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會赴約詳聊對數字貨幣和區塊鏈行業的看法嗎?


1

由於我一直對於幣圈的態度不太友好,所以一直很多人問我怎麼評價孫宇晨。

一開始我都不想回答,一個善於包裝和炒作的幣圈大佬,感覺沒太有什麼可說的。

但最近,他花費了456萬美金,拍下了與巴菲特吃午飯的這個機會。

可謂是裝到了極致。

最愛吹虛擬貨幣的炒作大師和最公開反對虛擬貨幣的投資大師,這個車禍現場想想都刺激。

我要科普下。

這位孫宇晨在大眾眼中可能存在感不足,但是在投資界的垃圾堆,幣圈,他可是無人不知無人曉。

人稱「韭菜收割拉力賽大滿貫選手」,「幣圈賈躍亭」,「白皮書復讀機」,「空氣幣凈化器」,「東方碰瓷王」,「梭哈主義包裝廠廠長」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總之各種稱號加起來得有個小1000字。

罵他的人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非常恐怖。

而誇他的人更加恐怖,連起來可以繞地球儀整整一圈。

更恐怖的是,即使絕大多數人都在罵他,但他依然自如的割韭菜,玩兒空氣幣,還能噁心巴菲特。

幣宗強者,竟恐怖如斯。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給大家介紹下這位90後猛人,世界級韭菜天王,ZB界的天王巨星的發家史。

縱觀他的發跡以及截止目前乾的那些事兒,充滿著各種魔幻現實。

畢竟在整個五行缺德的幣圈,最不缺的就是魔幻。

還有那些產生了幻覺自以為是投資者的韭菜們。

這個圈子本身就是瘋的,在一夜暴富的刺激下,人人都是瘋子。

而孫宇晨,則是其中的翹楚。

他沒瘋,但他比瘋子表現的還要瘋。

2

孫宇晨身上的頭銜很多,但一個比一個虛,唯一實在的就是北京大學學士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這是兩個身份充分說明了他的智商很高,是個聰明人。

但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是什麼?

是聰明人刻意迎合傻子,裝傻,帶領傻子們做傻事,然後去賺傻子的錢。

所以聰明人需要包裝自己,傻子們喜歡什麼,他就要變成什麼樣。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期間,孫宇晨搞了一個網路雜誌,很快就被抨擊抄襲,帖子至今還在北大論壇掛著。

於是成為第二個郭敬明的路子就斷了,但這個時候,他接觸到了幣圈。

這是天作之合,他醒了,幣圈才是抄襲和炒作的最佳場所。

於是孫宇晨就開始回國,然後放飛自我。

他有一個很神奇,並且很高大上的頭銜,叫做「2017年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

聽起來是不是非常厲害,WOW~福布斯認證。

但這個認證雖然也是福布斯出的,但是和我們熟知的世界五百強和富豪榜等真正具有含金量和影響力的頭銜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這是福布斯專門為中國市場設置的評選,大概類似於某某協會編外委員(合同工)的水準。

每年福布斯都要在好幾十個領域選出數百個這種30歲以下創業者。

只需要交30萬,你也可以上榜,請轉賬付費,支持支付寶和微信。

如果你有耐心,等到他們賣不出去了,就會從30萬降到15萬再降到8萬。

我創業的那一年,給我的終極跳樓價是6萬5,包酒店和合影。

其實那時候我本來很心動,但是我又仔細一看那些已經提早交錢的人,沒幾個靠譜的,還有好幾個我看不順眼很久的放高利貸和搞P2P的,我這種正經人和他們上一張榜簡直是讓他們蓬蓽生輝祖墳冒煙。

最秀的是2018年8月2日福布斯30歲精英獲獎者之一,姚坤傑先生。

姚先生8月2號得獎,但是作為跑路P2P平台貝米錢包的創始人,他半個月前就被抓了。

由此可見,這張榜的含金量之高,基本等同於微商和奧巴馬合影的水準。

而實際上,很多領域的上榜者,本身就是一群微商和KOL,畢竟去4S店蹭照片以及奧巴馬合影都爛大街了,福布斯聽起來還能糊弄人。

真的敬業。

雖然我們正經人士都知道福布斯撈外快榜不怎麼正經,但是幣圈韭菜們不知道呀。

他們對於經濟的認知僅限於微商朋友圈,而很多幣圈大佬的氣質一看起來就像是剛從裡面跑出來還沒洗乾淨腿的。

這時候出來一個福布斯,還有北京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這種高科技人才發的幣,還不趕緊梭哈?

可能他們以為賓夕法尼亞有個嫩模姓福布斯吧。

3

給自己包裝成福布斯精英後,孫宇晨開始在幣圈混來混去。

哦對了,當時他還有一個頭銜就是瑞波幣中國區代表,他吹牛逼的時候經常甩這個頭銜,但是瑞波官方一直闢謠這件事兒。

魔幻的是,當孫宇晨自己靠著空氣幣波場幣身家大增的時候,瑞波再也不闢謠了。

幣圈就是這麼Real。

回到當年剛回國的孫宇晨,由於他的學歷是實打實的給力,所以博得了很多不懂裝懂的投資人的青睞,他們沒少給孫宇晨站台。

而孫宇晨當時師從國內公認的割韭菜大師李笑來老師,他們一時親密無間。

那時是2017年,正是幣圈ICO最瘋狂的時候。

各路野雞紛紛發售自己的各種空氣幣,靠的就是莊家操盤來割韭菜,發幣必暴跌,誰買誰傻幣。

當時整個市場已經瘋狂到各種瞎扯的侮辱人智商的虛擬貨幣都在搞,什麼AV幣(號稱可以用於買片,這都是重點打擊對象)、,什麼嫩模幣(號稱一幣一嫩模),什麼馬拉戈幣(別笑,真的有)之類的。

