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有這個問題。

肯定沒看過我以前回答,不然應該知道我第一句話,肯定是:沒辦法。

打比方,我家花各個開的妥妥噹噹,你發個照片問我你家花蔫了怎麼辦?

你覺得我能怎麼辦?

讓你把花快遞過來,或者我自己快遞過去,或者視頻看明白告訴你怎麼捯飭?

都沒用,這是實話。育兒書上如果兩句話就告訴你有用的,除非你本來會種花,就是一時迷住了。

明白嗎?

當然我也不會不負責任,道理先講清楚。

假設你教育方面沒有大問題,該做的都做了,榜樣也沒問題,也懂一些基本教育技巧,孩子毛病不是長期行成根深蒂固……的前提下。

要做兩件事。

第一,理念培養。

最簡單是,口令植入「完成任務」。

具體不展開口令植入了,就是言行表率反覆影響,讓孩子習慣什麼時間幹什麼事。

有這個鋪墊,也有了我說過的四要素裡面的「規則教育」的前提,該做任務,就要做,沒有為什麼,這就是規則。

所以,你看,這種事要全面系統培養,變成一種自發習慣,孩子有規則意識,就會按規則來,享受規則帶來的好處,避免違反規則的壞處,比如加班寫作業。

所以,說教無用,道理講不通,訓練培養才是順其自然。

第二,我自己的辦法。

建議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告訴他們,什麼事都是你自己的,粑粑麻麻只是幫忙。

喏,我舉一個真實例子。

孩子練琴,音階兩隻手不熟,我讓單手練五次,問我:左手還是右手?

然後我開始「講道理」了,事實上,我是在進行口令植入訓練,這個不展開。

  • 我說,你只需要一隻手彈你就練一隻手咯,隨便你。你沒有給我錢,我在這裡陪你是免費幫你一起想辦法進步的,你要想進步我可以給你建議,你不需要我就走咯。鋼琴進步是你自己的事,你會彈琴,會很多東西很厲害,和我沒關係啊,你要是什麼都不學,不進步,別人問你,什麼都不會,你羞恥嗎?那你要進步嗎?好吧,你要聽建議來找我,不過記得說謝謝。

以上就是一個「進步」口令植入的訓練,現在孩子什麼時候都會自己說,我進步了!而不是我做完了。

孩子有時候也會煩,我的辦法很簡單,另一個之前口令植入是「想辦法」,我會問,不想學習,有沒有辦法?你要我的辦法,你可以現在玩一會,不過晚上玩的時間就少了,你決定。

孩子想想,現在玩心情不好,我去休息一分鐘,放鬆眼睛,然後回來繼續。

因為之前「想辦法」教過換心情,拍手,大喊等等,具體怎麼做孩子自己選。

過一會,叫回來,「要不要把尾巴結束啊?」高高興興回來了。

練完,照舊,部隊式點評,「今天某某同志有進步,大家呱唧呱唧!」然後高高興興跑了。

你看,有這些鋪墊,和方法。孩子如果說,「不想學習了,」我很可能就一句,「好吧,玩去吧,不過今天晚上要加班到十一點,沒問題吧?」

總之,和種花一樣,現澆水,來不及。


不會講就不要講道理。

錯誤的耍嘴皮子,不如默默做好自己,榜樣教育。

咱們當朋友哈,這麼說:你要是有教育學心理學或者相關專業基礎,或者有信心追上來,然後具有一定理論儲備又可以比較快的實際落地,那咱們可以好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聊聊如何進行行為訓練,從認知發展順序角度,進行指令教學,以及採用我說過的「口令植入」等等教育技巧,甚至討論一下比如語言糾正時「自動重說」等教學技巧。

你肯定嫌麻煩。

所以大多數不屬於上面那種情況的朋友,我就兩條:

一,不會說(孩子),說多有害。

二,用不說的技巧,一樣教孩子。

孩子多了,事多了,沒有一概而論的萬金油魔咒技巧,我今天就來兩個最簡單的。

第一個辦法,不說話,自己做榜樣。

家長如果有好習慣好榜樣,絕大多數情況孩子會模仿,會被影響。

當然你做事情解說一下,不算啰嗦,講道理。比如,「媽媽現在要學習了。」孩子自然會體會「學習很重要。」而不是你一邊搓麻將吞雲吐霧一邊,「我告訴你不好好學習將來……」

理解嗎?

