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好多人手機不離手一有閑余就狂刷爽文,年齡階段有小至十幾歲學生,也有大到四五十歲剛學會用智能手機的大媽。而正兒八經的文學類或其他專業學習類書籍從來不觸碰,甚至一看就犯困?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喜歡看網文,和喜歡看文學名著、專業學習書籍的不同點,在於閱讀的目的不同。

閱讀有三個目的:娛樂、提升自我、獲取資訊。目的不同自然選擇不同。在解說三個選擇之前,我想先談談科學家對人類大腦的一些研究。

科學家發現大腦在思考時的消耗是非常大的,這裡說的思考是真正的自我思考,類似於哲學家、科學家提出各自領域的新問題。對於普通人,就是在構想自己觀點時的思考,不是抄寫、閱讀、人云亦云,或完成別人布置的任務,而是在問為什麼並尋求答案時的思考。

這種思考時的消耗,比跑步、游泳時消耗還大。因此人的大腦為了節省能源,就會把自己調整為「省電模式」,能少思考就少思考,能不思考就不思考。有些人,一動腦筋就喊腦袋痛,就是因為很少思考的原因。

就跟水總是往下流,電流總會選取最短的路線,人的大腦也選擇把能量儲備起來,在危急時刻用。身體儲藏能量的方法是長脂肪,大腦儲藏能量的方法就是不動腦。

這樣的結果就產生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

但是人又不同於動物,人是有追求的,就像窮人總想著變富,精神貧乏的人也總想往知識淵博的人。動物的學習靠父母的言傳身教,人類的學習則多了語言文字的傳承,書本是人類經驗的積累,一代強於一代的秘訣就在於書籍記錄了所有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讀書,就成為每一個人都嚮往的事。這就又回到了閱讀的三個目的,娛樂、提升自我和獲取資訊。

娛樂的目的是放鬆自己,不需要動腦。看網文爽文就是為了娛樂,讓自己高興。

我曾經研究過如何才能寫出一篇爆紅的網文,其中的套路非常簡單,就是按照人生理結構,不斷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讓你興奮起來,逐漸沉迷其中。網文的三個核心:YY、代入感、金手指,都是為了滿足讀者的自我滿足感。

這就跟《貧窮的本質》書中的說法一致,越是貧窮的人,越是喜歡口味刺激的食物,對有營養而清淡的食品不感興趣。同樣,越是精神匱乏的人,越是在書中尋找刺激,來滿足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慾望。

有人一定會說,網文中也有寫得好的,他們知識淵博,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

這麼說吧,網文中是有好的作者,但作品就難說了。因為網文是有套路的,沒有三個核心,就沒有編輯和平台會播放,沒有播放就沒有閱讀。何況網文的核心是想像力,沒有嚴謹的邏輯和考證,你以為你看到的就是你以為的?

再加上網文20萬起步,100萬不多,每日更新,質量可想而知。記憶力不好的讀者,看到最後都忘了開頭,你認為網文的作者注水那麼多,還能寫出質量上乘的小說嗎?當然,不能說沒有,但數量極少。

如果拿身體里的營養素來比喻,網文就是糖,吃了讓人滿足,容易上癮,但吃多了壞牙,容易得糖尿病,因為現在吃的很多食物中都含糖。

我也看網文,在沒有讀過更多的好的小說時,網文還算是顆糖。在讀過文學名著後,你會發現網文拙劣的套路中,小說的情節與人物都是那麼的蒼白,再也無法咽下粗製濫造的白砂糖了。

就算是娛樂,還是有很多好的書的,比如錢德勒 雷蒙德的偵探小說,斯蒂芬 金的懸疑小說,羅琳的魔幻小說,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難道這些不比網文好看很多?

獲取資訊就是功利性的閱讀,需要什麼就查找什麼、閱讀什麼,目的性非常強。

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就不會有生活的目標,沒有目標,自然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怎麼會去讀專業性非常強的書籍呢?

專業書籍就是需要非常強的功利性才能學好,邊學邊實踐,才是對實用型書籍的最好學習。

學生上學要讀大量的書籍,這些書籍對於學生來說,如果不是為了考試,沒人想讀。但是為了考試,無論如何都要把書讀懂、背熟,這些教材也是實用型的工具書。

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用到,才學得快。比如一個想要晉陞的人,必須要學會做PPT,那麼有關PPT製作的書籍,對他來說就是必須的。還有編程、PS圖像編輯、語言學習等等專業書籍,都和人們對自身的規劃有關。

就算是興趣愛好,也得有強烈的願望,才能鑽研此類專業領域的書籍。所謂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說的就是這個方面。

想要提升自我,是閱讀中最難的一個目的,也應該是閱讀的本質。那麼提升自我,為什麼要閱讀文學經典呢?

能成為經典的,都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而留存下來的人類智慧的結晶。除了科學方面的專業論述,普通人了解世界的最好渠道,就是從文學經典中學習。

我們可以在文學經典中,以不同人的視角看問題,同時也看到不同人的命運。小說中的人物說的都是現實人物不敢說也不能說的真心話,這是你在真實世界中聽不到的。真實世界的禁忌,在小說中成了人物命運的絆腳石,如鯁在喉,讓讀者清晰可見,也讓讀者不得不反思。

當一部小說合上最後一頁時,你總有種說不清的惆悵,讓你鬱郁不歡,心情壓抑,這就是你的大腦開始思考的時候。因為悲劇,或者說不圓滿的結局,才能讓人記憶深刻。

文學作品之所以經典,便在於,它們帶給讀者的回味和反思。

一個人的提升,必定是他見識更廣,包容多元,存同求異,學會反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些需要大量的文學作品打基礎。