很多投資人都加入進來站台,某幾個知名大佬還鼓吹大時代要來了。

其中幾個現在還不敢回國。

而孫宇晨大神一出手,就和他們不一樣。

這時候他的人脈就派上了用場,很多知名機構給他的波場幣站台,當然,更準確的說法是他在蹭投資機構的熱度,蹭蹭這種事情他已經非常熟練了。

而他當年在大學時候辦雜誌搞抄襲的功力也發揮了出來,他的波場幣(TRX)的白皮書和技術資料,基本都是把別的知名虛擬貨幣的白皮書拿來洗稿。

為了蹭熱點,他當時還寫了TRX比以太坊(ETH)好的七大理由,結果被幣圈公認的技術大神V神懟了,直指波場幣的複製粘貼功力才是核心競爭力。

要說V神還是太年輕,只要回應,就已經輸了。

果不其然,孫宇晨靠著被V神罵,成功成為了幣圈熱點,波場幣也被更多人所知曉。

而在幣圈,壞名聲要比沒名聲要好的多的多,因為韭菜們根本看不懂白皮書,也搞不清楚哪個是騙子,那就乾脆只投知名項目就好了。

事後表明,圈子裡反正都是抄,但是他抄出了新意,抄出了精髓,所以很優秀。

而且,中文版沒抄,是翻譯在把中文翻譯成英文的時候水平不足,所以直接抄了別的白皮書。

這個解釋真的硬核。

為了蹭熱點,他甚至蹭上了馬雲。

很多微商也喜歡蹭馬雲,說馬雲鼓勵大家做微商,甚至都沒想過為什麼阿里的老闆會支持別人在騰訊的微信上做阿里的電商。

由於當時區塊鏈實在太熱,孫宇晨入選了阿里的湖畔大學,見到了馬雲本人。

此時不蹭,何時蹭?幣圈知名度就是金錢。

於是在各個場合,他都自稱是馬雲門徒,甚至買了很多媒體吹他和馬雲有多鐵,最後驚動了阿里公關,警告了他。

於是他又花錢刪他花錢買來的稿,媒體老師們都很喜歡這種大佬。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的白嫖到了知名度。

2017年波場幣ICO,一共籌集了4億人民幣。

他贏了。

4

但歡樂的日子還沒持續多久,時間來到2017年9月。

當時幣圈的各種亂象(無底線赤裸裸聯合收割韭菜)已經無法無天了,9月4日國家對於ICO一刀切,宣布虛擬貨幣國內非法,並要求所有已完成的ICO把錢退還給投資人。

而孫宇晨當時非常抵觸退錢,畢竟白嫖了這麼多名聲,蹭了這麼多大佬和熱點,憑自己本事騙的錢,為什麼要還?

當時的波場幣因為孫宇晨硬剛法律不願退幣而十分著名。

然後他一拍屁股,去了美國,過了很久才扭扭捏捏地退錢,一度被稱為幣圈賈躍亭。

當然我是不認可這個說法的。

孫運晨老師和賈躍亭完全不同。

首先孫老師是幣圈大佬,而賈躍亭是古典主義騙子。

其次,孫老師和賈躍亭不在一個地方出生,也沒有娶明星老婆,甚至他的波場幣要到2025年才投入技術研發,而賈躍亭跑路之前還多少造了手機電視買了視頻版權有人受益的。

而孫老師的波場幣,只有他自己受益。

除了騙錢這件事之外,他和賈躍亭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最重要的是,賈躍亭明晃晃地欠了很多人很多錢,很多人都在找他。

而孫老師自己利用區塊鏈割韭菜,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乾的,但除了罵他之外,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所以不能說孫老師是幣圈賈躍亭。

