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多个王朝都是世界第一强国。中国人口世界第一,有千千万万的人才,而且是创新型人才。中华民族有优良得民族品质,友善,坚韧,勤奋。近代百年屈辱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一定要强大起来,1949以来,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都是每一位中国人口努力而来。所以我相信只要这种精神还在,我们中国一定能像历史上一样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总GDP吗?几乎百分之百。

人均GDP不太可能。

根据熊彼得的创新理论,一个国家没有创新实际上就是原地踏步走。

欧洲今天为什么不行?第三次工业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全世界除了美国以外,就是中国保了个本,剩下的全是数字殖民地,像德国,日本之类的国家,看起来工业很强,实际上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换言之,是整个世界,除了中国以外,全部错过了信息革命,错过一次工业革命后果多可怕,鸦片战争没给教育吗?

把欧洲各大国的GDP调出来,只要以美元计算,和十年前比几乎都是倒退的。

所以我经常念叨,欧洲要把数字产业抢过来,这才是对欧洲真正卓尔有效的。

但是信息革命的成果是要被吃尽的,四次工业革命遥遥无期,美国如果要重振自己的国力,需要主导第四次工业革命。且力度不能低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否则的话,如果其他国家分享了工业革命成果,那美国肯定是往下走。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对于欧洲来说,补缺信息革命留下的问题,发展本国数字经济,这是有效的增强本国国力的,不然还在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上瞎鼓捣,鼓捣个啥啊。

对于中国来说, 发展半导体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对抗美国吗?其实也不是,是为了补全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留下的硬体空缺问题,

对比中国,一次工业革命,中国错过了,二次工业革命,又错了,三次工业革命,中国仅仅抓了个信息革命,前几次计算机硬体的革命,中国没赶上,且这个信息革命仅仅是本国的信息革命,几乎没有拓展到国外,只有少数几个公司在国外有所斩获。

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美国如果要扩张国力,是需要完全主导第四次工业革命,尤其是拿下中国市场,这是信息革命时期美国的一个漏洞。

而对于中国来说,只要完整的吃掉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可,甚至都不需要外扩,国力就可以增长不小,因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只吃了一半就有今天的成果,另外中国还需要补全二次工业革命留下的问题

谁更容易实现一些?

当然,未来谁也说不准,说不定美国突然爆棚直接全拿下四次工业革命呢?但是对于中国来说,目标是明确的,比如说搞半导体之类的,美国是没有目标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形态,大家都不知道,补全三次工业革命的空缺,这个目标是看得到的,只是实现的时间长短的问题。

四次工业革命拖的时间越长,则对美国越不利,各国都不傻子,不会放任自己一直成为他国的数字殖民地。这就是欧盟三翻四次要搞GAFA的原因。


@李建秋 等人的看法代表了一种学派,既是用经济来衡量国家是否强大,这种观点在国内很有市场,普通老百姓也特别喜欢这种说法。由于经济学研究不是我的强项,我不知道这种观点是否合理。但是我想提出几个新的角度,让大家思考一下。因为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总GPD,不能说明的事情有很多。

一,军事实力和全球战略化合作

美国的强大不单纯是因为有核武器。朝鲜和伊朗都暗示自己有核武器。但是看美国科学论文的时候,发现美国很多学者都认为,就算朝鲜有核武器,也没有办法「运载」,他们的射程连亚洲都出不了。当然,朝鲜的方针一向是「谁欺负我,我就打韩国」,所以运载可以忽略。但是在国家与国家的军事竞赛中,没有自己海外的军事基地,是没有优势和军事威胁的。

在这点上,美国领先于中国太多了,多到中国不用50年-100年,很难像美国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800个军事基地,和超过30个国家签订军事同盟协议。强国是需要得到其他同盟国的支持,现在世界上,有没有10个国家愿意把自己的领土贡献出来,让中国建立军事基地都很难说。这一点很重要,海外军事部署既代表国家的势力,也代表国际社会对这个国的认可度。

所以,我持有悲观的看法。而讨论国家发展的其他大V们,都是盯著经济数据,并没有实际讨论国家的肌肉和「硬势力」,对于这点,我个人觉得有点奇怪。有钱是有钱,但是有钱能不能自己做出高级抢,做处的高级枪是否有人愿意帮你架在敌对国门口,又是另外一个概念。说当年苏联是世界强国,有能力和西方世界竞争,也是这个道理。1962年,苏联甚至可以指挥得到古巴,让自己在那里建立军事基地驾导弹,虽然最后迫于美国的压力,还是失败了,但是他们至少有这个能力和实力。感觉我国并没有当年苏联的那种号召力和势力。

