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暴走大事件上就專門有一期黑時裝秀,不得不說,至少圈外的人看不懂。那麼這麼獵奇的意義是什麼?


服裝發布會只是展示一種風格和元素,並不是說那種奇葩的造型就是可以穿的。

謝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形而上的上層建築形態

傳達了奢侈的三觀審美

說人話就是… 有錢到一定程度在常人眼裡就是變態

如果我沒搞錯的話,這應該是Thom Browne的2012秋冬男裝。

看一些答主說這就是圈錢的噱頭。那我也真是要大吼一句:Excuse me了。

先科普一下時尚圈。很多人一邊吐槽著時尚圈多變態多畸形多醜陋,一邊喊著:啊,我想要那件Ferragamo的大衣,我想要那件chanel的小黑裙,詹尼佛勞倫斯那件Dior高定好漂亮!!!!

所以時尚圈為什麼那麼兩極分化呢?我覺得有些人應該明白一點,世界是多元化的,而時尚圈也同樣的多元化。浪漫主義、極簡主義、巴洛克、洛可可、波西米亞、後現代等等等多了去了。

還有時裝藝術和時裝設計。

時裝設計。有些設計師的初衷就是為了服務客戶,讓消費者穿在身上自信的走在大街上。舉例dior來說,可以參照raf simons與現在Maria的Dior。

而有些衣服呢,設計很誇張,顏色很耀眼。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這是給人穿的嗎?

可是審美本身就是複雜多元的。我作為一個極崇拜浪漫主義的John galliano有崇拜極簡主義的raf Simons的人不免要說一句:每一種審美都值得尊重,可是審美就是有高有低。

被稱為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大使的john galliano正如題主所說的那些「奇葩」服裝。

先看圖吧。

以上五張作品均為john galliano時期的Dior。

這些服裝就如大家口中所說的「奇葩」。可是真的奇葩嗎?舉個例子,封建王朝時期的貴族穿的朝服也是很寬大很重的。西方歷史曾經追求纖腰的束身裝在現代看來也是很奇葩並且是禍害女性的。可在那個時代它們就是美的標杆、權利的標杆。

而時尚圈正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且說John的設計,我作為一個曾經壓抑過很久的人。看到他的設計能感受到一种放浪形骸、狂放不羈、挑戰世俗的瘋狂。所以我覺得這些作品各有各的美,並不是那麼的一無是處。而在有些人眼中就是垃圾。

而有些設計師,例如川久保玲。對於她來說服裝只是載體,想表達的內涵才是重要的。

這一場17秋冬,看看那些突出的龐大的胸部與臀部便可得知,川久保玲實則是在喚起人們對於女性美的思考。傳統意義上的女性美就真的是如同男人定義的那樣需要有著豐乳翹臀嗎?其實她是在用自己的作品來支持女權。

而有些設計師,他們的作品也很奇葩。可我覺得他們就是為了博眼球。例如國內某高定設計師。

所以我要說的很明白了。怎麼評價那些奇葩服裝?這不能一概而論,要就事論事。你覺得奇葩,但人家設計師其實是個天才,再用此表達一些靈魂意義上的東西。你費勁思考他們在想些什麼,但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或許就是為了博眼球。


呵呵,你提了這個問題,放了這個圖片,就是他們想要的,秀場就是名利場權力場生意場,什麼靈感創意吹的天花亂墜隨他們怎麼說,總不能赤裸裸地說快看我快看我快看我,我想要出名,我想要投資吧,記者有文章寫,模特又活干,你有問題提,你好我好大家好

時裝秀有兩種,一種是概念秀,一種是成衣秀。前者的衣服是為了表達設計師的概念和理念,不是為了給大家穿的。同時也是設計師展示自己創造力和才華的機會,讓大家更快被你的創作能力所吸引,你火了,衣服不就好賣了嗎。成衣秀的衣服就是直接可以穿的,可以當場購買。

概念秀還有一個作用:表達趨勢和成衣設計概念,比如說秀款的肩部特別誇張,那麼該品牌的成衣在這一季或許就會在肩膀部位做一些小設計,可能加個墊肩啦,或者其他的設計,但整體還是實穿的。

比如說CDG的秀款都非常誇張、體量大,但是她的專櫃絕不會賣那些,我們能買到的都是簡單實穿的成衣。

所以我們看秀就不要去管它能不能穿啊為什麼啊,如果設計師跟你講了設計思路你自然就明白為什麼了,我們看秀只要負責欣賞設計師的才華就可以了。


因為時裝秀有兩種成衣類適合銷售的,還有一些表達設計師對未來時裝的預測亦或是誇張表達設計師自己內心想法理念的,後者大多會被大家認為是奇形怪狀,奇葩,例如川久保玲她就酷愛一些戲劇化的設計,也經常通過作品反映一些社會矛盾。設計師將作品作為一個媒介,目的就是通過服裝反映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誇張戲劇化同商業化一樣只是表達的手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