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5G 新賽場,歡迎關注圓桌參與更多關於 5G 手機、5G 技術進展與難題、5G 對各行業影響等相關的討論,了解關於 5G 的一切 &>&>&>

看到了這條新聞

MWC 2019:Netgear宣布4G/5G移動Wi-Fi產品新計劃 - cnBeta.COM 移動版?

m.cnbeta.com圖標

好奇 5G 為路由器領域帶來了哪些新的機會?


高票回答的簡潔易懂,現在身邊一些外行,5G、 工業X.0、大數據、物聯網……長掛嘴邊,生怕自己被時代拋棄的吊樣,然而,除了這幾個名詞外,啥都不知道。

提問者關心的是路由器該怎麼匹配的問題,如果你在運營商處開通的帶寬已經高於百兆,那麼,你需要一台千兆WAN口,千兆LAN口,支持802.11AC,這麼幾個主要指標的路由器,路由器的選擇跟幾G時代沒有必然聯繫,即便是3G時代,你開通500兆寬頻,也需要千兆上行才能匹配得上。即使進入5G時代,家裡帶寬依然是100兆以內,那繼續用百兆路由器足矣!

還有,骨幹網的基礎建設也要跟得上才行,光纜,光傳輸設備,投資巨大。

以上,基於家用環境,商用和企業網另當別論。


現階段還是同樣的設計思路,外形和應用場景都差不多,最多是天線數量上有差別。


2g通話時代升級到3g信息時代,運營商的簡訊功能被徹底磨滅,微信橫空出世,

3g到4g時代,流量速度更快,信息獲取從博客時代變成了微博,因為人民需要更大更簡潔的信息量。表情包逐漸成為年輕人聊天的主要工具,通話逐漸在被語音聊天取代。網購變的更加快捷。

4g到4g末時代,流量成本降低,手機遊戲逐漸取代端游成為碎片時間主流,短視頻抖音獨佔市場,直播變成一個很常見的事。視頻通話變得很容易。

5g時代如果來了,高速的信息傳播帶來更精準的衛星定位,無人汽車這種東西才能真的做到安全並且可以上路。因為信息量變得巨大,高品質畫質的電影變得有市場,4k電視將普及,電影院如果不改革會面臨一些問題。因為數據量龐大,網購模式也會逐漸從圖像轉為3d形象,因為基於巨大流量基礎上,會有從業者去做這些事。虛擬現實會更進一步,會做到哪一步誰都不好說。

時代一旦變革,帶來的就是無數的機會。過去十幾年這麼多次進步都這樣,這次只會更多。


有人提到AI了,那我就也說下AI,就我了解到的周圍搞圖形處理,深度學習等等的朋友,目前AI泡沫成分也挺大的至少比5G的泡沫大的多,5G是實打實的技術進步,但是AI領域估計很難有什麼突破性的進步(有人不服氣了,說實話我問了一些做AI的實驗室也只是研究一些新演算法,優化一些成熟的演算法。所以說你指望這樣搞AI有什麼實際意義的突破至少我不信。另外AI領域是否能有突破我覺得很大一部分決定於目前硬體有沒有實質性突破,剛好我就是這個領域的,我可以說這幾十年不太可能!),所以說也不知道這個風口行業能火多久。

以下是原答案

………………………………………………………………………………………

個人認為最近5G吹得有些過火,有很大的泡沫成分,5G技術其實並不是什麼破天荒的革命性技術,受限於目前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和移動設備的使用琴頸,也不會給人們生活帶來3g到4g時的巨大網路提升的感受。

5G的是G是第五代的意思,因為它用了更短的波長的,類似於5gWIFI和2.4gWIFI一樣(這裡的g指的是電磁波頻率,和5g通訊的g不一樣),有著更快的速度,加上獨特的傳輸協同協議,延遲也會減小很多,但是它和5gWIFI一樣,傳輸距離會短的多,這也造成了基站密度要比4g大的多,建設成本也高的多。

你上面說的5gWIFI其實類似於一個手機熱點,4g網卡,一樣的東西。本身上和普通插卡的4g無線網卡沒有實質性區別,也是把5g信號轉換成普通手機能接收的WIFI信號罷了。

我估計最近大吹特吹5g技術,可能是國家為了再次找一個短期的經濟增長和拉動內需的增長點吧,畢竟全面普及5g需要的投資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針對各大平台鋪天蓋地的5G消息,著實是攔不住阿攔不住。

