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在和同學聊天的時候發現一兩個小時之後,自己討論的東西出現在國內某寶購物平台上,很奇怪。

我想問現在手機真的在偷偷竊聽我們的日常生活嗎?觀點軟體硝酸限權就可以避免嗎?這樣做,是合法的嗎?

最近大數據真的越來越火,可與之相對應的,我們的隱私也被泄漏的越來越多。我們的隱私安全將何去何從?


這個 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錄音,但是語音喚醒語音助手的邏輯就是麥克風一直開著,檢測到你說關鍵字的時候就啟動。所以單純說竊聽的話,是的。


手機上某些貌似非常高級的功能,實際上實施方式非常低級。

比如 @整容 所說,「語音喚醒語音助手的邏輯就是麥克風一直開著,檢測到你說關鍵字的時候就啟動」。

比如某些APP,表面上這是一個查詢新聞搜索八卦的APP,它要求定位許可權還好解釋,畢竟要定位你在哪個城市;但是要求開攝像頭許可權是什麼意思?要求麥克風許可權是什麼意思?要求查詢文件許可權是什麼意思?總想著關聯啟動自己的全家桶是什麼意思?

不思考一下它為什麼非得要求這些許可權么?不思考一下它們為什麼喜歡常駐後台么?

再比如有些人非常痛恨某品牌手機殺進程非常積極,幾分鐘沒見有動靜就手起刀落手起刀落從南天門殺到……呃跑偏了。為什麼要殺進程?因為某些進程它就是在不斷的收集你的信息啊——而且是你自己親手給它的許可權,讓它在後台還能活著……

不要覺得殺進程是個壞事兒,想用哪個軟體就開哪個挺好的。也別覺得多等一會兒就是浪費你的生命——打了倆小時王者農藥都不在乎,還怕浪費這三五秒鐘?

我手機上的淘寶啊,京東啊,只能從我的購買和瀏覽足跡推斷我要買什麼,因為我一關手機,所有的進程都死翹翹——除了微信。

所以,買個華為手機吧!(有沒有人知道我該去哪領錢?)


你好,手機已成為我們當代人的第二生命,如果手機不安全,那麼我們的「隱私安全」生命也將受到威脅,針對您這個問題,答案是真的有可能,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app五花八門,魚龍混雜,現在的竊聽器,已經不像我們想像的那種比較老式的靠一個硬體安裝在你手機里,現在這個呈爆髮式增長的app很可能就是我們手機遭竊聽的來源,因為app裡面有可能載入有木馬程序或者木馬病毒,甚至殺毒軟體有可能都查找不到他,我們的各種信息有可能就是通過這種app攜帶的木馬程序導致被泄露,甚至將我們的信息動態傳給第三方數據平台,而自己又完全不知,所以在此建議,不要隨意下載各種app或者軟體。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北京神州明達從事反竊聽反跟蹤反偷拍專業服務,歡迎您的來電垂詢!

獲取詳細資料及加盟代理可關注並私信神州明達反竊聽服務!!


你提的含糊,我也就湊合著回一下,當你給了APP授權後,APP伺服器是會知曉你的一些信息的,雖然都承諾不做它用,但沒人能保證你的這些信息真的就不被它用,而一些流氓APP就是沖著你的個人信息來的,只要你安裝運行,那麼基本就已經被獲取了,這時候就看運氣了,如果你的信息恰好被篩選到,那恭喜你,未來中招的幾率很大。至於想要安全?儘可能不用一些亂七八糟的APP,也別看個不錯的網站就實名註冊,這也是唯一能做到的,其它真就只能憑運氣了。


瀉藥,

本人非專業人士,謹發表個人理解。

我們在安裝軟體之後大部分都會有一個彈窗詢問來獲取許可權,就比如地理位置信息之類的,我不知道題主在這裡的"日常"是指什麼,從某方面來說,手機確實一直在收集我們的日常,我們給別人發送的消息,我們的照片之類的,但是應用要使用這些信息又是一回事,一般來說,如果不是別有用心,應用是不會過度要求使用收集信息的(就比如一個新聞軟體怎麼可能使用你的攝像頭)。

