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別人明明是別人對你好,卻讓你特別難受。


你好

有時候這種「善意」,我會理解為以愛之名,做傷害之事。

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一些父母,可能會說吃這個東西好,吃那個東西好,然後一堆營養品給孩子塞,出發點是善意,但是可能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反而是讓人覺得不適;

比如說伴侶間,可能說伴侶希望你能夠變得更好,然後就會各種說生活中的各種小事情希望你改正,出發點是好的,想你變得更好,但是可能帶給的是不好的感覺;

又比如說朋友間關係,有時候一些做法對方可能會覺得誒我是為了你好,就要求你把他給的一些東西全盤接納並且表現出感謝,但可能這個東西只是對方喜歡而不是自己喜歡的,給到的也可能是不好的感覺。

以愛之名,做傷害之事,很多的,身邊的各種關係,說著為了你好,的確本意也是為了你好,但這種好可能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種壓力或者期待。

比如說父母照顧孩子,早上六點多起來做早餐,然後中午接送,晚上做飯接送,甚至自己也和孩子一起進行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各種噓寒問暖關係愛護。對,這樣看是很稱職的父母了,但如果孩子並不能達到父母的期待或者預期,他反而會產生很強烈的愧疚感,自責,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是自己的問題。


自己正在做的事因為慢而被幫忙,那種感覺是自己沒做過什麼事傻掉的感覺,又不得屈從現實,因為工作趕進度,經常這樣有人幫也是一種不長進的幸運,和人相處好。


大約就是那種「我不愛吃魚肉愛吃魚頭」的愛吧……

為了你心甘情願承受莫大的委屈,

為了你可以犧牲自己的人生,

為了你可以摧毀自己的理想,

為了你一直在撒的善意的謊言……

奇葩說中一期黃執中說了有關自我犧牲感的事情,

一個母親吃了一輩子魚頭,臨終的時候告訴孩子她不愛吃魚頭,想吃一次魚肉

為了孩子委屈了一輩子,這種委屈需要孩子用他一輩子的愧疚來填補。

這種「善意」真的太沉重。

愛的人有自己的人生,

愛他們的前提是你要過好自己的人生。


大概是十二月初,不好的事情接踵而至,沒有辦法走出宿舍,還是想冷靜的尋求幫助,就給校心理諮詢室打過去電話。

接電話的是一個女孩「這裡是校心理諮詢室」

我「現在可以預約嗎」

那邊「可以預約」「不過這周的滿了,可以預約十六周的」

我腦海里閃過,這周是第十五周,哽咽的帶著哭腔說到「要等到下周啊」聲音沒落下情緒已經有些失控,悲傷一下子宣洩而出。

那邊的小姐姐就有些慌張連忙說到你現在就可以過來 我腦子有些混亂 不知道在哪裡

那邊說到「你來人工湖這裡,我到樓下接你」

這句「我到樓下來接你」 對於情緒幾近崩潰的我異常溫暖。

這倒也不是承受不起的善意,而是在一個人失意抑鬱的時候的溫暖與善意,讓我相信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美好在等我遇見。

那個女孩子跟我說,你看窗外多美啊

我看了看,是啊 這個世界還是很美麗的。


絕對的信任


謝邀。

「你聽我的,我是為你好.」


當我想減肥的時候,我的朋友總問我要不要吃東西… 我說我要減肥,以後都要剋制一點,還是一天天的問,我又說以後都不用問我了,我減肥,我不能被誘惑,我餓了我會自己去吃的,還是問。我又不好意思說什麼,真的是承受不起…求求你了,放過我忘了我吧!


從小家裡窮,親戚們來玩的較少,後來兄弟姐妹們長大了,條件慢慢改變了,反倒覺得親戚們的善意是假猩猩的


像這次疫情,類似於獨居老人拿出自己的大部分積蓄。


別人因為我的皮膚問題而提醒我並且給我推薦一些搓臉的(當時都還小),但俺臉皮比較薄,別人一說我就不好意思,特別是在皮膚問題上我不知不覺的就自卑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