應該說賈躍亭是互聯網圈孫宇晨。

2017年9月4日之後,國內ICO之路算是斷了,孫宇晨只得在美國大肆宣傳自己的空氣幣。

而當時大量的幣圈大佬都出海了,當然他們中有一部分人至今都不敢回來。

從這點看,幣圈大佬們倒是一個個都很像賈躍亭。

四捨五入,都很隨孫宇晨。

在海外,孫宇晨又發揮了自己的炒作天賦以及做莊能力,把波場幣吹上了天。

波場的代幣TRX,從1分錢瘋長到了1塊多,而TRX一共有1000億代幣,這讓波場市值達到了千億級別,孫宇晨一時春風得意。

得意到嘲諷國內互聯網大佬。

當然互聯網大佬們也是來而不往非禮也,王小川也正面剛了回去。

當時孫宇晨最喜歡一句話就是當時有人吹捧他的「馬雲做到1000億用了10年,但是孫宇晨只用了4個月」。

似乎忘記了自己酷愛自稱馬雲門徒。

嗯,先蹭大佬熱度,再踩大佬一腳,真的是real。

面子爽了之後,就是里子。

這麼高的幣價,這麼沙雕的韭菜,不割兩撥都對不起他們。

孫宇晨「蟬聯多屆割韭菜拉力大賽冠軍」的實力開始發揮作用了。

2018年1月,孫宇晨在高位將自己手中的60億tron變成了ETH,然後換成了美金。

3億美金,20億人民幣。

然後就是波場暴跌90%。

一時之間,無數散戶家破人亡。

韭菜收割機盆滿缽滿。

5

20億套現事件之後,孫宇晨的名字一時之間猶如過街老鼠一般無人不知。

但還是那句話,在幣圈,壞名聲也是名聲,也要比沒名聲要好。

孫宇晨非常清楚,只要名聲在,不管是好名聲還是壞名聲,都不重要,只要再控幾次盤,再拉一拉幣價,那麼前腳罵他的韭菜們後腳就會舔他。

甚至因為他套現時的果決,會更加認為他強勢。

不怕你壞,只怕你弱,只要你足夠強勢,就有足夠多的人來舔你。

不得不說,他看透了幣圈的真諦。

一個沒有道德法律的血腥叢林。

韭菜們生長在這篇叢林中,沒有未來。

2018年2月開始,三點鐘社群突然火了起來。

一群迫不及待割韭菜的投資人們在裡面大談區塊鏈哲學信仰,那時候比特幣的價格最高達到了2萬美金1個,無數人提著褲子衝進了幣圈,因為腰帶都賣掉了。

一時之間人人都在談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的未來,甚至誕生了很多區塊鏈哲學家。

當一個投資的東西需要用哲學來形容的時候,基本就是要崩盤了。

於是崩盤災難來臨,爆倉者甚眾,而此時那些天天討論哲學,在微博上喊著讓所有人都要加速沖入區塊鏈時代的大佬們,也都不說話了。

對嘛,本來就是一個投機品,非得和哲學摻雜在一起,這也太哲學了。

孫宇晨在這段時間選擇了低調,沒有去刻意蹭熱點,而是踏踏實實地抄襲別的項目。

李笑來老師搞的超級空氣幣EOS玩DAPP,他的波場也玩兒,而且玩兒的更極致。

截止目前,大量境外博彩就在波場上跑著,至於其中有沒有孫的身影與提成,就不知道了。

2018年下旬,李笑來老師的一段錄音被曝光。

長達60分鐘的錄音里,李笑來老師說了近百次髒話,不僅承認了自己搞空氣幣和韭菜,還痛罵韭菜和一些割韭菜不帶他玩兒的幣圈大佬。

一時之間整個世界都震驚了。

雖然都知道幣圈太假,但是李笑來老師的話太真了,而李老師也趁此機會灰溜溜地滾出了幣圈,起碼明面上是滾了。

在這段錄音中,李老師著重強調了孫宇晨和他的波場就是騙子,是忽悠。

某種程度上,一個騙子罵另一個人騙子,其實是一種認可。

孫宇晨知道,熱點又來了,蹭蹭又不花錢,於是發了一個微博,表示自己躺槍了。

而廣大區塊鏈群眾們紛紛安慰孫老師,不要多想,請專註於騙下一波韭菜。

好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在咱們幣圈,就是這麼簡單直接又真誠,我坦坦蕩蕩騙你,你坦坦蕩蕩罵我。

我簡直愛上他們了。

6

轉眼間,2019年到了,孫老師要考慮自己的年度熱點炒作了。

2017年是馬雲,V神和ICO,2018年是割韭菜和李笑來,不管怎麼說,對自己要求甚高的孫老師是不允許自己越活越回去的。

放眼世界,還能再蹭的熱點在哪裡?

沒錯,你想到了,股神巴菲特。

孫老師買了股神巴菲特的午宴機會。

說到中國人買巴菲特的午餐機會,孫老師已經是第四任了,而前三任則各有千秋,個個都是行家裡手。

第一任是步步高的段永平,當前國內市場手機份額前五的oppo和vivo,背後的操盤手就是他。

而段永平當時和巴菲特吃飯,並不是為了自己,他早已財務自由。

他是為了提攜一位年輕人,叫做黃錚。

而黃錚後來回國後,創辦了一家公司,給當代年輕人帶來了無盡的歡樂。

這家公司全稱叫做。

四億人都在砍的拼多多。

你今天砍了嗎?

而第二任和巴菲特吃飯的人,叫做趙丹陽。

此人是個投資經理,他花了幾百萬買下了和巴菲特吃飯的機會。

他的操作更加騷氣,他在飯桌上向巴菲特拚命推薦物美集團的股票,並且宣揚了出去。

果然事後物美集團股票瘋長,而他早在吃飯前就已經大量購入了物美的股票,趁著股價大漲立刻套現,賺了1.3億。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耳熟?

《西虹市首富》裡面王多魚的請巴菲特吃飯結果股價瘋長,原型就是趙丹陽的操作。

藝術總是來源於生活,不是嗎?

由於趙丹陽的神奇操作,搞的巴菲特不得不定下規矩,吃飯期間不能談股票。

這就給第三任留下了難題。

但我們都知道,敢花大錢和巴菲特吃飯的人,總有辦法賺回來。

第三任和巴菲特吃飯的人叫做朱曄,是上市公司天神娛樂的董事長。

老粉絲都知道我的股市修仙傳系列,天神娛樂被我稱之為仙界的帝王。

2019年初,天神娛樂利用商譽計提大法,一口氣計提了80億的損失,其中大部分都是商譽。

而最厲害的是,天神娛樂當時的市值只有44億。

一家44億的公司計提損失80億,確實是神仙手筆。

這種買1賠2的操作,讓我感覺有點熟悉,好像寫過類似的在美國上市的公司,你們不要亂聯想。

7

前三任和巴菲特吃飯的人,都是狠角色,並且一個比一個狠。

留在孫宇晨面前的表演機會不多了,前輩們過於優秀,簡直不給年輕人機會。

但這篇文章讀到這裡,我覺得大家要對孫老師有信心,過往的經歷早就證明了在蹭熱點和不要臉這兩件事情上,孫老師從來就是王者級別。

孫老師這次花重金和巴菲特吃飯是經過縝密規劃的。

除了因為巴菲特比較老了,反抗不動年輕人的瘋狂蹭熱點,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眾所周知,巴菲特對於虛擬貨幣一直是堅決反對的態度。

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虛擬貨幣只是投機品,沒有真正的價值,玩兒虛擬貨幣最終都會很慘。

甚至今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又重申了這個觀點。

這就是孫老師要的。

孫老師幣圈大佬,韭菜教父的身份,和巴菲特這種反對虛擬貨幣的大IP坐在一起,想想就覺得很激動。

要的就是這種衝撞和對立。

我再強調第三遍,在幣圈,壞名聲也比沒名聲要好的多的多的多。

除了二人身份的對立。

孫宇晨老師又一如既往的開始包裝自己。

繼馬雲門徒,區塊鏈門徒之外,他又多了2個新身份。

巴菲特門徒和堅定的價值投資者。

巴菲特聽了要上吊,韭菜們聽了要哭泣。

而孫老師一向是炒作和套現兩不誤的。

在競拍午餐的時候,他就已經大量入手了自己的TRX,此時的TRX,價格不到巔峰時候的一成。

在拍下午餐機會的第一時間,他發了朋友圈,說自己有重大事項三天後宣布。

然後果然TRX大漲,孫老師成功又賺了一波。

而在公布了自己身份後,TRX又一次大跌,畢竟套現都套現了,不跌留著當爹嗎?

