么样?或者说新零售只是一个概念吗?


我也关注了新零售很久,也在知乎上看了各路大神的各方言论。自己有点愚见,您姑且听个乐。

新零售的根本是零售,和传统的区别是有个新字为噱头。为什么说是噱头呢。就是现在大多数人在吹捧这个新字。当然,为零售业注入新的血液和思维,这是好事。可凡事以新为本就难免本末倒置了。

毕竟,零售业,他终归是要落地的,要有实体的。而现在,在国内,客流和租金成正比,但客流带来的利润一年下来,不足以支付商铺租金,太贵了。还有人工成本,商品本身的成本,损耗成本,这些成本合下来,能赚到钱吗?

月租金在5000元左右的店面,日营业额能达到5000吗?这样的营业额需要几名员工才能保障店面的正常运转呢?周围都差不多是固定的客户群体,还有同行业的竞争,这些都怎么办?还能再增加营业额吗?

零售业的利润增长,无非开源节流。新零售业的新字,就应该在这方面下文章。而不是一味的玩线上订线下取或者送,这样意义不大,劳民伤财。而且这样和美团什么的没区别,直接弄个仓库搞个配送服务就得了。

如何利用新字开源,个人觉得,就是做足用户体验。以前超市便利店的理货员一律变为理客员,深挖服务体验,这一点多像日本的零售实体店学习,用新的管理理念征服顾客,不要给店员订营业额任务,而是订会员数量任务,如何通过好的服务体验争取到更多的会员愉快体验。快消品的捆绑销售优惠只给会员享受。这样,开源就做到了,当然关于服务的深挖,大家自己多思考。

节流,是成本的关键,是最终利润的关键。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平台找商品的终端成本,和终端物流才是根本。这也是新零售业的新字最根本的核心。

现在国内充斥著各种泡沫,各路快钱把人心弄的很浮躁,不管是零售业还是产品本身,品质才是最终立足的根本。零售业,只有把心沉下来,他就不会只是一个阶段。

最后,不知道有没有跑题,就觉得想到哪说到哪吧,其实,写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忘了原问题是什么了,抱歉,看著玩吧。


个人觉得,新零售是社会以及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就像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新零售没有改变零售业的的本质,而是对传统零售体系的一次技术和思想革新,他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提高零售系统的效率;

新零售在「人、货、场」的重构,其实最核心的是「人」的重构,新零售就是把消费者从原来的一个「纸片人」变为了一个「立体人」,让商家更加容易的可识别、可分析、可触达,同时把「货」从传统的「商品浏览」维度,扩展到「有内容」、「可交流」的维度。在「场」的概念上,就是把原来的单一的「交易场所」,进行升级,使其数字化、多样化、进而达到智能化。

新零售的核心是:数据;整个新零售的「革命历程」,也是通过当前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对市场需求、交易需求、以及买卖参与者等的需求进行数字化构建;

从品牌和上架的角度,把商品数据化、交易数据化、会员客流数据化、服务数据化、导购数据化。同时加持互联网运营的一些思维和方式,把「买卖」做的更加智能化。

从消费者的角度,新零售是要把消费者的「当前消费目标」、「未来消费愿望」、「消费服务期望」等进行数据化建模,做到可触达、可预知、可满足。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新零售在于改善整个商业社会的销售机制,提高了商业效率和效果,降低了资源浪费。

在当下,无论是无人货架,还是盒马、超级物种,这些商业模式的精髓就在于背后的数据分析,用产品经理话就是,运用数据指导产品升级、运用数据提升运营效率和效果;

同时,新零售的数据来源,不单单要靠线上交易数据,还需要是物流数据、线下商场数据、社会数据等,想要做好行零售,从数据获取、数据分析、深度学习、再到商业应用,每一环都不能少,每一环都不能弱。

目前个人觉得在这一块,最有可能做好的就是阿里,因为他的生态(天猫+淘宝+1688+阿里妈妈+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等)已基本形成。

