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幸好我在孩子小時候給他講了大量的繪本,現在閱讀能力超級棒!幸好我教了他安全知識有一次遇到壞人時成功脫險


收藏比點贊多幾倍?長個位數粉,親們。


幸好學過漢姆立克急救法。

皮皮6個半月的時候,

有一天晚飯時間,大家在討論皮皮真是個吃貨,加輔食後更是食慾大開。已經比球球重2斤了,今後咋辦呀,可真要變個小胖墩了。

邊討論著,大人邊吃著哈密瓜,皮皮一個勁,呃呃呃呃呃呃呃,努力的表露出想吃,

皮球奶奶扣了和小拇指3分之一大小的哈密瓜,給皮皮嘗。皮皮吃得眯起了眼睛,全家都樂開懷,哈哈哈,這個小吃貨。

下一秒的畫面至今瀝瀝在目!

皮皮突然睜開了眼睛,滿眼的空洞和迷茫,接著嗯嗯了兩聲,整個臉變得通紅,全家當時都愣住了,不記得是誰喊了句「卡住了!」

這句話像按了開關,我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漢姆立克,趕緊從餐椅上抱出來,

把皮皮反過來,發現體型太小,根本無法雙手環抱再用力往上,慌忙右手握拳,左手包裹,從下至上用力,一下,兩下。

皮皮臉通紅,也沒有發出聲音,

當時整個心都涼了,為什麼要喂那一口哈密瓜?

每過一秒,彷彿就是一個世紀,

皮球媽突然喊到,」是不是這樣的?」

猛一激靈讓我從自責中驚醒。

嬰幼兒漢姆立克不是這樣的!趕緊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皮皮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膝蓋上,在背上用手拍,

全家寂靜之中,皮皮彷彿吐出口氣,很輕很輕的咳,

卻像巨石突然被投水中,晴空萬里猛然霹靂,整個靜止畫面重新動了起來。

皮皮接著哇的一聲哭出來了。

真是萬幸,之前全家都有看過急救法,但是在孩子被卡住的情況下,下意識的第一反應還是直接去拍孩子後背,但這恰恰是錯誤的做法。而且看視頻教學和自己操作是完全兩碼事,

因為這種時候,時間是極為寶貴的,你不知道孩子能堅持多久,而一上手也有可能是錯誤姿勢或者力度不對,很可能錯失急救的最佳時機。

幸好

學過。


附上漢姆立克法:

嬰幼兒

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如果異物沒有吐出,再將孩子翻轉過來,雙腿分開夾在成人手臂間,用食指和中指,在乳頭連線的下方的位置快速連續按壓五下。

大孩子

救護者站在孩子身後,從背後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受害人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擠壓,反覆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

騰訊視頻鏈接在下方

海姆立克急救法?

dwz.cn圖標

@知乎親子


為什麼我要記錄下來這麼不堪的事情?

誡勉自己,警示他人。

如果因為自己的不努力不學習,

導致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那太遺憾了。分享幾本翻閱的最多的書。

美國百科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2018增訂升級)京東去購買?

如果有抵觸情緒,國內百科

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最新升級版 套裝共10冊)京東去購買?

正面管教,收益終身,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全套3冊 正面管教正版簡·尼爾森著尼爾森父母必讀淘寶去購買?

比較早和權威的嬰兒早期發展指南。

從出生到3歲:嬰幼兒能力發展與早期教育指南 伯頓·L.懷京東去購買?

拜託了,點個關注吧。


幸好我沒有錯過葉女士的成長。

葉女士一歲三個月了,在這漫長又短暫的十五個月里,除去三次推不掉的差,我沒有一天缺席葉女士的成長;

在這辛苦又幸福的十五個月里,我學會了哄睡、接覺、唱搖籃曲和讀繪本,放棄了很多二人世界和出門娛樂的機會;

在這挫敗感和成就感交織的十五個月里,我愧疚過自己不是一個更好的父親,更因為葉女士生病恨不得能替她難受。

回頭看這漫漫育兒路,我十分慶幸自己和妻子攜手前進,從未缺席。

對於我——焦慮中的救贖

即將滿三十歲那年我非常焦慮。

家雖已成,業卻未立。

在我的概念里,三十歲是個門檻,三十歲前我可以年少輕狂,三十歲後,要肩負起家庭的重擔了。但我沒有信心:當有突發事件來臨時,我有足夠的經濟基礎保障一家人的生活。那種巨大的無力感每天催促著我、壓迫著我,讓我夜不能寐,讓我頭髮開始瘋狂的掉,讓我開始很盲目的做一些事情——比如花高價報考CFA(最後也沒去考),雖然我並不擅長。

是葉女士的出生拯救了我。

她小人家出生之後,每天忙她的吃喝拉撒累到腿斷,我還有屁的時間焦慮啊!

