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狗一枚,高考失利上了一個大專,然後今年努力備戰統考專升本,就是為了以後簡歷上第一學歷是本科,然而我每年寒暑假工總是會遇到好多跟我一個年紀,甚至更小的,卻已經不上學了的人,而他們還都覺得上學沒用,不去早點出去打工掙錢,很費解,說實話,上了大專以後我總有種自卑感,見人從來不敢說自己學歷哪個學校的,這種感覺在今年我表妹被香港理工大學錄取之後就更加強烈了,然而我們班裡還有宿舍里好多人都表示上本科沒用,沒意義,浪費時間,就讓我更加費解了,在這個稍微大一點的公司都要求最低本科學歷的時代,為什麼還有這種心理的人,今年寒假去杭州打寒假工,在湖濱銀泰當保安,閑著無聊看了一下銀泰的招聘信息,文員要求都是最低本科,為什麼有些人還像個傻子一樣自己騙自己上學無用?


謝謝邀請!

有用?無用?這也是對不同類的人的不同影響。

有些人而言,是有用的。他能學以致用,並能做自己感興趣的,實現了自我價值。

於有些人而言,是無用的。他很痛苦,學習的與愛好的不一致,只能苦苦支撐。發出:學習無用論。

你沒有必要去刻意扭轉這樣的想法,對於他的現狀及認知,的確是無用的。每個人的認知都是不一樣的,兩個人的認知處於同一高度,才能暢通交流,不然就是拉鋸,你累他也累。


沒啥好說的,格局不一樣!總歸不能強姦他人思想!


都二十一世紀了,還有人覺得大清沒滅呢。

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路,最後不都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快樂嗎


人不能只顧眼前不顧以後,剛開始可能差別不大,因為年輕的時候學什麼都快工作也好找,而且也沒有生活壓力,剛從學校出來一下子掙那麼多錢(比家裡給的零花錢多吧)覺得很快樂,但是以後想提高收入的時候還有年齡超過三十歲的時候還有覺得現在工作累的時候因為沒有學歷就很難改變自己的境遇了。老一輩人總考慮養老的問題,攢錢養老,養兒防老,年輕人總是餓不死的,但是年紀大了以後如果生活沒有保障人會非常沒有安全感非常痛苦。上學很辛苦,混日子很開心,但是為了將來生活的好一點還是多吃點苦吧。我一個朋友是寵物店洗狗的年輕時十幾歲就去南方廠里打工,工資高天天花天酒地生活特別開心,沒有攢下錢,他現在聊天還說不會後悔,那段時間是他一輩子最開心的時候。我很羨慕他,我年輕的時候沒有錢也沒有玩,因為我一直半工半讀,一直在學習再考試。現在我們年齡都大了,我工作輕鬆的多而且能幹到六十多歲,他現在每天洗狗洗的腰疼因為畢竟都三十了,如果洗狗洗到五十,到寵物店一看一個五十歲大叔在那彎著腰低著頭洗狗看起來也怪怪的。


追求不同而已,你們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是不同的。

你想要進入大公司展示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給未來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但是他們可能就想回到老家,一個專科學歷就能生活的很好的小地方,找一個小公司混吃等死,一輩子吃喝不愁這樣也就可以了。

所以沒必要為此過於費解,他們的人生規劃中不需要高學歷,甚至是不需要學歷。這個社會需要底層,清潔工垃圾工服務員這些工作總需要有人去做,如果所有人都像你這樣玩命往上考都進入大公司為自己的前途打拚的話,這個社會一旦失去了底層,上層建築也不過是空中樓閣,早晚會坍塌的。

所以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只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就好了,別人如何你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


因為現如今都靠關係,走後門,有真才實學的人很少了,而且能力鍛煉起來,再隨便考個學歷就可以了


因為他們得不到啊,

第一種,低層的,他們覺得上學就是為了以後好找工作賺錢,至於你學了什麼知識不能賺錢那有屁用。以至於你會經常聽說誰誰誰初中畢業去當大老闆了,你這個大學生還月薪三四千。我以上中專就想當大老闆。

第二種,家裡有曠人還有能力的那種,想撒貝南也就覺得北大就那樣,還有哪個蘋果大佬哈佛都看不上的,還有高曉松好像也是北大輟學。他們這些人大學上不上沒什麼關係了。

但是我們最常見到的絕對是第一種人,第二種人即便他們不上大學他們也不會跟你講不要上大學沒什麼用。

清者自清就好


上學有用,但是上學也是要吃苦的。

有的人不喜歡主動吃苦。

所以去被動的吃生活的苦。

不見得他一定覺得讀書沒用,

但是他不想讀書是真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