對於這個問題,不請自來,我是果師兄。在知乎,我只分享我的觀點。

如有疑義,歡迎評論,我喜歡思想碰撞出的火花。

對於被大肆宣揚的5G,果師兄首先可能要給大家潑一盆涼水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任正非。

任正非近日在國內媒體採訪時,這麼回答:

5G作用被誇大,人類社會並沒這麼迫切需要,未來五年先投1000億美元做網路重構

通俗易懂的來說呢,也就是說「許多人把華為公司的成就誇大了,也把5G的實際價值放大了,吹什麼5G,我們先把4G做好!」

我想,說到這裡,肯定會有小夥伴要開始杠精了。

前面我已經說明了,歡迎思想的碰撞。我只分享我的觀點。

---------------------------------------假裝分割線--------------------------------------------------

5G的願景

從13年,歐盟宣布將撥款5000萬歐元加快5G移動技術發展。隨即,大國間5G愽弈逐步展開。

關於5G的消息,也是在斷斷續續會聽到。

我們也能普遍地感到,5G,改變世界的一個新時代即將來臨。鋪天蓋地的報道中,關於5G劃時代的解讀一時密語如織,其中,一個觀點尤為鮮明:

5G將為人工智慧帶來新動能!

很多人成為了5G未來的狂熱分子,甚至沖昏了頭腦,降低了大腦思考的能力。我們是否將不確定的未來過早的忽略了呢?

現實中5G的所有下游重磅應用,都還只是紙面計劃。

5G與4G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除了目前媒體廣為宣傳的低延時和大流量,5G和4G最大的不同,5G是想要將通信延伸到多場景

簡單地舉個例子來說:

無人駕駛需要車聯網,傳統的1G-4G大多數解決通信問題,

5G的實現代表著通信業想要將業務進行新的拓展和延伸。

ITU-R(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局)將5G確定為3大場景:

(1)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這其實就是4G應用的升級版,比如超高清視頻,比如VR和AR,都基於這個通信場景

(2)超高可靠與低延遲的通信URLLC:這是一個新的場景,比如無人駕駛,比如遠程遙控做手術。都需要可靠性和實時性。

(3)大規模機器類通信mMTC:比如日常智能家電的連接,需要更新,但是流量很大,對於時延的要求卻很低。

願景當然是美好的,但是下游的應用真的能如我們想像的那樣美好,那樣快捷嗎?

實際上,我們的科幻片距離現實還是有差距的。

科幻和現實,是兩碼事。

最初的時候正是因為有了幻想所以有了科幻,繼而有了科技去實現,將其稱為現實。

科幻都是有依據的,但是科幻的問題就在於忘記了時間線。

一個產品,從有,到被接受,再到擴展成新的技術,都需要市場支持。要知道,通信是一個基礎設施,最終,其落地要依賴下游的應用。比如智能手機,是3G和4G最佳載體。如果5G依然只有智能手機,那麼萬物互聯就不完整。

關於任正非所說的對5G的擔憂,原因就在於下游沒有應用來承接5G現階段的投資,即使我們定了很多目標,我們如今依然不得不面對不確定性,而且是長期的不確定性,直到,大型重磅的應用普及。

5G實際上被誇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誇大了華為公司的成就。

對於現實,我們還是冷靜一些比較好。

你們覺得呢?


骨幹網跟不上接入網再快有個毛線用?


現在廠商主推的cpe,與4G時代的明顯不同是,原來的路由器大部分接的是寬頻,但是5G時代,移動信號就可以成為路由器的信號源。


5G時代路由器可能不會怎麼改變,因為11AC協議後面還有完善比5G高的11AD與11AX。

完善度是指現在已經有民用的產品了,就是貴一些,而比起5G,我更期待11AD路由器的普及。

11AD協議,頻率在60GHZ,比5G的最高頻還要高,在同一個有線網的情況下延遲比5G更低。

可惜現在支持11AD的手機與電腦都是鳳毛麟角,而11AD路由器最便宜也是上千塊錢,普及遙遙無期。

而且,哪怕5G再這麼強,除非降費,不然想取代11AC協議都是非常困難的事。


好像很多人沒搞清楚,4g5g是什麼意思。

g是指數字信息技術革命,1g就是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3g就是第三次,5g是第五次,並不是非得用網速來衡量來劃等級,5g貌似是在信號頻段上的進步,網速會提高這是肯定的,至於多高另說,主要的進步應該是降低延遲,網路穩定,且在數據傳輸上用了新方案,這就是第5次信息技術革命。


這跟路由器沒關係好么……5G是運營商的事兒,是基站的更新和手機終端的基帶晶元升級。如果你說的是所謂5G路由器的話,就是AC雙頻路由器而已,那個早就有了的,跟第5代移動通信沒關係。就是說以前的路由器頻率都是2.4G Hz頻段,該頻段易受微波爐、藍牙、隔壁鄰居信號的影響。而雙頻路由器同時發送2.4G和5G Hz信號,5G Hz頻段干擾較少,速度也更快,就這樣。

所以這是兩回事。


我不是回答問題,我是來問問題.