開個玩笑,更深層的原因是:我被安撫了。

曾經我以為孩子出生後我的焦慮會更加嚴重,畢竟家裡多了一個孩子,我要擔心的家人又多了一個。

真正在我抱著葉女士的每一個日日夜夜,她似乎總再用高亢的哭聲和極具存在感的放屁打嗝聲提醒著我:爸,我都出來了,你現在沒啥錢我不也好好的嗎?全家人不都也好好的嗎?

上周葉女士被流感傳染,我媳婦兒、我媽、我爸和我陸續也被傳染,一時間滿屋都是病號。這時候我親愛的岳父和岳母如同天使一樣從天而降,每天像上班一樣到我家照顧葉女士、照顧病人。

說不感動是假的,作為一個訥於言辭的女婿,我說不出口心裡的感激,只能默默記在心裡,同時,我也懂了: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很多事,並不是只有錢能解決問題啊。

昨天媳婦兒半開玩笑的問我:你還焦慮不?我才想起來,已經好久沒有時間焦慮了啊。

對於娃——陪伴和愛無可比擬

父親通常是家裡最高大威嚴的形象,不同於母親——寶寶天生就會把自己和媽媽歸於一體。有段時間我發現葉女士經常藏在媽媽身後偷偷觀察我,每當我笑著作勢要捉她時,她都會表現的非常激動和喜悅——對她來說,最威嚴最厲害的父親都是愛她的、能和她一起玩的,家裡就是安全和歡樂的。

也有許多研究發現,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足夠的陪伴和愛,能讓孩子在運動、情感、認知等諸多方面發育更好。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0-6歲兒童發展里程碑》,10-12個月的孩子將這樣逐漸成長:

*長出6-8顆牙;

*能熟練地爬;*扶著傢具或者別的東西能走,有的孩子能自己走;

*能滾皮球;

*能反覆拾起東西再扔掉;*不像以前那樣經常把玩具放進嘴裡;*會找到藏起來的東西,喜歡玩藏東西的遊戲;*用面部表情、手勢、簡單的詞語與成人交流,如,微笑、拍手歡迎、伸出一個手指表示1歲等,會隨著音樂做動作;*能配合成人穿脫衣服;*會搭1-2塊積木;*喜歡聽兒歌講故事,聽成人的指令能指出書上相應的東西;*能模範叫「爸爸」、「媽媽」;*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

葉女士現在走的已經很穩健了,甚至高興時候還可以蹬蹬蹬跑幾步;壘積木可以壘五六塊那麼高;扔東西撿東西更是小菜一碟;經常把自己藏在落地窗帘後讓爸爸媽媽找;會揮手再見,也會送飛吻,高興的時候撲過來給一個大大的擁抱,傲嬌的時候抬起腳丫子讓爸爸媽媽聞;聽過很多歌,最愛的還是童謠,總是試圖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動不動自己拿本書塞給大人,然後一個字「講」發布命令再一屁股坐下準備聽;很會表達自己的意思,想吃飯了就說「餓餓餓」,想睡覺了就說「困困困」,想喝水了就說「渴渴渴」······

我不要求葉女士未來能有多了不起的發展和成就,只要葉女士像每一個幸福的小孩一樣長大,我就滿足了。

對於家——父親不缺席,幸福不缺席

孩子出生後的一年內,是家庭矛盾爆發的一個頂點,是夫妻關係最容易破裂的一個冰點。最根本的原因,是父親和丈夫角色的缺位。

幸好我家沒有。

做出生養孩子的決定時,我和媳婦兒就達成了一致:父親和母親對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是一樣的。

工作忙?我媳婦兒工作也很忙;學不會?練的太少多干自然就會了;容易被人指指點點?日子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當我們開始正視這件事時,所有的借口都不是借口了。

本著這個根本原則,葉女士的每一項照顧我都沒有缺席。

一年多以來的事實也證明了當時我們的正確:媳婦兒和我的感情非但沒有被雞毛蒜皮的日常消磨殆盡,反而像是酒放進了酒窖,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醇香。

很多次我和媳婦兒端詳著葉女士入睡後安靜的小臉,幸福的感覺無以言表。

這種看似平常的幸福,其實需要莫大的努力才可得到啊!

