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人有些心理問題,對本人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已經看過心理醫生了,但是這個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希望能通過廣大網友的力量祝我一臂之力。


在心理動力論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在人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如果以此理論解釋人痛苦產生原因是:當自我無法調節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致使本我自我及超我三者失去平衡時,痛苦便產生了。題主在問題中提及的本我無法認同自我就是本我過於強大自我調節失敗的結果。

這三個我中本我代表原始的我,傾向於享樂,充滿了各種慾望。這些慾望也是人的驅動力,是人類各種行為的動力來源。同時它是雜亂無序的,本質上也不願接受任何約束。社會是由人組成的,大家要想和諧共處就要共同遵守一些規則,也就是法律,規章制度及道德等。這個經過社會化規則後的我就是超我。這也決定了超我要約束本我的一些慾望的發展,以符合社會的要求,因此二者之間是對立衝突的。當二者衝突較大時,自我要調節二者之間的衝突達到平衡或者盡量趨向平衡以減輕自己內心糾結痛苦。自我調節能力越小,痛苦越大。舉例說明。例如本我是自卑的,日常生活中表現為敏感退縮不願和人交往。但超我按社會的要求就要開朗自信主動和別人建立友好關係。於是二者發生了衝突,自我就要想辦法調節。也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增加自信和人際交往能力。如這些方法有效,本我慾望得到安慰,超我要求也得到滿足,自我也滿意,三者平衡則內心歸於平靜。方法效果小,還會有一定痛苦。方法無效,自我的方法沒有讓本我放棄自卑變得自信起來,也可以如題主所說看作是本我無法認同自我。因此,痛苦依在。

本我無法認同自我和超我原因,也可以稱自我調節失敗原因。1.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形成原因。還拿自卑舉例。自卑原因有兒時受挫形成和後來成長過程中受挫形成。後來受挫形成的自卑自然知道,而兒時造成的原因很容易隨著成長積壓到人的潛意識之中,也就是本我中,人很難發覺。有的人之所以在關係中總是存在同樣行為問題,而且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並且也無法控制,就是受潛意識的我也就是本我支配的原因。心理學家榮格所講的「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到你的意識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命運」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假如自卑原因就是因兒時缺失父母關愛認可而產生低價值感形成。當這種認識根植於本我之中而自己不知道,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是採用其它方法則很難奏效,或是收效甚微。2.自我能力不夠強大。人的能力大小受天賦,遺傳及後天學習鍛煉習得影響。自我能力強既意味著有一定的滿足本我需求的本領,同時也意味著更有智慧調節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的衝突達到平衡而不糾結痛苦。

題主可以試著從這兩方面著手解決自己問題。供參考。


我就是我。兩個不同的我,都是我。

這種扭曲,就是痛苦。

我以為我和我不同,或者,我以為我能控制我,改變我,這都是由於我不了解「被我改變的那個我,就是想改變我的那個我」。

所以,你能否完全不改變自己?沒有任何評價,只是認識自己的實際情況。


你好!

本我以」快樂「為原則,是人類的生物屬性。本我與自我、超我之間的關係,不是要去認同自我或是超我。

本我以快樂為原則,在人的潛意識裡,但是人在發展過程中,為了生存,要內化環境中(如父母)的超我(社會道德等),才能在環境中生存下來,本我與超我有些時候是衝突的,如果人內化的超我很強大,那麼本我將受到很大的壓制,但是壓制過大,人就痛苦。

自我體現一個人的現實功能,就是來調節本我與超我的衝突的。一個人的自我如果是有力的,靈活地,那麼ta就可以合理地調整超我與本我的衝突。如果自我的功能是良好的,就可以靈活地以社會認可的方式,比如以升華等方式來滿足本我的需要。

因此,發展自我是關鍵,發展自我的現實功能,包括掌握自我先天的心理類型,發展優勢功能,發展自我的對內對外環境功能,包括安全感,親密感,溝通,執行,意志,自我認同,多種防禦機制和有效防禦機制各項功能,和增強自我力量。

發展自我功能,是為了人在現實中更適應地生活,也即調節本我和超我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


不太明白題主這個問題的原由,莫不是你的心理醫生「啟發」你這樣的還是?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個如何認同的問題,人的本我自我超我並不是一個很具體的實體,更多的只是一種理解心理世界的視角,當然也是一種心理治療流派(精神分析)的理論假設,但卻並不能這樣簡單直白地去理解。如果跟你的心理醫生有關,我更懷疑你是遇到了一個「野蠻分析」的心理醫生,你最好早點離開這樣的半吊子,否則你倆都有「走火入魔」的可能。

具體這個理論是怎樣的,這個過於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但比較清楚的一點是,這個理論不能這樣拿來使用,會有害健康的。


這一句話不太能完整理解題主要問的是個啥事兒。

首先得理一下概念,啥是本我,自我,超我?

題主這一問,把「我」分成至少兩個了,具有主動認識能力的一個本我,暫且叫「能我」,不主動的被認識的另一個自我或超我,暫且叫「所我」。

按題主的意思,「能我」能認識「所我」。可能這個「能我」和「所我」經常意見不合,在大腦里吵來吵去,搞得「主人的我」心煩意亂,所以要去看醫生。醫生也立即就給繞暈了,哪裡搞得清楚這個,只是勸你早睡早起多喝熱水,是這樣子的嗎?

再來說,何謂「認同」?兩個我又怎麼來做「認同」這個動作?

