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好的大學 比如ic ucl ox cam lse

美國好的大學 比如普林斯頓 杜克 在qs世界排名上很多美國大學排名都沒有英國高 但是卻非常難被錄取


謝邀,你申請教育學的master項目哪裡都好進。cam的master項目本來就不多,今年博士200個中國人30個csc獎學金,你給我說好進?我驚呆了……

ox去年我投了他們的csmaster項目,那個要筆試的。雖說不是很難(比較麻煩的是時差問題),但是也不是是個人都能過的。

歸根是看項目,中國人只看學校的牌子,隨隨便便去個名校甭管項目如何,就很好了一樣,結果一進去200個人,190個中國人,畢竟只有中國人看面子不看裏子。QS最為聲望排名並不水,但項目哪裡都有水。

利益相關:18er, 英美同時申請

感覺之前回答的幾位忽略了英美大學(僅限於本科)錄取難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別:英國牛劍只能申其中一所。

試想一個有能力上牛劍的同學,如果可以同時申請牛劍會不會兩所都申請呢?答案顯然是會的。但是牛劍兩所學校能接納的學生數量會不會增加呢?答案是不會的。所以這樣下來導致牛劍的錄取率無形中增加了一倍。所以看到牛津15%的錄取率,劍橋接近20%的錄取率的時候不要覺得牛劍就非常好進了,把它除以2再去和美國大學去比較。我們會發現牛劍的真實錄取難度大約和賓大,布朗,MIT持平。

當然我們也不能就這樣妄下定論就說牛劍比美國大學更加難進,因為類似HYPMS 這樣的學校從我們的經驗上來說顯然是比牛劍難度更大的。這些學校的錄取率由於校友legacy,巨額捐款等原因略有偏高。

那麼到底應該怎樣比較英美學校的錄取難度呢?我個人在比較英美學校錄取難度的時候常常會參考的一個數據 - 英國官方公佈的錄取率和美國大學ED/REA 的錄取率。在ED/REA 階段,美國的學生也只能申請一所學校,因此排除了common APP 能申20所學校所帶來的錄取率的「通貨緊縮」。那麼我們比較一下今年美國幾所名校的ED/REA 錄取率和英國的牛劍

布朗和哥大在19%左右,康奈爾和達特茅斯在27%左右,賓大在25%左右,哈佛在21%左右,耶魯在16%,普林斯頓在18%(哈耶普三所屬於self-selective,這裡顯示的錄取率應該還是偏高)

牛津在17%左右(2017數據),劍橋在22%左右(2017數據)。除去美國大學一定的self-selective的因素,我認為牛劍的錄取難度基本上和美國頂級大學相當。當然對於中國學生來說,美國大學的錄取難度相對來說會更大一些。(畢竟racial quota)


感謝邀請,上面的回答都是針對碩士,那我就來說說本科申請!

關於美國哈耶普斯為啥招得學生比牛劍少(牛劍相對好申)。吳軍先生在谷歌方法論答讀者問第24中有過很棒的解釋。他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個

1. 牛津和劍橋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人數很多,兩校加起來一年能有10000人左右,而美國上述五校每年加起來才7000人。

2. 當然,即使考慮到招生總人數,美國HYPMS五校招收的中國學生比例還是太低了,因為這五校留給外國學生的人數本來就不多。英國的人口只有6000萬,而美國是3個多億,因此單靠英國的生源填滿10000人,是無法保證質量的,於是它就要在歐洲和中國大量招收。 而美國頂級私立大學那點名額,本國學生自己還不夠分的,留給外國人的並不多。再加上拿中國護照,但是有綠卡,在美國上寄宿學校的中國學生也有一些被錄取的,但是他們在統計時被算作了美國學生,這就讓真正來自海外的學生比例顯得更低了。

3. 和美國私立名校的招生方式有關。英國的牛津和劍橋雖然也要面試,考察學業以外的素質,但是學習成績對錄取的作用非常大。 相反,在美國,學習成績(特別是考試成績),只是錄取時要考量的諸多因素之一,很多其他的因素也會起非常大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咱們舉個例子!

比如英國G5的UCL,師資環境完全甩美國30以後的院校。而且,對華人也比較友好,可能和2015年(禁止出現的名字)到訪UCL有關。錄取率相當高

圖上為ucl近五年來中國學生本科申請的一個匯總

錄取率達到21%,這在G5及春藤院校裏都十分罕見的數字。2018年錄取率下滑9個點,這和申請人數過多有關,畢竟人家也得保證教育質量。

如果同學們和家長對自己成績不是特別自信,UCL是個非常不錯的學選擇,就業率也很高,社會認可度極高,是個性價比非常不錯的院校。完全不輸春藤10~30的。

說到這,我可不是為了UCL打廣告。有實力的同學還是申請牛劍、劍橋及春藤前五。選擇適合自己及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這非常重要。不要盲目選擇為了排名而選擇,今年牛津107個OFFER。很多同學被拒,並不是不夠優秀或者實力不行,而是選擇「大眾學科」那些申請人數極多的學科!

