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的漢蘭達,我經常開,畢竟不用加油,自己爹隨便坑~2011年買的,剛剛賣了,藉此紀念一下。

2.7L兩驅7座豪華版,裸車29萬多的那款。

使用感受:

1,第三排基本上沒用過,我也沒坐過。

2,空間是真大,放倒座椅拉貨很方便,感覺比麵包車都能裝

3,坐姿舒服而且頭部空間巨大,真皮座椅很軟

4,異響。特別是中控台裡面老是有吱吱聲,已經響了五六年了吧

5,8年跑了8萬公里,主要在市區開,全程4s保養,從沒出過事故,剮蹭都沒。哦不對,停在車位上被人蹭過無數次,難道是因為車太大躺槍了?

我爸被抖音賣貨的忽悠,買了車漆拋光劑,剛開始效果挺好,過了幾天車漆就發烏甚至裂紋了。。。真是坑爹啊

換過電瓶、輪胎,沒出過機械問題。

加幾條:後尾燈裡面的轉向燈燈座斷了,燈泡沒壞,不影響使用但是亮度變低,一直沒管。

原地打方向咯噔響。

右側兩個車們透風,冬天坐右邊胳膊冷,左側車門開始透風了。

6,油耗真高,高速油耗8、9L,平均油耗15~16L。更新一下:表顯油耗18,市區比較多

7,油門調教不好,踩輕了車不動,稍微多踩就猛的一竄。

8,減震很軟。走爛路不顛,我比較喜歡。走好路的時候晃悠晃悠跟開船似的,有點不習慣不喜歡。

9,配置低。裸車快30萬了,就有個座椅加熱、雙區還是三區空調,鹵素大燈沒透鏡,中控屏還沒我眼鏡片大。有倒車影像沒雷達,豐田摳門到極點了。

10,動力跟同時代的車相比還是可以的,加速線性,頓挫輕微。

11,隔音一直到現在都很好。

加一條,右側前後門都透風,但是感覺噪音還湊合。

12,保值率貌似挺高啊

13,遇到過跟「上坡門」類似的情況:停在一個很緩的小上坡,然後下雪沒結冰,居然前輪打滑。別的車都沒事,唉,當時有點尷尬啊~

總的來說,漢蘭達確實是輛很好的家用車,低調又實用。說了這麼多,我都有點後悔今年買了大眾夏朗了,畢竟白送給我漢蘭達,我沒要。。。


2009年我買了一台6缸3.5排量的廣汽七座漢蘭達,今年初賣了,十年了漢蘭達質量可靠是無需贅言的,賣了的原因不是車有問題,而是出國定居了,捨不得啊,有感情了。

優點是寬敞,長途旅行舒坦,裝載量大,因為是六缸四驅車,提速流暢又快,十年里只有一次追尾損壞保險杠的小事故,在川西藏區車滑路邊排水溝了,自己折騰出來後的幾個月,發現一個避震器漏油,自己買了一根,路邊小店換掉,別的就只有保養了。

缺點是,七座的後兩個座位幾乎沒怎麼用過,開長途後面沒法久坐,市區偶爾滿坐,十年里不會超過十次。雖然是四驅的,但越野能力比我前一輛進口2003款四驅RAV4差,地盤太低,曾在汶川大地震的後走了一趟災區,非鋪裝路、泥濘道上的表現很糟糕(越野能力輸給我前面那輛RAV4),所以說,漢蘭達只能在鋪裝路上跑跑,千萬別試圖去越野,離地間隙也太小,爛路上會擱淺蹭地盤。另外一個缺點是車體太大,城市裡游弋比較累贅,中國的城市許多已與歐洲差不多了,大體量的車會比較難找到停車位,與漢蘭達同時擁有過吉姆尼,大多數時候在城裡遊盪,我還是喜歡開吉姆尼。


我看有人回答家裡有2輛漢蘭達的了,那麼我就代表家中曾有過3輛漢蘭達的回答一下吧,先說結論:長的還行,動力不差,開著不累,裝的又多,毛病還少,所以這是一台你很容易開出感情來的車。時隔多年沒啥圖了,看看文字吧。

3台就分abc吧,A:購於07年,進口3.5運動7座;B:購於12年,2.7精英7座(就是實體長天線,17存輪圈的丐中丐),C:購於16年,2t精英版7座;

A車購買時說實話是公司車,買車時覺得路上霸道和帕傑羅太多,加上當時美劇越獄熱播,高中班上每中午都看,第二季裡面屎溝飛開輛紅杉,當時覺得長的跟漢蘭達一樣於是就建議買了。由於當時還沒駕照所以新車並沒開。直到10年後的16年,才拿回來開了快2年並轉讓給外地朋友;

B車購買時是12年底,當時要外派順德,如果開大學時開的舊車顯得太高調,於是準備購車,轉了一圈,看了斯巴魯xv,三菱asx,標緻4008,銳志,cc,皇冠,寶馬3和a4等一系列之後,腦子短路,又買了台漢蘭達(2.7蓋中蓋7座)。這台車伴隨我外派了寧波無錫順德等一眾城市,開的很多,又裝人又拉貨,容奇大橋逃費可能都逃了大幾百(不要學)。對於一個分公司近10人可能就1,2台車的情況,一部7座車能起到的作用真的不是言語能表達。開了1年多後回深圳,因為種種原因換了轎車,原車賣給了大學老師;漢蘭達大家買完很多喜歡低配改高配,不如換個輪轂貼包圍啥的,但是這個天線是換不了的,這也是區別乞丐版和其他版的最直接辦法。

