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4 960x640 領跑手機(當時)
  • the new ipad (ipad3) 2048x1536領跑平板,甚至超過50寸的電視。
  • Retina Mac air pro 2880x1800 領跑筆記本還包括台式機的iMac系列

    高解析度的屏幕會在成本上高出多少?


從技術上來說,蘋果不是第一個做的。但他是把技術和藝術結合得最好、用戶體驗做得最好的。所以你只會對蘋果的印象深刻,而忽視了其它產品。當媒體也是這樣時,就造成了媒體一面倒的宣傳蘋果,所以讓很多人以為蘋果是第一個。

屏幕這東西,其它產品是以其硬體參數做為賣點,而不關心這些參數的提升到底對用戶有多大的影響。

比如 Nokia 時代的攝像頭像素,一代比一代高的嚇人,但是照片效果一樣是爛得要命。

比如聯想時間的筆記本,CPU、內存、屏幕解析度一直在提高,但是你認為他的產品比之三年前有什麼大的改進么?

長此以往下去,會讓用戶買產品時只買參數大的,而忽略了其到底使用了多少先進的技術,以及對用戶產生何種收益。

反觀蘋果,在他的某個產品平台上,如果一項技術有了改進,勢必會有其它相關產品一起演進。所以會讓用戶對這項新技術帶來的改變,感受更明顯。

這一切都是基於視網膜Retina技術, Retina屏幕是一種具備超高像素密度的液晶屏,它可以將960×640的解析度壓縮到一個3.5英寸的顯示屏內。也就是說,該屏幕的像素密度達到326像素/英寸(ppi)。

iPhone上的成功應用,後期iPad和Mac Book上採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為什麼蘋果會這麼在意屏幕的解析度?

因為喬布斯希望在手持設備上可以實現媲美印刷品質的圖像。喬布斯很喜歡書法。從Reed退學後,他去旁聽一書法課,從而著迷於書法和字體。最初Mac電腦漂亮的字體便是出自他在書法課上的設計。 windows後來也使用了這一字體。

Mac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設計師首選的電腦,不過現在也變成了程序員的首選電腦。

對於設計師而言,解析度這種東西自然是越高越好,這樣設計的東西就越接近真實印刷的品質。

而喬布斯一直也想在電子書領域插一腿,電子書一般都是墨水屏,具備無背光,印刷品質的特點,看久了也不累眼,而Retina的屏幕除了背光問題還比不上電子書,在還原度上則不弱。

很簡單,因為蘋果會營銷,消費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不知道什麼東西牛逼,直到老喬告訴他們。

2006年夏普推出的904SH,其屏幕尺寸為2.4寸,解析度達到VGA(640*480像素),算下來剛好是333.3333ppi,完勝iPhone4的326 ppi(當時還沒有iPhone)。

此外日系採用同款屏幕的還有索尼Premier3、夏普935SH、SH-05A、SH-05B、富士通F-03B、NEC N-04A、索愛iida G9、夏普SH001、富士通F-10B等手機,都比iPhone4早而ppi更高

2008年10月發布的摩托羅拉AURA採用了一塊1.55英寸480×480解析度的1600萬色的特殊材質的顯示屏,ppi為309ppi(大概與iPhone3g同時代)

就算是moto與iPhone3gs差不多同時代競爭的里程碑milestone,他的480×854FWVGA解析度3.7寸屏ppi也達到了265,比起iPhone3GS的165 ppi簡直視網膜的不能再視網膜了,iPhone4的326 ppi與之相比也算不得什麼革命性提升,僅僅是技術上的一點進步罷了,只是老喬天才性的琢磨出了Retina300ppi這個營銷概念,從而把iPhone4炒作的炙手可熱。

所以一開始ppi就是Android陣營領先,iPhone4短暫超越了一下,然後迅速就被趕上,從此Apple被越甩越遠。。。只是你的眼睛從沒離開過Apple,所以看不到大千世界的變化而已

至於Retina Macbook pro。。。這要歸咎於win字體渲染的問題,另外還有win上成熟的軟體生態,要保證生態的正常運行就必須有一個確定的硬體環境,不過我印象中RMP之前win還有有不少高分本子的,尤其是日系,懶得找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僅僅會做是不夠的,會做+會說才是王道,正所謂只說不練嘴把戲,只練不說傻把戲,會說會練真把戲。

而且老喬在視網膜這件事上涉嫌忽悠大眾

別相信誇大的宣傳—iPhone 4的解析度沒有高過視網膜。

經營DisplayMate Technologies的Raymond Soneira博士表示,喬布斯說iPhone 4的屏幕解析度超過人類視網膜,是完全錯誤的,他的說法如下:1. 視網膜的解析度是以角度為測量單位—50 Cycles Per Degree(CPD)。1個cycle(周)是1組線對(可識別之最細黑白線),也就是2個像素。因此人眼的視角解析度是每像素0.6分。2. 如果你用一般的12寸距離看iPhone,每寸約477像素(477 ppi)。到8寸就是716 ppi,你必須距離18寸看iPhone,才會降到318 ppi。因此,iPhone的解析度明顯低於視網膜。當然,這是很高檔的屏幕,但你的眼睛還是最好的鏡頭,喬布斯再怎麼扭曲事實也改變不了它。最新消息:NYMC醫學生Gavin Stern寄來一封有趣的電郵,引用如下:整體而言,雖然技術上新iPhone的「像素」數據比不上視網膜,實際使用上,他們(蘋果)可能測試過人眼實際識別的狀況,而那就是他們得到的數據。

視網膜感受體的數據不等於實質解析度的原因有很多:

-輻輳(Convergence):視網膜細胞彼此聚合和連接,降低分辨。-視網膜中央附近:那些視網膜神經節彼此相連。對比增加但降低分辨。-感光細胞之上的一層細胞造成色像差,大部分是藍紫光。因此,眼睛中央部分的少有或沒有藍錐。-眼睛必須不斷移動,以防止感光細胞漂白。你的視覺敏銳度因此減少,但由於大腦的作用,你不會注意到。(Adrian Kingsley-Hughes)

文章引自蘋果iPhone 4屏幕解析度真的超過人類視網膜么?-CNET科技瘋

部分資料參考iPhone 4並非PPI最高手機
請自行google Thinkpad的歷史機型。6年前甚至更早就有超高解析度的屏幕了。
這個有個人主觀印象的原因吧:舉個例子xx:2008年500*500-&>蘋果2009-&>600*600-&>xx2010年700*700-&>蘋果2011年800*800為啥說蘋果先出來?
蘋果用的是LG的lps屏,而且簽了合約,現在只有蘋果有使用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