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 自己永遠也搞不懂的人

很多事情喜歡按邏輯思考和行動。

一些事情一定要先探其原因(比如這個題目)解決事情盡量有一定的邏輯性條理性

常暗示自己要冷靜,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很喜歡心理,人格,哲學,這類知識。

同時對一些事情很過激,會有一些極端的想法。

多想,經常會想一些不可能,可以說十分離譜過分的事情。

內心很敏感,很在意他人看法,尤其身邊的人,親人。十分在意。感覺走到哪都有人看著你。

害怕很多東西(經常自己嚇自己)

聲響過大,刺激氣味,突然的強光,我都比平常人要敏感,就是碰到了就受不了的那種。

受不了責備,老師 家長平時正常的責備,我就會特別委屈掉眼淚,從小這樣。現在我認為我有這個自控能力和承受能力了之後,有的時候還是控制不住。

為什麼會有我這樣的人。


事實上你就是這樣的人,沒有原因,但這不代表你不可以改變,無論如何你一直在變化著,以至於你這個追問都是通向變化的下一站

心理哲學邏輯思維分析,這些都是理性的呈現,是男性力量的表達,但在這個社會男性往往忽略了內心的女性,忽略了自己的情緒情感,他們試圖複合社會的規則 制定新的規則,這個男權社會就是如此,然而因此內在感性的一面 柔軟的一面 靈動靈性的一面卻被壓抑,以至於在一些國家這些層面是被否定的。對於一個人來說也是如此,理性並不是他的全部,如果他僅僅表達理性就會造成感性的短板,缺乏一種柔和的 細緻的 多姿多彩的靈動之力。

因此就你個人來說,去釋放自己的感性,去嘗試用自己的感覺去生活,去感受每個人,每個事物,去轉變自己的視角,去成為你的世界。理性像是一層可以保護自己的殼,但如果殼太厚重了,人就會覺得沉重,內在感性的力量也無法發展,接觸外界。那層理性的殼適當的發展就好了,而現在你要伸張你的感性。她之所以敏感 害怕宏大 巨大的響動 事物,就是因為她缺乏鍛煉 ,一直被理性保護著,過度保護著

如果你傷心的時候你就可以哭,但你無法因為控制自己不哭,而不傷心,相反傷心的內在小孩還在那裡,她需要理性的支持而不是過度的保護,她需要經歷風雨的自由成長,而不是成為溫室中吟吟自語的花朵


為什麼存在這種人呢?是因為社會上存在一些冷暴力,還因為你自己太過敏感……別人都故意忽略你,不理你,而你又恰好是個好面子,內向的人,不願意向別人傾訴,久而久之,這會使你的心裡產生一些陰暗的想法,甚至這會造成你心裡偏激,有過激的想法。所以,不要總是懷疑自己,不願向別人傾訴,假如你內向,那你就改變你自己,使自己變得開朗,不是每個人生來就開朗,也不是每個人生來就心理脆弱,這都是經過時間沉澱形成的。

習慣,可以使人變好,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無論怎樣,你都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不能失了本心。

講一個例子吧。我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具有真實性的故事。一個女孩子,很多人和她接觸過,都說這是一個非常開朗的孩子,可又有誰知道,女孩是真的開心還是裝出來的呢?事實上,女孩是一直在微笑的。不知道的人以為她很好相處,可是,她卻是一直想死,要不是因為她的母親花費精力時間和金錢給她看病,她不想母親難過,她早就自殺了。所以,不要忽視你身邊的人,每個人都有存在感,你應該讓他知道他有存在感。

可能,你和一個一直不愛和他人交流的人聊過幾次,就讓他對生活產生了信心,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雙胞胎兄弟,不約而同地前後兩天之內登上報紙,哥哥上報是因為他是參議員,為國家作出了貢獻,弟弟第二天也上報了,是因為殺人被判處無期徒刑。

一名記者採訪哥哥:「是什麼促成了你今天的成功?」哥哥說:「我父親好賭,回家後常常醉酒打人。」然後,他嘆了一口氣,說:「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我能怎麼辦?」下一句沒說出來的話是「我只有靠自己努力奮鬥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

弟弟也接受了採訪,他無辜地說:「我父親好賭,回家後常常醉酒打人,」接著,他也嘆了口氣,說:「在這種情形下長大,我能怎麼辦?」下一句沒說出來的話是「這不是我的錯,全都是因為我有個這樣的父親」。

在同一個家庭中長大,不同的思維模式,決定了兩種不同的人生。

自古以來,人們想的不一樣,表現的不一樣,經歷也不一樣,所以,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人們會存在不同,為什麼一些人更聰明或者品行更佳,是否有某種東西讓這些人永遠和別人不同,關於這個問題,《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坐鎮美國亞馬遜心理學暢銷榜10年,是比爾·蓋茨撰文推薦的,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即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分別對我們人生的不同影響。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的作者是卡羅爾·德韋克,卡羅爾·德韋克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傑岀學者之一,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威廉·蘭斯福德心理學教授,現任斯坦福大學路易斯和韋吉尼亞·伊頓心理學教授,代表作有《自我理論:它們如何影響動機·人格與發展》。

