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曲在經歷了輝煌時代過後已經發展到一個十分成熟的地步,但為何對現在的人們的影響遠不如前?


沒有乾貨,說點自己的感受。

能問這個問題,感覺題主年齡也不算小(我妄自推測已過而立之年)

以前有人說:音樂就是50來歲的人投資,40來歲的人策劃,30來歲的人創作,20來歲的人演唱給10多歲的人聽。所以聽歌的主體已經不是我們,流行音樂也不對我們這些「大叔大嬸」作為目標創作。雖然流行音樂的主要消費群體還是以十幾到三十幾這些為主。但流行音樂在我們(年齡超過三十的人)這裡有影響力消減。

現在各種音樂創作雖然有鄙視鏈:普通歌手瞧不起選秀歌手,選秀歌手瞧不起網路歌手,而現在來看整個流行音樂其實是被網路歌曲顛覆的時代,好歌曲已經不多,不信可以想想學貓叫不會哼唱的有幾個(注意是10~30歲的),這個鄙視鏈只是行業內人的一種態度,市場才是關鍵,在這個快餐時代與其花心思創作優良的歌曲,不如隨便寫兩句旋律尚可的曲子,附上簡單的歌詞萬一火了就賺了,沒火也沒關係,反正又沒花多少時間精力,大不了繼續再創作嘛。

粵語本身市場就不大,受眾有限,所以香港在有段時間拿許多國外(例如日本)的成功作品重新填詞,然後出作品演唱,這都可以理解,畢竟省去了試錯的成本,有利於唱片公司的高效賺錢。還有些粵語歌受到廣泛喜愛的也都毫不浪費地填國語再賺一筆。內地那時候也沒太多好的音樂人,所以各種原因之下粵語歌大火。

可是現在不同以往,由於內地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包括音樂。面對更多的選擇使得粵語歌不再如原來那樣出眾,語言又有一定障礙(而且廣東人喜歡以這個詬病外地人,作繭自縛),所以捨棄也就捨棄了。好比原來家裡吃飯只有一兩個菜,少了哪個都不行,現在卻十七八個菜,少了一個吃起來麻煩的,少了也就少了,只有個別人會在意,其他人,毫不關心。

再說,現在不論音樂還是電影,都在乎是誰唱的、誰演的,編劇、作曲等人關注度不夠,收益與付出不對等。市場如此,實屬無奈。

所以我總結來說就以下幾點:

1.音樂市場不景氣,而且創作環境在改變,整體優秀歌曲在減少

2.市場小、受眾少,而且原來的受體(例如我)已經對現在的粵語歌曲不感冒

3.語言障礙的確存在

4.音樂逐漸在向細化、小眾化的方向發展,粵語可能也是其中的一小支,但因為語言,粵語不會成為主流。

好歹粵語歌紅極一時,閩南語都比不上,現在想來只有英語歌是超過語言範圍傳播最成功的歌曲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香港在衰落的寫照而已。


不請自來

談起粵語歌曲,絕大部分就是關於港樂了。

港樂興起於60年代,從青澀逐漸成熟到興盛一時之後,在97年迎來轉折,一直到如今影響力日漸減弱。(此處本來寫了一大段歷史,好像離題了,刪了刪了)

港樂當初興盛的主要原因無非於它的超前性,由於香港的行政地位特殊,在60-90年代,從被歐美影響到形成港樂獨特的風格,在內地人民還在聽山歌的時候,港樂題材和風格的流行性無疑是超前的,對內地造成了很大衝擊。

內地人民第一次意識到歌還能這樣唱,還能唱這些。(什麼?你問我內地當時樂壇為何發展不快?回去問歷史老師,看看那段歷史有多坎坷!)

在許冠傑一代港樂可以說是初入內地,然後在譚李,四大天王時期達到巔峰。可謂是紅遍大街小巷。

但是,在改革開放,香港回歸之後的一段時期,內地流行音樂迅猛發展,港樂可謂風光不再,加上語言劣勢明顯(大多廣東以外的人都很少懂粵語),影響力減弱在所難免。其實新時代的港樂人真的差很多嗎,其實不見得,Eason這種大紅的不談,在內地較少人認識的麥浚龍,Mr.,謝媽等等水平真的也很棒。可是滿天繁星中的星光必然不如昏暗夜空中的星光耀眼╮( ??ω?? )╭——————————我是分割線—————————正經回答結束,給你們推歌謝媽的《我可以被這個世界淘汰,但不可以被世界擊敗》


因為好的作品少了啊,現在新生代粵語歌手比如顏卓靈,洪卓立等等,在同一年齡段,比起老一輩歌手,如王傑,古巨基,唱功差的不是一點點,而且夕爺和wyman都不怎麼寫詞了,陳輝陽和雷頌德也不寫曲了。


我呢,是廣州長大的外地人。現在不在廣東讀大學,但對粵語歌有著非常深刻的情感(我覺得不管是哪裡的人,只要會粵語都會有對粵語的執著)。但是,就像港片那樣,很多人對粵語歌的印象還停留在陳奕迅,楊千嬅那階段(沒有說不好的意思)新生歌手相對少。

另一個,有沒有發現,粵語歌情歌類比國語更有感染力,而國語歌現在類型很多樣,電音啊rap啊嘻哈的啥的,恕我孤陋寡聞,除了慢情歌類以外,我喜歡的單曲循環50次的粵語歌只有《春嬌與志明》

我也找過現在別人推薦的張敬軒等人的歌,但我還是不喜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