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朋友從小到現在一點都不粘人,他基本都是我和奶奶帶的,不管我和奶奶誰跟他再見他就再見,從來沒有像其他那樣哭著鬧著要你們的,出去幾天不見也無所謂,是生性淡薄嗎 (小男孩)


孩子的這個情況應該是孩子比較聽話,如果孩子正常的粘人才有可能是身體不太舒服,所以每個孩子的一些性格之類的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自己也不需要過分擔心。


我以前以為我小時候是天性孤獨寡淡

長大後後來我才意識到只不過是我沒有遇到能讓我天然上有好感的人罷了

這份好感如何定義?

以一種當時狀態下我能接受,並且正向鼓勵,正向引導,沒有欺騙的友善溫和

或者說有共同愛好,或者知識豐富能引領我在感興趣的地方前進的人

小孩子不是不愛學習,他們更喜歡舒適的學習,擴展認知

活潑好動好奇本就是一種旺盛的求知慾

當然如果你天生氣質就不太令人親近,思維僵化偏向成人,還真的很難和小孩子打好交道。


我們家小朋友在2-6歲的時候也不粘人,跟奶奶也可,跟媽媽也可,跟外婆也可……甚至連去幼兒園的分離焦慮症都沒有。

不過我沒有貼標籤,當奶奶開玩笑說:「你是沒心沒肺!」,我說「我們是跟誰都親!」。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自己的生長軌跡,自己的情感走向,我們為人父母可以定義眼下他的行為,卻不能定義他的未來。不粘人的孩子很獨立、有安全感,行為謹慎多思。

對待這樣的孩子,要精準識別他的情緒波動,引導表達,溫柔開解。因為我個人覺得不粘人沒有問題,情感隔離有問題。

另外,我們雖然之前不粘人,可反而在6歲後開始粘人了,經常表達希望我別去上班。呵呵!所以,別擔心,說不定他的粘人期會滯後。

——————

關注我吧,讓我們一起看見孩子,看「懂」孩子!


不一定,每個小朋友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我家孩子也不粘人,只要提前跟他溝通好,他都不會再黏你。

但是可以觀察下等你回來時他是什麼反應。有的小朋友的想法是既然說好了要走,再哭鬧不會改變現狀,所以平靜接受。但當你回來的時候他就會特別黏你。

還有的小朋友比較獨立,比較開朗,不會粘人。我覺得不要給孩子貼標籤,要觀察溝通他的想法,多多了解內在,不要只看外在表現。


孩子依戀存在三種類型:

1 安全性依戀 這類孩子與母親在一起時 能安靜玩玩具 當母親離開 明顯表現不安 立即尋求 母親回來後 很容易撫慰 平靜下來。

2 迴避性依戀 這類孩子對母親在不在場都無所謂 母親離開 很少緊張 不安 當母親回來時 也不予理睬 自己玩自己的。這類孩子對母親並無形成特別親密的情感,是無依戀型

3 反抗依戀型 就是別彆扭扭 不順南不順北型 是矛盾依戀


從我的專業角度來看,孩子不粘人首先是因為安全感沒有構建好。

你可能要問了,孩子粘人是安全感不好,怎麼孩子不粘人也是安全感不好呢?

一般情況下,安全感缺失有兩種表現方式,一是粘人膽小,還怕見生人;另一種就是「走極端」,獨立不粘人,誰離開了都不哭,誰都不追,因為在孩子的潛意識中他會感覺到:我粘你們也沒有用,我乾脆就不粘了,就自己一個人呆著得了。

第二個方面,我們還要考慮到孩子是否有自閉的傾向。

如果是自閉傾向的孩子,他沒有與人產生互動的這種連接,他就更習慣自己一個人呆著。

但是,由於題主沒有描述這個孩子的年齡、認知水平、語言發展水平、邏輯思維能力等等,所以我沒有辦法判斷孩子是不是有社會交往的功能性障礙或者是自閉症的問題,只能把這種傾向表達出來。

最後,打個小廣告,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跟葉子老師學感統」,和你分享有趣又有料的感統知識!

跟葉子老師學感統

有些人就是天生在情感上比較冷淡


基礎情感沒建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