固定型思維模式VS成長型思維模式

卡羅爾·德韋克通過20年來的實驗和研究發現,在問題足夠簡單時,大部人都可以搞定,而當問題逐漸變得複雜時,不同的人在解決複雜問題時會出現不同的思維模式,一部分人開始逃避解決這些問題並找借口為自己開脫,有的甚至直接放棄解決這些問題,另一部人則認為困難是可以突破的,經過學習,努力,問題總能得到解決。

她把前一種思維模式定義為固定型思維模式,後一種則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卡羅爾·德韋克說:「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急於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擁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德,以及普通的個性,那麼你最好證明你自己能夠在這些方面達到正常水平,不能讓自己在這些基本的特徵方面看上去或者給人感覺不足。」

就比如前面故事中的弟弟,在遇到問題和挫折時,就啟動自我保護模式去外界找原因,退縮放棄,消極地否定自己,認為自己的失敗都是別人造成的。

而哥哥在同樣的環境下,表現岀來的堅強和堅韌不拔,把困難當成跳板,就是我們需要培養和具備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卡羅爾·德韋克說:「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堅信,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

當萊特兄弟一邊經營自行車行,一邊動手研製飛機時,人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甚至覺得這簡直就是個笑話,面對人們的質疑聲以及研製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萊特兄弟不僅沒有放棄,而且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飛機得以研製成功,而且很快成了時速最快的運輸工具。

愛馬孫(Emerson)說:「偉人、高貴人物的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的堅韌的意志,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至克勝阻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

藝術才能是天賦嗎?

人們對所有事物的反應,包括看法和行為,都是由思維模式衍生出來的,不同的思維模式,不同的信念導致了不同的想法和行為。

對於藝術才能人們普遍認為是上天賜予的,也只有擁有這種天賦的人適合去學,而卡羅爾·德韋克卻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畫畫。

以《用右腦繪畫》為例

左邊的是學生們剛進入培訓班時的自畫像,右邊是五天的課程結束後他們的自畫像

看了這幅畫作對比,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這些人看上去都沒有什麼藝術天賦,卻能在短短几天的培訓之後,畫得有模有樣。

事實證明,有些人可以通過少量或零星的培訓能做到某些事,並不代表他人在培訓後做不到這件事,只要努力,有時甚至會做得更好。

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8歲時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學戲,這位先生反覆教他,他始終學不好,先生見他進步很慢,就說他不是學戲的料子,便不想再教他了,臨走時,先生對梅蘭芳說:「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我也沒辦法。」

先生的話像針一樣刺痛他的心,不禁在心裡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我真不是學戲的料子嗎?」梅蘭芳不甘心,於是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戲。

後來,梅蘭芳進了一個叫「雲和堂」的戲班子拜師學藝,「雲和堂」的吳先生對弟子的要求十分嚴格,對梅蘭芳也不例外。

一次,吳先生教梅蘭芳練蹺功,吳先生搬來一條板凳,上面放一塊磚,讓梅蘭芳踩著半米多長的高蹺站在磚頭上,並要求一次要站半柱香的時間,開始,梅蘭芳一站到那麼高的地方,心裡就很慌張,站一會兒就腰酸腿疼。

梅蘭芳為了練出過硬的功夫,硬是咬著牙堅持著,連腿都站腫了,練了一個秋天,梅蘭芳的蹺功大有長進,吳先生連連稱讚,但梅蘭芳並不滿足於此,想方設法使自己的蹺功更上一層樓。

正是憑著這種玩強的毅力,梅蘭芳從小打下了紮實的京劇表演功底,成為一名蜚聲海內外的京劇藝術大師。

在每一份榮耀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辛勤,在每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後,都有人為此付出了無盡的汗水和淚水。

卡羅爾·德韋克提出:傑出的人擁有的另一項特別的才能,就是將人生中的挫折轉變成為未來的成功。

怎樣表揚孩子效果好

表揚孩子,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用到的手段,父母希望通過表揚孩子給予他們持久的自信心,事實上,在具體的實踐中,這樣做往往事與願違。

因為家長隨口的誇獎,讓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個地方做得好,值得表揚,長此以往帶給孩子的不是自信,而是自負。

比如,孩子在某次測驗考試中得了100分,媽媽與其豎起大拇指表揚孩子真聰明,不如誇他努力,讓他明白要想獲得好成績,就得有所付岀,這樣,孩子會更加勤奮努力,也樂於接受困難的挑戰,孩子才不會成為讚揚的奴隸,他們也將擁有一種可以建立和修復自信心的終生有效的方法。

成長型思維模式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都至關重要,卡羅爾·德韋克有一項針對143位創造力研究人員開展的調查,關於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大多數人觀點一致――成長型思維模式產生的這種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精神。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東西,就是不斷成長,一個人唯有不斷成長,才能擁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準則,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而真正獲得和感受到幸福。

其實,讀一本書就是學習、成長的開始,從書中借別人的經歷、智慧思考自己的事,《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讓我們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並有意識地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成長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還是認知問題,沒有看透社會運行規則,一般來說完美主義者都是內心極度脆弱的,像我這樣破罐子破摔的人依然厚顏無恥的活著。


話不多說,你這種情況 如果通過自己改變的話,需要不少時間,而且期間不能遇到過大的刺激,否則容易產生極端的負面情況發生。 所以最快的方法是去諮詢專業的心理醫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