下圖是2019年牛津大學在中國錄取專業分佈圖

說完UCL這種性價比高的院校,我們再說說牛劍這類頂級院校申請!

曾有人問我「牛劍」是不是比「爬藤」要簡單?是不是難度係數只在美本TOP30?

「從準備申請材料來說,英國是比美國要簡單的,美國大學要衡量標化、GPA、活動、文書、面試等等,而英國大學主要看A-Level成績,牛劍有自己的面試。但很難說『誰難誰易』,畢竟美國是先申請再篩選,英國是先篩選再申請,光是A-Level成績就把不少學生卡在門外了。」

沖牛劍和準備「爬藤」原本就不是一個賽道上的競爭,都是頂級名校,能申上的都是牛娃。

老王可以做一些數據對比:

1看數據:牛劍對中國學子友好太多

2017年,全球共19938名學生申請牛津大學,其中3771名拿到offer,錄取率18.9%;劍橋大學則收到17189份申請,發出4485份offer,錄取率約26%

同樣對比2017年,藤校整體錄取率最低為哈佛大學,僅4.59%,最高為康奈爾大學,10.3%,確實要比「牛劍」難不止一個level。

再看中國的數據,據牛津大學2015-2017年數據,共有2644名中國申請者,總共錄取267名,招錄比在10%左右。

2017年,中國申請藤校的人數達到5萬人次,收到的offer卻只有216枚,招錄比僅0.4%(比牛劍難25倍)!

這麼一看,對於中國學子,牛劍真的要比藤校友好太多了!

2看步驟:先篩選再申請VS先申請再篩選

想知道申請牛劍的步驟,不如直接上學校官網查詢,他們寫的「申請攻略」絕對靠譜、詳實。

▲圖片來自於牛津大學官網

自己查攻略比什麼都強,別聽那些留學中介瞎咧咧,懂的還沒你多!完全耽誤功夫

理科生用數字說話,希望我費勁吧啦算出來的數據對大家擇校有所幫助。歡迎給我提問

REF :吳軍先生、唯尋國際CEO潘老師提供的數據


不是美國的大學難錄取,而是申請美國大學的人太多了,top30更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人人都奔著去,不管合不合適喜不喜歡,錄到就是賺到。美國畢竟是龍頭老大,教育資源也是世界第一的,大家爭著去,再加上英國教育產業化嚴重,自然就會有學校比英國多錄取率卻比英國小這樣的現象了。我覺得錄取率或是世界排名這些其實都無所謂,如果收到了兩份offer覺得條件差不多不知道去哪可以看看排名,其他情況還是參考個人情況以及專業情況等等。如果出國不是為了鍍層金就回來,那就不要太過在意高低了,學好了比什麼都好。


匿了,英國某校小博在讀。

最基本原因就是申請數量決定,而未必是學校水平所導致的。美國和英國對於申請者的吸引力是不同的。舉個例子來說就是現在國內大學,北上地區一年比一年高,北上地區一些一般般的大學現在對學生的吸引力往往能趕上一些非北上地區的好大學,雖然實驗室和師資未必趕得上,但是,它在北上,在大城市,這就夠讓一大批人流哈喇子了。

100個坑,1000個蘿蔔往裡擠,我只要10個裡挑一個就行,挑出來的蘿蔔並不見得特別好;而同樣100個坑,1萬個蘿蔔往裡擠,那就得100個裡選一個,稍微次點都夠嗆。

QS並不權威,主流的商業性世界排名還有幾家,qs既不算最科學的,也不算最權威的。與其相信QS,我更相信錢——綜合來說,經費多的學校比經費少的學校強是早早晚晚的事情,錢多你會有更好的設備,挖到水平更高的人,錢少的學校在留人方面是比較麻煩的。

%%%%%%%%%%%%%%%%%%%%%%%%%%%%%%%%%%%%%%%%%%%%%%%

之前一個答主說的「英國碩士確實好進,本科不好進」,這麼說——牛劍我不清楚,但是UCL,曼大,愛丁堡這種,以國內本科進碩士要比高中進本科難度大,這是我這些年個人體驗和信息收集的結果,國外有些收的少,不過收的人數多少不等於質量高,這是要從申請者數目和水平來考量的。隔壁學校某系本科只收了7~8個國人學生,但是這批國人學生的水平扔去國內高考是否能考進同系碩士申進來學生的本科校——結論是絕大部分完全不能,甚至差的非常遠。某校本科生裏中國人也沒碩士中國人多,但是那水平...嘖嘖嘖..同校同系有985的和211的來交流的,要求很低,75分,這個分數申同系基本夠嗆,然後這批人平均水平隨意摩擦預科上來的本科生,如果說來交流的國內均分是75的話,這批預科上來讀本的中國學生的水平扔進國內來交流的那個學校,我估計能及格就燒高香了。包括國內沒能考上二本臨時考雅進英國某排名不錯的學校讀本科的在知乎也找得到(不是故意針對他,後來努力者值得尊重)但是同校能進同系碩的...本科水平至少比這位高考時強。學制和教育什麼的不說,門檻就英國而言碩士和本科哪個高,還真不一定,就英國中上檔那批的本科那門檻——呵呵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