葉女士出生第一年來自父親的陪伴,遠比我多出幾趟差、甚至獲得一個晉陞的職位來的重要,這一年的時光,對於我自己、對於孩子、對於我們全家都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很多還沒有孩子的朋友看著我帶葉女士手忙腳亂時,不少人很慶幸的跟我說過:幸好我沒孩子。我卻總是在想:幸好我有了孩子!幸好我認真的給了孩子陪伴和愛!

我就像我曾經問過的那些前輩們一樣,娃帶給我的快樂和期待突然說不出來,嘴邊想說出來的永遠自己的付出和艱難。調整過後,很多時候我都回答:曾經我以為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就是暗無天日的深淵,現在發現那是柳暗花明的一片桃園。

有娃之前你看到的是養娃的辛酸勞苦一地雞毛,有娃之後你看到的是娃帶來的甜蜜溫馨暖意融融。

因為沒有娃的時候,真的不懂啊。

幸好我沒有錯過孩子的成長,她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平和、從此不同的人生旅程才是我最大的收穫。

你的生活因為她天翻地覆,但你的生活也因為有了她,有了一個錨,從此以後,堅定甜蜜,不足為人道。

謝邀 @知乎親子


我的「幸好」經驗對新手媽媽和孕媽媽最適用!這份幸好經驗也是現在上千媽媽給我私信留言說到的:幸好看到你的文章,我的「睡渣寶寶」/「高需求寶寶」變成了「天使寶寶」。

我的「幸好」經驗是什麼呢?

規律作息!

先附一妞3個月時的作息計劃表:

紅色是孩子睡覺時我自己的時間

綠色是根據孩子當天的狀態制定的作息計劃表,但是不是軍訓哦,只是計劃表,會根據孩子的狀態靈活變動!

這也是為什麼這張圖與下面經驗貼的計劃表有差額的原因,規律作息做的是抓大放小的規律,總體趨勢規律即可,細節上還是要尊重孩子當下需求靈活調整。

如何讓育兒生活變成一種享受,其實就是幫孩子規律作息,做適量的睡眠引導,孩子可以吃好睡好玩好,生活有規律,老母親才能有輕鬆愉快的生活,全家氛圍才會很棒!

一妞可以自主入睡後,帶娃簡直輕鬆到飛起,房間里鋪滿床墊,排除掉所有可能的危險因素,然後就讓她隨便玩吧,玩累了自己就睡了,我這個當媽的可以寫文章、工作、刷劇、玩遊戲,嗨得不行

這裡分享下一妞規律作息到自主入睡的心路歷程


這篇比較長,主要寫規律作息和睡眠引導,寫的也比較散,一方面是對之一妞小時候的總結,另一方面是覺得把最真實的情況分享給大家還是有一定的意義。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也是這樣一點一滴熬過來的。一妞也不是天生的天使寶寶,也是在反覆質疑、堅持中過來的。每個人具體情況都不同,寶寶也各有差異,我自己的經驗並不是什麼金科玉律,但是自己曾經受惠於大量國內外論壇上媽媽的經驗分享,從中收穫良多,也許情況有所不同但是遇到的問題也還是有些共性,也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一. 住院期間剛出生的幾天,在醫院裡基本吃完奶拍完嗝就睡了,還沒意識到哄睡是個問題二. 4-15天由於乳腺堵塞,石頭奶等問題,這半個月就在乳房疼痛中渡過,每天抱著吸奶器度日如年,自己更像是專業奶媽,從早吸奶到晚上,婆婆把孩子抱走,一整天基本都看不到孩子一眼。三. 15天至滿月 挫折與開始乳腺堵塞漸漸好轉,但是乳頭仍然疼痛難忍。脫了好幾層皮,咬著牙,忍著疼痛試著親喂,用半個月時間慢慢從母乳瓶喂+配方奶轉變為全母乳親喂。乳房情況好轉的同時,一妞開始進入到每天一到下午4點至晚上11點就哭鬧不止的崩潰階段。婆婆各種抱哄,為了和諧,我也開始奶睡。可是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更糟。經過排查,鎖定原因:1.猛長期,在14天前後三天煩躁不安,三天後體重狂飆了一下2.作息不規律、吃奶效率低,經常吃著就睡著了,但是睡不久,只要放下就會醒來大哭3.拍嗝不到位,肚裡有空氣不舒服,腸絞痛

