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林俊傑、李榮浩、陳奕迅、王力宏等歌手他們的混音師都用什麼修音軟體給他們來修音?

Waves Tune?Melodyne 或者是 Auto Tune?

在相同原始干聲的情況下,使用哪個插件可以讓修音對音質的損傷最不明顯?


這些歌手全是些一體機啊……周杰倫現在全用自己的團隊(錄音交給楊瑞代、編曲混音交給黃雨勛);王力宏除了混音交給Mick Guzauski其他都自己來;李榮浩全部都自己來,這三位就不討論了,打聽不到……林俊傑和陳奕迅算是稍微有機會打聽到的,但他們的團隊也基本固化了,林俊傑會用到不少新馬的製作人或者和老外大師合作、陳奕迅會用到不少香港的製作人……如果未來的某一天有機會(極其渺茫)我會打聽一下然後來這裡更新的。

不過可以說說我的了解,專業圈裡大家其實也是用什麼的都有,除了Waves tune我幾乎沒怎麼看人用(這個插件已經很久沒有更新過,缺點也比較明顯,高頻失真偏大),其他幾個主流的像auto-tune、 melodyne、revoice pro都各自有各自的死忠用戶,所以這幾個其實達到工業標準都沒什麼問題,其中revoice pro算是後起之秀,這幾年很受歡迎,很多老師都換用了這個。

哪個插件對音質損傷最不明顯,其實這個看用法了,我個人經驗是,如果歌手唱的好,小幅度的微調的話,autotune我自己最喜歡,需要修的幅度大一些的話revoice pro和melodyne會更好一點點。

revoice pro基本音質平均來說算比較好的,但操作我個人覺得不太順手,修起來效率沒有autotune高,所以使用率並不算太高,印象中用過的幾次沒什麼大問題,都挺好;

autotune就是很習慣的老夥伴了,很穩定,修大幅度的容易電(點亮共振峰(formant)那個開關會好很多)不過這個電也是它的特色了,做電音用它還是最容易出效果的,目前的最新版本autotune pro為了怕你覺得不夠電,還專門增加了一個classic mode,點亮之後會給你autotune5的音色,也就是非常電了,哈哈。

melodyne我有好多年沒有用過了,以前用老版本的感受是那個聲音只要transfer進去,就變差了,會有種相位出了問題的聽感,並且齒音等一些高頻細節容易失真,和logic自帶的修音功能出來感覺差不多;不過這麼多年沒有用了,人家也更新了好多版本了,現在可能已經改善了吧,最近也看到蠻多製作人在用它。今年黑五我有把它買下來(主要是想用它的DNA修複音的功能才買的)有空了我來試試看現在有沒有改善。


個人認為音質的損傷的多少,取決於偏差的大小,以及不準的那個音的唱法,還有修音技術。正常情況下半音幾乎都聽不出來,超過小二度看情況,有些音切分完聽不出來,有些音直接拉就可以,有時候那個音唱法突然變化動半音就很容易出電音,超過某個度都會有影響的。專業歌手基本上都不太會有太大的偏差,都是在細節方面的微調。

我自己習慣用melodyne,因為我也不常做電音之類的,其他兩個用的不多,所以自己習慣了覺得是比較順手,我反正是更注重聽感,用melodyne做更細膩。所以個人更推薦melodyne。音高顯示+.-多少音分個人覺得挺直觀,本身我也不依賴它自己識別的音高,有些音調到0的標準音高整體聽起來還是有偏差,所以我還是相信自己的耳朵,不需要它自動校對,也不怎麼喜歡Wa的自動校對的功能。我自己不需要看捲簾窗的音高,它顯示固定調不能調調號什麼的我也無所謂,調節奏時值也都方便的,比較習慣它。不方便的是它的撤回只能一步一步撤回,打個比方如果修到第5個音發現第2個音有問題,就得把5.4.3都撤回再修改第二個音,然後修完第二個音再重新修3.4.5,要麼就是重新讀第二個音,反正不方便,Au好像是可以選中一個區域然後撤銷,不用一步一步的撤銷。

總之聽起來好才是真的好。而且每個插件的功能都有優勢劣勢和側重點,看自己的喜好和平時需要達到的效果選擇。用熟練的插件肯定比不熟悉的插件來的快又好。


偏一下樓,看前面都在推autotune,麥樂蛋,我覺得現在而言 wavestune並沒有那麼不好,我做過盲聽對比,用wavestune好好修過的並不比別的差,可能有些差距但絕沒有那麼明顯,如果差別很大應該是用的時候有些地方沒有設置對。就便利性來說,wavestune真的甩其他的好幾條街,你棚里接幾十首唱的巨爛的歌,wavestune效率絕對是最高的。用用看


以前在錄音棚學的是melodyne,確實會產生音質變差的問題,也可能是我用的盜版,正版可能沒有這個問題,因為用順手了,後來買了正版的auto tune,主要做電音用,用他精細化修音因為不習慣,會降低工作效率,又換回melodyne了,最近打算買個正版melodyne,看看能不能解決音質變差問題。


大部分都是autotune 也有melodyne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