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國是F-35的客戶國——當然,這裡面少了個新加坡,但新加坡目前也就是定了12架(4+8)——算上新加坡,總共是14國。

這裡面除了美國,真正的亞洲國家只有日本、韓國、新加坡.....

好,把美、日、韓、新放一起,再把以色列、土耳其、澳大利亞拉進來,你會發現,其實這些國家已經有「F15包圍圈(除土耳其、澳大利亞)」、「F16包圍圈(除澳大利亞)」了。

我的觀點是,包圍圈不包圍圈的,沒什麼稀奇。


如果你想具體了解了解F35的包圍圈:2019年了,世界各國已經裝備了多少F-35了?


60年代,我們連哄帶騙才得到蘇聯最先進的MIG21,Tu16。沒成想,這2個蘇聯並不太看得上的東東是中國後面40年裡面最好的裝備。

70年代,北邊直接碾壓我們的空軍。

80年代,北邊,南邊,東邊,都比我們先進幾代,就連我們按在地上摩擦的越南。空軍裝備都好於我們。

90年代,人家一艘航母上的三代機都比我們整個國家多。台灣,日本,韓國對我們的空軍都是看不上的。

00年代,我們好歹可以和東邊。南邊對齊技術裝備,訓練水平線了。

10年代,我們的4代機比周邊裝備都早。

同學們。目前大概是中國空軍60年以來。

第一次,我們的空軍手上的傢伙不落後周邊國家的時候。(當然指揮思路訓練水平也要更上喔)

那怕個屌。

F35裝備國家多?也只有日韓有這個先機,而且開始數量也不多。台灣想裝備,估計要等好久,印度也一樣。俄國這個3.8代的Su57我們何懼之有?包圍圈?其他國家買的起嗎?

只要 WS15努力上來。還擔心J20的下餃子的數量不能碾壓這幾個孫子。


「F-35包圍網」一定程度上確實會成為新的焦慮點,但是面對F-35包圍網的時候,遠比當初J-7和J-8II面對周圍F-15/16包圍網的時候要樂觀的多。

我們要明確F-35到底是什麼?F-35A說白了,是在F-22的基礎上提升戰場態勢感知手段,一定程度上削減其各項性能之後的一個可以外銷的五代機。其飛行性能的縮水程度大概可以歸結為超音速性能縮水(按照媒體公開的數據最大平飛速度在M1.4~M1.6),超音速巡航性能閹割(一般來說不開加力速度要達到M1.2才能算超音速巡航,對於最大飛行速度最樂觀也只有M1.6的F-35A,美軍也承認過:開加力進入超音速之後關閉加力可以保持一段時間超音速飛行);其次是削減了隱身性能,據稱隱身性能跟F-22相比差距約在一個數量級(Su-57按照投影面積推算差距在2個數量級以上)。據這兩點來看,有人說F-35A是四代半也不能說完全錯,F-35和Su-35一個是極化戰場態勢感知,一個是極化飛行性能,兩者都算是最接近五代機的四代機也不算錯。

F-35A並不是空優飛機,這個在紅旗軍演2017中體現明顯,F-35A出動了209架次,取得了145個戰果和7次戰損,排除掉後期發生了40:0的大屠殺(疑似對地打擊任務),綜合7個戰損記錄所發生的OCA(Offensive Counter Air)和SEAD(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環節,最大戰損為105:7(15:1)。看起來很美好,然而在軍演中F-15、F-22都有參與,F-22是提供空中掩護的角色(並且繼續0戰損)。美軍也在OCA和SEAD環節發生戰損後調整了戰術(F-35A在F-22清場後負責洗地?所以40:0了?)。F-35A說白了,是建立在對手的放空體系不完善或者制空權喪失條件下以洗地和虐菜為主業的F/A而不是純血的F(畢竟本名JSF聯合攻擊機嘛)。畢竟靠著F-15JK想拿下中國第一島鏈內的制空權有點想多了,J-16/J-11B/J-10B/C和Su-30MKK搭配S-300/400和HQ-9/16構成的防空網是給USN兩個以上的航母戰鬥群搭配F-22準備的。更何況JK還得防著PLAAF用J-20換家呢。

相比賺業績用的F-35A真正需要警惕的還是裝備F-35B/C的USN航母戰鬥群和兩棲攻擊艦隊。F-35B/C雖然性能相比F-35A還有進一步的折扣(為了垂直起降和艦載),但是現在PLAN的海軍艦載機數量和質量遠不能與之對抗。第一島鏈以內我們可以依靠體系和戰略縱深取勝,但是在遠洋,缺乏固定翼預警機,缺乏先進的五代(哪怕是四代半也好)戰鬥機,靠著直-18/卡-31和J-15挑大樑的航母戰鬥群,可以嘗試壓制印度海軍及以下級別的國家,但是跟USN的航母戰鬥群剛正面非常不容樂觀。

其實當美國人經常性的提出是否要重開F-22生產線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了,最了解我們的是我們的對手,有J-20和KJ-500(性能甚至比KJ-2000要強)加持的PLAAF不是單靠F-35能夠面對的。現階段中美兩國雖然有摩擦,但是總體趨勢依舊是各自剪羊毛,合作-摩擦-合作是大趨勢。鷹家不出手,周邊的F-35A反而可以很好的鍛煉我們的四代半/五代戰鬥機對抗經驗(也許以後東海飆車的時候就是J-16VSF-35AJ了)。

客觀的說PLAN的海軍現在是從蘇系海軍向美系海軍轉型的過程中,過去艦載機防空-艦對艦導彈制海的路線歸根結底是存在艦隊式的防禦性海軍。在彈射航母+先進艦載機+固定翼預警機服役之前,PLAN只能說是具備了美系大海軍的雛形,但是遠遠沒到能夠跟USN爭霸大洋的時候。百年海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研究殲8打F22時候也沒見這麼緊張過……


現代戰爭是體系作戰(震聲!)。

如果中美開戰真的到了哪一步,F35第一個想的應該是怎麼能在自己有限的作戰半徑內,找到一個能夠打擊中國本土的機場……

F35作戰半徑也就1200千米左右,掛導彈撐死延伸到1500千米,考慮到種種突發事件,機場最好在距離中國海岸線1200千米左右,如果再進一步考慮打擊內部地區以及戰機出動率,最好能找到500到800千米的機場。

問題來了,中國沒有能力在和美國開戰的時候,清掉距離國境線1000千米以內的美軍機場(包括航母)或者讓其至少喪失起降戰機的能力嗎

如果不能,F15都能幹掉中國,如果能,F35來1000架也沒用,除非你彈艙里塞兩副油箱衝過來用超音速氣爆來殺人然後被擊落,畢竟F35連機炮都沒有。

清掉你1000千米上的機場,你F35就只能幹瞪眼,依靠加油機想偷偷派幾架戰機執行任務,加油機第一時間就會被殲20直接用超遠程空空導彈擊落。

如何看待F35包圍圈?

嚇唬俄羅斯那種打擊能力不足,第五代戰機沒服役的國家還是很有用的,在俄羅斯沒膽子直接甩核彈的情況下,完全能把俄羅斯的兵力壓回本土,畢竟制空權等於一切,不敢甩核彈清周邊機場就是給對方機會,沒有第五代戰機對付對方加油機預警機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電子壓制和空中打擊里。

但對於體系完整,五代機已經成型,區域拒止體系天下無雙,南海爆發演習讓美的核動力航母三天之內轉進如風退到菲律賓的TG來說,還是想多了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