解決辦法: 先認真將《從零歲開始》讀了兩遍開始記錄一妞平時規律:一妞在吃飽的情況下,需要2小時左右吃下一頓奶吃奶時間:30分鐘,拍嗝10分鐘清醒時間:拍嗝結束後,能清醒15-20分鐘左右,之後就開始打哈欠、煩躁睡眠時間:白天小睡——抱睡可以睡1.5小時左右夜間——睡前喂配方奶的話,可以睡4-5小時起來吃奶,之後2.5小時左右一醒吃母乳,可以睡3小時起來吃奶,之後2.5小時左右一醒通過觀察到的結果,制定了2.5小時的作息時間表(根據一妞自身2小時吃一次奶的情況,算是有一點挑戰)

規律作息:有彈性的執行,只要滿2小時就可以餵奶,但是如果孩子沒有哭鬧要吃奶,就盡量堅持稍微延後幾分鐘餵奶。一妞從2小時過渡到2.5小時用了一周。一點點拉開時間間隔。規律作息執行的時候不要完全死板的按時間表來,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隨時調整。如果孩子連2小時都沒支撐到,就要反思之前餵奶是不是沒有喂夠,下次餵奶時間再拉長一些。睡眠引導:從第15天規律作息開始,我就明確告訴婆婆和老公不允許抱哄。由於孩子已經習慣了抱哄(還必須邊抱邊走),困的時候不抱她,她就開始哭鬧。因為哭鬧,婆婆還和我們起了衝突,嫌我們放任孩子哭不去抱。這時老公堅定的站在我身後,支持規律作息和不抱哄不奶睡的原則,那幾天家裡氣氛異常緊張,只要孩子一哭,婆婆或摔門而出或哭哭啼啼完全聽不進我們任何的解釋,白天我一人應付哭鬧的一妞同時還得安撫婆婆情緒,心理壓力巨大!但是我一直堅定的信念是:這孩子不能一到睡覺就抱,兩個月後婆婆回國,我自己一個人帶娃,不可能一天什麼都不做就抱著孩子。而且抱哄孩子睡眠質量並不高,稍微一動就會醒,再加上她會越來越重,實在沒有那個體力和精力去抱哄。想要孩子舒服,必須保證我自己體力能支撐,不能倒下,所以這種壞毛病趁早扼殺最好!長痛不如短痛!

因為受不了孩子的哭鬧,我們選擇改良各種方法中會引起哭聲的部分,才用了最溫和的無痛方式戒除抱睡:

於是我們將法伯法+抱起放下法+噓拍法+白噪音 結合起來,再針對一妞的具體情況加以改良,形成自己的一套哄睡方法,即:抓住寶寶的睡眠信號後,進行睡前儀式,進入拍哄階段,如果寶寶情緒失控則抱起安撫情緒至她平靜後放回床上繼續拍哄。經過一個時間的拍哄後,漸漸減少干預,給寶寶自主入睡的機會。

(具體方法示意圖與視頻講解見文末)

這時婆婆也慢慢接受不能抱哄的現實,開始想辦法通過不抱哄來減少一妞哭啼。嘗試塞安撫奶嘴,但她不接受,用舌頭頂出來。家裡剛好有懷孕時就準備好的電動搖籃,一直也沒來得及用,這時就派上用場了。一妞開始打哈欠的時候放上去搖10分鐘左右,同時嘴裡發出有節奏的「嗯嗯嗯嗯」的聲音,握住她的手,她竟不哭不鬧就睡著了。但是聲音一停,她就會醒,睡覺也不是特別沉,會悄悄睜開一個眼睛偷瞄有沒有人在,沒人在旁邊會立馬哭起來,再哄睡就很難了。一些哄睡的技巧:1.握住寶寶的手,會讓寶寶情緒穩定快速入眠,可以使用襁褓包,裹住寶寶的手,讓她有安全感。

