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幾天去看了《西虹市首富》,觀感非常好,不僅笑點多,不尷尬,而且之後仔細琢磨還很有深意。結果微博上知乎上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很有意思,要麼說低俗尷尬,浪費時間和金錢,另一方則是力捧,覺得電影很有深意,不乏黑色幽默。

我站後者,支持電影,覺得完全可以去電影院觀看,你們呢


看電影這個事吧,是一件極其私人化的事情。所以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是非常非常正常的,沒有誰對誰錯之分。

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可以去電影院看,但要說喜歡與否,我其實不喜歡。

我也看到了網路上很多關於這部電影的爭議。單從搞笑的一點來看,它確實是成功的,觀影時我也有幾個地方笑的挺開心。但是它從立意和故事性的角度看,我覺得它不算是一部合格的電影。有一部分人說「一部喜劇電影你要求它有深刻的意義和價值觀有點太苛刻了」,這一點我勉強可以接受吧,但是有一些聲音說「它能讓你走進電影院笑兩個小時就足夠了」,這點我不能苟同。因為它連基本的故事都沒有講好。

我說一下我觀影時感覺不太好的幾個地方吧。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電影我就看了一遍,以下說的都是第一印象和理解。)

一個中年loser突然有了十億元,起初他一定會非常得瑟囂張,然後去打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的臉,這個劇情本身是符合常理的。但是問題就在於,它給我一種「你只要有了錢就真的可以讓所有人給你下跪」的感覺。最明顯的就是酒店經理,那種前一秒故作姿態把自己的豪華酒店吹的天花亂墜,下一秒給的錢夠數了就立馬像店小二一樣好生伺候著,柳建南的人物設定同理。還有庄強在被王多魚任命為投資公司的CEO的時候表示「你們都說我是王多魚的一條狗,但是當狗有什麼不好」(原台詞不記得了)然後開始學狗叫,兩個人既然是好兄弟的關係,一方卻擺出這樣的姿態,也讓我產生極大的不適感。類似的梗太多了,四千萬就可以請巴菲特來中國跟他廢話;為了所謂的減肥保險,為了整垮西虹市首富,整個城市的人都像瘋了一樣健身減肥,還要媒體大肆宣揚。這種劇情我們代入王多魚的視角看,爽嗎?太爽了。但你用旁觀者的角度看,太沒意思了。也可以說這是為了反諷,但我會覺得這些梗其實並不好笑。

另外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也很奇怪,女主角夏竹在一開始很鄙視王多魚財大氣粗的行事風格,在柳建南奉承巴結王多魚的時候也很快提出了分手。接著王多魚為了花錢,開始造勢「追求」夏竹,夏竹在大街上一下子成了焦點,行人都過來跟她合影(行人哪有這麼無聊啊),把她逼得很狼狽地用圍巾蒙著臉打車上班。然後!然後就因為在相同的路口遇到了原先碰瓷的人,她意識到自己其實誤會了王多魚,然後轉念就決定再多了解一下王多魚???你前一秒還在很反感這種追求方式不是嗎???接下來就很莫名其妙了,後面看演唱會那段,也很明顯王多魚那個時候還沒有真的對夏竹動心,是夏竹自己在一邊感動。然後兩人莫名其妙有了愛情,讓王多魚就願意放棄300億來贖這個女孩。

這個結局也呼應了老金說王多魚「重情義」。但問題是,整部電影沒有直接劇情表現出他重情義。他聘用原先的球隊,是為了打臉打回去,再就是滿足自己跟頂級球隊踢球的願望。他用庄強做CEO,也是因為庄強看上去就不是個精明的人,會幫他賠錢助他實現願望,庄強掙了錢跟他洋洋得意的時候他就可以氣急敗壞地打人。或許可以說王多魚有點虛榮有點不著調有些暴躁,但是本性不壞,但是單看劇情,這個設定並不能立住腳。

然而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兩個球隊對決的那段。庄強在踢球的時候侮辱對手的明星球員的妻子導致對方動手而被罰下場,典型的你弱你有理和小人得志的模樣,這個事情一筆帶過就這麼算了???最後乾脆比賽的規則都可以不要,一個頂級球隊,可以玩命地踢球,哪怕會把球一個接著一個踢在對面人的臉上,也要進球。而這邊的所有人都變成了守門員用身體擋著不讓進球。解說員和觀眾都在為這個丙級球隊吶喊,整件事情都變得很勵志。但是你們這個球隊天天大魚大肉也沒見得好好訓練,也沒有什麼劇情指向你們隊員之間情比金堅(在第一晚上他們入住酒店的時候教練還在跟隊友嘲笑王多魚炫富),為什麼最後一個球沒進被打的鼻青臉腫卻成了一件偉大的事情??可能電影是想在電影當中穿插一些關於夢想的元素,但是有點用力過猛了。整件事情都充斥著不合理感,頂級球隊成了一心只想進球且不擇手段的「反派」,垃圾球隊用自己的身體守門竟然還能感動所有人,贏了的不像贏家,輸了的卻在狂歡。我看不懂。

一部電影不管是什麼類型,故事劇情都應該是最基本的,尤其是這種不需要大型特效輔助的電影,更應該把故事及其內在的邏輯的把握好。夏洛特煩惱也有類似的問題,當年開心麻花大電影一炮打響,電影真的好笑,但是可能是因為我是女生,會潛意識把自己帶入馬冬梅的角度,整部電影的邏輯都讓我有點不舒服,直到結局裡夏洛雖然回來了深愛著馬冬梅,但是他依舊不學無術好吃懶做,而馬冬梅卻感到無比幸福,我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我有時候也想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但我又覺得如果一部電影只是因為「它能讓我笑兩個小時」就對它十分地滿意,是件挺悲哀的事情。其實有爭議對這部電影來說是好事,畢竟我真的希望開心麻花越來越好,更希望國產電影越來越好。


有一句話說出來可能會引發群嘲,到我還是想說:

這次開心麻花明顯被針對了你們看不出來?

第一次是換角風波。傳說馬麗被宋芸樺搶掉女主,當時這件事讓這部電影招黑不少。然而,這部電影最初定下的女主貌似就是宋芸樺,不存在換角,而且看過電影的人平心而論,宋芸樺確實比馬麗更適合這個角色。

第二次是涉嫌侮辱足球。世界盃期間朋友圈轉得很火爆的「喜劇侮辱足球」文章,其中大量出現這部電影中的情節和截圖。然而事實上,電影中雖然有關於足球的段子,但主要表達的卻是對體育精神的尊重。回頭再看那篇文章,斷章取義的意味就很明顯了。

第三次就是惡意低分了。低分原因居然是「三觀不正」「惡趣味」。喜劇這東西,理不歪笑不來。郭德綱三觀完全正嗎?周星馳沒有過惡趣味段子嗎?要求喜劇片毫無惡趣味,就好比要求功夫片不能出現打架,警匪片不能出現犯罪一樣,真真地不要臉。


謝邀,低俗喜劇是表現手法,部分諷刺社會現象是內容。兩邊都不衝突,我個人挺喜歡的,尤其是看完1985年的原版後更喜歡了。

嘛,深刻不深刻的,樂呵樂呵得了。


事物的存在本就是有兩極分化的,不必在意別人說什麼,別人的意見僅做參考,最終還是要問自己。


因為片子里的階級對立太強烈。

導致只要你張嘴評價這個片子,就會天然地帶上階級屬性和偏見。就算你沒有,大家也會覺得你有。所以,惡性循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