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說即使不死,也會震斷頸椎,是這樣嗎?

當然我說的是美軍的頭盔。好像我軍也有愷弗拉材質的防彈衣頭盔什麼的,在此不願討論。,


——————————11.13更新——————————

評論區有朋友提出,8969劫機事件中GIGN臉接三發可能是托卡列夫手槍彈。我去查了一下。百度貼吧的一位網友「ydddh002」有相關考證認為,沒有證據證明GIGN的面罩接住了一發以上AK。但是從他貼出的兩段書籍摘錄來看,一名隊員頭盔中槍引起跳彈,一名隊員面罩被擊中引起碎裂,可證明至少能接住一發AK的M43彈。

考據地址:https://tieba.baidu.com/t/p/116349325242

貼內22樓

這位網友摘錄的兩段資料:

在此表示感謝

綜上所述,P5,P6兩張擋住的是M43彈還是托卡列夫彈抑或二者都有尚且存疑,恐怕只有等哪位大神有機會登門拜訪GIGN才能揭曉答案了。

——————————————————————————

P1,P2:2018年某美軍士兵在中東,6m左右的距離,腦袋接了一發7.62*54R

P3,P4:德國佬頭盔對9mm帕拉貝魯姆彈的測試

P5,P6:法航8969劫機事件中GIGN隊員的頭盔,面罩部分接了3發M43彈


說頭盔一定擋不住Ak近距離射擊那是老皇曆了,有一家美國公司X Shell研製的MK-1 Ak能可靠地擋住Ak47 7.62標準彈近距離射擊而不擊穿:

真的打不穿

能看到中彈部位有明顯形變,對粘土製的頭部模型有鈍性撞擊,中彈可能會腦震蕩但命應該能保住,用彈性襯墊架空頭盔使之不與頭部直接接觸也能減輕這種傷害。

所以回答這種問題還是查查新行情而不是靠老感覺來得可靠。


相關一答:如果子彈的質量極小而速度極大,打到頭上會怎樣?

一有質量粒子以近光速來回穿越大腦能否致命??

www.zhihu.com圖標

沒記錯的話美帝的某型頭盔要求0距離擋住9mmpara彈直射,至於AK47這樣的…等我回去查查先

更新下

稍微查了查,現在的頭盔基本能擋住9mmPara彈直射,並且對頭部沒有傷害。而在一些戰例中,甚至出現了頭盔擋住7.62NATO彈(比AK47用的M43彈威力大)的情況。至於震斷頸椎....之前有人算了一下,那點動能連走路撞樹都比不上,何況頭盔里有懸掛有海綿,所以只有頸椎不是豆腐做的,應該沒問題。

把評論里的內容搬了過來…

一枚重10g的.357 Magnum彈頭以450m/s的速度命中一頂最小號的PASGT頭盔(重約1.4kg),彈頭嵌入盔體,兩者共同運動的速度只有3.2m/s,也就是大約11.2km/h,大約相當於一路小跑時一頭撞在包了硬泡沫塑料的樹上。如果這也能頸椎骨折,那麼一定是父母把孩子的頸椎造成了豆腐渣工程。而美軍最新的ECH頭盔的要求就是能夠防護常見的中威力步槍彈。

步槍彈同樣是不可能讓頸椎骨折的,就算是7.62x51mm NATO這種9.5g彈頭、840m/s初速的全威力步槍彈也做不到。假設(假設!)頭盔材料能夠保證不被射穿,頭盔的速度也不過是5.7m/s,或者說20.5km/s,相當於騎著自行車撞在包了硬泡沫的樹上。

實際上,以我說的那個速度撞樹或者撞牆要比實際上被加速後的頭盔撞到更傷,因為頭盔只有1.4kg,而人撞上去的話慣性要大得多。更恰當的例子應該是被包了海綿的半塊磚頭拍了一下,這會有多傷呢?稍微暈一下是免不了的,後腦勺冷不防挨一巴掌還得暈一會兒呢。

以上內容來自網易博客博主 Skull_Lord,曾任百度貼吧 槍炮世界 吧吧主。

現役軍用凱夫拉頭盔(非很舊的型號),大都能擋住7.62mm突擊步槍彈直射,部分包含穿甲彈頭直射。

一部分重型防彈鋼盔也可以。

即便是緩衝效果更差的鋼盔,也不會造成頸椎折斷

甚至連衝擊感都不算非常強(像是被勺子狠狠敲了一下,但不是敲腦袋)

眩暈是會有的,不過不是因為震動,而是因為子彈敲在鋼盔上的聲音非常大——理解成你在一口鐘裡面,外面還有個威武雄壯的比利王敲了一下。

凱夫拉我不知道,鋼盔被打中的聲音是這樣的

b!biiiiaaohohowua!日啊嗚哇嗚,昂昂昂昂咪咪咪咪咪咪伍茲伍茲嗚嗚嗚嗚嗚(後面不知道是真的聲音還是耳鳴)

這個b!biiiiaaohohowua!聲音極其巨大而且是環繞立體聲,五雷轟頂的享受,但是持續時間極短,可是又聽的很真切,後面的日啊之類的就長得多了。

聲音極其尖銳。

各位如果想找到最接近的體驗,可以找個農村辦喪事的嗩吶隊,兩個嗩吶貼著你兩個耳朵,頭上頂那個手裡拿的兩個金屬碗一樣的樂器(兩個拍在一起的,黃銅寬邊盤子一樣的,那個樂器叫什麼來著?)

