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A 大調給人的感覺是激昂有衝擊力

類似上面的形容。


在精確的十二平均律下,各個調的感覺不會有任何的不同。所謂「氛圍」是在十二平均律普及之前,主要樂器按照純律或者五度相生律調節的副產品。

舉個例子:純律下,一個八度內12音的頻率比是:

[公式]

這時,不同調的音階的頻率比就會有一些微小的偏差: [公式]

在這個例子里,相對於C大調的音階來說,F大調的VI級音偏高一點,而D大調的II級和V級偏低,VII級偏高……這種偏差應該就是導致「各個調感覺不同」的主要原因。


首先這個絕對不是玄學。其實有三個因素,好像還沒看到說全了的。

然後要區分音名和絕對音高,前者是一個符號,後者是它所表示的一個頻率值。音名相同不代表音高相同,反之亦然。只有確定了標準音和音律,才能確定任意一個音名對應的絕對音高。

音高

絕對音高本身就會影響給人的感覺,因為人耳對不同頻率的敏感度有差異。所以對於相同發聲方式的樂器,不同音高的頻譜分布被人耳的響應曲線修正之後的結果也不同。

所以不但A大調跟C大調不一樣,不同標準音的A大調(例如A440、A432之類的)也不一樣。這個跟音色、音律都沒有關係。

音色

巴洛克時代的音樂是A415,當時的A約等於現在的Ab。那麼能說把當時的A大調音樂移到現在的Ab大調就完全一樣了么?當然不能。

樂器製造一般是跟著音名走的,而不是絕對音高。很多樂器不同的音發聲方式有細微差異。例如小提琴的四個空弦G3、D4、A4、E5更加明亮通透,這個在頻譜上也有所反映。

音律

不是所有樂器都通用十二平均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鋼琴玩家不要想當然地以為別的樂器都跟鋼琴一樣,何況即使是通用十二平均律的鋼琴也可以調成非十二平均律。對於這些音律,每個調色彩都不同。

例如瓦氏調律(Vallotti Temperament)中,每個調的三個大三度以C大調的最為接近純律(最和諧),隨著調號增加,越來越偏離純律,越來越不和諧,直到F#/Gb大調的最不和諧。

很多民族樂器都有自己的特色音律。例如尺八,它的Eb比十二平均律的要低好幾十個音分,色彩非常濃重,沒受過訓練的耳朵都能聽出來。

以上三個因素造成了每個調有自己的個性。

每個人怎麼解讀是高度主觀的,且有文化因素在影響。甚至一部名作就能影響後面幾百年的文化。

貝多芬把c小調與「悲壯」的感情聯繫起來了,之後只要在乎這件事的人就沒有不同意的。莫扎特的「悲壯」是g小調。古爾德說自己「是一個f小調的人」。總的來看降號調似乎都被認為比較悲(悲。

貝多芬的《月光》也啟發了一堆人開始用c#小調寫作,特別是肖邦。

至於筆者是怎麼解讀的,說出來實在羞恥。大家應該多到作品裡面去體會,少說話。因為門德爾松說了:音樂永遠是比文字更接近靈魂的東西。


關於音律、音分的詳細解釋可以看這一篇:

如果用計算機生成和弦,是否可以使用更通用的表達方式,而放棄樂理中定義的特殊和弦??

www.zhihu.com圖標

這題我看過!

幾年前的一天我一位老師在課前彈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的展開部,完後還告訴我們他在感受降A大調甜蜜的感覺。我當時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不同的調高居然也會有特定色彩?

幾個月後在看理想頻道的《呼吸》里發現了有幾集講過這個東西,感覺如獲至寶,都記在了小本本上…

第六集《鋼琴的原理及C大調》里就講過C大調

在第十二集《大自然及音樂的調性》里也集中地提到過,我還是把裡面相關內容碼下來一部分吧:

F大調就代表著我們平常看到的大自然,像田園那種,都是F大調;d小調就是它的反面,大自然變了臉的時候…

降A大調和f小調,降A大調代表愛,那換小調就可能說失戀了…

降E大調代表的是英雄,然後它的c小調就是英雄的反面,就像是悲劇…

當時我覺得這好厲害啊,各個調高居然還這麼具體的形象,而且我還感覺不到…還是一個都感覺不到(完了我沒天賦我涼了???)

再後來我考古到了柏遼茲的《配器法》,裡面有半頁也講到了這個東西,覺得這個東西也許真的是玄學,而且還是每個人玄的不一樣的那種

雖然上面說值得商榷,我覺得柏遼茲能講出這麼多也是不容易啊,七個升降號以上的調都有…那麼問題來了我究竟該聽誰的。

我當前看到最喜歡的評述是舒曼的,在《舒曼論音樂與音樂家》里收錄了這麼一段:

雖然我也不知道關於這個問題的真理是不是在中間,但至少我覺得這個答案很溫柔。

還有!我真的知道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均分十二份(?_?)


