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女,初三。

兩歲父母離婚,跟了爸爸,爸爸有抑鬱症,找了後媽,生了一個小妹妹,他們三個住在一起,把我放在祖母家,十天半個月來坐一小會。

由於代溝,再加上祖母有些偏執,暴力,幾乎整個童年都是在打罵中度過的,我學習還好,可是在她眼中我一無是處。在家裡我想做什麼都不可以,不能出去玩,不能看小說,不能聽音樂,不能做與學習無管的事,不許反抗,必須服從......可以說,她是我這輩子最恨的一個人。

我早熟,很早的時候就看破紅塵,開始思考社會現實人情冷暖之類的東西,可是我發現周圍根本就沒有人關注這些東西,他們想著花錢,想著早戀,想著玩樂,想著所謂「社會」的一些東西,盲目,又平凡地度過他們的每一天。

同樣,在學校也沒有人能理解我,雖然每天都裝作開開心心的,大家說什麼話題都能插得上嘴,但是我知道我並不快樂。她們把我當知心朋友,因為我可以心平氣和的解決他們的所有煩惱,但是我自己呢?不是他們不聽,是聽了也無法理解。他們要麼只會盲目的告訴我要樂觀,要積極,要麼就是表達對我家制度的不滿和對我的同情。

可是我不缺樂觀,也不缺同情。

我是孤獨的。

在學校裝得開開心心,在家裡裝的乖巧懂事,在同學面前裝成一個隨和親切的好人。

這是只屬於我自己的生存方式。

假裝過得很好,不想讓別人擔心。

可是我不開心,甚至可以說得上是抑鬱,我每天都是在痛苦中度過。我不想要這樣的家庭,不想要沒有自由的人生,不想要這個沒有人理解我的世界。

誰來......拯救我啊

(請不要對我說要敞開心扉這樣的話,我試過,可是無論是朋友還是家長,真的沒有一個人會在乎)


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是覺得很孤獨,孤獨到無所適從。那時候我的性格乖戾且暴躁,喜怒無常,經常沒來由的就會火冒三丈,摔文具摔凳子,搞得其他同學很是尷尬。可以說,那時候沒有同學敢欺負我,但是也沒有同學敢真正親近我。他們在一起嬉笑玩鬧的時候,我在一旁默默看書;放學的路上,很多同學都會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只有我一個人形單影隻;暗戀的男同學偶爾跟自己說句話,我內心雖喜悅澎湃,但臉上卻是冷若冰霜的防禦和戒備。因為家庭的原因,因為父母婚姻失敗的原因,我從小到大都不懂得如何去愛一個人,愛得越熱烈,偽裝得越冷漠,到最後,就成為了一種本能。

我小時候也是生活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不僅破碎,而且顛沛流離,我沒有固定的學校,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去往不同的城市上不同的學校,有時甚至都沒有學可上,就待在家裡,沒有朋友,就自己玩,所以我從小到大,直到現在,都沒有什麼朋友,「朋友」一詞,在我的生命中,很淡薄。讀書的時候,其實也會覺得難以適應這深入骨髓的孤獨,也曾試著改變自己敏感易怒的性格,去適應同學們,融入他們,也曾期待著他們或許最終會接納我。但不久之後,我就覺得厭倦了,我寧願自己獨來獨往,自由自在,也不喜與他人同行,處處遷就,所以我的孤獨,或許就是與生俱來的吧。

回到正題上,小妹妹你問面具戴久了是不是就摘不下來了,要我說,又何必刻意試著去摘掉面具呢?比如說,有時候我們需要戴著「微笑」這一面具,因為這是一種待人最起碼的禮貌,這與心情無關,只是一個表情動作,就是這樣簡單。將來你總歸是要踏入這個社會的,你將會在這個社會中扮演多個角色,會需要戴不同的面具,這沒有什麼,社會本就不是非黑即白,人也不會只是簡單的善惡之分,所以,戴著面具生活,其實又何嘗不是一種自我保護。只是在夜深人靜,全世界都靜了下來,只有你一人獨處的時候,不要忘了你本來的面目就好。

