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識字的非文盲倒往往有不少不分美醜的美盲!」(吳冠中)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木心)。

在這個低美感社會,許多中國人患上了審美匱乏症,它的十大病徵表現為: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築、非人街道、塑料設計、網紅臉、偽古風、廣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霧霾。

是誰,修建了這些奇葩景觀;是誰,設計了這些奇葩街道;是誰,複印了這一張張網紅臉;是誰,拍攝了這些土味視頻和有毒廣告;又是誰,拍出了這一部部爛片爛劇?

審美爛,到底是怪掌握審美話語權的人爛,還是怪被動審美的人爛?這是個問題。

在審美這件事情上,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沒人真正為美負責,從城市、學校、公司到家庭,人民需要惡補美育課,人民需要「首席審美官」。

「人生有四種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審美境界。審美為最高境界。」(張世英)

只有擁有審美力的人,才能活出人的樣子,真正品嘗到人生中最甜的那部分滋味。

沒有人不熱愛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本質其實就是「美生活」。

而如今大行其道的是低美感,如置辦土味家居、認可塑料設計、肯定奇葩建築、讚美網紅臉、規劃非人街道、玩轉偽古風……簡而言之,就是宣揚一切與丑有關的意象。


1.一邊說土,一邊說奇葩,你到底反對什麼?

2.現在掌握決策權的世代,有可能有審美方面的缺乏,那這就是你把中國人全都打死的原因?

3.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審美上的整齊劃一,也不是領導一言堂,而是審美標準多樣化,是對不同審美標準最起碼的尊重。

4.處處把外國作為正確的,過度模仿國外,是沒站直的表現。


想要塑造良好公共文化環境的出發點是好的。

誠然,有些問題,比如建築和景觀等城市設計,會影響到實際的使用價值以及人民的公眾生活環境。

但是自己的整容形象,家居設計,追求愛好,對於他人及公眾利益的影響甚小。再為人鄙夷的廣告與神劇,也都有著津津有味樂在其中的受眾,他們的的觀念與需求只因與正方向不符就應被扼殺么?

人民不該有喜好低俗的自由與權利嗎?

審美力固然難能可貴,但絕對不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徑,更不是解決一切現有問題的萬能鑰匙。「只有擁有審美力的人,才能活出人的樣子,真正品嘗到人生中最甜的那部分滋味。」這種言論近乎中學作文空喊口號的洗腦。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很多現象的背後不是簡單的審美力低下,而是行業的機制問題,人口的素質問題,國民的生活水平的問題。

資源分配的不均衡,讓我們一邊享受著更優渥的物質條件,接受著更深層的教育,一邊鄙夷著一些不幸者低劣的審美眼光。

我們配嗎?

江河湖海,哪個都更大更好,可泥鰍偏愛活在池塘的淤泥里。

喜歡聽貝多芬還是喜歡聽學貓叫,是每個人應有的自由。

「你太害怕自由了,幸好我們沒有。」


完全是杞人憂天,大眾的審美水平其實沒有那麼糟糕,千年來的文化傳承註定了以上文章中提到的非主流、亞文化現象不過是過眼雲煙,對文化教育過多的干預倒是造就了類似八股文、樣板戲、文字獄這種極端現象。

博眼球,造熱點倒是符合當下商業經濟的特點,作為一種營銷手段,資本的力量在背後推動著所謂低審美產業的發展。法不禁止皆可為。

回到文章本身來說,從資本對政策的高敏感度以及為子孫後代營造良好社會風氣的角度來看,這種官樣文章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也能達到以正視聽的效果。


可能他們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上圖出自新周刊微信公眾號,圖中轉載的文章內容完美證明了他們自己在原文中的那句話:「掀起一片焦慮情緒」。

個人覺得該漫畫內容強行販賣焦慮和中年危機,無比油膩的OOC和不堪入目的情節。看到原作者對那些陪伴了我很長一段時間的角色進行的再創作給我極強的不適感,不是每個人的中年都會淪落到那種不堪的地步,正如王爾德所說,「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Ps,可能是我的審美有問題,我真的欣賞不了原文漫畫的那個畫風。


《新周刊》雜誌的logo就很醜:

就這個大地球,一股濃濃的上世紀90年代末風格,讓我回憶起小學電腦課的時光。

平心而論,《新周刊》的網路版logo就很符合潮流:

也許是因為實體書的讀者年齡偏大,才這樣的?


單單從描述里這幾句看,我個人覺得還行。

以下為與題目無關信息

審美爛是真的 審美單一也是真的

原因到底應該歸咎於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反正從上到下大部分人也都不覺得有什麼解決的必要。

我感覺中國的審美問題就和美國的政治正確泛濫一個樣。反正兩撥人互相覺得對方sb唄。

還好我國人口基數大,十幾億人口裡佔少數的也不算少,還是能活下去的。只不過打開各種大眾平台等等的時候會蒙一下子。


中國城市的設計是以功能導向缺乏美術尺度,很多地方雖然馬路寬闊、樓房整齊,但看起來像軍營一般,即使花了很多錢也並沒有一種給人很宜居的感覺。現階段我們從政府到民眾的平均美商確實跟不上,這得承認,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在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建築設計等方面強制國外優秀建築設計事務所招標30%以上的比例?


老家的街上,店鋪招牌都換成了大白板配大紅字,你要說是他們自己的意思誰信啊,上頭那些決策者們都審美低下,下面老百姓能咋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