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形勢目前除了緊張還有詭譎。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向美國媒體表示,臺灣「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又說,一旦臺海發生衝突,「不會依靠美國介入」。這兩個論點,與民進黨一貫的立場與態度迥異,也與吳一貫的風格出入甚大,頗引起許多猜測與爭議,甚至綠營內部還傳出對吳釗燮的批判。

無獨有偶,一向在反華上持鮮明立場,並力主幫助臺灣增強軍備、有「反華急先鋒」之稱的美國參議員盧比歐,最近談及臺灣問題時一反常態地表示,中國遲早會以武力奪取臺灣,臺灣是中國的紅線議題,美國需謹慎行事,避免衝突。

這是怎麼回事?先別急著解讀推測,不妨先看一看其他的現象:中國大陸軍演頻頻,範圍持續擴大,軍機時不時穿越海峽中線,有傳言(日本共同社報導)解放軍進行了奪取東沙島的演習。與此同時,美國駐北京大使無預兆地突然宣佈辭職返美;相當湊巧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又與臺灣駐紐約代表罕見地會晤;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以參加李登輝追悼會為由訪臺,蔡英文在歡迎晚宴上表示,「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再加一條,美國在關閉駐武漢總領事館之後,又傳出將出售美駐香港總領事館部分房屋等等。

所有這些現象,單獨看,就像看吳釗燮的談話一樣,都讓人費解,要解讀就必須把它們合在一道,並且放到中美世紀全球大博奕的框架中去看,或許纔有可能看出些門道或脈絡出來。

中美世紀全球大博奕的基本形式與邏輯是:一、中美已雙雙掉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作為老大的美國正在被快速崛起、已成為老二的中國急迫地追趕。幾乎每一個領域,中國對美國都構成了壓力,甚至有些已超越了美國;二、近年來,美國已從方方面面對中國進行了遏制,包括貿易戰、科技戰、香港牌、新疆牌等,但不是效果有限就是反而出現了不少後遺症;三、如此這般下去,遲早美國的霸權地位將被中國取代,而這是從20世紀以來一直就是全球霸權的美國完全難以容忍之事。邏輯上,現在剩下的還有可能把中國壓制下去的唯一手段,就是臺灣牌加軍事牌;四、但美國自忖在西太平洋,美國軍力已無絕對優勢。換言之,美國並不想與中國在西太平洋直接對決;五、於是,剩下來的唯一選擇就是讓中國大陸去面對一場局部但有可能消耗中國國力的戰爭;六、在中國爭取和平崛起並不想面對戰爭的形勢下,唯一能觸怒北京,並逼使北京動武的可能就是去踩北京的紅線──具體地說,即是美國與臺灣建交。

以上分析邏輯並非與川普選戰必然相關。民主、共和兩黨在遏壓中國、確保美國霸權地位上並無分歧。換言之,打臺灣牌以壓制中國並不存在美國民意的問題。但另一方面,臺灣判斷一旦形勢如此發展,完全不能保證美國會否力挺臺灣(除了賣更多軍火),臺灣最終只能成為美國用來壓制中國崛起的手段,甚至還不無可能被中國大陸乘勢藉機完成統一。這應該就是臺灣在暴衝之後不得不踩急剎車的主要解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