而很多韭菜們,又被孫老師的騷操作給扭彎了腰,甚至到孫老師微博下面求助。

但是這些幣圈投資者再怎麼哭喊也是沒用的。

國內禁止炒幣,國內認為幣圈不合法,這是天字第一條準則,政府警告你不要碰。

你非得碰,就等著叢林法則的教育吧。

而孫老師也不會管你的,他正忙著如何套路巴菲特呢。

可憐的老股神,這次不知道又要被玩出什麼花樣。

一代後浪推前浪,後浪在前浪面前可勁兒的浪。

像極了這個世界。

-----------------------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仙人JUMP,ID:xrtiaotiao

這是一個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會寫(噴)出什麼,他自己也不知道。


很尷尬,巴菲特一向很鄙視幣圈,結果為了456萬美金還是願意跟幣圈的人來往,只能說,錢是萬能的。而孫宇晨看似又在給韭菜們醞釀新套路了。

截圖來自:新浪微博

90後青年花2個月套現20億

孫宇晨,這個出生於1990年的年輕人,是北大的高材生。在2017年ICO很火爆的時候,他乘機而入,在短短2個月內成功圈錢20億,目前已跑到美國,和賈躍亭的經歷頗像,故被人稱為「幣圈賈躍亭」。

相比於胡瑋煒用十幾年記者經歷積攢人脈,再花三年時間成功創辦摩拜單車賺取15億,孫宇晨賺錢套路才是大寫的「牛叉」。一位認識孫宇晨的人說過,他眼中的世界,除了成功,就是失敗,沒有中間地帶。這個90年出生的偏執狂曾放豪言,「我衡量人的標準是看你賺多少錢。」

營銷的時候連馬雲也不放過 來源:百度圖片

迅速進場,包裝營銷

2017年下半年,ICO市場行情十分火爆,一貫奉行「亂世出英雄」的孫宇晨準確的把握住了時機,創建了他的區塊鏈項目「波場TRON」。在2017年8月9日開場白上,他自己介紹,波場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微博,微博做什麼,波場就做什麼,任何人可以自由創造,波場無權封號、無權刪除內容。

這是個十分善於營銷自己的小夥子,在內容創作模式上,他很快山寨了李笑來的PressOne,即《每天7分鐘 走向財富自由》。

李笑來在微博吐槽:聽說《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已經有了山寨版,還在某大站眾籌了……好玩好玩了。

此外,薛蠻子和李豐投資了波場,而他自己還請了一堆知名人士站台,還讓媒體為他宣傳背書,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大家相信他。

抄襲白皮書

幣也發了,站台人也請了,然而波場的白皮書卻讓很多投資人產生懷疑,裡面全是商業推廣計劃,沒有一丁點技術性的東西。這時波場給出的答案是研發要等到2025年。(筆者旁白:一個成立8個月的項目,等到2025年才研發?!也太扯了吧)

白皮書不僅沒有技術性的內容,還遭到協議實驗室創始人Juan Benet的指控,稱波場白皮書至少有9頁是從IPFS或Filecoin的文件中拷貝出來的,此外波場還照搬了以太坊和Kademlia的框架。不過波場沒有逐字複製,而是鬆散重組。

圖中橙色部分照搬以太坊和Kademlia的框架,標成粉色的十頁照搬IPFS和Filecoin

搶先政策,提前完成ICO

正當孫宇晨的波場營銷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關於ICO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更讓人恐慌的是謠傳政府要取締ICO。果不其然,2017年9月4日,監管部門下發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令禁止ICO活動,要求已完成ICO的項目必須退幣。

而嗅覺敏銳的孫宇晨在94文件下發之前,聽到某些風聲,便迅速提前完成了ICO,2017年9月3日,孫宇晨在微博宣布波場完成ICO,募集資金約4億人民幣,這一天距離94文件僅相隔一天!真是富貴險種求啊。募集到資金的孫宇晨陷入兩難,到手的肥肉就這麼還回去?但這是法律文件,不得不遵從,孫宇晨不情願的清退了資金,清退完成之後,他立即前往美國,繼續推進波場的宣傳。

莊家上場,瘋狂套現20億

2017年10月2日,波場首次登錄海外交易所開始公開交易,這時它的市價是1分錢。隨著中國監管風聲逐漸退潮,2017年11月底,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開始持續走高,市場很快復甦,進入瘋狂期。波場也在12月成功漲至2元,在兩個月時間,整整漲幅200倍,波場總共發行了1000億,也就是說它的總市值最高達到2000億。

波場發行1000億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波場幣終究是一個沒有真實項目背書的空氣幣,投資者發現有50%的波場攢在一個錢包,市場上流通的波場幣只有9%。也就是說,波場被少數幾個莊家高度控盤,是一個實實在在韭菜屠宰場。

目前擁有50%的波場幣分散在2個錢包

波場的套現模式在幣圈是非常成功且典型的例子,總結下來,孫宇晨能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嗅覺敏銳,抓住時機

2.為代幣尋找幣圈知名投資人,為其背書,讓投資者產生信賴3.包裝項目,洗腦投資者,讓其成為信仰者4.通過直播、路演等形式擴大項目知名度,吸納新的投資者5.對代幣高度控盤,對外只發放很小比例的代幣,便於拉升(這種代幣一定要十分小心)6.過人的膽量7.千載難逢的時機

彼時,這位90後青年,已成功躋身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並落地美國。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

2019年,孫宇晨又開始了按耐不住,開始了他的營銷之路(一流的詐騙犯).........

以下對話僅供娛樂~


眾所周知,巴菲特不止一次公開表達過對比特幣的厭惡之情。在今年 5 月召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談及比特幣時,股神巴菲特說:「這就是一種賭博工具,其中有很多欺詐現象。比特幣自身並不產生價值,就像貝殼一樣,對我而言算不上是一種投資。」

而早在 2014 年,巴菲特就評論比特幣只是一種幻覺,後又多次提醒比特幣的毒性比老鼠藥更大。


孫宇晨似乎已經注意到了這點。他在微博上說:「我希望邀請區塊鏈行業知名人士一起與巴菲特交流,從而增進頂級傳統投資人與數字貨幣的理解和友誼,讓整個行業真正受益! 」


屆時,這頓飯的場面會不會略顯尷尬?有網友連台詞都想好了:


孫宇晨:巴老,您怎麼看比特幣?


巴菲特:比特幣是個泡沫,一錢不值。


孫宇晨:您應該像嘗試投蘋果亞馬遜一樣,了解一下比特幣。


巴菲特:比特幣是個泡沫,一錢不值。


孫宇晨:我可是花了 456 萬美元拍下了這頓午餐。


巴菲特:我很高興你支付的是美元,不是比特幣。


圖片

圖片

高調的孫宇晨,瞬間引發關注和質疑。他此前曾自曝當年被搜狗 CEO 王小川視為「騙子」「肯定會失敗」。這一宿怨,現在又被網友翻出、熱議,並引來兩人的再次「互懟」。


6 月 4 日晚,王小川發微博稱:什麼叫成功、什麼叫騙子?每個人有自己的定義。有的人以為是身價,有的人以為是市值。放到歷史長河裡,雲淡風輕。用極致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學家,用極致感性追求美的藝術家,以及用大愛對世界或民族做出貢獻的英雄,才能永垂不朽。


孫宇晨隨即在微博回應稱:創業者產品與其市值也是對創業者的衡量。我們不如放下成見,再來一場三年之約,看看 2022 年 6 月之時,波場與搜狗市值孰高孰低?賭注一百個比特幣。


據了解,波場幣目前市值 23.2 億美元,搜狗市值目前為 16.33 億美元。

一頓飯說服「校友」巴菲特投資幣圈?

