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利用業餘時間搞副業,多一份收入渠道,就多一份保障。但具體怎麼做呢?

上班族副業賺錢的5種模式

《副業賺錢》一書中分享了五種常見的賺錢模式。

第一種類型:低門檻型。

只要你需要一些專業知識(熟悉甚至熱愛這一領域),有一定資源(有人、有渠道)就可以做。例如代理一些代理費不高的微商產品,有的微商品牌還會建立社群教你怎麼樣去銷售自己的產品。

我認識一個媽媽,很愛給孩子讀繪本,對不同年齡段的繪本很有研究,自己也買過非常多繪本,知道什麼好什麼不好,也經常在朋友曬親子閱讀和分享好繪本。前不久我發現她開始在朋友圈推薦一些繪本,後來才知道她做了一家繪本銷售商的代理。

當然門檻低不代表好做,除了具有專業知識、有渠道,還需要一些綜合能力,比如你推銷這個產品時的文案以及你的個人品牌、朋友圈數量等等。

第二種類型:服務型。

如果你具備一些技能,但是你不具備把這個技能設計成課程以及進行授課的能力,那麼你可以從服務型副業做起。

舉個例子,你很會做PPT,也會幫別人的PPT做美化,但是你不知道該怎樣把這個技能教給別人,那麼你就可以將自己的重點定位在服務他人做好PPT上。

服務型副業的特點是需要一個人具備非常強的技能,比如製作PPT的能力、製作海報的能力、運營社群的能力等等。

第三種類型:平台合作型。

顧名思義,就是藉助平台,與平台合作,實體產品如微商就屬於這類,而知識付費類的產品就更多了。

比如說,你的寫作能力很強,但是現在獨立運營一個公眾號來變現太難了,那麼你就可以成為某個大號的寫手,通過供稿來賺取收入。

再比如說,你的寫作能力很強,同時又具備演講的能力,但是你沒有粉絲,很少人知道你。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打磨好自己寫作課程,去找千聊、荔枝微課這種類型的平台去合作。

還有人做自媒體,有一定粉絲量,但自己找廣告商投廣告比較難,就和廣告公司合作,廣告公司定期給他軟文訂單。

第四種類型:專家型。

如果你在職場工作已經超過五年,並且打算在一個行業或者崗位深耕下去,可以考慮做專家型副業。專家型副業最常見的是,做與你的能力相匹配的諮詢師,也就是諮詢顧問,幫助人們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

這個範圍就非常廣了,只要你在某一領域深耕成為專業人士,並且市場有需求,就可以通過一對一諮詢開始嘗試。最快的就是成為「在行」或類似平台的專家。

如果你不符合平台入駐的資格,但確實又有專業能力,可以做一張海報,在自己的公眾號或者是朋友圈裡定期發布信息,推廣自己,告訴大家自己有這項服務,慢慢積累客戶。

第五種類類型:自運營型。

自運營型副業是難度最大的。

拿銷售實體產品為例,這類產品不是別人家或平台上的產品,而是你自己研發的一款產品。我認識一個朋友很愛做飯,喜歡研究各種廚具,後來辭職和朋友創業,一起開發了一款高顏值的多功能料理鍋,現在都成網紅鍋了。

再拿知識付費為例,我的寫作課打磨出來之後沒有選擇跟平台合作,而是通過自己的頭條號進行銷售,這就是屬於自運營的副業類型了。

搞副業容易踩的5個坑

包括做副業的一些誤區和錯誤心態。

第一,僅僅為了賺錢,去做低價值的兼職

這就是對「斜杠青年」認識片面造成的,以為只要多做幾個兼職就叫斜杠了。千萬不要純粹為了賺錢或者一時賺快錢的副業,你的副業要麼是從你擅長的事情出發,要麼是從主業延申出去,要麼對你未來的成長發展有幫助,同時又能順帶賺錢。所以,你的眼光要放長遠,對自己要有要求。

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說過:「我見到以前的朋友,他業餘做一些兼職,獲取一些收入。那些兼職其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而且對本職工作有影響,既影響他的職業發展,也影響他的精神狀態。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哎,快點出錢付個首付。我覺得他看起來是賺了,其實是虧的。」

比如什麼下班後賣紙巾、擺地攤、刷單、做網約車司機,這類對個人發展而言,低價值的、幾乎是靠時間換錢的副業,其實是性價比最低的。而且僅僅為了賺點快錢,動力不足,也堅持不了多久,很容易做不下去,也很難形成累積優勢。

第二,抱著「主業做不好,寄希望於副業」的心態

如果你主業都沒搞好甚至不及格,副業多半也搞不起來。千萬不要因為副業而誤了主業,最後丟掉飯碗。但如果是想放棄主業的另說。

我認識的很多人,都是主業做得很好,才慢慢去發展副業的。沒你想像的那麼好做,需要的努力不亞於把一份工作做好,甚至相當於一個小型創業。一個人相當於一個隊伍。就拿簡單的運營頭條號來說,就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事情。

第三,沒有時間優勢還要搞副業

有些人會在自己非常忙碌的情況下,還想要嘗試去發展自己的副業,這樣的代價很明顯,把自己搞得很疲憊,影響主業不說,整個人還會很焦慮。我不建議主業上沒有時間優勢的人,還去斜杠搞副業。

特別是一些公司經常996,工作都忙不過來,等好不容易下班,都筋疲力盡了,這種狀態下搞副業增加收入,只能是幻想了。

如果你的主業非常忙碌,並且你有把握把它做成一項成功的事業,在這種情況下,不建議發展副業,這不利於你的整體發展。

我開始搞副業主要是因為對主業已經駕輕就熟了,在完成每天的工作之後,還有較多的空餘時間,在讀書寫作方面比較擅長,於是我把這些空餘時間用來開發自己的副業。

第四,從零開始探索副業

開啟副業,最快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是從主業中做好借鑒和延伸,你不必從零開始探索副業。

你可以盤點主業,藉助主業來發展副業。這樣就不需要再額外去學習一些專業知識。如果你確定自己想要發展的副業跟主業比較吻合,那你可以適當藉助一些主業的資源。比如,你在主業上有一些人脈資源、平台資源等。

最理想的情況是,主副業關聯性強,能和主業形成閉環,能盤活你手上的資源。

第五,過早變副業為主業

常常聽人說,當我們的副業收入超過主業的時候,就可以選擇辭職了。實際上,當你的副業收入有兩三次超過主業收入時,不代表這會是一個穩定的狀態。當你在考慮把副業變成主業的時候,最好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確認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副業收入渠道,即使其中一個沒有穩定的收入,還會有其他的收入渠道。

二是確認副業收入渠道里至少有一個是有固定收入的,比如成為平台簽約作者,每月會有固定保底收入。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辭了主業之後,副業收入會有明顯的提升。

最後,祝大家都能有個理想的副業,做得開心,還能賺錢。

作者 :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多平台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


我是朝8:30晚5:30,就是工作很閑,然後5月份開始兼職賣原產地水果了,還是蠻好賣的,每天都有單子,現在一個月穩定在2000左右的副業收入。


可以試試賣柑橘嘛,我們家自己種,家鄉這邊品種也很多,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賣,利潤在幾塊到三十幾不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