第二個辦法,講步驟,不提要求。

「現在收拾桌子。」

「現在找筆和本子。」

「現在寫作業。」

而不要說,「你去學習。」

具體不展開了,有興趣翻我的回答。

對了我真的不太會用知乎(會敲字不會用不可以啊?),你們如果可以看到我的收藏夾裡面的育兒目錄,可以好好看一看。

其他目錄不要點!


家長跟孩子講道理,絕對是個技術活。它得遵循一定的規律,否則,非但道理聽不進去,親子關係還會因此而疏遠。

依照最明晰的人際交往原則,假如家長希望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配合你的觀念或行動。那先得明確一個基本事實——孩子「需要」這個道理。也就是說,孩子在心理上已經具備了接受一個道理的條件。

我們平時看到的家長,基本是什麼時候看不慣孩子的舉動,上去就開始講道理,不怎麼去研究孩子此刻是否需要這個道理。這樣講道理,不是講給孩子聽的,而是為家長只講的。似乎是告訴自己:我是個稱職的媽媽,沒有任由孩子做不好的事情不管。這樣講道理,講得越多孩子越煩。

那孩子什麼時候需要道理呢?

以人的心理發展歷程來看,大體上有以下這些時候。

孩子遇到困惑,問「為什麼」的時候

三四歲起孩子會問「為什麼」——

為什麼超市要排隊結賬?

過馬路為什麼要紅燈停綠燈行?

為什麼吃東西前要洗手?

為什麼要把玩具分給表弟玩?

……

這種時候,孩子遇到困惑,對生活的道理有實際需求,家長只要講清楚道理,孩子很容易心領神會,配合家長的意願,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

假如講道理都這麼順利那就太好了。遺憾的是,孩子會長大。長大了的孩子再問為什麼的時候,除了表達困惑以外,可能還會有別的意思和需求。家長再一味的講道理,可就不好使了。

小學的孩子可能會問:

為什麼大人可以玩,而我卻要做作業?

你回答:你是學生,當然要做作業嘍。做作業是學生的本分嘛。你忽略了孩子對自由的渴望,和對不同待遇的不解和不平衡。你講一堆盡本分的人生道理,孩子雖然不再問了,內心卻是失望的,因為他被堵回來了。

為什麼我的成績老是上不去?

你回答:因為你不夠努力啊。然後講一大堆「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的大道理。你無視了孩子對自己學習的困惑和對自己能力的懷疑。你胡亂的判斷「不夠努力」,想一廂情願的鼓勵孩子,離孩子的需求其實很遠。

中學的孩子可能會問:

為什麼什麼都要聽老師的?為什麼一定要我剪那樣傻X的髮型?

這是在表達對權威的質疑和宣洩被壓抑的憤怒,在父母面前說這個,意味著孩子目前還是信任父母的,或者說明孩子在向父母求救。

為什麼我要做這麼多作業?考上一類高中對我真的很重要嗎?

這裡,孩子在表達一種對當下的不滿和無助感,以及對未來的困惑和迷茫。假如父母抓住表面內容大講道理,那結果家長跟孩子講道理,絕對是個技術活。它得遵循一定的規律,否則,非但道理聽不進去,親子關係還會因此而疏遠。

依照最明晰的人際交往原則,假如家長希望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配合你的觀念或行動。那先得明確一個基本事實——孩子「需要」這個道理。也就是說,孩子在心理上已經具備了接受一個道理的條件。

我們平時看到的家長,基本是什麼時候看不慣孩子的舉動,上去就開始講道理,不怎麼去研究孩子此刻是否需要這個道理。這樣講道理,不是講給孩子聽的,而是為家長只講的。似乎是告訴自己:我是個稱職的媽媽,沒有任由孩子做不好的事情不管。這樣講道理,講得越多孩子越煩。

那孩子什麼時候需要道理呢?

以人的心理發展歷程來看,大體上有以下這些時候。

孩子遇到困惑,問「為什麼」的時候

三四歲起孩子會問「為什麼」——

為什麼超市要排隊結賬?

過馬路為什麼要紅燈停綠燈行?

為什麼吃東西前要洗手?

為什麼要把玩具分給表弟玩?

……

這種時候,孩子遇到困惑,對生活的道理有實際需求,家長只要講清楚道理,孩子很容易心領神會,配合家長的意願,養成良好的社會行為。

假如講道理都這麼順利那就太好了。遺憾的是,孩子會長大。長大了的孩子再問為什麼的時候,除了表達困惑以外,可能還會有別的意思和需求。家長再一味的講道理,可就不好使了。

小學的孩子可能會問:

為什麼大人可以玩,而我卻要做作業?