如果題主是因為很多應用一直推送符合你口味的東西的話,那是演算法生成的大數據,把你平時搜的東西,點贊的東西整合起來計算出一個口味或趨勢,根據這個趨勢給你推送。

但願我把該說的都說完了。。。

碼字不易,給個贊吧。


肯定在後台調用用戶的隱私啊。不信你用瀏覽器搜索一件商品,比如三星S10,你再用淘寶的時候,就會時不時得給你出來這部手機的一些東西。這種情況很多很多的。


如果要用這話來形容我的手機的話:是。

監聽這個東西,你得看這個監聽用在什麼地方。

如果app監聽真的如它所言只是用於購物推薦/廣告推送的話,單就我個人角度而言:可以容忍。

如果app監聽是為了收集應用崩潰數據,用於改進軟體體驗,單就我個人角度而言:可以考慮同意。

但是我不能代表其他任何人去同意他們本人沒有聽說過、沒有見過、沒有同意過的東西。

但是如果是換作我本人的態度:

支持國家法律制度的完善。

說句不中聽的話(希望讀者看到這裡不要生氣,見諒,非常抱歉),

有的實際上存在的問題,在我國信息安全的認知框架下沒有辦法回答。

這方面可以考慮關注俄國的反恐立法。


我先拋個磚

@

2013年起,我們就進入了大數據元年。很多人都在說大數據,很多公司都開設了大數據部門,很多學校成立了大數據專業、學院。我們都在享受著大數據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可這隻劍背後藏著的東西是什麼呢?是我們必須拱手相讓的隱私。

在中國的大數據發展晚於西方,從2013年4月14日,中央電視台邀請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和阿比做客《對話》節目開始,中國的大數據事業進入了中國主流媒體的視野里。2012年中國計算機學會發布《2013年中國大數據技術與產業發展白皮書;2015年9月,國務院引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16年3月17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發布,明確指出大數據發展相關事宜……至今,我們可以利用技術來推算你的年齡、收入、家庭、子女甚至你的朋友圈,並稱之為「人物畫像」。大數據可以根據你在平台上的搜索記錄,來跨平台為你推送你所需要的產品,可以預測你接下來的行程,並為你推送智能聚合演算法下的附近酒店和乘車安排。我們越來越體驗到私人管家式的貼心服務,並不斷的接收到跟多的反饋,企圖讓數據為我們推出更好的服務體驗。

我感嘆者現在生活的便捷,也享受著大數據給我帶來的完美體驗。

可最近,我發現越來越多「稱心如意」的產品出現在我的淘寶推送界面,越來越多的良心經驗或者行程安排是關於我剛剛感興趣的國家,重要的是,我甚至沒有搜索過它。

我在知乎上搜索了一下,甚至有不少人有過同樣的體驗。所以,究竟又是什麼在看我們瀏覽的頁面,聽我們說的話?

看過一個電影(《解除好友2》),講男主和一群好友被電腦攝像頭偷窺並控制而不得不走向死亡的故事,而這僅僅是暗網上那些直播看客的茶餘樂子。而如今,電影里的科幻如今一一成為現實。我不是陰謀論者,也並不反感科技。可一次次的不良體驗讓我不斷地感覺我的隱私被冒犯。不信,你可以搜一搜,因為手機電腦攝像頭或者酒店裡的針孔攝像,有多少無辜的人被無意中成了別人直播的素材?有多少app在偷偷聽你講話,卻又無法在取消掉「麥克風」限權後繼續正常使用?越來越火的智能家居,有多少可以被遠程操控,打開攝像頭,打開錄音機,屏幕背後的人甚至比你更了解你和這個家?無數人的隱私被公然在網路上販賣,無數的家庭各種智能機器上的相機被遠程開啟,僅僅只需要幾十元上百元不等就可進入到一個QQ群里。