孫宇晨:「就是交流學習,沒打算誰說服誰。」

6 月 4 日下午 1 點半左右,孫宇晨通過微博發布了一封公開信,文童里以巴菲特以往的投資案例來類比,暗示巴菲特並沒有看到幣圈的投資潛力。


孫宇晨公開信中說道:「我們的社區非常透明化,也願意與我們的批評者進行對話,尤其是我非常敬重的人。更不用說我們來自同一所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畢競,即使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家之一,有時也會錯過即將到來的浪潮。


巴菲特承認,他在食品行業巨頭卡夫亨氏公司(Kraft Heinz Co.)上投資過多,同時卻沒有意識到亞馬遜、谷歌母公司 Alphabet,甚至是蘋果這類公司的潛力。」


早在 2013 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首次提到加密貨幣時就表態:「在 490 億美元中,並沒有計劃轉向比特幣。」那時候比特幣價格還不到 130 美元。


而根據全球幣價網站 CoinMarketCap 數據,今年 5 月 31 日時, 比特幣價格報 8328.48 美元,24 小時內最高價為 9008.31 美元, 最低價 8221.27 美元。相比 52 周內最低價 3191.30 美元,比特幣在一年內已漲價近兩倍。


比特幣暴漲似乎是孫宇晨的底氣來源。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雜誌查看完整 35 篇內容

雜誌

中國經濟周刊 2019年11期

中國經濟轉型的真實記錄者

¥13.60 會員免費


消停已久的幣圈,突然炸了。

昨日凌晨,孫宇晨發布微博,公布自己以456萬美元的破紀錄高價,拍下了巴菲特20周年的慈善午宴。

為了這條微博,孫宇晨造勢已久:

一會兒是幹了件大事,一會兒是讓子彈飛,搞得欲蓋彌彰,神秘兮兮。

飯還沒吃著,微博倒是先發了一坨,還發表了長文兩篇。

估摸著真是要開飯了,孫宇晨恐怕得一秒鐘發一條微博。

巴菲特這頓飯,是一項從2000年開始的光榮傳統。

巴菲特每年舉辦一次「共進午餐」慈善拍賣,出價最高者可以和巴菲特共進午餐,所得善款用於捐助窮人。

至於這頓飯,吃得則實在是樸素得緊:

巴菲特的常規操作,是點一份五分熟的中檔牛排,外加一杯櫻桃味可樂,菜單上,這一餐加起來也就50美元。

雖然吃得一般,但架不住國內外富豪們慕名而來。

午餐價格從最初的2萬5千美元,飆升至現在的數百萬美元,畢竟是和巴菲特共進午餐,富豪之意顯然不在牛排。

股神巴菲特其人,我們素有所知。

巴菲特27歲創業,34歲時賺到400萬美元,38歲時,資產破億。

然而和孫宇晨相比,巴菲特就相形見拙了:

2018年,網傳孫宇晨套現3億美元,約合20億元人民幣,而彼時孫宇晨才不過28歲。

28歲的孫宇晨,身價是34歲的巴菲特的500倍。

以此推算,等到孫宇晨到了巴菲特的年齡,他的身價是要上天。

話說回來,孫宇晨確實是天之驕子。

當年的孫宇晨曾是北大知名的KOL,在社交網路針砭時弊,拳打腳踢,抄起鍵盤一頓口誅筆伐,榮登「亞洲周刊封面人物」。

北大畢業後,孫宇晨留學常春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拿著學費和生活費,一通投資猛如虎,所獲頗豐;尤其是比特幣,幾進幾齣,狂賺20多倍,美滋滋。

嘗到虛擬貨幣甜頭的孫宇晨開始在幣圈到處遊走,2013年加盟互聯網金融公司RippleLabs,回國後拉到IDG的投資,創立銳波科技,開始創業。

別人創業,一般都要吹噓自己的項目怎麼牛逼,但是孫宇晨不一樣。

他的操作,是反覆吹噓自己是個90後,儼然成了一隻標新立異的復讀機。

搜索一下關於孫宇晨的演講或者報道,標題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90後來了大叔們讓一讓》

《銳波掌門人孫宇晨曾登上&封面的90後》《90後創一代》《90後是一種價值觀,而非一代人》《90後創業者降維攻擊》……

簡單概括起來,孫宇晨的復讀可以概括為:我是90後,我創業,我牛逼。

孫宇晨這種拳打80後,腳踏70後的操作,確實唬住了一大波人。

圈內大佬紛至沓來,孫宇晨的銳波科技喜提千萬融資,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最牛逼的是,孫宇晨成功吸引了馬雲的注意:

2015年3月,孫宇晨收到由馬雲擔任校長的湖畔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孫宇晨則是湖畔大學第一批學員中唯一一名90後。

對於孫宇晨來說,加入湖畔大學,無異於臉上貼了幾十噸的24K純金。

孫宇晨以「馬雲門徒」的名頭到處招搖,儼然成了馬雲的頭號大弟子,公開聲稱「馬雲老師也認為我具有獨特的價值。」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個老牌名段:

魯迅:我沒有說過。

——白岩松

2017年是孫宇晨的幣圈元年。

這一年,孫宇晨的銳波科技推出「波場TRON」,強勢殺入幣圈。

按照官方的說法,「波場Tron」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開源全球數字娛樂協議的數字貨幣。

至於什麼叫作「基於區塊鏈的開源全球數字娛樂協議」,這就看不懂了。

看不懂沒關係。

因為看得懂也沒有什麼卵用。

事實上,這個地球上,就沒幾個人看得懂這玩意兒。

目前能搞懂的部分就是,孫宇晨的團隊倒騰出了一個叫作「TRON」(中文名叫波場幣)的虛擬貨幣,請大家購買。

換言之,你掏錢給孫宇晨,孫宇晨給你波場幣。

孫宇晨拿了你的錢,就能經營這個「基於區塊鏈的開源全球數字娛樂協議」。

然後,如果這個「基於區塊鏈的開源全球數字娛樂協議」成了,那麼你手裡的波場幣就會很值錢。

這個動作就有點像股市融資,不過上市公司兜售的是股票,所以叫作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而孫宇晨兜售的是虛擬貨幣,所以叫作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簡稱ICO。

那麼問題來了,基於區塊鏈的開源全球數字娛樂協議到底是個什麼鬼?

