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太小,有時候黏人,作為父母出門要不要告訴孩子還是偷偷走?

小朋友一歲半,有時候哭鬧就黏身上了。比如今天早上,我起床準備去上班她醒了,然後哭著叫媽媽,我收拾好自己後就去抱著她哄了一下,然後告訴她「乖乖跟奶奶在家,媽媽去上班。晚上就回來陪寶寶了。」我婆婆說讓我不要告訴她,偷偷走。我總總覺得這樣不太好,現在正是慢慢懂事的年紀,媽媽突然間就不見了會不會造成她沒有安全感?

還有,比如,一天晚上吃飯後陪寶寶在沙發上玩了一會兒,然後我說去洗碗,讓她爸爸陪她玩,洗碗後再跟她玩,不願意,然後開始哭。他爸爸的意思是,我不該跟她說,直接放沙發上走人。

我單獨帶她的時候都會告訴她我去幹什麼了,問她自己玩好不好。她都會說好。然後乖乖等我回來。

育兒真是門大學問,我真心有時候懵逼,究竟怎樣才是對的。


給你8種方法應對分離焦慮

嬰兒從出生開始就會與他的照料者建立依戀關係,比如他會通過哭來尋求照料者的回應,他也會用眼神接觸、肢體動作等回應照料者的行為。

當孩子可以區分媽媽(照料者)和陌生人的區別時,他就會進入分離焦慮期。

一、作為父母該如何面對分離焦慮呢?

首先,你需要理解這份焦慮,並且承認它的存在。

這種恐懼分為兩種:

一開始,他對陌生人產生恐懼

接著,過一陣子,他便會擔心媽媽(照料者)的離開。

第一種對陌生人的恐懼正是說明寶寶開始有識別區分的能力。

第二種對媽媽離開的恐懼的產生原因,皮亞傑將之稱為「客體永久性」,當物體消失後,他並不會記住物體的存在,他無法意識到,即使媽媽離開,其實媽媽還是存在的,他會認為媽媽不在了就不存在了。

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而言,嬰兒只承認他們看得到、摸得著、能夠切實感覺到的物品的存在。

分離焦慮大概在6-8個月開始,12-14個月之間達到第一個高峰,之所以時間範圍這麼廣,是因為每個寶寶認知發展有差異。

當你能理解寶寶產生恐懼的兩種原因,你就能理解這一階段寶寶常見的哭鬧、夜醒、睡到一半起來查崗等行為背後的本質原因,並且不會因此過分焦慮。

作為孩子認知發展的必經階段,媽媽沒必要為此過於焦慮,也不用苛責孩子為什麼認生喜歡哭鬧,反而應該感到高興,你捕捉到了孩子成長的信號,這正是孩子與你建立信任的象徵,你理解他的心理需求。

————————————

二、當你捕捉到孩子的分離焦慮期,你該做些什麼呢?

你應該重視引導孩子對於分離的認識和體驗。我們常說,人的一生中很多重要的能力是在頭三年建立的。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分離」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幫助孩子學習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妥貼的看待分離,正是這階段你給孩子上的人生第一課。

其實分離焦慮不僅僅存在於嬰兒身上,很多父母也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尤其是他們自己過往經歷里沒有學會很好的處理分離帶來的恐懼,就會在分離時刻,將這份恐懼映射到孩子身上。

這也導致他們的處理方式是迴避的,不去直面自己的感受。但是迴避並不會讓分離的痛苦消失,只會讓自己和孩子都更加不會應對這份情感。

所以,一媽不推薦用躲避、訓斥、轉移注意力等方法去讓孩子迴避面對分離給自己帶來的感受。因為這些做法並不會減輕分離帶來的焦慮,反而會毀掉你和孩子之間的信任。

即使有哭泣,這也是孩子需要學習應對的必修課。當孩子可以學會克服分離帶來的恐懼,那他的信任感和依賴關係才會走向真正的健康穩定。

當然,這也不是說:就放任孩子哭好了,不要理會他的恐懼,讓他自己解決。而是說我們需要直面孩子和自己的情緒,並給情緒提供一個合理的發泄渠道。

——————————————

三、那該如何緩解分離焦慮給孩子帶來的困擾呢?