C同樣因為公家需要購於16年底,斷斷續續開過幾個月,沒啥感情。

橫向對比一下,

油耗(綜合):A13左右,市區更高,B和C都在10,下圖是a的油耗表

裝載:這個其實大的來看沒啥區別,3台車都能當半個五菱用,算能裝,但是必須誇誇最新款的c,車內的裝載空間設計明顯更合理,尤其是扶手箱。下圖是a車幫忙拉家人定做的放在廁所的置物架

最後想說的就是動力,關於各代各排量漢蘭達的駕駛感受我想在某些程度上我可能僅次於廠家的測試員了,畢竟應該沒多少人能長時間開遍國內賣過的三代漢蘭達,知乎人均水準高,大神們也看不上我們這種平民車,斗膽說一句我是知乎第一人吧(逃~~)

先說爬坡門,漢蘭達四驅的確很廢,但是那個類似視頻里的坡我開過無數個,漢蘭達都能上。我們自駕西藏時b車便隨行,同行的還有一輛2驅版,全程除了超車無力(相對更好的車而言,但是比市面上十幾二十萬的肯定差不了,比同路的v93更是強多了),一路沒有掉隊。

一個個說,

b車,2.7排量,城市紅綠燈起步無壓力(躥的厲害,甚至比3.5的起步感受更快),但提速實在是沒勁,尤其是80以後。關於這點我想說的是,對於一台車速度咋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之前大多數時候開的是台啥車,比較武斷的說吧,之前開的車在25萬以上的,肯定覺得動力不行,之前開的車十幾二十萬以下的,開起來會覺得動力很好,不100%打包票(此句只為防杠精用),大概就這意思吧。

a車,論時間應該是我開過最長的一台漢蘭達,當年搞完大幾十萬的車,出門實在是低調。很多時候開個13款賓士c出去大家都說你是豪車,但是把b開出去,除了特別懂的罵一句真有傻逼買這個以外,真沒啥人能看出來這車能買2台賓士。。。

廢話有點多言歸正傳,3.5的大漢應該是開起來感覺最好(注意:不是動力最強)的一台了,起步很穩定,不像27一樣一竄一竄,也不像2t一樣有渦輪感,提速時自吸6缸機的那種感覺真的不是小4缸和渦輪機這種妖艷賤貨能比,誰用誰知道。家中上一條南北向主路的必經之路是一個長上坡,開完35之後有一天突然開27,不時會有一種這車是不是火花塞銹死了的感覺。也正是因為這台車養成了後面換車全部都換6缸以上自吸的習慣;

c是動力最強的,開起來也很舒服,比27好不少,但是跟35比,就是少了那麼些從容。不過勝在車夠新,還是佔便宜。

最後,送上一張開著大漢堵路的圖吧,雖然現在已經不是車主了,但是我一直覺得買大漢的人都是想里外兼顧的人,祝願我們都能事事如願。

下面這張是在海岸城見到的粉紅版,說實話接受不能。拍這張圖的那天還在海岸城被易建聯本人開著x6搶了車位,不過既然是易建聯那就算了哈哈哈哈哈哈。


終於有時間回答了,我是17年購入的渦輪版頂配,漢蘭達和凱美瑞都是典型的木桶車,這車各方面都很兼顧,但某些方面並不突出。

實際使用起來你會覺得這車挺粗糙的,內飾容易異響,空調聲音不高級,而且好無駕駛樂趣,整車從內到外完全實用型設計,無任何炫酷成分,可靠性較好,是一輛非常沒有存在感的車,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駕駛喜歡炫耀的人,這車非常不適合,哪兒怕你給它裝台v8,它也躁動不起來,只適合不怎麼激烈駕駛的人群。

除這些以外,給你帶來的體驗就是一台實用,舒適,踏實的交通工具,或者說除了不能開出去裝逼炫耀以外,幾乎沒什麼缺點。


回答一波。我算是一個資深漢蘭達車主,從2010年到現在一直開漢蘭達,2010年12月份買了第一輛2.7(七座標配)漢蘭達,就是傳說中上不去坡的那一款,開了6年半,行駛18萬公里,買的時候記得是25萬多一點(優惠五千),最後賣了12萬;2017年6月份買了現在開的2.0T新款漢蘭達,裸車29.98萬,沒有加價或加裝飾。

下面說說擁有漢蘭達是什麼感覺。最大的感覺就是踏實,從不擔心那天它會把你扔在路上,老款漢蘭達開了6年18萬公里,只壞過一個左側的示寬燈,其它正常保養。記得十萬公里的時候我要去新疆自駕游,心想剎車片一直沒還換過,就讓修理店把剎車片換了,結果檢查完修理工堅持說沒問題,還能跑兩三萬公里。。。

就是因為漢蘭達的穩定性,在我2017年想換車的時候又一次選擇了它,隨著汽車的普及和自己年齡的增加,越來越覺得車就是一個工具,能帶你去遠方的車就是一輛好車。現在開的2.0T漢蘭達,兩年跑了四萬公里,動力和空間比老款要好,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變速箱匹配的很完美,很多時候會忘記這是一輛帶T的車,提速很線性,不突兀。這輛車我打算開到新能源汽車全面普及。

一直作文都寫的不好,為了洗脫做廣告的嫌疑把照片放上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