不久前,我們還在感嘆著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感嘆著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能生活。可時至今日,我們的信息泛濫成災,甚至變得廉價。隨便一個推銷電話就知道你姓誰名誰,每天的購物痕迹,交流痕迹,大量的行程信息逐漸的在你的人物畫像上添血加肉,你的人物形象逐漸豐滿,你的關係網路逐漸清晰。可能未來時代,在大數據產業的不斷發展下,《黑鏡》里的情景會逐漸上演,我們不需要自我介紹便可以指導這個人的生平,我們無法撒謊,無法隱瞞,因為我們不再擁有隱私。

我們都在被自己的手機、別人的手機以及所有的可視可聽通訊設備監視著。可是為什麼現在我們感覺到如此安全?因為我們慶幸著這個時代的科技還沒有那麼的發達,現在的科技成本還不是那麼的低廉。可總歸有一天,當你的價值高過你信息挖掘的成本,或者信息挖掘開始變得低廉,你所謂的隱私僅僅是對你個人而言了。凱文凱利的《必然》一書種曾經說過,「互聯網永遠不會停止對個人信息的搜索和佔有。」因為「這個是必然趨勢,也是這個技術的內在路徑」。

我不反感科技,可是我渴望在這個堆滿科技的平台上擁有個人隱私的權利。與其思路擔憂著科技數據時代的隱私全無,如何讓科技更好的服務於隱私才是重中之重。

完整版:公眾號 OFCOUSEYOUCAN

ζ關於我的觀點,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指教


你的擔心不無道理,不僅在國內,最近國外也爆發了「竊聽門」事件,小隱覺得全球範圍的發生了太多的隱私泄露問題,大家應該重視起來。

根據小隱最新情報,在「竊聽門」這一問題上集齊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四大巨頭之後,微軟又添實錘。不同的是,微軟很快更新了隱私政策,承認處理個人數據時會同時使用自動和人工的處理方法。

近日,據VICE報道,微軟僱傭的承包商會採用人工監聽部分Skype用戶的語音對話以及用戶與語音助手Cortana的語音指令,其中涉及到減肥、人際交往等用戶隱私。

據了解,Skype在2015年推出了翻譯功能,讓用戶可以在語音和視頻通話期間獲得接近實時的音頻翻譯,該產品使用了人工智慧。當微軟提交承包商一段錄製的音頻時,他們還會獲得由Skype翻譯系統自動生成的翻譯文本,然後承包商需要選擇最準確的翻譯或者提供自己的翻譯。

Skype在其官網常見問題解答中提及,當人們使用該服務時,「Skype會收集並使用您的對話來幫助改進Microsoft的產品和服務。為了幫助翻譯和語音識別技術學習和成長,會分析句子和自動生成的文本並進行更正。

爆料的承包商員工還表示,曾聽到電話性愛、以及用戶使用Cortana輸入自己的完整地址或是搜索色情內容等敏感信息。該爆料者表示:「我還可以分享更多事實來證明他們在保護用戶數據方面有多鬆懈。」

Cortana隱私政策寫道,「當您與Cortana或其他使用Microsoft語音服務的應用程序交談時,Microsoft會存儲您的錄音副本(即語音數據)」。為了優先考慮用戶的隱私,微軟會對語音數據進行匿名化處理,會要求與供應商及其員工簽訂保密協議,並要求供應商符合歐洲法律和其他地方規定的隱私標準。

對於上述爆料,微軟發言人回應VICE稱,「微軟收集語音數據,是為了改進語音服務,如搜索、語音命令、聽寫或翻譯服務。我們努力透明地收集和使用語音數據,以確保客戶可以在何時以及如何使用語音數據方面做出明智的選擇。微軟在收集和使用語音數據之前獲得了客戶的許可。」