改善分離焦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8個方法

1.不要偷偷溜走,但也不要拖泥帶水。

當你需要把孩子託付給他人幫忙照料時,大大方方的向孩子說再見,並且告訴他你回來的時間(能說到做到的時間),然後果斷離開。

說完再見立馬離開,這會幫助孩子更容易應對分離焦慮。如果你哭哭啼啼非要將這場分別搞成十里相送,那你的這份焦慮和不舍只會傳染到孩子身上,讓他的恐懼翻倍,對於孩子適應接受「分別」這件事變得難上加難。

2.不要讓你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孩子。

有的父母,孩子哭了,會覺得比孩子還難受,依依惜別,把本來沒那麼凄慘壯烈的告別變成了一場煽情的親情戲。

有的父母,孩子不哭,反而還覺得心裡不是個滋味,覺得孩子不依戀自己,進而焦慮煩悶,把這些情緒有意無意的傳給孩子。想要讓孩子合理去看待分離,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3.當孩子抗拒陌生人時,不要去強迫孩子接受陌生人,要給孩子緩衝時間。

有的媽媽會問我說「我的孩子8個月大,一見生人就哭,我該怎麼糾正他?」

其實根本無需糾正啊,你只需要告訴陌生人:「我的孩子現在很恐懼需要保持一段距離」,就可以了。去理解他這個階段必然經歷的認知發展,並且尊重他的情緒,這才是父母應該做的。

4.照料人誠實的面對孩子的情緒,並且表達出來。

比如「你現在哭了,因為媽媽的離開,我能夠理解」。也誠實的向孩子闡述你的情緒,比如「媽媽現在要上班了,離開你媽媽會傷心,但是我們很快會再次見面的。」

5.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藏貓貓的遊戲。

將物品藏起來,讓他試著找一找,將自己的臉蒙起來,讓他扯開面紗再次看到媽媽的臉。這樣有助於孩子的「客體永久性」概念的建立。

6.在日常照料中,可以有一個主要照料者,也可以有幾個輔助照料者,這樣讓孩子與不止一人建立依戀關係,有助於防止孩子過於粘著一個人。

7.給孩子提供一個有趣多樣的環境,在他們情緒平撫以後,可以迅速投入到這樣的環境,開始新的活動。

8.給孩子引入一兩件安撫物,它們會暫時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有助於孩子自我安撫。

———————————————

四、入園前的分離焦慮該怎麼辦呢?

分離焦慮的第二個高峰大概出現在孩子入園入托初期。對於這一時期的孩子,因為認知上基本已經有「客體永久性」的概念,此時更多的側重點,應該放在父母自己的情緒管理和對孩子認知的引導。

有很多繪本故事可以提前講給孩子聽,比如《魔法親親》《我愛幼兒園》等。而父母也要將這件事看的輕鬆一點,孩子進入學校,融入社會是遲早的事,孩子自身其實也是有強大的學習適應能力,此時父母需要適度適時的向後退一步,而不用拖泥帶水依依不

父母與孩子的愛終將指向別離,想開這一點,也就輕鬆一些了。

更多嬰幼兒斷夜奶、規律作息、睡眠引導以及大量媽媽獨家實戰經驗,都在公眾號【一媽育兒】上。

如果你想學習育兒知識或者關注本書最新內容,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一媽育兒】,並且可以加入到我們的新手媽媽群,這裡有一群熱心分享的高知媽媽。

關注公眾號【一媽育兒】回復關鍵詞「109」即可獲得一媽精心準備的90分鐘的《10大哄睡方法,寶寶作息規律,睡得香甜》的免費在線課程!