二,持续性的人才流失和美国持续性的人才流入

这点已经讨论很多了。我就不再叙述太多了。就纠正一点认知错误。很多人说中国最近留学生比例增多了。但是留美博士归国率依然是低于百分之20的,就是5个中国籍的美国博士,4个会选择留美。留学人数的增加并不是因为高级人才回国大幅上升。而是硕士归国多了,他们并不是高级人才。如果逆转人才流出和流入,这是一个很痛苦的、复杂的、长期的议题。之前有很多回国高级人才,又返流美国,欧州,澳大利亚等国。

三,英文的学术核心地位的建立

这点我发现很少有人谈及。但是现在的学术圈,无论是医药,是管理学,是工程学,还是社会科学,材料科学,都是以英文为中心的。这点会造成,1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都需要学英文,用英文交流,也就代表,他们可以随时跳槽去英美,但是他们不会中文,不能为来我国。2 英文的科技积累越来越快,而非英文国家的科技积累发展相对缓慢,认可度也不是很高。就从这点来说,也是阻碍中国成为强国的条件。

四,软势力无竞争力

中国由于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所以在贫穷的年代,大量的资金都给予了自然科学。这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想挑战世界第一强国。社会科学会成了自己的软肋。人文社会科学涵盖了方方面面,比如管理类学科发展缓慢,会造成机制效率不高。又比如,残疾人福利科学发展不到位,很多残疾人衣食住行都不方便。这点知乎上有很多人讨论过。从儿童保护,到老年社区研究,这些社会科学研究,都是国家软实力重要的一部分。在这方面,我们做的比日本都要差,怎么说挑战美国呢?

要细致讨论的话,还有很多,我挑了困惑自己比较久的几个点来,大家可以一起研究下。总之,单方面用经济衡量,是不科学的,也是盲目乐观的。大家需要警惕这种盲目乐观的想法。


会!

量级是无法逾越的

八零后,尤其是八零靠前的这批人,

小的时候应该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人多和落后基本是可以划等号的,

那时候放眼世界,

印度人多,非洲人多,当时的中国也是人多,

全都穷的叮当响,

中国近代人也多,张嘴就是四万万,

但被人家几千万人口有高科技加成的列强追著打,

老师上课时讲近代历史,恨得牙痒痒。

但如今这种观念基本没了,

原因也很简单,种花家起来了,

而且可以预见的,

种花家成为扛把子,只是个时间问题,

为啥?

人口,

放眼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和我们体量相当,而且搞成了工业化的国家。

还是从汽车聊起,

现今说起汽车强国,首推德国,

豪华BBA,走量有大众,在往上还有宾利,保时捷,迈巴赫,

一台车总成级的零件就有两千多,

总成级零件下边还有一堆下级件,

结果就是汽车产业链巨长无比,

德国汽车行业从业人员1200万,

德国总人口多少?不到8400万,

除去不能干活的老人小孩,就业人口4300万,

啥概念,4个能干活的人里就有1个在从事汽车相关工作,

除了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电器,这些德国牛逼的产业,

巴斯夫,拜耳,西门子,博世,一堆巨头,哪个不是用人大户,

不算整个产业链的延伸,博世光员工就20多万,

欧洲现在的吊情况大家都知道,出生率基本负数,

别说再扩展别的产业,就现在这情况,德国每年还得引进近30万人来补充劳动人口,

而且技术这东西大家都知道,会不断更新换代的,

一代技术一代神,

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到电力普及,到电脑,到互联网,

每一波都有巨头崛起,要大量的人口支撑,

互联网这波这么好赚,腾讯一个公司市值就5000多亿美元,比6个大众汽车都高,

为啥德国不搞互联网,

没人了,

中国互联网从业人员近1700万,每年还有源源不断的大学生涌进来,

德国把汽车行业的人全搬过来搞互联网都不够,

而且也没法搬,你让人家一机械专家去码代码,基本相当于废掉武功,重新练级,谁能干?

但这在中国,就不叫个事儿,今年应届生达到843万,又创了新高,

攒个几年就赶上德国所有的就业人数了。

点新技能点?搞新行业?