在新零售概念落地这一块,个人觉得在第一阶段,可先从门店著手,先把线上和线下打通,保障数据的统一和一致性;其次,进行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无论是众多的「号」,还是老生常谈的「会员体系」,总之,目标只有一个将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打通,增加「触达」;最后,「千人千面」,不同的人不同的运营方式,提高转化率。

第二阶段,其实就是第一阶段的深化,不过这一步,要通过全链路的数据加持,提高整个流程的每个环节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阶段,梳理品牌形象和特征,「粉丝经济」。

在国外,以色列做的最好。

建议您看一下

如果学学以色列,猩便利们的结局或许会更好?

www.huxiu.com图标

个人认为,新零售的提出是阿里巴巴在流量红利期之后的又一变革实验。对于阿里巴巴本身来说,可谓颠覆之作,意义重大。然也并非纸上谈兵,是其具备类似钉钉如此的产品之后,才做尝试。

流量红利结束后,BATJ不约而同的聚焦在线下实体的下一站,叫法不同但目标群体一致。京东基于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做提出的无界零售是下一站零售方式的最直接的纵深切入,而腾讯则持续发挥生态价值观,小程序为实体摆脱流量时代魔咒添加神力。

回到零售业本身,实际上并非以偏概全,我并不认为零售业会因新零售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变革,理论上技术的应用只有在影响渠道的时候,才会引起根本性的颠覆,举例说明,比如360的免费战略、今日头条的演算法入侵、阿里巴巴的线上战场;似乎这场战役并没有能够引起根本性颠覆的必要条件。

相反,实体零售业盘踞的资源以及相对线上已经便宜的无法再便宜的有效流量,让线上企业垂涎三尺。可谓风水轮流转,以颠覆式创新为傲娇的移动互联「落地」关键在于,能否为实体「赋能」而非侵占。

从大局出发,每一个产业的发展周期与自洁能力成正比,实体零售业经过轮回,又展现出高周转率、低风险的朝阳产业特质,虽然逐年增长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场地租金依然是其发展的拦路虎,但理论上讲这些所谓「拦路虎」从这个行业开始就已经存在,对付「他们」的必备技能,各大企业也了然于胸,并不陌生。实体零售业担心的依然是被「颠覆」。

所谓神仙打架,移动互联的「落地」引起零售业选边站,目前的卡口依然在这些打著「我拿技术来拯救你的」流量金主,这不正常,就如阿里巴巴的线上平台不应做的如此庞大一般,不正常。谈及国外,实际上早已实现移动互联与实体的融合,窃以为与中国现阶段所遇商业模式并无可类比之态。毕竟细品下来,Amazon打造的下一站零售的概念哪里味道不同,正是这一点点不同,谬以千里。


短期内是大厂的游乐场,咯咯哒


中国这方面比国外强了,有空可以到上海长宁区看看

只要有商品存在,就会有零售。昨天的新零售就是今天的旧零售,只要零售领域不停止创新和发展,就会一直有新零售。新零售是零售的「新零售」,不是概念纷飞的「新零售」。


上次看中美日公司对比,中国公司本质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2017年出了一个新消息,涉及到互联网商业模式行为的可以申请实用专利。其实也没多复杂,有些淘宝网商品存在一定退货率较高,流量太贵问题。实体存在库存,人员,收银,各种成本偏高,kda数量偏低。新零售体验模式能大幅增加样品体验,返回网上购买物流发货可以在后台发货系统更加准确精准。美国开始互联网交易收税了。如果中国也一样,这个商业模式也可能会有大发展。还有这个商业模式专利已经有人申请了。

新零售就是个概念,没啥稀奇的,核心就是怎么把商品又快又好又便宜又个性化的送到用户手中,PK的是效率,体验,套路


对于供应链的,特别喜欢基于商品的新零售在2年没达到阶段性高点


新零售的发展方向很广,「新」字的意思就是创新,拥有无限可能。它能为大家带来生活的便捷,能为各位老板节约成本,能让一个消费者变为经营者等,这个「新」字就是百变星君,是需要大家共同去发现里面的概念的,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一定会走上各种各样的新零售。(说的不好,就当看个笑话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