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直接做一個64g內存,然後系統和文件放在一起,這樣不就能把手機或者電腦的速度提高了么?是因為這麼做會影響電子設備的銷量么?每年手機內存都上漲個2g左右內存,研究這玩意不可能這麼循序漸進吧,按理來說只要攻克了內存擴大的難題內存應該能飛速增加內存大小的吧


64g的內存單條價格2500左右,現在手機一般是6+64起步,基本上都是8+128,5000塊錢的內存,手機該定價多少呢,內存一斷電裡面的東西就沒了,要是一直不關機說不定可以 。


。。。。你如果搞清楚ram和rom的區別就不會說這話了。。。。


方式一:先解決電池問題,永不斷電

方式二:提高固態硬碟的性能,使之接近內存RAM的訪問速度


內存是易失性存儲 現在做64GB內存能做到 但是你重啟或斷電一次就要重新裝次系統 你的用戶數據還全部丟失 你能忍受?


我覺得你完全混淆了內存和快閃記憶體的概念。。。。

系統和文件本來就在同一個硬碟(快閃記憶體)里,只不過一個在system分區,一個在data分區。你可以理解為一個c盤一個d盤,但c盤被隱藏了

至於能不能上64G內存,再像古董的內存硬碟一樣用不是不行,問題是你願意為這點速度多花2k~3k嗎?要知道實際體驗上sata(500)和nvme(3000)已經差別不是很大,上內存(8000內存做cache速度)體驗會值這個價嗎?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內存(RAM,一般為易失性,斷電不保存任何東西)的作用是作為CPU和硬碟(手機上為ROM)的溝通渠道,由於CPU運行速度和硬碟運行速度處在兩個次元(一般來說固態硬碟比機械快20倍,內存比固態快2倍,CPU比內存快0-4倍),需要內存作為臨時的數據存儲區。但是因為同一時間需要處理的東西不多,所以內存一般不用很大。一旦內存滿了,就會出現電腦卡死的狀況。斷電後內存不保存任何東西。(劃重點,要考)

硬碟(對於手機來說是ROM,但是電腦硬碟存儲介質不一定是電子元件,要區分)的作用是存儲數據。HDD和SSD的工作原理不同,有興趣可以自己了解,這裡不談。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可以很長時間存儲數據。是目前電腦和手機的必備元件。

你以為系統是存儲在內存而文件存儲在快閃記憶體/磁碟中?別天真了。系統本身也不過是文件的集合。如果日常使用的文件和系統都放在內存里,那你這手機/電腦不要也罷。(不對,不要送我。內存有64G的都是石油佬)

多普及一個,現有的內存要組64G,沒有1K拿不下。要做到硬碟的容量,摸摸自己的錢包再說話。機械硬碟大約是0.3元1G,SSD也是1元1G左右。至於企業級的256G非易失性內存,還是看看銀行卡吧。

民用級就算真出了這樣的內存,沒人買有卵用?


都是放在一起的呀,你簡直就是小天才,別人怎麼沒想到這麼做啊?

首先你要搞清楚ram內存,和rom硬碟的區別。ram讀取rom的系統文件,噹噹系統啟動了。開個軟體,好,ram又開始從rom讀取,噹噹,軟體打開了。


電腦中有兩個放東西的倉庫。(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小倉庫,先忽略不計哈)

倉庫A稱為內存,也就是一般的內存條,倉庫A的工作人員,手腳麻利,幹活認真,取東西,或者是存東西的速度非常快。但也有個缺點,工作人員這麼優秀而且賣力,工資當然要高了,所以供養倉庫A是比較費錢的。

倉庫B成為外存,一般指的是硬碟,也可以是U盤,移動硬碟等等。倉庫B的工作人員,沒事抽抽煙,打打牌,工作一點都不積極,所以存取東西的速度比較慢,但是好在這幫人管吃管住就行,不怎麼費錢。

那我們既想要速度,又想省錢,該怎麼辦呢?辦法是有滴,就是把平時不怎麼用的東西先保存在倉庫B,需要用的時候再從倉庫B搬到倉庫A,CPU就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同倉庫A之間進行數據的流動,再把運算得到需要長期保存的數據搬到倉庫B進行保存,這樣倉庫A就不需要很大,就可以省錢啦!

另外,倉庫A的人員是一些臨時工,工作完就跑路,所以斷電之後倉庫A的東西就沒有了,想必一定有人經歷過沒保存的痛苦,那保存的過程就是把倉庫A的東西搬到倉庫B的過程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