你回答:你是學生,當然要做作業嘍。做作業是學生的本分嘛。你忽略了孩子對自由的渴望,和對不同待遇的不解和不平衡。你講一堆盡本分的人生道理,孩子雖然不再問了,內心卻是失望的,因為他被堵回來了。

為什麼我的成績老是上不去?

你回答:因為你不夠努力啊。然後講一大堆「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的大道理。你無視了孩子對自己學習的困惑和對自己能力的懷疑。你胡亂的判斷「不夠努力」,想一廂情願的鼓勵孩子,離孩子的需求其實很遠。

中學的孩子可能會問:

為什麼什麼都要聽老師的?為什麼一定要我剪那樣傻X的髮型?

這是在表達對權威的質疑和宣洩被壓抑的憤怒,在父母面前說這個,意味著孩子目前還是信任父母的,或者說明孩子在向父母求救。

為什麼我要做這麼多作業?考上一類高中對我真的很重要嗎?

這裡,孩子在表達一種對當下的不滿和無助感,以及對未來的困惑和迷茫。假如父母抓住表面內容大講道理,那結果可能是——道理很正確,但孩子不接受。

小結一下。

面對孩子問的「為什麼」,要鑒別一他的實際需求。假如真的只是需要弄懂一個道理,那講清楚就能贏得孩子行為上的配合。假如這個「為什麼」裡面包含了更深的需求和心聲,那就得先聽到才有講道理的條件。否則,不要講任何道理。

孩子負面情緒得到安撫,感覺到被愛的時候

我們人類不是想「理性」就能「理性」得起來的。我們的行為受大腦的控制。而我們額頭部分腦皮層稱之為「前額葉」,是負責高級情緒調節和行為決策的中樞,它不足腦容量的5%,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理性」的部分。皮層下情緒中樞里藏著我們的各種負面情緒,一旦負面情緒被激發,前額葉就會失去活力,無法做出理性的決策。我們的行為就被負面情緒接管,這時候講道理,要麼是對牛彈琴,孩子根本不會接受;要麼是火上澆油,孩子受困於負面情緒已經很不舒服,家長的道理劈頭蓋臉而來,更加煩躁。

如果負面情緒得到安撫,家長聽懂了孩子感受,並且陪伴孩子去整理他的感受,那孩子就平靜下來,大腦皮層分泌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產生被愛的幸福感,這就具備了接受道理的心理條件。

舉個例子:

初二年級的孩子回家時心情很不好,不想吃飯不想做作業。父親經過交談聆聽,了解到是孩子因為這次月考失利,排名跌出了年段前一百。因此內心沮喪,心灰意冷,覺得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了,算了。這時候父親最該做的是,共情孩子內心的失望和無助的感覺,引導孩子表達難過的心情。「爸爸聽到你說……感覺到你的心情……,對你來說這件事意味著……,所以你會感覺到……,現在你可以跟爸爸多說一些你的想法和感覺……」如果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安撫,而父親看到兒子心情低落,被挫折打敗,急著講起道理來,「別難過了,不過是一次考試而已」「這點困難不算什麼,你不該太受影響」「考得不好了,知道難受了,我之前叫你用功你為什麼不聽呢?」這些非但幫不了孩子,反而會令孩子感覺父親根本不關心自己,就只會教訓自己。

孩子因觀念局限遭遇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

不僅是孩子,所有的大人都會因觀念局限而遭遇困難。這種時候只要能通過跟孩子的交談,發現他的困難與他的哪個觀念局限有直接聯繫,那就是講道理的最佳時刻。

我們接著上面那個例子繼續:

現在負面情緒得到安撫之後,就開始講的道理有用嗎?假如所講的道理切中了孩子的想法,那就有效,如果孩子的觀念被某些局限卡住的話,那就無效。所以,這時候還需要研究一下,該講什麼樣的道理。

那要講哪個道理才是孩子需要的呢?

繼續深入了解會看到,班主任無數次說過「進入年段前一百,就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平時的成績很重要,每一次做好了,最後才可能好」,孩子深刻內化了這些說法,平時就是用這個來衡量自己是否「有希望」。而今天,孩子覺得自己考砸了就是「沒希望的」。所以,心情低落不想做事。現在父親要是僅僅命令孩子吃飯做作業,從行為上規範孩子,那倒是簡單。但此刻的孩子需要的是切實的幫助,幫他從這個觀念的困局裡出來,更理性的看待這次挫折。

此刻就是講道理的最佳時刻——班主任老師先說「前一百名就有希望進入重點高中」再是「每一次做好了,最後才可能好」。這樣一來,想要考進重點就需要「一直把排名控制在前一百名以內」。看似邏輯清楚,對學生警醒作用很好。問題在於,孩子正是中了這個邏輯的毒,認為這次考試跌出了前一百名,那就是「沒有每次都做好,最後也好不了。」那就是「不能排在前一百名,就沒有希望。」一個上進心強的孩子,長期用這樣漏洞百出的邏輯來評估自己,怎麼能不被挫折「打敗」呢?

