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想確認用嘴判斷食材甚至做法的現象是否存在。

然後想知道怎樣擁有的這項能力,天生還是後天。

最後想問鍛煉是否有方法,還是唯嘴熟爾。


去淘寶上搜一個關鍵詞「酒鼻子」

常用的54香(2500百元左右)基本網羅了市面上的香型,當然還有100香的,價格就更高了。

在英國工作期間認識過一位姑娘,top10的背景加上四大工作的經歷,優雅之中透著強勢。她的老闆在介紹她的時候,開了句玩笑話「這姑娘愛好頗多,尤其是考證,各種證書她什麼都有。最近剛剛考完品酒師證書二級。」

我側面看她,她莞爾一笑。

她說今天我們的晚餐有肉有菜,口味偏重,我點一瓶酒為大家助助興。

隨手叫來酒單,要了一瓶小拉菲。

等酒的時候,她說起了「考品酒師證」的經歷。大抵是從小就熱愛紅酒,為此報了幾期品酒師培訓班,課上的學習加上課下努力,還有她過目不忘的本領,一次就通過了品酒師一級考試,目前已經通過二級,可以去酒庄工作了。但是據她說,品酒師的最高級~三級,需要有很多年的功力沉澱,也不僅僅限於考試,可能更是一種榮譽吧。

然後她為我們科普了一些紅酒的基本知識。眼前的這個姑娘,她對歷史、氣候、地形、年份情況,葡萄品種都倒背如流,她就是傳說中那種拿起一杯紅酒品一口,就基本可知葡萄品種、年份、產地、酒庄等信息的超級大牛。她老闆稱讚著她,她謙虛的直擺手。

但我內心對她充滿了由衷的敬意。

那是我第一次見人聊紅酒,侍者拿來一支紅酒,遞給她,與她確認年份和信息,

海馬刀拉開酒塞,倒出來一點點酒遞給她。她搖著杯子,用鼻尖過了一下,然後輕輕抿了一小口。

確認無誤後,開始醒酒,為在座的我們斟酒。

那也是我第一次「正經的」喝一杯紅酒。

觥籌交錯間,她打開了我的新世界。

想起之前因公務接待一個團組,被安排在和一位年長的大使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聊起他的生活;他說他喜歡紅酒,每年都會飛去去美國,南非和澳洲挑選紅酒,並邀上幾個好友周末來他在北京的家品酒。談及此滿滿的幸福感,而我能說的只有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在西班牙喝了一次sungria。

我家後來多了很多關於紅酒的書,其中有一本400頁的《世界葡萄酒地圖》是我和我先生最喜歡翻的。後來出差的日子裡,我都帶幾隻酒回家。我和我先生開始收集一些不貴的小酒,照著大師寫的tips學習品酒。

逐漸的,我也用嘴巴品出不同的葡萄、橡木桶的味道、柚子、朱古力、香草的味道等。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過多的天分,我想說用嘴品出食材的味道並不難,只要你有心。


我覺得是這樣。

要品好壞,那麼好東西要少吃,才能輕易的了解好的和壞的之間的差距。

味道的話就是經驗記憶了,靠堆。

至於用什麼手法做的……這個就很難了吧,熗炒可以出燒烤那種煙熏火燎的味道,燉東西也很難分辨材料是炒完了燉的還是抄完了燉的。


肯定存在,比如有品酒師,品香師。

看看他們的訓練大約可知。

個人理解,首先得有天份,先天感官就敏感,靠學習培養見識,靠日常訓練培養專業敏感。

挺苦的,比如味覺要保持敏感,日常起碼重味的東西就不能吃。


謝邀,存在,美食家不少啊

一半天賦一般閱歷

我走在我們小區能聞得到哪家做紅燒肉了,哪家炒了個肉絲芹菜,但如果你燉了鍋燕窩我是肯定聞不出來的,因為我沒吃過~


品嘗單種食材,然後。。。


有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

先天:優秀的味覺,這也是基礎,味覺都沒有的人如何訓練?

後天:對照組實踐,大量對照品嘗,在大腦里建立參照體系,並且保持敏感的味覺神經系統,一旦品嘗到某個味道,能條件反射一般找到標準參照物,從而脫口而出正確答案。

後天的訓練和先天條件都是非常重要的,先天條件決定「辨別精度」,後天訓練決定「辨別種類」

一鍋「亂燉」,先天條件決定你能分辨出30種味道還是3種味道,後天訓練決定你是否說出味道都是什麼味道,比如其中一種辣味,是泡椒還是干辣椒?是哪個品種干辣椒?甚至是什麼時間什麼產地的干辣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