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好人》是我心裡賈樟柯目前最好的一部作品。賈樟柯的所有電影我都看了,只有部分短片沒找到資源,就我個人而言,賈樟柯的電影,永遠讓人感覺普通人在歷史的洪流中既堅強韌性,又無能為力。

賈樟柯的電影鏡頭基本都是對準社會邊緣人士群體,從《小武》的小武到《任逍遙》的小武,從《站台》的張軍、鍾萍、韓三明,到《世界》亮子、趙小桃、《三峽好人》的韓三明、《時間去哪兒》短片里的夫妻,再到《天註定》的韓三明,從《任逍遙》的斌斌和巧巧到《三峽好人》再到《江湖兒女》的斌斌和巧巧……但在我眼裡,《三峽好人》是達到了其人文關懷的巔峰,極少的煽情鏡頭是賈樟柯的電影最大的一個特點,像那個年輕人的死去後抬去渡河,還有韓三明和妻子的相見的三言兩語的搭話,還有最後韓三明和工友聚餐和對將來的打算,他用長鏡頭,跟拍鏡頭,遠景鏡頭,少有用特寫鏡頭,但是如此克制的鏡頭下,角色間產生的那種真實情感的聯繫,雖不那麼熱烈,但又藕斷絲連千絲萬縷。

內斂的情感是我們生活里絕大部分人的表達方式,我就是農村長大的,我身邊很多都是農民,我是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種真實的氣息,而且很多鏡頭的詩意韻味達到了他所有作品的造極之境,比如韓三明和他老婆蹲著在那破壁殘垣前的那個寫意鏡頭。

他常常運用遠景鏡頭拍小人物,營造出有種悲涼的詩意感,更是傳達出他曾說的一句話:「當一個社會急匆匆往前趕路的時候,不能因為要往前走,就忽視那個被你撞倒的人」。這就是他為什麼一直堅持拍攝那些被撞到的人,賈樟柯極具人文關懷的鏡頭讓我非常喜歡和欽佩,可能是我也是一個頗具人文關懷的普通人吧,他也是我最喜歡的國內導演。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一部分國內的電影愛好者都只喜歡當國外電影導演的死忠粉,而對國內的導演總是有種自省式的客觀。他們誇起來總是那麼低調,罵起來卻是無所不用其極,這一點我非常討厭。像張藝謀、陳凱歌、賈樟柯這種世界級導演,經常都被人嘲諷。

我覺得,他們都是中國電影史的瑰寶,應該受到應有的尊重(合理的批評可以,嘲諷就是噁心,不接受反駁),他們在國外都是那麼的受歡迎,在國內往往受到這樣的待遇,我著實不解。


因人而異吧,很多文青最喜歡的是他早期的《小武》,國際上最受認可的是《三峽好人》(畢竟拿了威尼斯金獅獎,前兩年韓國釜山電影節還把這部片子評為亞洲影史十大影片),

我個人其實對賈樟柯不是很有感覺,總覺得他的片子有點粗糙和生硬,當然,比起同時期其他大多數第六代導演,賈樟柯的電影已經是最有靈魂的了


站台


站台,天註定


《山河故人》吧,也算是賈導演生涯的一個小轉折點,逐漸成熟。


《站台》


故鄉三部曲,《山河故人》


個人最喜歡《小武》


你最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我喜歡天註定


江湖兒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