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了之後還是聽不明白新聞聯播說什麼,假如買更貴一點助聽器 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比如買2萬一個以上的助聽器,國際牌子的,有辦法能解決嗎?有什麼助聽器推薦


問題的關鍵其實並不在於多少錢的助聽器能幫你解決,而是應該搞清楚更詳細的聽力性質與特點,從而才能預期通過助聽器幫你重新建議好的聽覺能力要多長的時間,以及使用不同助聽器的差異。

「兩個耳朵各50分貝」這個信息並不能全面了解你的聽力情況。通常情況下,我們需要獲得純音氣骨導聽力曲線、言語聽力測試曲線才能對你的聽力損失程度、性質和聽覺言語辨別能力有比較準確的了解。其中,聽覺言語辨別能力越好,戴助聽器提高的效果就越好。

另外,試聽也很重要,起碼讓你知道助聽器能幫助你提高到什麼程度。


如果題主是自行購買直接戴上的,沒有效果很正常,無論買的是多貴的助聽器。因為助聽器是要本人親自到驗配中心驗配的。

每個人本身的聽力情況不一樣,必須經過全面的聽力檢測評估、聆聽需求評估才能確定選擇何種功率、具備何種功能的助聽器。而最最最關鍵的是,驗配師要根據個人的測評結果在電腦上進行助聽器參數調試。所以驗配時一定要跟驗配師溝通清楚,你經常身處哪些場景,希望哪些時候的聆聽質量一定要很高等等。驗配師會根據你的聽損情況和聆聽需求為你推薦最合適的機型,設置最適合你的參數。

所以說,沒有驗配師的專業調試,多貴的助聽器也是發揮不了作用的,選對驗配機構是關鍵。即使聽損情況一樣、用的機型一樣,但是在不同機構驗配會有不同的效果。

按數據分析,題主屬於中度聽力損失(平均聽力損失在41—60分貝),科學驗配助聽器對聽力有很大作用,佩戴效果最佳,並且能保護剩餘聽力,減慢繼續下降的速度。

全國大型的聽力連鎖機構都是跟國際助聽器大品牌合作的,助聽器的品質都有保證,題主可以親自去驗配中心了解。

另外,如果題主的聽力損失已經存在好多年,可能言語解析度可能已經下降了(有個別詞語聽不明白了),所以導致聽不明白新聞聯播和老師說什麼。配了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後,平時要進行語言訓練,多聽多說多朗讀。你可以找家人或朋友幫忙訓練,比如聽他們讀新聞(用手機app聽新聞也行),你再複述一遍給他們聽,直到你都說對意思為止,每天訓練15到20分鐘左右。聽別人講話時,最好盯著講話者的口型,可以加快你對講話內容的理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助聽器方面的資訊,歡迎關注或私信我。


助聽器是由專業的驗配人員以及對應的聽力圖來調節的,價格不是越貴越好,如果感覺聽的還是不行,建議再去當地門店諮詢調試


兩個耳朵各50分貝在很多聽障裡面算稍微輕度一些的。但根據題主描述坐第一排也聽不明白老師的話,可能是言語識別率低,可以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提高識別率。

關於助聽器,推薦去一些門店多看看,多比較,多試戴,選擇合適自己的。不要嫌麻煩,一定要看仔細了,多了解一些相關知識。


聽到不等於聽清,佩戴助聽器都有個適應的過程,剛開始配戴助聽器只能達到30%到50%的效果,時間長了慢慢能達到70%到80%的效果,每個人的適應期也不一樣,有的人適應的快點,老年人相對來說適應的慢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