所以,此刻的孩子需要的道理,可能不是「遇到挫折不要放棄,要面對困難」,而是「前一百名就有希望」不等於「一百名以外沒希望」,「這一次沒做好」不等於「每一次都做不好」。然後孩子感覺到自己卡住的部分鬆動了,才可能跟父親一起分析自己的希望有多大,具體出錯的細節在哪裡,接下來應該怎樣應對。這些事情做完後,孩子才真正學會了「遇到挫折不要放棄,要面對困難」。

這時候,你可以肯定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順便升華幾句「不拋棄不放棄」的人生哲理。效果只會錦上添花。

所以,真正有用的人生道理,不是靠灌輸教給孩子的,而需要帶領孩子去體驗它的價值。

總結一下,跟孩子講道理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年齡小的孩子對道理有單純的需求,直接講好道理就很好了;

長大的孩子問「為什麼」時,可能隱藏著別的需求和心聲,要先聽到才有講道理的條件;

負面情緒先安撫,講道理才可能生效;

去幫助孩子發現他的困境與他的觀念局限的直接關係,講起道理來才有針對性,才可能帶領孩子去體驗真正有價值的人生道理。

發佈於 2020-04-12?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經常有人會說:每個人大學一畢業學過的知識就過時了,所以學習沒什麼用?可是我們做教育的都在幹什麼呢?其實,教育就是讓學生學會終生受用的本事,比如會學習、會思考、會交流,而不是努力記住一些知識、完成一些作品,你覺得呢?

回到主題,給孩子講道理一定不要真的把道理拿出來講,那樣你就輸了。參考我的文章

第183期 我為什麼說「教育是有意的,學習是無意的」

第183期 我為什麼說「教育是有意的,學習是無意的」?

mp.weixin.qq.com圖標

跟孩子講道理一定是在情境中教育,如果空講孩子是無法理解的,他們沒有經歷過而且很小,所以當在遇到事情遇到對或錯的問題都可以去溝通,這樣比較及時有效,孩子也會知道同樣的事情如果處理,講道理起來也能夠得到效果,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放視頻短片教育,這樣也很直觀,當然要在父母親有時間的時候多花時間做!


孩子不肯做作業,不肯做這個(家長希望),執著於做那個(家長不希望),那麼,問題究竟在哪裡?

孩子們這類行為的產生,可歸於四個方面:

1、因失望而產生的;

2、因缺乏知識和技能而產生的;

3、純粹動物大腦操縱而產生的;

4、因個體發展,為了適應而產生的;

在未弄清楚孩子行為目的前,首先,家長應該保持一種心態:孩子們的這類行為,並非是惡意的,是值得我們原諒的,更是可以改進、改變的。

所以,首先,先清楚認識孩子的這種行為,見:

幫助孩子成長:重新認識孩子的不當行為?

mbd.baidu.com圖標

當真正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後,接下來怎麼辦?

這時,需要靈活的運用有效鼓勵,具體見:

幫助孩子成長:對孩子進行有效鼓勵?

mbd.baidu.com圖標

在對孩子進行一些措施後,我們希望產生結果,而這些結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叫自然結果,即家長不做任何干涉;另一部分,叫邏輯結果,這是在家長干涉的前提下產生的。

相對而言,自然結果家長會運用較多。

所以,面對孩子,有時不說,不去講道理,不做什麼,只是靜待結果自然發生,反而是最佳方式。那麼,什麼時候需要干涉呢?當出現以下四種情況時,需我們採取行動,並傾向於邏輯結果:

  • 當孩子處於危險中的時候;如孩子上街玩耍的情況;
  • 需要花時間訓練時;這時,需要的是邏輯後果的表現方式;比如練字;
  • 當自然結果影響到其他人的權利時;比如孩子們朝其他人扔石頭,劃別人的汽車時;
  • 當孩子們覺得自然後果不是什麼問題時(也就是沒有苦頭吃);比如不刷牙,不洗臉,愛吃垃圾食品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