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信中華民族愛好和平是主要原因。。。


蟹妖

首先題主要了解一點,就是【版圖】這個概念嚴格意義上是在清代才正式確立的;此前只能稱之為疆域。還有就是跟民族政策確實有關係。

先上圖

秦帝國奠定了中國國土的主體部分:東到大海、西接川陝雲貴、北抵長城、南瀕南海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區域實際上是漢族的主要管控範圍。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漢代

漢武帝時期帝國正式將河西四郡(紅圈內)納入這個主體區域,此後這種勢力範圍一直延續到明朝。(宋代短暫收復過這個地區)

這是唐帝國疆域圖,漢族的主體控制區域(深紅色)一直延續著秦漢時期打下來的基礎。其他地方分別是唐代的六大都護府,這六大都護府下轄的地區雖然在唐帝國的管控之內,但並不能算是唐帝國的領土只能算是疆域。因為帝國對這些地方的管控更多是在軍事層面而非行政。

明帝國鼎盛時期疆域依舊沒有太多變化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個人認為跟歷代中原王朝對邊疆各民族推行的宗藩政策和統治者的認知是有關係的。

因為要想維持住這種表明上的大一統有一個必要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有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中原王朝以軍事手段維持住這樣一種體系。漢、唐、明朝前期都是這樣。

一旦中原王朝不具備這樣的一種實力,或者出現內亂(安史之亂後的唐朝)這樣的一種體系也會隨之瓦解進而分崩離析。可是,不論出多大的亂子;歷代中原王朝都基本上能夠保住自秦帝國以來奠定的那一塊區域(除了宋朝沒能控制河西以來),而這個區域之外的土地並不能算丟,只能說是中原王朝沒有能力再對其進行軍事管控而已。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明代萬曆年間,豐臣秀吉入侵朝鮮。萬曆給出的出兵理由是:勿待他日疆患

後來在《平倭詔》中他又提到一句:鴻雁來歸,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

可見在中原帝國統治者的定義中此處為:漢家疆土

所以,只要守住這些地方就可以了,至於外面那些聚集著異族且不能耕種的土地(能否農耕絕對是古代中國衡量一個地區重要與否的出發點),要他何用呢?只要派兵駐守就要送給養,這每年要耗費多少兵馬錢糧。最主要的是,實在是划不來。

清代的不同在於,他本身是少數民族的政權,相比以往的王朝這是個不折不扣的外來戶,而且滿清統治者向來對自己能否管好這樣一片土地心裡很沒底。畢竟人口比較太過懸殊,這從滿清一直不允許漢人移民到東北就可以看出來,他們是隨時準備回老家的。(允許闖關東是後來實在沒轍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他們只有兩條路可選,

一:像歷代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一樣,徹底融入到這個群體當中,被自己昔日的對手消化掉

二:削弱中原地區主體民族的影響力

而清朝選擇的就是後者,即通過不斷融合其他民族,以削弱漢族人口在帝國比重的同時加強自己的統治。看圖

紅色為滿清統治者的老家,帝國寒冷荒蕪的後花園;藍色地區為康熙年間併入帝國的蒙古各部,也正是在多倫會盟之後,康熙皇帝宣布不再修建長城(這不得不說是康熙皇帝的功績);西部綠色地區為準噶爾回部,清帝國在經歷了康雍乾三朝近百年的經營和圍堵之後,於乾隆年間正式將其納入帝國版圖;西南紫色地區為傳統藏區,乾隆五十年設立金瓶掣籤制度後徹底歸於中央政府管理。而中部就是歷代中原帝國傳承的漢家疆土。

由此可見,清帝國實際上是一個由滿蒙貴族為統治核心,漢族士大夫協同國家治理(漢臣真正具有影響力是從曾國藩開始)以準噶爾和藏區為邊屏的五族聯合帝國(頗似奧斯曼土耳其)

從後來的發展來看,這種政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因為通過這種方式消除了所謂中原地區和化外之地的壁壘,使每一個民族的聚落都成為帝國這個整體的組成部分。且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就是正式從國家意義上定義了版圖這個概念。這也是為什麼歷史學界主流的一個觀點認為,是從康熙年間開始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


實際上夏商周和元朝對於版圖的貢獻是比較小的。

貢獻比較大的是秦漢和清朝。

首先夏商周時代還沒有現成版圖的概念。

一者那時候荒地是占絕對多數的。二者那時候的情形實際上類似殖民北美洲,三朝是在其中遍布各地的據點,據點外就是各種蠻子部落。到了周朝,蠻子部落和周天子的封國仍然互相交錯。比較有名的中山國就是蠻國,位置就在中原腹地。西周末帝在關中家門口打個獵就栽到蠻子手裡了。黃河流域的穩固是在戰國,各國都有了比較強大的實力,肅清了各自領地內的部落,並且在北方修築長城防禦草原人。長江流域的穩固是吳越楚三國的歸化,三國對領內的部落也有各自的整合與肅清。應該是到這時才初步形成疆域的概念。