你說:我數到3,然後你們等一會兒,以你們送喪多年的默契,在我猝不及防的時候一起奏樂,最大聲的,但只要一下就好。

之後如果你感覺到因為聲音太大,瞬間導致頭暈目眩站不穩。

對,就是這個感覺

戰場上也是一樣,被子彈打中頭盔不是因為震暈而摔下來,是因為聲音特別特別大。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這個聲音導致的耳鳴時間很長,到第二天可能還有,但是耳鳴的聲音不算大。

滋滋滋滋滋的耳鳴。

被子彈打中鋼盔摔倒的人,不是什麼腦袋向後一仰,之後像是身子被腦袋扯著摔倒。

就是頭稍微晃了一下,然後那人就眼睛發直發獃,和喝醉酒一樣晃悠晃悠的,過一會兒就好了。

之後是嚇尿還是震驚就不一定了,但大多數傻逼都會在戰鬥結束後拿著鋼盔滿地亂跑,吹自己被打中了。

哈哈哈哈哈,大家看,我被打中了,哇哇,我被打中了!哈哈哈哈哈,耶?耶?~

優秀的隊友:哇哦,厲害厲害,神仙罩著你啊。

普通的隊友:哇,你真走運,腦子還好吧?

二逼的隊伍:你是我曾經見過得最丑的貓(九條命),現在這隻貓變得又丑又傻了。

—————————————————————————————————————

還有,我以個人經驗說一下複合材料頭盔的防護等級。

舉個例子

同樣是3a級防護,防彈頭盔的防護效果其實超過防彈衣。

注意哦,雖然構型也有作用,但是主要是設計要求也有區別。

防彈衣的構型+設計要求,它對於射擊後的形變比頭盔寬鬆一些——特別是單位面積下,而如果能造成很大的變形,防彈衣早就被擊穿了。

但是頭盔並不是,頭盔設計預期能承受的形變就比較小,畢竟空間不大。

所以一定頭盔被打變形凹陷多一點兒,就等於「沒能防護」

這不等於「被打穿」,只是說不能保證沒事而已——鋼盔才是被打穿,因為鋼板和防彈纖維在攔截彈丸和破片的方式上時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同等防護等級甚至稍低防護等級的鋼盔,對於邊緣鋒利的大片的中速破片的防禦效果要比合成纖維的好得多——因為這有點像刀割,防彈纖維比較怕連續切割(所以防彈纖維在同等防護等級下,它對於重尖彈的防禦效果要差一些,鋼板反而要好一些。鋼板比較怕高速輕彈)。

鋼材的變形吸能效果比較差,是靠剛性硬扛。

所以鋼盔如果是3a,那子彈打直了,那就是3a的防護——很大一部分地方實際還是超了,比如說盔檐,但是一般後方正中間就只有3a防護。正面盔體往往會加強,這其實主要是為了配平,因為鋼盔有護耳,所以後邊比前面重,後面的鋼板也就薄一些,前面的加厚來配平頭盔,順帶防禦力就增強了。

比如說我有一頂國標5級鋼盔(能擋56式的7.62普通突擊步槍彈),試射結果表明只有腦後比較平的地方才是國標5。正面明顯好得多,因為連打3下形變還很小,打在幾乎同一位置的時候也沒有被打穿,後腦勺就能打穿。

原則上來說,鋼盔一旦超標直接被打穿,人也被爆頭。入射角度影響比較大。

合成纖維材料的頭盔,它形變很大,但是很難很難被打穿。

就算是一頂美標3級頭盔,它正面攔下角度很好的7.62mm全威力彈也有很大的概率——在鋼盔上這是不可能的。

3a幾乎都能攔下7.62全威力彈。

但是,這不意味著這頂鋼盔能「有效防護7.62mm全威力彈」

因為形變過大了。

不過這個被超標子彈擊中的人會「腦袋被擠爆」。

因為頭盔和衣服不一樣,它上方是有空間可以去的。

所以真的被超標子彈擊中腦門,頭盔發生嚴重變形後,其實也是傳導到頭盔中部甚至上部的(內部有加強設計)

結果就是頭盔會擠著腦殼向上滑,頭盔懸掛或者頭盔帶會斷掉——這個是預先設計好的,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下符合頭盔的內部懸掛連接點,和老式鋼盔區別很大。

一旦形變超過指定數值,這些懸掛點也會變形,大概率會讓卡鉤和懸掛本身脫開——下巴右側這裡也會(尤其是三點固定的,現在基本都三點)。

於是頭盔就被打飛了

人很可能會蹭掉一塊頭皮或者腦子迷糊(輕度腦震蕩),但是被打死的概率很低——可能會受傷,而且頭盔本身廢了,所以已經不能算是有效防護內了。

其實按照防彈板的標準,那麼這塊防彈板的等級標號就要比頭盔高至少一級。

因此……其實同級纖維防彈的實際保命效果要強過鋼板(大概率),大多數時候也強過陶瓷——比如說防彈衣裡面也有不加陶瓷的全纖維板,這些板子的保命效果比陶瓷板和複合板的效果要好,而且好很多,但是很厚而且壽命低。