从上到下嗷嗷叫,巴不得搞个新花头出来吸收这些受过教育,能干活,又听话的年轻人,

这两年AI火,各大公司动辄几十万招人,md各位还有机会,没毕业的老铁赶紧转,想尽办法转,出来搞几年就是人生巅峰,

在新的产业面前,其他都是渣渣。

之前还有一种观点,

就是提到德国啊,日本啊,

就什么严谨啊,匠人精神啊各种好词,

一说中国人就是坑蒙拐骗,

什么民族劣根性,

好像中国人种就问题似的。

其实就是个贼简单的数学题,

假设1万个人里出现天才和骗子的比例都是万分之一,

那德国8000万人,骗子8000个,

中国的骗子总数就是13万,

而且骗子跟网上的喷子一样,贼活跃,能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网上跟喷子刚过,

在网上发个帖子,1万人浏览,1000个人点赞,2人在评论里喷你,扯来扯去,

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俩喷子,顺道会感到这世界深深的恶意。

过往

其实不是新鲜事,

近代历史,从英国最早铸成工业化的利剑,满世界打劫开始,

大哥的权杖已经数次易手了,

英国起家就是用蒸汽机搞纺织,

工业化的成果很快在各个方面显现威力,

有个很经典的例子,

我国种族天赋就是种地,

以不多的平原养活了世界第二多的人口,

1958年粮食产量达到2亿吨,

之后奋战十年,到了1969年,产量多少?2.1亿,

拼尽全力抓粮食,

提不上去了,

直到1970,中国用出炉的钢铁搞出了济南号驱逐舰,

驱逐舰的炮管可以承受高温高压,

而70—100mpa,550℃—650℃,这是工业合成氨的条件,

之后化肥厂遍地开花,

1970年开始,粮食产量迅速攀升,

1978年达到3亿,彻底告别了吃不上饭的日子。

当然粮食只是一个方面,最直接的还是武器。

二战前后,各国人口是这样的,

英国4700万,法国4100万,德国7000万,日本7800万,苏联1.6亿,美国1.3亿,

德国统一后工业迅速发展,

后来靠著内燃机这波迅速上位,

戴姆勒、宾士这些公认的汽车始祖,是内燃机最早在汽车上应用的结果,

当时英国和德国就是这么个局面,

德国人多,技能点可以多点,机械,化工等现在的支柱产业,基本都是那个年代就非常牛逼了,

而英国那边,人少,而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基本要推翻原先的技能点重点,那帮早先赚了钱的主,都不再干这苦差事,转头把钱投给老美和德国,搞金融去了。

二战一开打,毫无悬念的,法国佬直接被干趴下,英国人隔著大海捣乱,

如果战争只局限在欧洲这一小疙瘩,那结果真的就不好说了,

但你把老美和苏联一拉进来,乖乖,又没悬念了,

之前俄罗斯篇咱们聊过,

趁著二战前经济危机这波,斯大林拿著黄金当了所有人的爸爸,

欧美发展了几十年的工业体系,被苏联一口气搬光,而且因为体制不同,直接走重工业的路子,

从时间上也能看出来,1929年经济危机开始,

1939年二战就开打,

十几年的时间,

苏联可以硬刚小胡子,

还是靠人口,

不是说苏联死了两千多万人还能接著打,

搁大炮机枪面前多少人还不是白搭,

这样的人口基数,发动起来搞工业,量级碾压,

是,你工业化早,虎式坦克性能是好,但你就几千辆,

斯大林一出手就搞了2万多辆,

虎入狼群啊。

二战后冷战,

两波人势均力敌搞了好多年,

还得再说下日本,

小日本本著咱亚洲的光荣传统,

1967年人口就飙升到一亿,

在加上小日本有老美罩著,不用点军工技能点,

很快就超过德国,80年代成了第二大经济体,

德国说我日耳曼人这样那样,人口数量差距面前,白扯。

尾声

说了这些,

其实大国小民,

往往是越有潜力成为大哥,快速发展的国家,

老百姓过的日子其实不太好,尤其是早期,

人口红利,短时间来说,其实对老百姓来说不是啥好事,

」你就是红利本身,而不是借著红利捞到什么好处」

德国如此,容克和资本家双重压榨,

日本也如此,无处不在的财阀,

苏联咱不说。

但长远来看,那就是好事儿,

这几年种花家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

咱不是五毛,

还是要说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油!

本文首发:公众号 车圈往事(ID:jiangnan_song)

台湾省汽车工业是怎么玩瘸的,从裕隆说起?

mp.weixin.qq.com图标

奥巴马时期,美国提出G2,即中美两个大国一起管理世界秩序,也就是提出了一个认可,认可中国长期成为世界第二而不受美国打压。中国拒绝了,你猜为什么?


这个第一强国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指经济总量,那是能超过的,但如果指综合国力,想超过美国还是有点难的,不过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看过了众多霸主的兴衰,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我们不能把美国当做是一个国家,美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西方文明的一个大脑。

美国的资源禀赋、地理优势、语言优势、移民国家的种族优势,使美国不断吸收著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美国不缺资源,只要有人才就可以,比如特斯拉的马斯克是移民,微软谷歌的CEO是移民。

我们不是在和美国一个国家竞争,而是再和整个西方文明的精华竞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