2.人最好陪在旁邊為寶寶睡眠保駕護航,隨時觀察她的狀況,稍微有醒的跡象趕緊搖搖籃、發出「嗯嗯嗯嗯」的聲音哄睡


四.1個月至2個月 規律作息初見成效因為白天小睡有電動搖籃,寶寶哭鬧明顯減少,家裡氣氛也沒那麼緊張了。寶寶一整天精神狀態特別好,哭鬧明顯減少,婆婆也慢慢看出了規律作息的好處,我們就可以一起商量看怎麼去調整哄睡方法,心理壓力頓時減少。45天前後一妞又到了猛長期,煩躁了三天,不過有之前的經驗,心裡有預期,也算安然度過。規律作息:這時發現一妞已經完全可以2.5小時才吃奶,有時過了2.5小時還能再多撐十幾分鐘,於是開始將規律作息時間間隔拉長到3小時。同樣經過一周的循序漸進的過度,慢慢在一個半月達到3小時作息。再繼續往3.5小時過渡,在滿兩個月的時候,一妞已經完全適應3.5小時作息了。

睡眠引導:因為擔心寶寶白天一直睡搖籃對脊椎不太好,所以我開始刻意減少把她放在搖籃上哄睡的次數。改在床上拍哄+「嗯嗯嗯嗯」的方法。但是換方法的頭三天,依然困難重重,一妞又開始哭鬧。經常拍半小時才能讓她睡著。雖然也自我質疑,想:要不還是放搖籃上吧。但是覺得寶寶睡覺就應該在她的床上,必須讓她一到床上就知道自己該睡覺了。搖籃只能用到6個月,如果養成依賴,治標不治本,到時更麻煩。事實證明,拍哄了兩周慢慢見效了,一妞哄睡的時間越來越短,從開始的半個小時慢慢變到拍5分鐘就能睡著。這時,婆婆也繼續嘗試塞安撫奶嘴給她,沒想到一直不接受安撫奶嘴的她,在一個半月的一天突然就接受了。然後,哄睡立馬邁入新的階段,她竟然有幾次塞了奶嘴後立馬入睡,什麼哄睡全都省了!真是感慨安撫奶嘴的神奇!有時她困過了煩躁不安,難以哄睡時,安撫奶嘴+電動搖籃一定是最後的王牌,兩招並行,三分鐘內立馬睡著。

這階段總結的技巧:1.接覺很重要,頭半小時在她沒睡熟的情況下,最好一直守在旁邊,隨時準備接覺2.拍哄和「嗯嗯嗯嗯」要有節奏,拍的位置肩部、背部、屁股、大腿。根據寶寶的狀態隨時調整節奏。「嗯嗯嗯嗯」很費嗓子,可以錄上一個半小時的哄睡聲音,每次播放就可以了。3.寶寶需要在情緒平穩的狀態下哄睡,如果她開始崩潰大哭的時候,第一要做的還是先安撫情緒,這時可以抱起、可以放搖籃里,讓她情緒穩定後再繼續哄睡。4.為了打通作息,延長寶寶小睡的時間,可以在電動搖籃上先過渡一段時間,讓她小睡時間慢慢穩定延長後,漸漸減少搖籃使用次數。5.抓住入睡時機非常重要!在寶寶打第一個哈欠和第二個哈欠的時候就要及時進入哄睡階段,這時寶寶還沒有煩躁,很容易就睡著。如果沒有注意到寶寶睡前信號,錯過了時機,哄睡就難了。這時規律作息的好處就看出來了,可以看下時間就知道她大概有沒有快到入睡時機,基本不會錯過她的睡眠信號。6.這時夜晚睡眠一妞已經可以睡到6-7小時的整覺了。白天吃奶時間間隔的拉長,會使夜晚睡眠時間也明顯拉長。

五.2個月至4個月 向自主入睡邁進一妞整2個月的時候,我們全家帶婆婆去巴黎旅遊了三天,順便送她上了回國的飛機。從這天起就是我自己一個人開始帶孩子了。在巴黎旅遊的幾天,一妞自己過渡到4小時的作息,一路不哭不鬧,準點吃奶準點睡覺,旅途比我們預期的輕鬆太多。回到家裡,作息表調至4小時,此時一妞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白天小睡短,經常接覺失敗,偶爾有自主入睡的情況,但還不能做到每次睡覺都自主入睡。