防彈衣面積大,成本就更高,而且氣候影響更大還不容易做表面處理。

太厚也太熱和影響活動——這在常規作戰時對生命的影響可比能多擋高一點的子彈大多了。

除了極少數的作戰環境里,比如說巷戰就有覆蓋率很高的幾乎全防彈纖維的重型全身型防彈衣,甚至有些還有單兵液冷系統——不然立馬中暑,而且汗水滲入纖維會大大降低壽命和防彈效果,所以一般重型防彈衣裡面就算沒有液冷也會有一層隔離服。

這些防彈衣都非常熱,非常非常非常的熱,野戰是絕不可能用這樣的裝備的,被子彈打死的概率比被熱死的概率都要小——這是哪怕在寒區都能中暑的程度。

因為重量太大的關係,使用這種防彈衣就不能帶很多作戰裝備,降低了作戰持續時間,所以一般是補給很及時的環境才能用,比如說城市戰,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穿(不是光說防彈衣太重,而是這一套隔離服以及冷卻設備也很重)

如果說動力外骨骼真的能作戰化,那麼就算不用搞動力甲,單兵防護在現有技術和裝備下就能做的相當牛逼(不不不,和士官長那麼牛逼還是做不到的,但是和戰錘40k裡面的大頭兵那樣的還是有戲的,比如說擋12.7mm機槍彈)。

目前其實在力氣足夠大的情況下也能穿幾乎全身(除了面部)防禦7.62全威力彈的裝備,而且是可靠的可重複防禦。

然後你就能站在敵陣前,站擼機槍,以雷霆萬鈞之勢……吃一發RPG了……

子彈不長眼,破片特不長眼,但是爆炸衝擊波更不長眼。

然而很大的矛盾是:抗衝擊波的抗震服不是沒有,炮兵就有,比如說我國的04防彈背心就有炮兵款。

抗衝擊波性能很不錯。

但是你想防衝擊波就需要一些蓬鬆的結構,可是這樣防彈效果就低了……04炮兵款在面對子彈的時候就只有國標3(美標2),加了板子也一樣,那個板子就是抗震的,基本不防彈。

即便腦筋太死,人也無法穿上像四件羽絨服那麼厚的衣服作戰,哪怕有外骨骼都不行。

而更討厭的是:現在作戰中步兵對步兵的時候越來越依賴筒子——機槍用來壓制和粘人,突擊步槍用來進一步涵蓋相對不重要的地方,防止敵人硬避開機槍火線。

最終目的是讓敵人盡量聚在一起不要亂動,等著吃筒子,一筒子打准了半個班坐土飛機,比自己用機槍掃半小時還頂事兒。

這其中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單兵防護對於普通子彈的效果越來越好,子彈打中本身就很不容易,打幾下都不一定死就更蛋疼了。

只要雙方基本技術不要差距太大,步兵隊用槍械互打很容易陷入打鐵狀態,雙方射光子彈五六輪都未必死幾個人——來來來,有RPG的上RPG,有古斯塔夫的上古斯塔夫,有榴彈發射器的上榴彈發射器……大炮起兮轟他娘。

單兵現在越來越炸逼化了(班組已經炸逼化)。

在可預見的未來,那些發射智能榴彈的武器的可行性也越來越高(主要是微電子進步了,火控計算機的能耗降低,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卻大大提高,激光測距等技術的成本也白菜化了)。

所以……即便有了外骨骼,人類也是有極限的

jojo……

那有什麼解決方式呢?

防護就那樣吧,有了外骨骼還上什麼大口徑機槍這種費拉玩意兒

全部高速榴彈發射器,不管有幾發彈,全部高速榴彈發射器

火箭彈直接集成在外骨骼的發射架上,不上四聯不舒服

防禦只是對付偵察輕裝部隊的。

真的交火全員炸逼,就看誰先看到誰先齊射。

3秒後解決戰鬥。

誰陰和誰情報與偵察做得好誰就能贏。

未來機動步兵:R!P!G!齊射火光!

班長:哪兒?幾個?

尖兵:正前方90度,16個。

班長:大家快裝模做樣的趴下!!!別死了還被人說沒有遵守訓練內容!!!做死亡好標兵。

尖兵:就這樣?

班長:大概吧……

booooooom!

你是想穿個全身硬甲甚至帶三防,但是手裡只有一桿班用機槍,身後跟著一個機械運輸狗,全都tm是替換防護板。

還是願意全身穿個普通的防護服,但是背後的自動支架上有一個8聯rpg發射器,並且手裡還端著一挺高速榴彈槍呢?

機器狗身上還有200多根rpg,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連接後自動裝填,rpg連續齊射。

我選後者,必須後者,武德充沛。

做一個真正的人間dark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