難倒說,「能我」對「所我」不認同,需要換一個資勢才能親密無間?No!no!no!其實就是題主遇上事兒了,有點不自信了,開始逃避自我了……而我本來要從哲學的極高度,來解釋一下: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這樣的終極問題,來勸題主不要輕生,生活還有希望!然後,我要開始講這個終極問題了。

平常我們想事兒的這個意識的我(畫外音:也就是題主說的本我,這個我很表表面面,離本我差老遠了),有著豐富的感受能力,而自已的行為習慣,性格,出身等等來自天生的東西,假如這就是題主所講的「自我或超我」(畫外音:不要跟我說潛意識,不要說,不要說,潛意識離這個超我還是差老遠了)。意識我在明,超我在暗,意識我負責感受,超我負責製造。意識我有思辯取捨的能力,超我能製造出高興、不高興、一般三種屬性的事物。

這個時候,意識我和超我產生矛盾了,因為超我老是製造意識我不喜歡的東西,或者說,超我的製造能力和意識我的感受能力嚴重不匹配,而且基本不可調和。這使意識我對超我產生極大不滿,甚至憤慨。題主認為,這是兩方不認同造同的,就產生了題主的問題,如何讓前者認同後者,或者讓後者認同前者?

古印度人特別喜歡辯論這個「我」的問題,上面一段回答的理論基礎,來自於兩千多年前的印度數論派。

如果各位到這兒了還在看,沒有困意,我不得不說一句,你真棒!

接著說。

倒底有沒有可能,我可以分為「能我」和「所我」?

正常人都能體會,我知道我在想,我在看,我在聽,我知道我在做什麼。這是不是就是能我和所我?

還不是的,這是前我和後我。意識的思維活動如同超高頻量子CPU,極度之快,我們正常人類的意思思維,遠遠不能感受到自已的CPU的每一次運算,要知道,我們的思維活動後的輸出呈現極為人性化,甚至可以產生一個模糊的概念或情緒,這一個模糊概念情緒後面,是極複雜的計算和海量的數據,輸出的方式,是產生海量的化學信號讓身體的各部分做出反應,如心跳加快,肌肉鬆弛或緊張,流淚,流鼻涕等等…………哦,跑偏了…………前一秒的我在看,而後一秒的我知道了前一秒的我在看,所以,後一秒的我是「能我」,前一秒的我是「所我」,這樣分我沒什麼意義。

我能不能分為意識的我和超我?首先概念上怎麼分都無所謂,分成八百份不同的我也可以。有一種分類法,把意識分成八份,分別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思維),末那識(這是一般所說的我),阿賴耶識(這是能產生前七種識甚至靈魂等的承載基礎,但還不能理解為最後真正的我)。如果比作一台電腦的話,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是輸入設備,末那識是CPU,阿賴耶是內存和硬碟以及存儲的數據,身體和外部世界是輸出設備。這台人形電腦運行起來,通過前六識輸入數據,末那識運算,通過與硬碟存儲的原始數據形成的經驗判斷後,通過身體輸出,體現為人的各種行為,以及與形為關聯的外部世界,全世界無數的電腦一起運行,通過區塊鏈技術聯網,有共同數據的就是一個小圈子,沒有共同數據的,就不是一個圈子。這就形成了社會與世界。最後,所有的人形電腦運行的原動力,就是一直運行下去,這台電腦壞了,但是數據還在,自動組裝成下一台電腦,再一直運運到下一台電腦,直至無限循環,誰也不知道第一台電腦來自哪裡!……囧……怎麼又跑到電腦上來了?!不好意思,原諒一個IT直男的職業病…………

回來接著說電腦,哦錯了,說我。

從電腦的例子可以分析,我在哪裡?CPU不是電腦,硬碟也不是電腦,那麼數據是電腦?更不是了,電腦只是這麼些零部件組成的集合體,拆分開就沒有電腦,暫時組合起來才有了個概念叫電腦,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永久存在的電腦。所以,沒有電腦,沒有我!!!怎麼會是這麼悲觀的結果,其實,「我」是一個讓我誤會的概念,真正的我叫另外一個名詞「心性」,是「我」這台電腦的裝機人,超然於「我電腦」之外,也超然於電腦所組成網路之外!認識自我,也叫明心見性,在佛法中通過修行可以成就。

以上八識概念,來自於佛法唯識宗(就是唐玄藏建立的),比喻是個人杜撰,就圖一樂,不要當真。


那就試著讓周圍的因果符合自己的期望


或許坦然接受當下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認同。。。


二百年前,可能很多中國人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他們的問題往往是,我怎樣認識自己的佛性,或者,我怎樣才能修鍊出元嬰之類的。

你這個本我和超我的理論,其實是來自一種哲學理論。這種理論,其實只是一種理論。

你先認為,自我、超我存在,然後你再去讓你的本我認同這個自我和超我。

這類似與,你創造一個神,再認定這個神創造了你。

--------------------------------------------分割線-----------------------------------------

首先,任何事物必須由他造成的結果來確認存在。

例如,我送個東西給你,你看不到、聽不到、觸摸不到、品嘗不到也嗅聞不到,這樣你不會承認你擁有這個東西。

但是,如果你購買的是股票,股票可以買賣,會產生金錢上的變化,這是會產生效果的。

那麼,我問你:自我、超我、本我所能造成的結果是什麼,或者說,有什麼效果存在?

如果你回答不出,那麼,你如何確認你的自我超我存在呢?如果,他們根本不存在,你要怎麼讓你的本我去認同他們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