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電競的一些梗「nmsl」「孤兒」,還有b站以及貼吧「睿智」「司馬」,甚至早先的「奇葩」「屌絲」,網路的總體環境都是負能量的,過去一些褒義詞也被改造成貶義詞。作為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國,年輕人熱衷使用侮辱性流行語和不明所以的梗而不是經典成語,難道中國文脈已斷?

早些年的一些流行語使用周期還算長,而且很少有侮辱性,並且確實具有表意的實用性;反觀這幾年,流行語流行周期越來越短,有的甚至只有十天左右,而且充斥著莫名其妙的、沒有含義的詞語。難道國內教育水平提高,網民的素質反而降低了?


還有一些評論例如:「失眠寒窗苦讀怎麼沒把你凍死」、「活該你一輩子好運」等這一類!夸人就好好誇,抖什麼機靈!雖然是好意,但看了還是想打人!


目前的環境確實如此。

不但線上,線下也經常能聽到很多這類『流行語』,據我個人的體驗,這些東西流傳開來是和直播行業的興起同步的。也經常看到某個主播的口癖說著說著就變成了全民用語,什麼『皮皮蝦』,『靈車漂移』等等的源頭都是遊戲主播。孫笑川這種就更不用說了,已經被所有人消解成為了一種亞文化現象。

早年的D吧,wow吧,也有很多這種『黑話』一樣的梗,只是那時候互聯網的影響力沒有現在這麼大。現在的網路傳播速度之快,你昨天看過一個好笑的梗,明天所有直播間都在刷這個彈幕。而網路輿論的主力也是表達欲最旺盛的這群人,他們和以前的貼吧大神一樣,以傳播梗為樂為榮,可能也並不是想表達什麼,只是想表示自己在輿論場的正中間,自己是輿論潮流的中心,跟上了當下最流行的潮流,僅此而已。

所以,如何看待?不用看待,正常的年輕人表現自己存在的一種形式而已,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這個階段。只是如果只是每天隨波刷梗的話,潮流褪去留下來的可能就只有空空的心和腦袋了。


網民的素質沒有降低,反而是人民的生活條件上升了,更多的人能上網了,讓網路環境變得更真實了。

其實使用這些流行用詞的人都是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人,只不過可能題主的生活太美好了,選擇性的無視了這部分群體。互聯網的扁平性讓這些沉默的人們有了一個發聲的渠道。


那些有趣又文化素質低的人在網路平台越來越活躍吧,我是這樣理解的,有些說者無心被濫用了而已


網路交流平台的使用開始普遍,還有很大一部分文化少素質低的人帶節奏跟風


是各種水平的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聲的緣故吧。。。


其實當今網路虛擬社會是趨向於表達自我更明顯更熱烈更加多樣化。所以一些網路熱詞大幅增多,包括貶義詞語和褒義詞語(比如skr、萌妹、奶思之類)。

但是網路里大多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盛氣凌人的年輕人,大部分還是喜歡爭強好勝的,以及一部分路見不平,張口相助的鍵盤俠之類 ,所以有的時候貶低的多於讚美。

再加上一些自嘲、甘做廢物的特類的生活方式人生追求(這裡並沒有貶低,我就想做廢物,還做不成,因為還有一丁點用)至高無上之類的人類謳歌了太久,換換口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