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地產八卦女

1st

不得不說,最近地產圈風聲鶴唳。

先是某龍頭房企被傳發報告,然後是河南房企抱團組成不降價聯盟、成都高新區對某房企限制融資、房地產板塊股票和債券大跌......這一系列不良信號的出現,大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

而在這風雨背後,是「三道紅線」政策效應的持續發力。試想如果沒有三大紅線,上述房企勢必沒有這麼大的資金壓力,也就不會出這麼多幺蛾子了。

對此,萬科董事長郁亮甚至認為,今天「三道紅線」的出台,影響力不亞於2002年的土地招拍掛制度。它改變了行業的遊戲規則,所有的房企都歸零到同一起跑線。房地產管理紅利時代,已經來臨。

2nd

然而,當我們仔細去分析「三道紅線」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無論是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還是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這樣的「三道紅線」,在其他行業里,都可以說是比較寬鬆的要求。

那麼,為什麼獨獨在地產行業里,「三道紅線」卻像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一樣,引發這麼多波動?

這是因為,中國的各大房企、銀行、投資人、政府和客戶,往往只通過營收來判斷房企的規模大小,進而影響自身對該房企的決策判斷。

吳建斌曾在《我在碧桂園的1000天》里說,在這個時代,房企需要有規模,有規模才有更多的紅利,在行業內才有地位。

因此,雖然用營收排名比較虛,但這個指標簡單明了,房地產上下游各方都樂意接受,再加上數十年來房價一直「穩賺不賠」,所以大多數房企就極力加槓桿、擴規模、重營收,甚至有時候明知不賺錢,也要冒著巨額風險上規模。

3rd

剛才我們說了,很多房企重視營收和槓桿,卻忽視真正有質量的增長和運營,即便穩健如萬科,在王石離開后,萬科很快拋棄了原有的輕資產重運營的思路,走上了攀比營收的道路。

那麼,在地產界,就真的沒有不單看營收,而是在資金管控、產品、人力、戰略、利潤等各項綜合指標上都非常重視的房企呢?

還真有,它就是華宇。

對於華宇,說實話在地產這個行業,華宇創立距今已經有37年了,比萬科還大一歲。雖然營收規模比不上頭部房企,然而,作為一個老牌房企,能夠37年穩健發展,而且現在還呈上升發展趨勢,這絕非偶然。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在前一段時間,華宇披露了其2020年半年報,讓我們得以管中窺豹這家少見的不上市的百強房企。

▲從資產規模看,華宇的總資產和凈資產雖然不像其他房企那樣爆髮式增長,但每年仍舊保持著可觀的增長率。
▲從盈利指標看,華宇的簽約收入和預收賬款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但是毛利率和凈利率仍舊高企,說明華宇的業績增長並非依靠有著大量利息支出的「堆槓桿」,而是實打實的自發內生性增長。

▲從發展布局看,華宇主要圍繞長江經濟帶和大灣區布局,二線及以上土儲佔比達97%,其布局思路顯然非常穩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剛才說到三條紅線,華宇作為一個不上市的民營企業,其財務自律程度確實是目前地產行業里堅守比較好的:

半年報顯示,華宇集團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59.5%;凈負債率為77.1%;現金短債比為1.12。面對「三條紅線」,華宇集團無一踩線。

顯然,這樣的財務指標,已經優於很多上市房企。比如華宇始終將負債率控制在70%以下,並堅持日均存貸比(銀行存款與貸款總額的比例)大於30%,同時要求公司常年賬上保持大量現金積蓄,以備不時之需。

而也正是這種堅持自律、有質量的發展的穩健作風,在日漸苛刻的競爭大環境下,華宇逐步凸顯出長期主義的競爭優勢。

4th

如果說,各家標杆房企是優等生,那麼,華宇就好像是小時候讀書不偏科,成績雖不拔尖但卻發展很平衡的孩子,從戰略、資金、營收等各個維度展現出綜合實力,這是一種系統上的優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戰略和產品方面,近年來華宇雖然開始推行擴張,但卻是有節制的擴張。例如2017年,華宇與旭輝結盟,敲定500億戰略合作,在體量迅速擴大的同時,華宇還從雙方合作中,學習優秀產品經驗,從而為將產品線由剛需主導改為由改善型、高端型主導,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7年,華宇御璟系、錦繡系等產品一經推出,便贏得市場一致好評,御瀾灣、御璟江山,御璟湖山,御璟悅來等項目業績全年飄紅。特別是御臨府,這個項目把配套建在了40米高的斷崖上,打造出了與大自然水乳交融的驚艷景觀。

也正是因為如此,華宇堅守長期主義,自信無論是規模、營收、負債還是產品,都能夠與時代同步發展。

其實在地產瘋狂加槓桿的年代,華宇也曾有過三年千億的願景、比肩一線房企的雄心,但是,囿於長期以來,華宇一直堅持控制負債和存貸比,所以當千億目標與自身的財務安全線相衝突的時候,華宇並沒有像其他房企那樣瘋狂加桿桿,反而選擇了緊守安全線、在產品力和規模營收上的「實在增長」路線。

5th

說實話,中國房地產行業有三個階段:

一是2002年之前的階段,是土地紅利階段,拿到地就容易賺錢;

二是招拍掛之後,需要更多的資本市場和金融支持才可以買更多的地,這是金融紅利階段;

而如今這個時代,則是房地產管理紅利時代。企業的增長不再依靠槓桿,而是依靠此前的積累和當下的運營管理,依靠產品力上的革新創新和財務紀律上的長期堅守。

「這個階段和過去階段不一樣,所有的房企再次來到了同一起跑線,都歸零了。」萬科的郁亮董事長說,「三道紅線是會進行穿透檢查的,表內表外穿透性全覆蓋。所以之前的財務技巧都沒有任何用處,而必須是實打實來調整。」

然而,「三道紅線」對某些高槓桿的房企來說,是把這些房企拉到同一起跑線的巨大壓力,但對於華宇來說,鑒於其幾十年來一直都緊守三道紅線內的操守,也許,隨著房地產管理紅利的釋放,重視有質量的增長的華宇,行穩、致遠,反而會迎來新的春天。

關於地產,希望能與大家有更多交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地產八卦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