我同意在十二平均律下,每個調從客觀來講,不會有任何的不同;

在其他律制中,不同調也僅有音之間比例上的不同而已。

但「氛圍」「感覺」,是絕對主觀的形容詞,所以它並沒有具體的原因,也沒有值得被科學地、客觀地討論的意義。

我支持探討每個人對不同調性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並分享出來;但是很反對把它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試圖被創造出統一標準的物理現象來描述。

這裡引用 @西蘭花Arcan 在問題「如何看待古典音樂的文學化情感化描述?」的回答:

「音樂根據其本身的特性而言,是無力於表達任何事物的:一種感情,一種態度,一種心理狀態」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我的生活紀事》,1935年音樂本身絕不可能表達任何具體事物、任何風花雪月的具體意象或深刻的哲理和思想,說得更露骨一點,音樂本來就是依據規則堆砌音符的遊戲

再引用 @徐佳鑫 文章《自我意識只是另一種勤奮》里的一句話:

意識絕對不是憑空產生的,你在某刻的突發奇想,都是有相應的記憶作為底層概率分布的支撐——記憶結構決定了認知傾向的概率分布。意識,只是概率的外化表現而已,你不能控制客觀自己的想法,就像你不能決定一個骰子落地時朝上的是幾。你無法像挑蘿蔔揀菜一樣決定某個時刻自己產生什麼樣的可觀照的想法。

因此,你是無法控制你對某個調性情感化的理解的。

你對某個調性的這種理解與感受,是與你與音樂有關聯的記憶、閱歷、成長、人生經歷有關的,這些環境多種綜合因素構成了你對某個調性的感性化理解,這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來解釋,為什麼某一個調性是這樣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只是你的感覺而已。

但也請好好珍惜和享受這種感覺,畢竟它是屬於你獨有的體會,是屬於你一個人的精神財富:P


---20.4.4更新;4.17小幅修改---

先表明一下,單從客觀原因來看的話,許多人已經回答過了,只要是對於十二平均律的情況下來說,它們本質上沒什麼區別。但是這種呈現的不同氛圍,是和一個人自己對某種調性音樂的理解和印象有關的。注意有【印象】,不同調性上的大調所感覺到的氛圍差異,實際上就是【印象】的差異。不同人對不同調性的印象可能會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不會所有人都完全相同。

我的這個回答是站在音樂聽眾、非專業人士的角度和主觀因素談論的。我也就是比較喜歡音樂,但是非專業,樂理之類的東西也只是在網上自學了一點,沒有上過音樂班之類的專業訓練。我個人認為自己的相對音感還是可以的,不過絕對音感並不太行,如果給我一個曲子讓我判斷它是處於哪個調上,我大概要稍微推一小段時間才會說出來。

我這樣的感覺可能是基於個人的音樂經驗逐漸形成的一種【直覺】,並沒有什麼比較科學的根據。從這點來看,這個直覺的主觀因素一定是有的。(比如對我來說,同一首曲子的E大調和F大調,雖然整體音高只差半音,但我聽起來確實是能感受到直覺的差異,所以我下面說的 不同大調的感覺我用了很多不同的但是意思相近的詞語來表示。)不過即便是專業人士,對於不同調性的音樂應該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印象,只不過因為專業需要,就要忽略掉這些次要的因素,所以會說「一點區別都沒有」。

就像如果你之前聽過一首E大調的曲子並且記憶深刻,加上自己有一定樂感的話,你自己就有可能對E大調形成一種特別的直覺,而且這個直覺的具體感受可能跟你聽過的那首印象深刻的曲子的內容風格有一定關聯。

---原回答---

這個應該是因人而異的吧。當然說的是曲子旋律整體的感覺,不是說調式本身的色彩。(而且對我來說把曲子移到什麼調上,旋律整體的感覺就跟我下面說的這個調的感覺相差不到哪裡去。)應該是跟自己聽過的哪些調的歌曲,整體上就有這個感覺。

但是大調的大體感覺一定跟"happy"相關,這個是達成共識的。

我個人的感覺:C大調平穩幸福,D大調寬闊莊重(但是對我來說happy end的感覺沒有C大調強),E大調有夢幻感,F大調明朗活潑歡欣【我個人感覺最突出的】,G大調亮麗(但是我覺得有的偶爾會有淡淡的憂傷w),A大調清新流暢如海,B大調是快活的思念,Db大調同時有思念和追求,Eb大調是文靜的歡欣,Gb大調輕鬆歡快(對我來說感覺和A大調也比較相似,但絕對跟G大調不一樣),Ab大調不太好表述(以前沒怎麼把曲子移到這個調上聽),Bb大調快活明麗。

如果換一種表述方式就像這樣:【想像一片大自然】C大調:花草,D大調:天空,E大調:風,F大調:果實,G大調:光影,A大調:海洋,B大調:蝴蝶,Db大調:山巒,Eb大調:平原,Gb大調:白雲,Ab調有點像樹林,Bb調:小溪。其中C,D,E,F,G,A大調的感覺我是比較確定的。

(不知道我是不是對F大調情有獨鍾,我聽F大調的明顯覺得比其他的很多大調要更歡快,尤其要是我先聽G大調的再移到F大調就感覺更耐得住了xd)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