因此定目標:延長小睡時間,慢慢減少干預,增加自主入睡的機會。用到的方法:固定一妞睡眠環境,睡覺必須到自己的小床上去,為了讓她睡的時間更長,睡前把窗戶窗帘都拉上,並且固定睡前儀式:穿睡袋、開床鈴、塞奶嘴。提前十分鐘將她放到床上,避免過於刺激的活動,讓她的情緒先穩定下來。同時引入安撫巾和安撫娃娃,在她伸手亂抓的時候把安撫巾和安撫娃娃塞到她手裡。打開床鈴吸引她的注意力。在她情緒平穩的時候,盡量不拍哄,讓她嘗試自主入睡。

這階段技巧總結:1.寶寶入睡前會哼哼唧唧,或斷斷續續哭上幾聲,還會揉眼睛、搖頭等。這時盡量不要干預,這是入睡前正常現象。如果手一直抓臉,可以握住她的手,或者通過穿帶袖子的睡袋,讓她的手不那麼容易抓到自己。2.避免目光接觸,寶寶睡前有時會盯著你看。這時盡量不要和她對視,因為對視有時會使寶寶興奮。3.可以在她的頭頂懸掛床鈴、玩具之類吸引她的目光注意,或者在床邊掛一些黑白彩色圖案的床圍,她盯著看一會,眨巴眨巴眼睛慢慢就睡著了。4.寶寶剛入睡的時候可以坐在附近陪伴,觀察她的狀態,稍有清醒跡象可以輕輕拍幾下,或者發出「嗯嗯嗯嗯」的聲音,很快她便可再次入睡。經過半個月的調整,一妞已經在一半的睡眠里是自主入睡了。

六.3個半月 遭遇厭奶期由於寶寶到三個月的時候視力已經很好,吃奶效率也大大提高,清醒時間延長,吃奶很容易不專心,吃兩口就被周圍玩具和聲音吸引走了,導致每次吃奶量不夠,不能堅持4小時,睡眠質量也大幅下降。母乳量也不能滿足她的需求,兩邊乳房都軟塌塌的。體檢的時候,兒科醫生說這個月一妞的體重增長不達標,要求我加配方奶,十天後去複查。心理壓力巨大,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她,各種自責。於是開始在家三天追奶,狂喝水和催奶茶,也不按照規律作息了,不停餵奶。三天時間,追奶效果顯著,又開始有漲奶的感覺,體重也飆回正常範圍。但是一妞的作息全部打亂。每次吃奶更加不專心,吃兩口就不好好吃,堅持不到睡覺時間就餓了。夜晚更是兩個小時一醒,不餵奶就不睡覺一直哭鬧。折騰的我也連著三四天幾乎沒睡覺,整個人瀕臨崩潰!

三天時間沒管她,竟然就養成了奶睡和吃點心奶的壞毛病。真是好習慣難養,壞毛病易得啊!也經此一遭,更加堅定任何時間絕不抱睡奶睡的決心。只好從零開始,先讓老公幫忙帶她兩天,我好好的睡了兩天,補足精神。然後將作息時間暫時又調回3小時。餵奶如果吃兩口就東張西望,那就過五分鐘接著喂,總之最終每次餵奶,兩邊加起來不少於15分鐘。吃玩睡繼續執行起來。拍睡又回到一拍就是十幾分鐘的狀態。不過還好,大概用了一個禮拜就恢復了4小時正常作息,除了依然有些厭奶以外,又開始在狀態好的情況下可以自主入睡了,晚上也只起一次吃奶。大概到4個月的時候,一妞已經可以白天小睡睡1.5-2小時,每覺都自主入睡了。每天我都能有自己的時間寫寫文章,刷刷論壇,看看電視什麼的。這時,老公各種感慨,自主入睡真是省心,全家都能睡得安穩,生活品質也提高了。其實這都是前面幾個月在每天一點一滴的堅持和一妞一次又一次的反覆調整中積累來的。我只是一直堅信:規律作息對寶寶一定是有利的,而睡眠質量也對寶寶的健康至關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儘早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就是送給她最好的禮物!


