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瑪格麗特.愛特伍藉由《使女的故事》續集《證詞》,帶讀者重回極權統治的基列城,以《飢餓遊戲》系列作聞名的作家蘇姍.柯林斯,也在故事結束十年之後,出版《飢餓遊戲》前傳《鳴鳥與遊蛇之歌》,把讀者帶到原作女主角凱妮絲.艾佛丁故事要早64年的施惠國,出乎意料之外的揭開了故事大反派科利奧蘭納斯.史諾的邪惡根源。

在出版社的訪談中,柯林斯表示,「史諾成長的時期,社會經歷災難、創傷,但當有人始終向善,為何史諾會成為反派?邪惡的養成究竟是天性,還是環境使然?」

柯林斯在2008年創作的反烏託邦小說《飢餓遊戲》,故事描繪位於北美洲的施惠國首都,為了記取戰爭教訓,每年從各行政區抽選兒童進行殘酷的競技場遊戲。由於小說翻拍為好萊塢電影,加上女星珍妮佛.勞倫斯演出堅毅迷人的女主角凱妮絲,讓《飢餓遊戲》可說成為近10年來最熱門的科幻反烏託邦小說。日前泰國學生運動就借用故事中三指併攏的致敬手勢,表達爭取民主、反對獨裁的訴求。

故事三部曲在2010年結束,如今重啟,柯林斯表示,她藉由筆下虛構的故事來實驗戰爭理論,如果找到適合發揮的角色,她就會寫出來,而人性究竟是本善還是本惡的辯論,在她看來特別適合大反派史諾,「我也曾在《飢餓遊戲》第一章中寫到第12區過去還有一位贏家,我很高興如今再回頭寫第10屆的飢餓遊戲,完成『露西.葛雷』這個角色。」

在前傳《鳴鳥與遊蛇之歌》之中,史諾還稱不上邪惡,只是個迷惘的、家道中落的窮困貴族高中生,夢想未來當總統,帶家族重返榮光。那時施惠國剛打完戰爭沒多久,還在穩固經濟和鞏固政權的時期,「飢餓遊戲」正要舉辦第10屆,政府計畫由首都高中生擔任貢品的導師,參與遊戲設計。對史諾而言,貢品表現攸關史諾的大學獎學金,他卻遇到來自最糟的第12區、瘦弱嬌小的露西.葛雷,彷彿毫無勝算,他卻沒想到,與露西.葛雷的相遇,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柯林斯表示,史諾對極權的嚮往,正是來自他童年的遭遇,以及後來與「學舌鳥」的複雜關係導致的結果,「史諾是個控制慾很強的人,但他卻在故事中體驗了最不受控制的人類情感:戀愛。最後證實,兩者相遇實在不是好的結果。」

但讀者真的會想看一個大反派的成長故事嗎?《鳴鳥與遊蛇之歌》目前在書市評價有好有壞。《紐約時報》書評認為,每個人都知道男主角註定要變成極度邪惡的人,「我們想聽這樣的故事嗎?超想聽,拜託。」

不過也有歐美書評認為史諾並非討喜的角色,而且故事的善惡辯證過於明顯淺白,甚至有書評直指,「沒了原作主角凱妮絲這個『玩火的女孩』,故事就失去火花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