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第二季第二期播出之後,很多人都在diss4536251的和弦套路。同樣是4536251,1641和15634151,以前聽過的好多傳頌度高的歌,比如《南方姑娘》《青花瓷》《淘汰》………,為什麼有的聽起來像是一個模子里的,有的聽起來差別就不那麼明顯呢?題主是一個半吊子,希望各位大大們能從調式,節奏,和弦進行以及旋律等角度用稍微專業一點的語言講一講這個問題,感謝!


2019.2.1:看得人挺多的,為了防止誤導,再補充幾句。

1,下文我說的和弦無論加多少色彩音,都不會影響和弦的本質,我仍然是這個觀點。但是和弦的聽感肯定會影響,注意和弦的【本質】和【聽感】是兩回事。

ps:不過我也有錯誤,我不該提和弦這個點,仔細想想這和題意不符。造成歌曲聽起來不一樣的原因,和弦只佔了很小很小一部分(可能是其他答案瘋狂提和弦色彩,讓我上頭了。。。

這就好比有人提問【為何作家都用文字寫作,有的作家能寫出三體而有的只能寫瑪麗蘇?】,然後一堆人在下面分析「這個文字不一樣」,「用白話文是寫不出好文章的」,「加一點7音9音的形容詞就可以了」,「我們這個措辭很高級還是文言的呢~」balabala。。。。

然而他們都忽略了這個文章/歌曲的關鍵並不在你用什麼【文字】/【和弦進行】,而在於寫作的人。

2,覺得把4536變高級就很牛逼很好聽的同學,可以開腦洞想像一下:《離人愁》里,假如他的鋼琴每小節都多彈一下791113或者任何你們覺得「很有味道的」色彩音,但是他的旋律還是那個旋律,節奏還是那個節奏,織體還是那個織體,音色還是那個音色,還是李X傑那嗓子在唱,間奏的還是那個反人類笛子,《離人愁》就很高級了???兩股痒痒用maj7b9#11b13和弦唱出來,就很好聽了???

就和青花瓷一樣了????

就和青花瓷一樣了????

就和青花瓷一樣了????

3,和弦的色彩音誠然很有效,但絕不是影響一首歌曲好聽與否的因素(或許只是在入門者眼裡他們理解的上限罷了);

4,同樣是4536為什麼有的三和弦都那麼JB好聽,有的那麼土?我認為是從作詞作曲,到編曲,到樂手歌手錄音到混音,甚至到母帶,每一個參與其中的音樂人的審美共同決定的。

優秀的製作人,能用4536做出優秀的作品,而土的製作人,就只能做出離人愁咯。


原答案:

身為編曲行業入門小學生,強行答一波。

結論:4536251沒錯。

diss這個和弦進行的,要麼是啥都不懂的半吊子,要麼是大佬中的大佬,反正我不是(華晨宇也不是)。


為了方便討論,下文將4536251簡化成4536的進行(王道進行),事實上4536遠比4536251更常見。

先反駁一下樓上部分觀點,首先在我眼裡,什麼7音9音11音#9b5#5#11b13等等等色彩音,以及轉位等等,都是不影響和弦本質的,也就是無論你加多少色彩音,和弦的本質並不會改變,例如:

| 4maj7#11 - 5/4 - | 3△7 3△7/5# 6△7b9 - |,乍一看很複雜?各種色彩音各種轉位?但是實際上他的本質仍然是4536,加再多的色彩音再多的轉位都不會改變本質。

秦四風有一次講座我印象深刻,一個251進行:| Dm7 - G7 - | C - - - |,無論加多少色彩音多複雜,本質都是251沒有變。而當你把他改成| Dm7 - bD7 - | C - - - | ,他才算是變了。

有的人未免太看不起流行音樂了,以為流行音樂都是三和弦,會加個7音9音就顯得很高級了?恕我直言7音9音都是流行音樂最基本最基本的操作。我從學編曲的第一天,老師就告訴我如果不知道該幹嘛的時候,無腦加7音9音就行了,好不好聽不一定,反正肯定不會難聽。甚至還有一個規律,大和弦統統add9,小和弦統統m7。

很多製作精良的日式流行歌曲里,#9b9#11b13alt等等複雜的和弦經常都能出現,7 9 11 13和弦更是家常便飯,這絕不是爵士樂的專利。如果有去分析過日式流行音樂總譜的話,會發現他們除非是特殊的和弦,否則經常不會把所有色彩音都標記出來,只標記一個最簡單的和弦記號,因為如果連每一個79音都要標記的話,就太麻煩了。。。

(當然對於大部分半吊子民謠歌手來說,加個79音或許就是他們理解的上限了。。。)