還是那句話,弄懂是不可能弄懂的。

雖然沒什麼人懂,但是一圈ICO下來,孫宇晨的波場幣就募集了4個億。

對於這個波場幣,一位叫作「李笑來」的幣圈大佬有著非常深刻的評價。

2018年,李笑來的一段私密錄音流出,在錄音中,李笑來如是評價波場幣:

然後你再去看孫宇晨,就不用講了,他肯定是忽悠,卧槽最高140億。誰看誰懵,懵到什麼程度呢?明知道他是忽悠都不好意思罵他忽悠,怕別人罵自己傻逼了

李笑來敢說波場是忽悠,不是沒有底氣的。

在幣圈,李笑來聲名顯赫,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李笑來曾是新東方的明星講師,以上課風趣幽默而享譽新東方。

後來涉足幣圈,陰差陽錯之際,屯了一堆比特幣,接著,比特幣開始瘋漲,李笑來的身價隨之飆升。

然而李笑來的名號之所以能響徹幣圈,倒還不完全是因為他在幣圈賺了個盆滿缽滿。

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是他不知何故上了一次央視,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的時候,一不小心漏了富:

(我擁有的比特幣有)六位數。

一石激起千層浪。

幣圈的好事之徒掐指一算,6位數的比特幣,這李笑來,身價得有70個億。

就此,李笑來成為幣圈首屈一指的大哥,被譽為中國比特幣第一人。

比較神奇的是,身價幾十億的李笑來,總是對一些小買賣特別感興趣。

李笑來先是在羅振宇的「得到App」里開設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一套課賣了兩千多萬,扣掉平台分成,賺了得有大幾百萬。

然後又在知乎開了個標題為「一小時建立終身受用的閱讀操作系統」的音頻直播課,限時收費一塊錢,逾期上漲至一百元。

這場live吸引了12萬人參與,李笑來講了一個多小時,入賬十幾萬。

然而聽眾紛紛表示自己被李笑來收了智商稅,為一塊錢和寶貴的一個多小時惋惜不已。

對於身價幾十億的李笑來而言,六七位數的講課費,本不應該入他的法眼。

所以李笑來為什麼要賺這樣的錢呢?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或許,對於一個像李笑來這樣的人來說,他只是想發光發熱。

然而李笑來畢竟是幣圈首富,他一發光,幣圈就尿了。

和孫宇晨一樣,李笑來也搞了ICO,項目叫作PressOne。

按照官方的介紹,這個PressOne是基於EOS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內容分發公鏈, 人們可以在這裡創建各種各樣基於內容的去中心化應用。

然而什麼叫作「基於EOS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內容分發公鏈」?

仍舊沒什麼人懂。

不過,對於坊間的幣圈玩家來說,懂還是不懂,並不是一個值得弄懂的問題。

在他們看來,這個PressOne畢竟是幣圈首富操作的項目,那肯定牛逼,於是紛紛掏錢。

李笑來6天里笑納5.2個億,而李笑來心目中的小目標是搞他個2億美金。

熟悉的操作,熟悉的味道。

李笑來的操作,和孫宇晨的操作如出一轍。

考慮到李笑來是前輩,這句話或許應該反過來說:

孫宇晨的操作,和李笑來的如出一轍。

而無論是李笑來旗下的PRESS ONE還是孫宇晨旗下的TRON,其背後的去中心化區塊鏈項目,連根毛都看不到。

換言之,李笑來和孫宇晨發了一堆虛擬貨幣,籌得了數以億計的真金白銀,然而迄今為止啥事兒都沒幹成。

這真是全天下最瀟洒的買賣了。

去年7月,李笑來的一段私密錄音公之於眾。

對於幣圈ICO的套路,李笑來金句迭出,令人嘆為觀止:

就說到最後區塊鏈的價值裡面有個最大的價值叫共識價值,OK,共識啥意思?它不值錢,但是信的人那麼多,到最後就值錢了。為什麼會漲?到最後的解釋很簡單,就是傻逼太多了。共識價值,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

李笑來的意思就是說,有些虛擬貨幣根本就是「傻逼項目」,本質上是一堆毫無卵用的數據和代碼。

但是,如果有人相信這些虛擬貨幣是有價值的,那麼他們就會掏錢購買,於是這些虛擬貨幣的價值就會水漲船高。

這就是所謂的「共識價值」:

並不是這些虛擬貨幣本身有價值,而是因為大家相信它們有價值,所以才有了價值。

而李笑來認為,幣圈裡絕大多數人都是傻逼,所以以上的共識都是傻逼共識,然而傻逼共識也是共識,也能讓李笑來和孫宇晨們發光發熱發財。

而為了營造傻逼共識,李笑來在錄音里為我們指明了一條明路:

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呢?你必須是個網紅。

李笑來表示,自己本來就是一個網紅:

我有我的讀者,我有很大的讀者群。你想在現實世界裡,我那點量不算什麼,但在這個世界,誰像我一樣有100萬讀者?