七.4個月至6個月 睡眠倒退的一些特殊時期4個月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選擇去巴塞羅那度過聖誕假期。得益於規律作息,帶小妞出門,她一直不哭不鬧,出門前喂一次奶,路上找母嬰室再喂一次奶,就可以在外面玩8個小時。她坐在推車裡自己玩的也很嗨,到睡覺點自己就無聲無息的睡著了。但住在外面公寓,雖然房東提供了嬰兒床,但是因為怕麻煩,我們便讓一妞第一次和我們一起睡大床,沒想到睡大床一妞反而睡的很不安穩,晚上睡前哭好久,半夜起來也不能自己再睡著。等回到家以後,睡回自己的小床就好了。5個月的時候開始翻身,剛會翻身的那幾天遭遇「大運動發展期+睡眠倒退期」,夜間突然開始三小時一醒,一晚上醒好幾次,折騰了一個禮拜才又回歸平靜。這一階段的技巧:1.不能指望寶寶會自主入睡後就不會再出現睡眠問題。事實上,寶寶的第一年是快速成長發育的時間段。在特定的一些時期,寶寶會煩躁,睡眠問題會有所反覆都很正常。一定要抱一顆平常心對待,隨時準備從零開始重新調整寶寶的作息。也不要因為一些特殊時期就覺得規律作息和睡眠訓練沒用,實際上大趨勢上都是在好轉的,如果不進行規律作息和睡眠訓練,情況只會更糟!2.固定寶寶晚上睡覺時間和早晨第一頓奶時間,臨近晚上睡前的兩頓飯可以適當多喂些,可以使寶寶晚上睡的時間更長一些。3.加輔食後,輔食和吃奶時間都算吃飯時間,依舊要遵守作息時間間隔。兩頓飯中間不要喂零食,可以適量喝點水。

哄睡方法:

當孩子有自主傾向後,可以嘗試下面視頻的方法:


八.6個月以上 並覺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一妞剛好滿6個月。最近遇到的新問題是:她清醒時間越來越長,白天小睡面臨並覺問題,白天活動量也有待加強。在7個月完成並覺,將每天3次白天小睡過渡到上午下午各一次小睡

7個月以後作息和睡眠早都不是問題,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在如何高質量陪伴上了~


幸好有我的經驗貼,幸好這一年我努力將規律作息變成普適性更強的一套實操方法,幸好這套方法被很多媽媽所熟知,很多媽媽都學會了真正的溫和且堅定、理性且科學的帶娃方法。

下圖來自於我的媽媽互助群里幾位媽媽的規律作息復盤分析:


太多了。

1、幸好孩子爹比較自覺

要不無數個疲憊不堪的時刻,真能把自己給慪死。當然徹底沒指望也是不慪的。

2、幸好懷孕時就開始全面學習育兒知識

要不得多走多少彎路,也不定遇到什麼困難點。

3、幸好老人年紀大了不能幫忙帶

我只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個例子:

  • 我媽在給小皮吃這一件事上,每分鐘就能進入到兩個極端:如果小皮不吃,她就想辦設法騙他吃;如果小皮吃得很香,她就想要虎口奪食,怕他吃多了……我的個天!
  • 小皮正專心致志玩得開心,呼吸清晰可聞,我媽興沖沖地跑過去拉住他:唉,小皮,外婆問你,電梯里的1字像個啥?(這是昨天皮姐夫直接介入的一件事,說不要去打擾孩子)
  • ……

4、幸好月嫂沒有超出我們的期待

在自己帶養之前還不是太清晰地知道會自己帶多久,畢竟我更適應和喜歡工作狀態。我們有朋友是挖了月嫂帶到3歲上幼兒園,之後由外婆負責接送。我們也有挖月嫂想法,結果我們的月嫂不夠給力(也幫上我們這對新手爹媽的忙了,會一直內心感激),並且她也不願意帶大寶寶,只帶月子娃。

就生活觀察而言,確實是有不錯的阿姨(我朋友家的這個就特別好,但當時檔期衝突,沒約到),但自己帶親子聯結確實建立得好一些。這樣說不是給由老人帶或阿姨帶的朋友徒然增加焦慮感,更多是基於我們自己家孩子的情況:小皮是個天生敏感的孩子,他出生沒多久,我們開個開關,他就被嚇得驚跳反射並馬上從睡夢中驚醒…… 其他的小例子不舉了,總之,我們自己的孩子我們了解,幸虧我們自己帶了,他現在放鬆狀態要好得多(我性格有點大大咧咧,容易出些生活小烏龍事件,被小皮稱為「烏龍媽媽」,但這反而對沖了他的謹小慎微——我自認為哈)。

5、幸好嬰兒期大量爬行和戶外了

6、幸好引入親子閱讀了

7、幸好重視他與小朋友的社交互動

8、……

其實許多事沒有那麼嚴重和絕對,在帶養孩子這件事上也同理。

在育兒上,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其實父母也是會給自己加壓提要求的,孩子的成長沒有回頭路可走,也沒有一條播放條,讓我們改變設置條件回放一遍,對比一下這樣做,和那樣做會有什麼不同。所以,這些幸好是基於自己的理解而言的。

