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 中國文化 儒家思想 國粹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不排除有些個別的例子是如此的,可是縱觀來看無疑這個結論是不成立的。

我們總是充滿著一種烏託邦式的幻想,東亞儒家文化圈似乎順理成章地映入在我們的腦海里,甚至過於片面地誇大了中華文化對於其它國家的影響。

當然,不需要多麼形而上的闡述,簡單舉幾個例子就好了。

例如象徵大和精神的「SAKURA」,漢字寫作「櫻」。「嬰」字具有纏繞、環繞的含義,中國人看到櫻花環繞樹木盛開的整體景象,創造出「櫻」這個字來。那麼在漢字傳入日本以前,發音為「SAKURA」的稱呼是什麼意思呢?在日語的古音中,「SAKU」是裂、割等「一分為二」的意思。「RA」雖然在「和名抄」等書籍中寫為「佐久良」,但大概與「野良」(NORA)等詞一樣,只是調節語調或者表示某種狀態,表達「SAKURA」真正含義的是「SAKU」。古代日本人看到櫻花,稱之為「SAKU」,大概眼睛注視的是花瓣。櫻花花瓣的邊緣有小缺口,呈M形。花瓣的前端一分為二。就是說,大陸的中國人看到的是被粉紅色的花團錦簇所包裹的櫻花樹的整體形象,而島國的日本人則把飄落的一片花瓣放在手掌裏,凝神注視花瓣的尖端。

以及我們都熟悉的餃子,中國人把餃子當作主食而日本人則是把餃子看做一種副食,所以日本人會點餃子配米飯。更不用說日本人更喜歡煎餃而非我們相對大眾化的水餃。

學術一點的話可以閱讀溝口雄三所寫的「李卓吾·兩種陽明學」。其中論及一個概念「赤子之心」,中日之間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事實上在李卓吾的理念中赤子之心是以人生來慾望為前提的。

固然中華文化在歷史上影響了周邊的一些國家畢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其是具有先進性的,可是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地理環境與歷史文化。切不可一味誇大中華文化對它們產生的影響。中華文化歷史上也是被外國文化所影響著的,像印度文化特別是佛教的思想時至今日都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尋覓到蛛絲馬跡。

一方面不用妄自菲薄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都消失殆盡另一方面也不要充滿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要尊重每個國家自身的文化和貢獻。
在我們身邊的都是日常生活,到了國外,就算廁所都會讓我們覺得很有新意!

謝邀。

第一,我在多個回答中說過,日韓(傳統)文化並不等於中國傳統文化。

如果有人說這兩者相等,我想不只是我,稍微瞭解研究本國文化的日本人和韓國人也會想:什麼鬼?so,首先,國人出去看到的,是別人學習模仿借鑒之後的東西。硬要說那是中國文化別人可能不會覺得你無知,而是覺得你無恥。(日本可能好點,仿製品他老老實實說是仿製品,韓國呵呵)

吐槽一下,韓國王宮真窮酸,目測沒有大觀園好看……

第二,中國人為什麼傳統文化流失得快。

因為中國人太務實了啊親。很多傳統文化、技藝為什麼消失,就是因為它是過時的,發現了更好的。

比如從前的窯變,一批大概只有一兩個成器,能出來就是精品,現在電腦操控成批生產;還有各類抵擋寶石,現在開採優化工藝特別厲害,很多老器物上的瑪瑙之類的,在現在人眼中其實都不值錢。我一直不喜歡漢服。明顯不合時宜,那裙子穿著能自動掃街了。相比而言,陝北東北大花襖都比較好,旗袍也是做了改良。加上中國文化本來就有很多糟粕的東西。事物發展總是由興起到強盛再到衰敗,中國的傳統文化到清末已經變成了一個「什麼鬼」的狀態了。現在的人未必比百年前新文化運動的人優秀(當年一批大家真正學貫中西,現在初中生都不一定能寫出當年小學生的作文),只遠遠看個朦朧的形態就說好是不對的。

以上,不要因為我們不「復古」就詆毀國人。在近代化的過程中,日本也是這樣的,甚至於西方諸國都是這樣的。

雨果當年罵英法聯軍不要臉,感嘆人心不古;日本的脫亞入歐論到現在仍然有一定的市場。我們只是發展比較慢,現在纔到這一步而已。等到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再來談文化追求。日本的文化復興也是六十年代戰後奇蹟開始的。
首先這個問題得分兩個來回答 一個是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去外面 還有一個是為什麼韓日能繼承並發展中國的文化。第一個問題那得根據我國的歷史發展。你也應該知道改革開放的影響 再加上經濟全球化 還有國內的廠家不給力 就應該知道了為什麼中國人願意去其他地方。文化的話 好像大革命那時候就把舊文化徹底打爆了 現在中國文化框架也不知道有沒有建立起來 那當然我們的傳統文化並沒有很好的全面繼承下來 而且根據現在的教育制度 我想應該還要很久才能把文化這個問題給解決掉 而韓日它們則是因為漢唐那時候繼承了我們的文化。而且它們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國的番國 很弱小的 也正因弱小沒人打他們的注意所以它們的文化就這樣發展了
韓國就算了,連漢字都廢除了,現在都是抄襲歐美的流行文化加上日本公司的運營模式。日本算是傳承了中國文化,很多在中國找不到的文獻在日本可以找到,儒家的人際關係,各種匠人,插花,茶道,太像中國古代了
新文化運動和文革沉痛打擊了傳統文化,改開又引來西方思想,遂成現在的情況。要說倭棒,其實倭棒文化不等於中華文化,先說日本。日本的核心思想還是他自己的天皇和神道教,漢學只是補充,與核心相左的他根本就沒有學。韓國學的漢學流於淺表,典章制度禮儀建築飲食衣服,不過爾爾,不能深入思想內核。中國人現在屬於批倒了漢學,但實質上殘餘著漢學思想,總覺得自己不太對勁,所以會產生中華文化的精髓在倭棒身上身上的感覺。其實不是,仔細對比三者,你就會發現他們遠不如我們有內涵。現在的中國人正在被西化,又有重新漢化的趨勢。據我所學來看,我認為漢學倫理比西學倫理好很多。當然科學方法的是他們要好。有的人認為傳統文化封建保守,不能為用,其實不然,西方文化是一脈相承發展起來的,而漢文化被滿清打擊,被新文化運動打擊,被文革打擊,被改開打擊,根本不能連續發展,甚至不能發展。結合當今,重構漢文化,引西學為我用,是最好的辦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