從以上的回應和說明中可以看出,雖然都提及會收集錄音來改善功能,但並未明確說明會以僱傭人工的方式來監聽錄音。

被曝出人工監聽一個星期後,微軟近日更新了隱私政策,承認其「手動檢查經過去身份識別處理的簡短語音數據樣本片段,以改進語音服務,如識別和翻譯」,主要是為了「構建、培訓自動處理方法(包括 AI)並提高其準確性」。

新版的隱私政策顯示,微軟處理個人數據時會使用自動和人工的處理方法,自動的方法通常與人工的方法相關,並以人工方法為輔。

據悉,此前科技四巨頭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都被爆出「監聽門」,目前都在面臨歐洲和美國監督機構的嚴峻審查,而且臉書、蘋果和谷歌也表示已停止了該行為。

原文鏈接:微軟更新隱私政策:承認人工監聽Skype和語音助手的錄音

想了解和討論更多的隱私保護問題,可以私信或者關注小隱的知乎賬號和微信公眾號:隱私護衛隊。


我覺得是會竊聽的,就在今天下午,我跟妻子兩個人在家休息無聊翻老版西遊記看,妻子突然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金翅大雕那麼厲害卻是獅駝嶺的三弟,結果就在剛剛,從來不在知乎上關注這方面問題的我居然刷到了一模一樣的問題,這絕對不可能是巧合


剛在路上肉眼看了一下xc60,十分鐘後拿起手機,給我推薦這個車的廣告。。。。


會的,在線聊天的東西給我推廣告已經見怪不怪了,手機放一邊跟人討論過的東西轉天給我推廣告就很驚悚了。。。。


大數據是通過淘寶觀察你的就看內容做出來的選項。這個視頻是我2019年7月27日錄的當天就有人複製我的手機,複製我的是個女人 。我一個大老爺們為什麼出現好多家女士內衣那。


我覺得會,我最近手機藍牙連接汽車,然後汽車經常會無緣無故顯示,顯示的畫面跟我正在打電話一模一樣,可是我從來沒打電話。


這是大數據

詳情可以去知乎以專門板塊了解


結論,很大概率是的。而且形式可能以我們想像不到的方式在獲取信息。

事實,中午剛下樓買了瓶老抽,電話(iPhone)里可能提了一嘴:這個店裡沒有老抽。買到後回家被問買什麼牌子,回了句:海天的。(非電話,口頭) 剛剛就看到類似推薦的問題關鍵詞:海天 醬油 商業模式。(具體問啥不記得了,就掃了一眼)

類似的經歷有好幾次,只是這次剛好有閑心記錄一下。


其實這也是屢見不鮮的商業運作模式,眾所周知的幾個app也都有這種情況,違不違法這個不好說,我也不是法律出身,只討論道德層面。

雖然,我同意商人提供更好更貼心的服務並以此來賺錢,畢竟他們也不是慈善家,更不是所謂的服務人民群眾的人,但又如何能保證你只分享自己想分享的信息,或者是服務商只能獲取到你限定好的信息呢?好像沒有辦法。

如果個人隱私權的得失要依靠商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想想都很不爽啊,這還叫什麼權利。

前段時間,蘋果發布ios14時提到的一個隱私保護機制,我個人覺得有效性可能有限(蘋果自帶的app也許效果會好一點),但最起碼作為商人能把自己對客戶隱私保護的態度拿出來秀,也需要有一定魄力的,畢竟能做到這個可能要面對包括友商和開發商等很多利益團體的巨大壓力。

(這裡可能和上一段話的態度相悖,但是在目前消費者無法阻止隱私權丟失的情況下,也算是一個相對比較正面例子)

最後,還是希望能從自己做起吧,提高一些警惕性,這些生活瑣事倒無所謂,如果有些軟體涉及到財務和私人性的敏感信息,那就很嚴重了。另外,建議不要亂下軟體,不管是蘋果還是安卓。

就這樣,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