最後,幸好關注了 @知乎親子 ,認識了這麼多有趣有溫度的知友。


在育兒過程中我做過很多事情,包括孕期的飲食,胎教,讀育兒書,聽講座,學習傳統文化……只為育好一個兒,只為他能夠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育兒對當初的我來說,有多挑戰就有多焦慮,有多焦慮就有多折騰~

然而,多年後的今天,我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已經十歲了,小寶也已四歲,回過頭看來時路,有兩件事我發自心底的覺得幸好做過,真為自己為孩子開心:

一,幸好重視了閱讀 在大寶很小的時候,我還在國外,偶然碰見一位朋友拿著一本書在給孩子指認事物的名稱,(那時候我是沒有任何家庭教育意識的,純粹是一個大小孩帶著另一個小小孩 ),於是,我拿過她們讀的書,也給女兒指認起來,一遍兩遍三遍,女兒看得很投入,等到第二天,當我指著書里的內容,問女兒"還記得這是什麼嗎?"時,誰知女兒都記得,我驚奇於她的記性!

於是,通過跟朋友的切磋和請教,開始注重孩子的閱讀,看見市面上有好的繪本,全給她買下來,並且用角色替換法給她講裡面的故事,那些年她是"不看書不睡覺",每晚的親子閱讀時光是我們最美好最開心的期待。

如今,女兒在閱讀上面已經不成任何問題,最重要的是看書很快速,很專註,更能領悟書中傳達的美感和情趣,小小年紀寫作文洋洋洒洒好幾百字也不在話下,每當有家長為孩子的作文頭痛時,我有點邪惡地暗生歡喜:幸虧在早期我給孩子做了大量的閱讀!

二,幸好學習了無分別的愛 在女兒兩歲多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對待她的態度,情緒反應模式,像極了我的媽媽對待我的樣子:不准她發脾氣,吼她,漠視她的需求,打壓她的活力,如今看來"其實真正給你一個自主獨立的孩子,你是不敢養的"這句話是真的,孩子所有自發的行為都是為了發展自我,圓滿自我,可是一個沒有力量的媽媽是無法抱持一個不按她想法行事的孩子的,以至於我的孩子在好長一段時間裡,承受過來自我的傷害,她的眼神悄然暗淡,她的行為已然怯懦,我深深感到疼惜她,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在不斷的追尋探索中,我遇到了無分別的愛~

一切的答案在這裡開始慢慢揭曉,原來我們更多時候是在用潛意識跟孩子交流,而我們的潛意識在我們的原生家庭中早已形成;原來我不接納的孩子的所有行為背後,都是因為我小時候的傷,是我遇見了曾經被呵斥被拋棄的我自己;原來一切皆因投射,我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的訴求---我不要做不能讓爸爸媽媽滿意的孩子,而孩子此刻成了我索愛的道具;原來一切皆因愛而起;原來家庭教育裡面竟藏著關於命運和輪迴的所有秘密;原來家庭教育首先是教育者的自我成長;原來人性最渴望的是得到無分別無條件的愛……

在四年的時間裡,我學習認識自己,成長自己,慢慢拿開自己的有色眼鏡去看見真實的孩子,從人性的角度解讀孩子的所有行為,竟發現原先那個在我眼裡這裡需要糾正那裡也需要改正的孩子,竟然變得沒有問題,她很好,很圓滿,我再也沒有恐懼焦慮,因為我的孩子本來就很好,她的不好在我這裡也有另一番解讀,我看見了生命的美好和尊貴。

無分別的愛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讓所有問題都消失,讓媽媽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讓孩子的內在豐盈有力量,讓親自關係和諧親密,養育幸福的孩子。在這個處處焦慮的年代,有沒有一種教育讓我們感到歲月靜好?當人人都關注孩子飛得高不高時,有誰真正看見過孩子累不累,疼不疼?而我可以,無分別的愛可以。

如果你正在育兒的路上感到焦慮,失控的話,可以從以下三本書中任何一本入手哦,他可以給你無分別的愛的指引~

媽媽,我要做自己京東去購買?

媽媽,請這樣愛我(新版)京東去購買?

媽媽,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嗎京東去購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