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1900年,美國成功完成了經濟轉型,那個勇者慢慢走向了他的王座,但,屠龍者終將成為惡龍…


建國初期

1776年《獨立宣言》,1776—1781年獨立戰爭,1812—1814年第二次獨立戰爭,美國掃清了經濟發展(具體是農業經濟)的第一個障礙,美國獨立的存在於世界上,不再是英國的農產品原料地。在接下來的西進運動中,美國獲得了大量的優質土地,一時間,種植園經濟極為繁榮。但是美國沒有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所以他只能等…


西進運動和南北戰爭

西進運動為美國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種植業繁榮無比,人們不用為飢餓擔心,同時美國迎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完成了他痛苦的蛻變: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本質是種植園經濟與工業經濟的抉擇,一個想要大量的奴隸,一個想要大量的自由人,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林肯總統的上臺就成了導火索之一,1861—1865年的獨立戰爭,1862年的宅地法,1863年的解放宣言,美國掃清了經濟發展(工業經濟)的第二個的障礙:奴隸制。在宅地法的作用下,農業生產力極大的解放,現在他即將轉型。


1890—1900年,痛苦的轉型

當時的美國鐵路總長世界第一,基礎設施完善,並興建了公路,汽車普及,航海業大力發展,美國國內的大公司通過市場完成了整合。企業的重組造成了當時工人的大量失業,但這些工人隨後就在新興的產業中實現了就業。這個時候美國還不是世界第一強國,因為有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國家,美國再發展就要再擴大市場,國內市場已經被充分開發,美國只能考慮海外,美國如果佔領海外市場,就會損害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英法兩國,與英法兩國產生矛盾是非常不划算的,但是和美國一起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崛起的德國先坐不住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機會

一戰後的德國證明瞭和英法兩國發生衝突是非常不划算的。美國獨立於歐洲並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國內的經濟設施也並沒有受到創傷,相反通過在一戰前期大量倒賣軍火,美國已經在一戰後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後來的大蕭條和羅斯福新政,美國引領了現代練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這之後他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經濟方面的第一強國,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成為政治上的第一強國,德國又一次給了他機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絕殺

美國遠離歐洲和東亞兩個主戰場,美國所處的太平洋戰場並沒有對美國國內的工業設施造成極大的創傷,與二戰過後成為廢墟的歐洲相比,美國在戰爭中的經濟損失極小極小。二戰後的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和北約已經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中的政治方面的第一強國,世界經濟的第一強國。勇者距離他的王座僅僅剩下最後一個臺階:蘇聯。


冷戰:美國終於跨過了最後一個臺階。

在冷戰之後,美國和他的西方盟友成功搞垮了蘇聯,現在的美國經濟世界第一,政治在國際有主導地位,有話語權。他已經是事實上的世界第一強國了,勇者終於坐上了他的王座,但是屠龍者終將成為惡龍。


惡龍

最後說一說,為什麼我把那時的美國當作一個勇者,又為什麼說他變成了一條惡龍。大家都知道美國夢吧,美國夢的意思就是隻要你想工作你就可以有一個工作,只要你好好工作,你就能活得非常體面。曾經的美國確實是這樣的。1900年之後的美國用盡全力想消滅貧窮,現在的美國用盡全力消滅窮人。建國初期的美國為了自由,現在的美國國內人權堪憂。羅斯福時期的美國,提倡在國家的幹預下發展自由的市場經濟,現在的美國在國際上搞起了美國優先。二戰時期的美國為了正義,痛擊日本法西斯,現在的美國軍費開支世界第一,在世界各地挑起戰爭。林肯總統曾經冒著必死的風險主導廢除奴隸制,現在的美國對於華人,黑人,少數族裔的歧視依然非常嚴重。曾經的美國雖然也有很多國內問題,但那時的美國人樂於解決,現在的美國遮遮掩掩,在世界範圍內搞起了雙標。

那個為了自由,為了共和的華盛頓總統;那個起草了獨立宣言的傑弗遜總統;那個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的林肯總統;那個領導美國度過了大蕭條,打贏了二戰的羅斯福總統,不知道他們看到現在的美國,看到現在的特朗普會怎麼想呢。

那個勇者成為了惡龍,沒能跳出資本主義的束縛。勇者為了力量拔出了霜之哀傷(資本主義),可最後卻被霜之哀傷(資本主義)腐化。那個美好的的美國早就在1991年隨著蘇聯一起消失了,現在的美國已經不再是他曾經的模樣。


最後

世界上就出現過兩個超級大國,一個蘇聯,一個美國。他們各自都有自己輝煌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人民安居樂業,蘇聯已經解體了,美國也已經面目全非。所以我很慶幸我在這個時代裏,生在了一個國家的這個時代中。

那個偉大的蘇聯老大哥和那個曾經的美國,你們沒能完成的,將由我們所完成。


一戰二戰,其他列強都被打殘了,美國躺贏


一戰結束


二戰後


如果按現在的常用的GDP的標準去衡量的話,大約在1900年到1910年之間,具體哪一年不太好確認,畢竟當時的數據有限。一戰後就徹底坐實經濟第一的位置了。

真正有意思的是,那個時候的美國不是今天意義上的美國,各方面都不同。

外交方面:

當時的美國是非常不熱衷國際事務的,尤其是歐洲事務,他覺得歐洲天天打來打去,完全懶得摻和。以至於一戰以後的國際聯盟是美國當時的理想主義總統威爾遜提出來的,結果美國自己沒參加,因為國內沒通過。當然,對自己家門口的可以很上心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美洲。

參與一戰,實際上美國是選邊的,一戰雙方其實不存在正義邪惡一說,就是互撕,最後雙方都意識到,誰要是拉攏到美國,誰就能贏,果不其然。

一戰後美國想參與國際政治,但是國內不想,二戰之前也還是不想,知道羅斯福上來改變了思路,二戰後的美國國際角色纔是我們今天熟悉的美國角色。

科技方面:

那別說一戰了,二戰前都輪不到美國。舉一個例子好了,20世紀物理領域的大發現,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都是在歐洲出現的,當時不管數學,物理,化學,醫藥等各領域的前沿主要在歐洲,看看我們教課書就知道了,都是法國人,德國人,英國人什麼的。歐洲人,尤其是英法,總是覺得美國是個暴發戶,土財主,沒文化。

二戰以後,科技前沿移到美國。

內部政治方面:

美國重要的國家立法機構參議院,在1913年,通過憲法第17條修正案更改選舉方式,由原來的各州議會選舉產生2名參議院的方式改為州內直選,任期6年不變。如果出現空缺,來不及選舉,可以由州長任命,這個制度到現在還在爭論。

另外,美國婦女獲得投票權是在1920年,由第19條憲法修正案正式確認,之前有零零散散的州開始給予女性投票權。黑人就不提了。

陳平有個視頻很有意思,他說,現在的中國有點像1900年的美國,這個視頻值得看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