接下來的秦漢時期才是版圖的第一次大擴張。向南一直擴張到佔領北越南地區,向北差不多就是長城,向東是佔據北朝鮮地區,向西實際上是在甘肅。至於西域實際上類似於美國在西歐,有軍事基地,有幾個唯唯諾諾的盟友,有一堆無足輕重的小國,並不能算作領土。

接下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秦漢的體制崩潰,國家的力量開始衰退,沒有辦法再抵抗北方的游牧民族,只能做個偏安的南朝,誰也打不過,每天還自己撕逼。

這中間北方的游牧王朝也在不斷的漢化,但也不斷的爆炸,從遼東到朝鮮的殖民事業也等於是徹底失敗,越南也在長久割據之後徹底獨立出去。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隋朝建立,終於重新統一了大部分的版圖。這時候他主要有兩個任務,一個是解決秦漢以後的歷史遺留問題,一個是外部高句麗和突厥的直接威脅。然後隋朝就沒了。

唐朝相對好一點,歷史問題也有了個初步的解決,國家力量初步恢復,擊敗了突厥和高句麗,影響力又重返西域,打下了一片大大的江山。但是唐朝的擴張實際上是失敗的,他打下的佔領區並沒有變成領土(很可能是因為人口不足)。長城以北包括東北直到朝鮮的佔領只是拓展了戰略縱深,沒有實際的增長國力。也就是說他的基本盤仍然是黃河長江,長江流域開發的好點,總體比秦漢時候並沒有拓展多少,面對的內外情況反而更加複雜。然後唐朝就這麼越混越失敗。接著就回到老路上。正統的宋朝在河湟、西南做了不少努力,但仍然是個「偏安的南朝」。北方的游牧國家不斷的漢化,不斷的爆炸。

直到大蒙古統一半個世界島。

蒙古的境遇和唐朝類似,他首先沒有足夠的人口殖民。行政能力也太弱,偏偏要面對幾乎全世界各地都有的各種難念的經。最後文化上也沒有優勢,被漢地、阿拉伯、歐洲、印度各種同化。很快就四分五裂了。

然後是明朝。秦漢以來的老問題在宋朝初步解決,也終於有了充足的人口。但是新的更複雜的問題又出現了。

同時,周邊國家和中原在技術也沒有秦漢時那種代差(甚至越南的火器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在朝鮮和越南的擴張都失敗了,唯二的成果是遼東和雲南(雲南是元朝的貢獻)。

清朝做的相對來說是不錯的。除了運氣好,主要是組織術的進步增強了國力。

雖然沒有成功的殖民,但是通過政治上的手段把草原、高原和中央結合成了一個整體(或許包括遼東)。通過軍事手段長期控制了新疆、康區、朝鮮(或許包括尼泊爾?)。客觀的講,這是清朝的歷史貢獻(雖然朝鮮後來丟了)。這就是今天中國版圖的大概源流。
沒有擴張?你看看秦朝的版圖啊擴張到百越了的啊。再看看漢唐的版圖,西域,蒙古,東北。不是擴張的?
懶得和狄夷打可能 也可能周邊國家很乖都甘願成為天朝的附屬 天朝就懶得吞併了?隔壁某島國不是還給天朝朝貢來著嗎。。。 也可能打不過。。。_(:з」∠)_


與其說這些王朝沒有大規模擴張,不如說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原文明和游牧/漁獵為主的文明沒有統一。農耕文明的政權建立在基於耕地的稅收制度,游牧文明的統治基礎是出色的軍事統帥。農耕文明自給自足,農作物、手工製品、紡織品等可以自給自足,草原產出的奶製品、毛皮、肉類等並不是必需品,因此沒有強大的動力去佔領和控制游牧民族所在的草原等地區。游牧民族的統帥建立在鬆散的部落聯盟基礎上,手工製品、紡織品需要通過和中原文明的貿易和戰爭獲得。游牧民族政權有時通過戰爭獲得所需物品,但是並不會建立基於土地的稅收等制度治理中原文明,因此也很少完全取代中原文明的政權。

經過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逐漸混合了農耕文明,甚至完全融入了中原文明。比較典型的包括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兩宋時期的遼金。這些農耕+游牧混合政權逐漸摸索出了同時擁有草原騎兵部隊和中原龐大的人口作為軍隊,農耕稅收和海外和國內貿易作為財政收入的治理模式。隋朝大運河等聯通北方、中原和江南的漕運通道的建成,加快了草原和農耕文明的整合。

唐朝和元朝統治者以游牧民族起家,天生擁有較強戰鬥力的騎兵,加上學習了中原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使其能夠統一併治理中原和南方的農耕和北方的游牧文明。由於其他時期的中國大多是南北分裂的,從處在相對南方中原文明的角度來說,中國的版圖的擴大了。但實質上是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從分裂走向統一。

觀點參考波音著《草與禾:中華文明4000年融合史》。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傳到華夏、生產力大大提高、擴大疆域就要有足夠的生產力、我們畢竟是農業名族、擴大那麼大的疆域幹什麼呢?不可能退化到畜牧吧......種地怎麼都比畜牧富些吧、現在你去新疆青海看看能種地嗎.....


唐朝好像在網路上也被稱為「巨唐」,題主了解一下當時的西域有多大,可能會改變一些印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