而且孤獨也沒有那麼差,習慣孤獨,接受孤獨,享受孤獨。一個人的世界,也可以自由自在。


我想先溫和地說一句:

我們都一樣,但這並不奇怪。

沒有這些不友好的童年回憶,我們很多人也會有這種感覺。比如我對自己的童年除了一些溫暖的感覺之外,就是各種尷尬黑暗(自我覺得黑暗)的一些瞬間,我們都是這樣驚心膽戰地長大的。有部電影叫《狗13》,你可以看看,應該會有很多感觸「看不懂的人一定很幸福吧」

我們看到很多的說法,比如自己在大家面前笑得很開心,私下裡卻很孤獨。「戴著一副屬於自己的面具」曾經我也以為自己如此,但後來我發現身邊的人都這麼說,感受到了共鳴。我就開始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那時候我初三。

我發現不管是面具還是表面和私下裡的不同,這都存在共性,很多人都這樣。這是為什麼呢?我換個說法吧,每個人不是戴著面具,每個人都是一個個多面體。在不同的場合表現不同的自己。這是正常且必然的,因為面對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環境需要你思考怎麼相處怎麼適應。在老師面前比較嚴肅正經,在同學面前開玩笑,活潑。這是需要的。所以如果你問面具戴久了能摘下來嗎?我的答案是:沒有面具,也沒必要。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你戴著很多層面具,可你仍然是你,你從出生到死亡一直都是你自己。

說說思考問題吧,我初中的時候也經常思考很多問題,包羅萬象,哲學人生,天文地理,政治歷史,很多很多的思考和問題,其實大家都有這個階段,重要的你能不能保持自我,批判地看待問題,獨立思考。人總是被ta掌握的知識所束縛禁錮,而打破它的方法也就是多掌握知識(理解不了可以當我沒說)

題主現在的年齡,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性,最主要的要做自己,我知道你受了太多的苦,但沒有辦法,我既不能減輕也不能分擔你的傷痕,我只能祝你好運。你究竟是你自己,還是你父母,家庭的連帶者?這個需要你自己認真思考

最後的最後,別忘了一定要做回自己哦!


你這是超越年齡的成熟。缺少心靈的夥伴,同齡人之間,缺少你可以溝通的對象,所以這種孤獨感,可能還要持續很久。

很小的年紀就領略了人情冷暖,缺少家庭的關愛,讓你的實際年齡跟不上心理年齡的成熟。

這裡不能評價你祖母的好壞,可能老人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對你的教育方式不適合你,畢竟是隔代人,不能完全理解你的世界。

如果周圍沒有人能理解你的感受,那麼就把它寫出來吧,也許你會好受點。

其實我也很想告訴你敞開心扉,而且這也確實是你該做的,但是你沒有可以敞開心扉的對象,沒人理解你的感觸,寫作,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對這個世界敞開心扉吧。

我們無法改變周圍的環境,也無法改變周圍人的思想,但是隨著你的成長,我相信你會理解的更深刻。

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抑鬱的負面情緒主導自己。我相信你可以過得更好。


生活於隔代長輩家,父母離異,自己本身還沒有獨立,這種原生家庭生活環境對孩子影響是不小。如果還想走學習這條路,自己也能獨立生活,現在也初三了,可否試著考一所能住宿的高中,然後走出去?

大學也稍微考的遠一點,申請助學金,在爭取獎學金,同時做點家教類的兼職。有時候走的遠了,眼界寬了,很多事也就看開了。

個人感覺,對於長輩。敬,而遠之。

沒必要完全恨之怨之,畢竟長輩們生我養我。

沒必要全部聽之從之,畢竟隔代人代溝永存。


摘下來比一直戴著 付出反而更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