讀網路文學,可以得到即時快樂;讀文學經典,先要面臨閱讀的困惑,後期的提升又無法及時得到反饋,如果不是熱愛,很少有人會選擇。

人類從一出生,就是在逆天行道,如果順應自然規律,那麼每一天都是走近死亡的一天。我們努力掙扎的,就是要多活一天,再多活一天。文學經典,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在擺脫死亡的陰影中的掙扎。

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中,苦難是永恆的主題,他們撕開傷口讓你感到痛苦。你想逃避,你想看到人類社會的大圓滿,寧靜美好和公平公正。你想有金手指,把殘花敗草都點化為金:世界和平而美麗,人們自由而快樂,你擁有財富、美女、權力和至高無上的自由。於是你躲入網文的世界,為自己製造了一個《楚門的世界》。

在我開始讀書時,我的一位同學說,你開始讀書了,你要痛苦了,因為讀書越多越痛苦。我說對,我知道,但我仍然嚮往讀書,我想把這個世界看得更清楚,為此,我願意忍受痛苦。

我不想生活在楚門的世界裡!


謝邀,網路爽文提供的是感官刺激,不需要思考,投入時間立即獲得快感。經典文學或學習類需要沉下心去看,耗費精力。習慣了網路爽文之後,再去讀書就難了。


這個...人各有志,你現在去看《時間簡史》估計也看不下去...嗯我是高中看的,當時是真的狠人啊。

其實這個可能和生活質量提高有關係,人們追求的東西已經不是吃飽穿暖,或者好工作好婚姻之類的了。娛樂成了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空閑時間可能會看電視劇、看小說,甚至是刷其實相當沒意思的段視頻。怎麼說呢,就是打發時間成了一種潮流,就像我現在在刷知乎一樣...

其實無可厚非的,有人喜歡看世界名著,有人喜歡爽文小說,大家都各自從相應的地方收穫了相應的回報,而且也並沒有什麼立場去抨擊批判別人的生活態度不是嗎。


因為網文節奏更快,考慮更多的是情緒宣洩,文學的遣詞造句和意境則需要耐心琢磨推敲,當然很多網文也在改進,也在慢慢尋找爽與意境的結合點


網路爽文滿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幻想,而學習類書籍是一種現實的需要去學習的需要長時間成長類的書籍。坦白一點說,上學的時候你會天天期待上課期待無休止境的作業么?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學習類書籍跟經典文學是兩種東西,兩者讓人看不下去的地方也會不同。

為什麼很多人,尤其看網文能看一整天?這主要是因為兩點。

網文的類型。年輕人想要什麼?刺激、神異、不一樣的生活。而這正正是大多數網文類型能為年輕人提供的東西。這也正是為什麼玄幻、仙俠、奇幻、科幻這些網文分類能大熱,而武俠這些分類就較為冷門的原因。比如目前比較熱門的網文《詭秘之主》就說明了這種狀況。

網文的風格。網文目前主要流行什麼風格?無線風、飛盧風這兩個肯定是目前最流行的兩個網文風格。而巧的是雖然無線風比飛盧風的節奏略為慢上一點,但兩者同樣注重一個字——「爽」。這在提問者你的問題里也有所提及。爽文並非無腦小白文,而是一些能在爽中帶挫,即使主角受挫仍然能利用一些「明坑」帶給讀者「主角快要翻盤了」的信息保持爽感。這種時強時弱卻永遠不斷的爽感正是讓讀者很容易就能看上一整天的因素。


學習類書籍為什麼難以讓人看下去?這是因為學習類書籍大多強調學識的傳承,對內容是否有趣、能否吸引並不注重,導致很多學習類書籍的內容過於單調沉悶、平鋪直敘,那麼對此方面有興趣的讀者才能讀下去就毫不奇怪了。


至於經典文學為什麼難以下咽,這也要從兩個方面去說明。

經典文學風格與現代生活相違。相比於創作於現代的網文,經典文學大多有一定程度的歷史。這就導致了一些經典文學中的寫作手法都不太符合現代這種「快節奏」的生活帶來的快節奏閱讀習慣。其中一個例子就比如《活著》這本余華的代表作就是利用第一人稱 + 較長的敘述才開始一個個梅花間竹的高潮低潮的寫作手法去作為作品的主要手法。這一點導致了目前很多人在現代碎片化的閱讀時間中較難在一次閱讀時間中就從開頭讀到第一個精彩的部分,導致很多現代人對閱讀節奏慢、需要靜下心來閱讀品味的經典文學興緻缺缺。這也是為什麼相對於閱讀經典文學,現代人更偏向閱讀網上的一些「3分鐘讀完xxx」、「五分鐘讓你看完整本xxx」這樣的經典文學概述或者閱讀網文。

經典文學的創意被多次借鑒。正如上文而言,一部經典文學的存在必然會經歷過一些歲月。在漫長的時間之路上,經典文學的一些內容肯定會被被多次借鑒、再創作,而一些當時靠創意成為經典文學的書籍在現代就不太受到歡迎了。比如大劉的《三體》系列小說裡面的創意在當時看來肯定是非常前衛,但在現代網文遍地走的時代而言,什麼三體人、水滴已經不能算是很有創意的想法了。這就導致了現代人會更傾向於閱讀網文而非這些經典文學。

現代社會對寫作能力的不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在現代社會,由於科技的日益進步,一些新型的表達方式,比如語音、視頻這些表達方式的研發,都讓現代人對文字的依賴程度下降。正因為如此,往日在社會中非常重要的文筆、文字表達能力也慢慢被現代人輕視。加上世界進入碎片化時代,用冗長的文字去交流漸漸不能迎合時態。而經典文學正正是非常注重優美、帶有深意的文筆。人們不再需要從經典文學學習文筆,自然也就不再喜歡看經典文學了。


現代人更喜歡看網文的原因大概就是這樣了,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