基本上每一個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都會面臨分離焦慮這樣的困擾。這說明他們的認知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由剛剛出生之後只能區分光影明暗,有了顏色的體驗,開始知覺到了人與人之前的差別。

他雖然不能明確「媽媽」對他的意義,但是知道這個人能夠提供他可口的食物,安全的環境,並且對自己是有感情的。可以這麼說,媽媽怎樣對待他的,決定他是怎樣看待這個世界的,如果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滿足,這個世界就是好的;反過來說,這個世界就是壞的。

這樣一個自己依賴的人,在自己一不留神的時候就消失不見了,當自己意識到「媽媽」的離開,所帶來的恐懼也是一個小嬰兒難以承受的。在兩歲之前,兒童的認知水平有限,還沒有發展出所謂的「客體永恆性」也就是說,當一個物品或者一個人沒有出現在自己的視線里,也就意著「它」完全消失了。這樣做無疑會導致了孩子的不信任感。

如果自己的媽媽都是不可以信任的,那麼還有什麼是值得自己信任的呢?這樣的想法雖然沒有真正地出現在孩子的意識當中,這件事情他也會完全淡忘,但是對他的影響是不會輕易地抹去的。在今後和異性相處、和朋友相處的過程中,他也會有「這個人隨時會離開我」的想法,變得不那麼信任他人,當對方感受到這一信號之後,人際互動會存在一定的困難,而這或許是你在照顧他的時候,悄悄溜走造成的。


告訴孩子,不要偷偷走,雖然你告訴他了他可能還是會哭,但這樣的哭和偷偷走他發現後的哭是不一樣的。一種即便他哭,但他心裡會會安全感,偷偷走會讓他非常沒有安全感。而且可以提前跟孩子講,預演場景,和他約定什麼時候,幾次下來孩子慢慢就會好了。


先答題,我認為要告訴。

分離焦慮對這麼大的孩子很正常,但是你還是需要認真看待的。我認為哈,第一就是要高質量的陪伴,即使不能時常陪他,但陪伴他的時候要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愛,這能讓孩子更加信任你。第二就是可以多帶著孩子讀繪本,就像有一本叫《我媽媽上班去了》的繪本,就是講你現在遇到的情況的,我那會兒要上班前和剛上班後經常給我家孩子讀,我覺得她能理解,所以很少出現扯著我不讓走的情況。第三我認為不光上班前出門要告訴,還要跟孩子好好告別,親一親抱一抱,這種小儀式感一方面可以長期執行下去增加你們的親子關係,一方面也給孩子一個明確的信號,媽媽這是上班去了,而上班不代表消失,她會回來。

其實我覺得在育兒中成人對孩子最大的誤解就是覺得孩子小,哄哄騙騙就過去了,覺得孩子啥都不懂。其實不是,孩子一方面感受力很強,一方面對很多事情的承受力遠比成人想的強。舉個栗子;我家孩子兩歲那會兒懷疑腎臟有問題要做B超,我怕她到時候害怕、哭鬧,檢查前一天,我跟孩子就認真的講了一遍啥是做B超,做B超啥流程,還跟孩子爸帶著孩子過家家似的把做B超從排隊等叫號到做B超的整個過程演了好幾遍。第二天去醫院,當孩子被放在檢查床上時,她還是緊張,眼淚再眼眶打轉但是自己很勇敢的就做完了,醫生因為她表現好,檢查的。我舉這例子是想說,一方面要讓孩子知道他面對的恐懼是什麼,知道了也就不那麼怕了,承受壓力的能力絕對有。另一方面成人還是要教會孩子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

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認為應該告訴。首先分離焦慮是幼兒心裡發育和認知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作為父母要適應,並且耐心的度過這段時間。

告訴孩子,他會因為不願意分離而表達不滿。慢慢得他會學會釋放悲傷之後恢復平靜,他會懂得媽媽上班之後還會回來。他會期盼媽媽在說好的時候回到他的身邊,慢慢的不再那麼害怕分離。而偷偷走,孩子會更加擔心媽媽突然消失不見,不知道媽媽什麼時候會回來。

養孩子不是以避免每一次哭鬧為目標的,眼光要放長遠,一點一點引導幫助,讓他有機會去體會各種情緒,去成長,去成為更好的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