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覺得有很多很多人和事都是不可原諒的,你們怎麼看


人家有人家的「誠覺」,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誠覺」。又不算什麼警世箴言。

老人家散步回家,天氣好得很,景色也妙極了,心情一好,頓時感覺——「世事皆可原諒」。詩很好。

此外,木心也不是覺得「世事皆可原諒」的。你看他,聽說丹麥海的女兒雕塑被醉漢鋸掉了一隻腿,直呼「但願丹麥沒有廢除死刑」。他像是能原諒這事兒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忍受不了的東西,這是真性情。別被人家一句話就帶跑了。


這句詩出自 木心的《傑克遜高地》,我看第一遍就被這首詩治癒了。

我們活在社會中,就必然遵守社會的規則和評判標準,道德也好,法律也罷。我們在社會實踐中無時無刻都在經歷著真實的「喜怒哀樂」,情緒一上來,我們會把眼前的事當做最大的事兒。那些違反了社會公約或者我們自己標準的事,我們常常會怒火中燒,覺得那是絕對不可能原諒的事。

拿我自己來說,從小時候特別想要自行車得不到,到長大後特別喜歡一個人,他卻不喜歡我,身邊出現了太多不公平的、叫人傷心的事……小時候的我,會恨父母為什麼不給我買車子;長大後的我,在夜深人靜討厭那個人的同時討厭自己 ;對那些事情深惡痛絕。「世界為什麼是那樣的?我絕不原諒! 」

執念就這樣一點點積累起來,對世界的、也有對我們自己的。

但木心的這句詩讓我突然從這些執念里跳脫出來。這首詩前面的部分是這樣的∶

那天有陽光、有樹蔭、還有鳥鳴聲,我們走著、走著,晚些時候,天光也慢慢變得舒和,直到夕陽落去,周遭都暗了下去,世界是那麼安靜、慈祥。世界好像一個安詳的老人,歲月給她的都藏在了皺紋里,但她的臉上露出的平和從容好像包容了這世間所有好的、所有不好的。

我們活在世上,于山川萬物,如同螻蟻; 於日月星辰更如同沙粒;於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所經歷的甚至不過是歷史中的一滴水。不管生前我們是奴隸還是國王,都要走向死亡和覆滅。

這樣我們還執著什麼呢?

這時候,我們才跳脫出世俗,成了「世界」——好像我們就是上帝,最寬容、最仁慈,可以包容萬事萬物、原諒所有。

原來我也可以原諒過去不完美的自己,可以原諒當時父母不給我買自行車,可以原諒那些不公平的事情。獲得的是內心的平和,重新覺得生活可愛。

「不知原諒什麼,誠覺得世事盡可原諒。」


「從某種意義上講,任何形式的人生哲學、人生理想都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它都以一種摒棄了無數個別的現實生命現象的抽象方式或多或少的構成與生命需求自身的某種牴牾乃至背離。」


人的一生很短暫,何必計較太多呢?好人自有好報惡人自有惡報!


用情至深而已,覺得年紀大了的用情。


因為有些事情已經過去了,或者說沒有辦法了。就算你不可原諒。過去那麼多年,於事無補了。


很多事情不可原諒,但時間一久那種恨或者痛就淡了,慢慢地就不在意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