100萬讀者,所以那一瞬間就有爆發,OK,然後在熊市裡我又幹了另外一件事,我就開始寫專欄,是熊市,你又賺不了錢,你就攢人氣。我開了微信公眾賬號,重開,重寫。次年羅振宇幫我賣書,馬上我又跟他合作開專欄,得到的專欄。所以等大牛來了的時候,我還站在那兒,我影響力變得比原來還大。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李笑來又在「得到」賣課又在知乎開live的原因,這倒並不是單純為了收智商稅,而是為了成為網紅——

而成為網紅,才是幣圈大佬們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不過,相對李笑來,孫宇晨的網紅之路就走得舒坦多了。

自從孫宇晨在如今已經倒閉的人人網伸展拳腳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一個網紅了。

而比李笑來更牛逼的是,孫宇晨還是個90後:

掛靠著90後創業者的金字招牌,孫宇晨的個人營銷無往而不利,成為了享譽線上線下的創業明星。

成為網紅,事情就好辦了。

在錄音里,李笑來簡明扼要地指出了下一個操作步驟:

你怎麼去忽悠這件事。

換言之,成為網紅,有了人氣和流量,再忽悠忽悠,就能創造傻逼共識了。

就比如,在李笑來眼中一錢不值的波場幣,甫一上線,就圈走了幣圈4個億。

李笑來一下子ICO了5個億,孫宇晨一下子ICO了4個億。

藤校高材生孫宇晨和新東方名師李笑來,就此走上了殊途同歸的幣圈之路。

而如今,孫宇晨的波場幣市值22.48億美元,位列數字貨幣榜單第12位,強悍無匹。

不過,在幣圈,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孫宇晨和李笑來一樣賺錢。

被虛擬貨幣套牢的人們投訴無門,他們的虧損少則五位數,多則上億。

就比如18年跑路的wfee幣,成為了多少炒幣者的夢魘,在中文互聯網上,仍舊能搜索到一篇字字泣血的文章:

現在是2018年9.18,晚上20:15分,看著手機里的5500萬個wfee,回首這幾個月來的瘋狂,因為wfee,我陷入了死循環,越跌越加倉,越加倉虧的越多,欠了一屁股債,房子,車子都沒有了,和老婆離婚,現在連個住宿都沒有了,190萬,到現在不到5萬。我現在走投無路,一無所有,投訴無門,舉報無門,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現在只想自殺……

當然,這一切和孫宇晨和李笑來們並沒有什麼關係。

2018年9月30日,李笑來表示金盆洗手,再也不插手幣圈事務,正所謂「圈了錢就跑,真他媽刺激」。

而孫宇晨仍舊在幣圈的創業之路上高歌猛進,眼下正要和巴菲特談笑風生。

說起來,巴菲特曾不止一次地表達過對比特幣和虛擬貨幣的厭惡。

巴菲特曾將比特幣的毒性比作老鼠藥,並公開表示比特幣沒有任何價值。

而眼下,孫宇晨正要和一向鄙視幣圈的巴菲特暢談波場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幣圈真正意義上的出圈。

對於孫宇晨來說,這一次出圈意義重大。

連一向不爽虛擬貨幣的巴菲特都能和孫宇晨同框出鏡,可見孫宇晨確實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足以睥睨幣圈群雄。

而無論巴菲特對他說了什麼,他都可以將之所作為對自己的背書,繼而打造出幣圈前所未有的「共識價值」;而這位不到30歲的90後,將超越垂垂老矣的李笑來,成為業界真真正正的幣圈之王

2019年新年,孫宇晨發了一條朋友圈。

在朋友圈中,孫宇晨憶苦思甜,感慨良多。

正值孫宇晨喜提與巴菲特的飯局之際,搜狗CEO王小川發了一條耐人尋味的微博,雖然字裡行間沒有提及孫宇晨,但顯然是對孫宇晨的那條朋友圈予以回應。

對於王小川的回懟,春風得意的孫宇晨發起為期三年的賭約,賭波場和搜狗的未來市值高低,並單方面下注100個比特幣。

只是讓人詫異的是,孫宇晨的賭注居然是比特幣,而不是自家的波場幣。

或許,身為王者的孫宇晨相當清楚:

一個靠譜的賭約……

首先,需要一個靠譜的賭注吧。


孫宇晨,一個最糟糕的中國青年樣板。於科技,於創新,於奮鬥精神,於這個國家的青年人,於中國「青年精英」的國際形象,都有百害無一利。

在虛擬貨幣泡沫破裂讓烏煙瘴氣的中國幣圈消聲快一年後,孫宇晨這個名字再次蹦到了人們眼前。

幾天前,他花456萬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離吃飯的日子還早著呢,這個波場場主就已經給自己製造了一波又一波話題。從要給巴菲特「裝幣」,到碰瓷攻擊曾質疑他的搜狗CEO王小川。不是我們故意要送一個蠅營狗苟之輩上頭條,而是這兩天你在新聞里想繞過這個名字,幾乎是不可能的。

孫宇晨是誰?要是你百度一下,會蹦出來「北大學霸」、「馬雲門徒」和「90後創業代表」等等一連串定語,但事實上這些形容詞基本就相當於地攤上盜版成功學秘籍的腰封、天橋下保健品上貼著的「國家認證」。孫宇晨跟那些身穿白大褂站在縣城舞台上向老人賣假藥的販子們、你朋友圈裡那些曬奧巴馬合影的微商們、執迷傳銷組織不可自拔的親戚們,並沒什麼差別。

他說他靠著「奮鬥」走向成功,但在他的字典里,這倆中國字跟你理解的意思完全不一樣。孫宇晨口裡的「奮鬥」,指的就是投機,說他精緻利己都是表揚他,他就是個純粹的投機者。他至今29年的人生就是由各種投機行為構成的。

高中為了加分而去研究新概念作文評審風格;讀書時在北大校內和網路上極盡表演「自由主義公知」,為自己吸引來痴迷「90後」概念的知名媒體報道;留學美國時抄襲他人文章遭到曝光後,「自由主義公知」人設崩塌,於是就徹底轉向拜金,相信金錢才是唯一真諦,之後削尖腦袋向一切有銅臭的地方鑽去——國家鼓勵創業,社交網路很火,就開發個擦邊球的約炮軟體,眼看比特幣火了,就開始梭哈,最後終於進入投機者們的狂歡垃圾場——中國幣圈,靠著「90後創業者」的標籤和各種背書和坑蒙拐騙的套路,發空氣幣大賺一筆。

就像所有投機主義者一樣,他有一張十分虔誠的騙子嘴臉。你去看看他說話的姿態,跟那些一本正經告你「臉上雀斑多是宮頸癌細胞擴散到臉上」的理髮店小哥完全一樣。如果你不怕噁心,去看看昨天放出的2014年的對話視頻吧,我第一次覺得王小川這麼可憐:

你跟他談技術,他說他央行開過會,你問他公司和個人有什麼優勢,他說他央行開過會,你說虛擬貨幣問題在於發幣是國家才有的權利,他說他央行開過會。

拜託,究竟如何混到「和我一起的嘉賓都是周小川、吳曉靈級別的」,花了那麼多入場費的孫富翁,您自己心裡沒點數么?難道要央行出來跟大家也說一說?