說了這麼多,那【採用同樣的和弦級數進行,為什麼有的聽起來差不多,有的聽起來就不一樣?】

原因更多是編曲的人為了表達音樂而設計出來的,從曲風選擇到節奏到配器到混音到各個方方面面造成的複雜現象。

同樣是4536,可以是很直接簡單幹脆的4536

君に最後の口づけを - majiko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在OOR這裡,可以把4536做成EMO,說實話這首歌我一開始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4536,貝斯線條很騷。

完全感覚Dreamer - ONE OK ROCK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也可以和jazz,funk等等風格融合成這種集大成的炫技式的JPOP作品,

戀愛裁判 - 柿チョコ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圖標

以上這三首都是用4536寫的,你覺得三首歌一樣嗎?

6415被電子用爛了,251被爵士用爛了,憑什麼4536就該低級?就因為那些不會用好4536的人?

綜上,4536沒有錯,4536251也沒有錯,錯的只是那些不會用4536251的人。


在同一個和弦走向下,你聽起來感覺像的,首先可能是因為它們的伴奏編曲都偏簡單,比如水平一般的民謠作者創作的歌曲。

編曲越複雜(不單單是指使用的樂器數量多),聽起來和別的作品像的概率就越低。

其次,就是人聲旋律的問題,但是有趣的是,和上一點類似,如果你覺得兩首歌聽起來有一大片地方旋律都很像,那可能說明了這兩首歌的旋律寫作者水平都一般般。他們創作旋律的時候,容易被和聲的冠音(可以簡單理解成伴奏里和聲樂器演奏的最高音)牽著走,寫出來的東西自然不太出色,並且容易千篇一律。至於小面積的旋律相同或相似,則一般都只是創作時無意的雷同,尤其是在同一個和弦走向下,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

最後就是節奏的問題。其實,無論是在伴奏上或者是在旋律上,改動一下節奏便可以讓一首歌瞬間變的特別起來。即使是在上面提到的旋律音符大面積相似的情況下,只要把節奏做出變化,也一下就不會再讓人覺得兩首歌特別相似了。

總結一下以上提到的三點,歸根結底還是:實力不夠就容易和別人一樣,因為當一個人水平不高的時候,和他能力接近的創作者是非常多的。


4536251、1645這些和弦走向是清白滴!很多原因其實在於和弦的選擇。和弦的選擇,會影響到曲子的旋律、甚至風格。除了旋律、節奏、編曲上的差異外,優秀的歌曲還會選用稍微有點不一樣的和弦。(下面稱「替換和弦」)

具體是怎樣的替換法呢?

以1645簡單舉個栗子:

在開始替換之前,我們需要找到每個和弦的「替換和弦」,常用的「替換和弦」有七和弦、掛留和弦、add9和弦:例如C調的I級可以用Cmaj7、Csus2或者Cadd9來替代。

接著,我們可以用排列組合的方式,將不同級的「替換和弦」自由組合;但並不是每個組合都是合適的哦(有時候會有避免音出現)。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則是,用耳朵來判斷和弦跟旋律匹不匹配;若跟旋律出現太大的不和諧,我們便不能使用該和弦。

可以看看飛哥的講解:

將1645變得不一樣(飛哥指彈)

——選自飛哥《指彈和聲進階及編配思路擴展》

想要了解更多課程內容,可以諮詢助教哦,iyamusic8(備註知乎)


IMUSIC音樂講堂:秦四風丨如何處理一首難聽的歌?

www.sohu.com圖標從技術上來說

從技術上來說方法也不少。

首先就是疊高,疊成7、9、11、13,sus和弦。

然後就是4 on 5,5 on 4這種和弦的掛留

再次就是各種alter和弦、爵士進行

還不行的話就上十二音列之類的玩意兒,雖然我也不知道怎麼弄

4536進行的根本就是「五度圈進行」,按這個規則能變化出來非常多神奇的變化,比如4 5 b3 6這樣的4 4dim 3 6也行。


謝邀,同樣和弦級數的和聲進行也有千變萬化的最終效果。重要的有幾個方面:

一,排列法

比如CEG這個和弦可以排成cge開放排列,音響效果不同。

二,重複音

比如CEG這個和弦重複c或者e 效果是不一樣的,重複幾次也會有差異。

三,音型與織體

用什麼樣的音型,不同的織體演奏同樣的和聲效果是不一樣的。如下例有幾段和聲基本一樣,但音型,織體不一樣,表現力不同。

四,音區,音色

不同音區,不同音色演繹同樣的和聲也有不同效果。

五,調式

前四條都是同調式的情況下,不同調式差異更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