什麼核心交換設備能滿足幾萬路跑滿5G的帶寬?


5G時代說的是3GPP聯盟 你問他和WIFI 協議有什麼不一樣 上面這些大佬一頓分享,可這不是兩個東西嗎? 只不過N78/79頻段和5G有一些共存問題,wifi有Extend band /11ad新協議。 那也不能一起談的 5G只是給路由領域帶來了超大流量和各種頻段諧波問題。 智能馬桶時代的熱水器和傳統馬桶時代有什麼不一樣,因為他們佔用了同一個房間?


瞎扯的人真多,在現階段,最後一公里到底是光纖還是無線,我認為是光纖。畢竟基站也是通過光纖連接的。

第二,有人就從來沒用過1000元以上的無線路由器,所以以為沒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已經早就有了。

第三,移動電信很變態的,不限制流量,套餐價格全包,啥時候無線不限制流量再說。


移動通信上的5G是指第五代通信技術,路由器上的5G是指5Ghz這個頻段,你今年20歲和吃個蓋碼飯20塊錢有個毛球關係?就因為碰巧都是 20?


應該差不多吧 因為當時二級升四級的時候升了兩級呢,也沒有多大變化呀,現在,5g就比4G多1G啊,估計變化不大吧


一個聯通用戶用著她的3g網路無法作答(手動狗頭


我聽有些人說5G出來了,4G就會被淘汰,就像當年4G出來了3G就會沒人用了,是不是哈?


不會有太大差別,但是很可能會出專門針對智能家居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5g和4g相比,我們正常聊天玩遊戲看電影都沒有什麼太大影響,最多網路好一點,然而目前4g已經滿足大多數情況下的需求。

但是5g有一個特殊的點,用我的話說就是萬物交互。

4g如果想實現遠程操控,無人駕駛,或者到最基本的設備通訊這些功能必須需要衛星中轉信號。但是5g直接省略中轉站,兩個設備之間直接交互,同時頻率更換,增加了信號強度、穩定性和速度,使得更多的智能科技可以投入市場。

同時更快更穩定的網速很有可能會使得手機不再作為計算設備而成為一個顯示設備和控制設備,更大量的計算直接給伺服器處理就好,那時候手機只是一個顯示屏。而且很可能會更加便攜,變成全息投影的便攜設備或者摺疊屏式便攜設備,再加上各大公司努力開發人工智慧,未來人們很有可能每人一個智能眼鏡附帶一個賈維斯當做管家。

等到5g和連帶科技產品都成熟以後,只要和你的智能助手說上一句出去旅遊,他就會給你準備好行李並且裝上準備好出發的無人駕駛汽車上了,你只需要上車睡一覺就可以了。又或者你在外面時突然想玩電腦里的遊戲了,只需要打開摺疊屏幕就可以直接連上自己家的電腦去玩遊戲了,甚至電腦都不是自己家的而是各大公司的私人化伺服器。

但是短時間內這些東西很難實現,而且平民肯定是最後一波使用,現在說他是畫餅都不過分。只能看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了。

如果真的想知道5g有什麼不同,建議多去了解了解各種資料,目前為止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已經或多或少的準備好了迎接5g的到來,而且通信公司已經投入城市中進行實驗了,按照這個速度的話,我估計差不多兩年左右,我們應該就可以用上5g了,三到五年左右會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


親身體驗,不知道我的手機有沒有拖後腿


5G指第五代行動電話通訊技術,對路由器影響應該不大,頂多4G時代出現的插卡的路由器會更為推廣吧。但是對於室內來說還是有線網路最可靠。


被知乎請來的。

作為通信狗來強答一個不相關的話題吧,現有的家庭寬頻用的路由器一般高大上一點都是支持5GWIFI(宣傳千兆路由器),但是這些個路由器公司很雞賊,給你路由器的網口速率百兆是常有的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