圖片來源:中國企業家視頻截圖

看完這視頻你也一定會有跟王小川一樣的「看騙子」的眼神,你也會很想罵人。

作為一個上了歲數的90後,我也是經歷過人人網上公知遍地的時代的人,身邊有不少朋友「年少」時還曾關注過活躍的孫宇晨,讀過他《郭德綱蒼井空我全要了》之流文章。這幾天他們中不少人跟我惋惜,一個曾經看上去頗有點理想的孩子怎麼成了這幅嘴臉。

看來我們這些普通90後還是太天真。

其實在孫宇晨眼裡,那些「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口號和他現在滿嘴亂跑的「價值投資」,「社會貢獻」一樣,和他小學就天天流連的傳銷班裡的套話口號一樣,都只是通向他功利目標的工具,根本不寄託他一丁點的熱忱。他要的只是外界的關注,然後從中獲利,無論是錢還是權。

如果不是在美國讀研時被指出抄襲而沒法再在公知圈混,靠這種投機能力,孫宇晨如今可能早就成了一名優秀的自媒體工作者。有他在,製造口水、引導情緒、煽動大眾、洗稿創造10萬+的生意,絕對輪不到「某蒙們」。

不過這投機的能力在幣圈倒是一點也沒浪費:孫宇晨複製粘貼各路知名虛擬貨幣項目白皮書,請來各路大佬站台,靠著自己title滿身的光鮮包裝成功發行空氣幣「波場幣」,然後操盤收割韭菜大賺一筆。

不僅如此,小孫還很高調,生怕大家不知道他是投機者。用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的話說就是一個騙子還要「招搖過市」。

但與過往的「窩裡橫」式招搖不同,這一次孫宇晨傍上了巴菲特,用巴菲特的晚節做自己的墊腳石,而這塊石頭在國際上是有很強的輿論關注度的。

孫宇晨把權健和無極限的招數用到了國際上去。恐怕巴菲特也沒想過自己創造的「割有錢人韭菜」的玩法,有朝一日被孫用來突破幣圈韭菜壁。你都不需要有什麼想像力,就能猜到他會跟巴菲特談什麼,無非是秀出一把包裝的花里胡哨冠冕堂皇的割韭菜的刀。而這帶來的影響將是非常消極的。

巴菲特客套有禮地回復說:「很高興Justin(孫宇晨)拍下了這頓午餐,期待和他和他的朋友們見面」。但不妨設想一下,孫宇晨和巴菲特來一個中美全民關注的車禍現場般辣眼睛的表演,影響的可能不只是中國幣圈的形象(如果還有一點形象的話)。作為一個個體,孫宇晨的行止,會把中國區塊鏈圈子裡本就存在的投機、張狂、唯利是圖與不擇手段,通通放大。進而形成一種「中國年輕的科技精英都是這副樣子」的公眾錯覺,從而強化一部分美國人對中國人在當下存在的嚴重誤解,甚至被一些美國持對華強烈偏見的人當作樣板素材,故意放大這種偏見。

除此之外,以孫宇晨日常之為人,他也一定不會忌憚再往自己身上貼上一個「代表國家」的標籤。到時候,坐在巴菲特面前的孫宇晨如果說他代表中國創新者,代表中國年輕一代,請各位不要意外。但這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真的不是什麼好事。

更糟糕的是,孫宇晨將給中國年輕人做出一個極壞的示範。

當一個渴望成功的年輕人看到連孫宇晨這樣的人都能賺錢,是否還會更踏實的去參與創新創造,更踏實的將時間投入到真正產生價值的實體經濟中去?那些本就越發急功近利的年輕家長們,是不是又覺得找到了一條光宗耀祖的捷徑?甚至把這個等同於應該大力提倡的「奮鬥精神」?

要知道,孫宇晨身上到現在都還貼著撕也撕不去的「90後代表人」的標籤。

在這件事上,中國的媒體和投資界也難辭其咎,一個明明只是每個時代都會出現的輕浮荒謬的個體,卻都被放到了90後的大筐子下,「90後互聯網下的蛋」、「時代青年」等偷懶描述,硬把孫宇晨安放在了代表一代年輕人的位置。

如果媒體們這麼做是因為「傻」,那力捧孫宇晨的投資機構就躲不開「壞」的質疑。一個個投資人冠冕堂皇地說什麼「搶奪90後就是搶奪未來」,那您這就是在告訴我,咱們的未來就是這種人把握著?

這樣的行徑在如今這個最需要踏踏實實做事情謀發展的時代,顯得更加刺眼,也更加危險。孫宇晨就像是影響更壞的賀建奎,自己價值觀扭曲,卻還想要給全社會青年都做個「基因編輯」,讓大家像他學習,我賺(pian)到了錢,拍下了和巴菲特的午餐,就可以把所有人踩在腳下。

即便這樣,我還是看到了不少幣圈人士爭相表達對孫宇晨的支持。好吧,也許孫宇晨這樣的人真的就是中國幣圈這個垃圾場應得的,但他絕對不是中國奮進的年輕人、中國真正的努力創新者們應得的。

孫宇晨的瘋狂,是一種迴光返照,是敲給中國過去十年那些浮躁的、不尊重常識的、急功近利的投機主義狂歡者們的喪鐘。

王小川的微博說得挺好,「用極致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學家,用極致感性追求美的藝術家,以及用大愛對世界或民族做出的貢獻的英雄,才能永垂不朽。 ???」

所以,孫宇晨大可放心:你從小一直想要得到來自人們的認可,想得到行業、公眾和社會對於你「成功」的尊敬。但請你真的放心,「成功」,「創新」和「社會貢獻」這些正能量的概念,註定永遠與你無關。「放到歷史長河裡,雲淡風輕」。人們現在會討論你,也許你會在熱榜上待3天,5天,或許更久。但你終究會在瘋狂之後立刻毀滅。因為這是規律。

到最後,你註定會被人們遺忘,像忘掉一隻螞蟻一樣。也許偶爾有人會再次提起你,但那也會帶著輕蔑的笑:

「哦,就是那個撒幣的人」。

作者:玄寧

孫宇晨,一個最糟糕的中國青年樣板?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